<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撰文/迪虎</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父亲 ,“硬汉子”</b></p><p><b style="font-size: 18px;"> 父辈的足迹</b></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篇节</span></p><p><b style="font-size: 18px;">第一节 跨越时光的相聚</b></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26张图片)</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b style="font-size: 18px;">第二节 公仆的身影</b></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45张图片)</span></p><p><b style="font-size: 18px;">第三节 初始西陲唯多艰</b></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118张图片)</span></p><p><b style="font-size: 18px;">第四节 蜡炬成灰泪始干</b></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22张图片)</span></p><p><b style="font-size: 18px;">第五节 迟来的文件</b></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7张图片)</span></p><p><b style="font-size: 18px;">第六节 父亲留下的“欠条”</b></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66张图片)</span></p><p><b style="font-size: 15px;">附 录</b></p><p><b style="font-size: 18px;">战争年代的“粮草”官 建设时期的好当家</b></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36张图片)</span></p><p><b style="font-size: 18px;">附 编</b></p><p><b style="font-size: 18px;">父辈情深励后人</b></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60张图片)</span></p><p><br></p><p><b style="font-size: 15px;"> </b><b style="font-size: 20px;">同职同位,同公仆,</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同楼同院,同初心。</b></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父辈,五十六年前同在一层办公楼里担任同职,各族团结共谋蓝图,呕心沥血建新疆;</b></p><p><b style="font-size: 18px;"> 子女,半个世纪后共聚一起兄妹情谊俗尘淡漠,风雨成长初心牢记,感恩父辈那代人。</b></p><p><b style="font-size: 18px;"> 我的父亲辛兰亭,艰苦奋斗,呕心沥血,清廉勤政,忠心耿耿,忍辱负重,英年早逝,离开我们已55年了……</b></p><p><br></p><p><br></p><p><br></p><p><br></p><p><br></p> <p>第一节</p><p><b style="font-size: 20px;">历经风雨的后代 跨越时光的相聚</b></p><p><b> 八月的新疆气候爽,人潮涌,景色美,瓜果香。但凡是在新疆生活成长过的人,或曾经历多少风风雨雨,只要有机会再回到这片土地,都会唤醒对往年的回忆,或是怀念。</b></p><p><b> 当接到远居北京的武光伯伯女儿武小湛的电话,说她带着女儿和两个外孙已到新疆,两日后就要返京,正在伊犁和韩老师寻找资料的我喜出望外,连夜乘火车赶回乌鲁木齐。</b></p><p><b>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新疆和平解放70周年。往事回首,岁月匆匆,各族情谊,难平起伏;时光如梭,两鬓斑白,唤起幼顽,感情如初。大家在一块儿聊起父辈们曾经点点滴滴的工作风范,初心使命,团结友情,生活趣事,都情不自禁的眶湿潮涌,不由勾起了对那代人的无限怀念和敬仰……</b></p> <p>第二节</p><p><b>公仆的身影 奋斗的足迹</b></p><p><b style="font-size: 20px;"> 2019年古尔邦节前夕,曾经“文化大革命” 前我们同居住在一个大院里的,难得有六家人的儿时小伙伴们相聚在了一起,如今都已是鬓发银灰了。</b></p><p><b style="font-size: 20px;"> 1966年前,我们的父亲们,同时期都担任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政府)的副主席:武光、辛兰亭(汉族);买买提明•伊敏诺夫、阿不都拉•扎克洛夫 (维吾尔族) ;帕提汗•苏古尔巴也夫(哈萨克族);艾斯海提•伊斯哈科夫 (塔塔尔族) 。 当时,他们都在同一栋楼里办公,家也都住在同一个大院里……</b></p> <p><b style="font-size: 15px;">武光 (1912~2015),河北省深泽县人,1930年参加革命,1931年加入共青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任中共北平市委委员,共青团北平市委书记,中共直中特委委员,共青团特委书记,1933至1937年,在国民党监狱中任政治犯中的中共党支部书记。1938年任中共乡吉特委书记,延安马列学院马列主义研究室研究员,中共平北地委副书记,中共冀察区党委城工部长,1945年任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中共察哈尔省委组织部长,中共晋察冀二地委书记,中共晋中区党委副书记,1949年任中共晋中南中南下区党委书记,中共湖南省委委员,长沙地委书记,长沙军分区政委,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委员,粤西区党委书记、第一书记,粤西军区政委,1954年任北京航空学院党委书记,院长,1963年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处书记,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常务副主席,1979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人大副主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辛兰亭 (1912~1965) ,陕西省清涧县人。1932年2月参加革命,1934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延川赤卫军队长,陕北省苏维埃政府土地部、内务部部长,东风区专署秘书长。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政厅三科科长、边区巡视团团长。代理关中分区专员,延川县县长,选为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员,晋绥行暑二分区专员,晋绥行属秘书处长,晋绥军区后勤部总兵站政委,晋南办事处主任,晋南行署秘书长兼财政处长,1949年七月调任西北局第一野战军随军工作队队长,兰州军管会秘书长,甘肃省财委副主任,财政厅厅长,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委员,常委,分局职工委员会副书记。新疆省财委副主任,财政厅长,新疆省总工会筹委会副主席,主席,省工会联合会主席,西北财委委员。自治区党委常委,财贸部部长,计划委员会主任,粮食办公室主任,物价委员会副主任,财贸办公室主任。中苏有色金属公司管委会副主任,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第一、二、三届副主席、常务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1943年选为中共“七大”正式代表。</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p><p><br></p><p><b style="font-size: 15px;"> 买买提明•伊敏诺夫 ( 1915~1970 ) 维吾尔族,新疆阿图什市人。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后,195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十三师师长,党委书记,南疆军区副司令员,南疆区党委第四书记、南疆行署主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等职务。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54年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 八大 ” 正式代表。在 “ 文化大革命 ” 中遭受残酷迫害,1986年平反,恢复名誉。</b></p> <p><b style="font-size: 15px;">艾斯海提•伊斯哈科夫(1912~1976) 塔塔尔族,新疆额敏县人,1935年自费留学。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后,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伊犁专员公署秘书长,自治区团委副书记,自治区党委委员、常委,宣传部长,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等职。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 文化大革命 ”中遭受残酷迫害,1976年7月1日去世。1980年平反昭雪,恢复名誉。</b></p> <p><b style="font-size: 15px;">阿不都拉•扎克洛夫(1918~1981),维吾尔族,新疆伊宁市人。1936年,留学于苏联国立中央大学。1946年阿巴索夫去南京开会之前,与阿布都拉•扎克洛夫等在伊犁开会,秘密商定了与中共代表团接触联系的一致意见,首次取得了和中国共产党的联系,。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后,同年底,成为第一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新疆少数民族党员,历任新疆省人民政府秘书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秘书长,兼任省人事厅厅长、语委会主任以及自治区教育厅厅长等职,并当选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自治区党委常委、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在“ 文化大革命 ”中惨遭迫害,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彻底平反昭雪,恢复名誉。</b></p> <p><b style="font-size: 15px;">帕提汗•苏古尔巴也夫(1927~1996),哈萨克族。新疆和平解放后,曾任阿勒泰专区专员,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州长,1955年担任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自治区政协第四届委员,自治区政协五届、六届、七届常委等职。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b></p> <p><b style="font-size: 18px;">1962年4月15日,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新疆班学员与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合影。</b></p><p><b style="font-size: 18px;">一排左:安尼瓦尔•汉巴巴 (时任新疆自治区文教办公室主任) 艾思奇、杨献珍、辛兰亭 (时任新疆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副主席) 吕剑人 (时任新疆区党委书记处常务书记) 、包尔汉、李维汉、董必武、宋庆龄、朱德、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彭真、陈毅、赛福鼎•艾则孜 (时任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主席) 、李先念、侯维煜、伍辉文、阿不都拉•扎克洛夫 (时任新疆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副主席)</b></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维吾尔族老大哥阿地力江告诉我,他母亲玛依努尔 (革命烈士阿和买提江夫人,曾任喀什地委妇联主任) ,在1958年,曾陪同父亲辛兰亭去南疆访贫问苦调研,途中到了叶城县一位素不相识的维吾尔族妇女家中,生活相当困难,临走时,父亲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15元钱,留给了这名维吾尔族妇女……</b></p><p><b style="font-size: 20px;"> 60多年过去了,玛依努尔老妈妈记忆犹新,她的亲历目睹常常向人说起,曾有这样的汉族领导干部,和新疆少数民族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初心 ● 群众 ● 公仆</b></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狂沙淘尽始识金</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18px;"> 1959年庐山会议后,在全党开展了反“右倾”斗争,在政治上使党内从中央到基层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在经济上使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并延续了更长时间,中国整个国民经济陷入了1959年~1961年的严重困难时期。</b></p><p><b style="font-size: 18px;"> 1959年九月,在自治区党委召开的反“ 右倾 ”斗争 (扩大) 会议上,作出了《关于武开章、辛兰亭“ 右倾 ” 机会主义和反党宗派的错误的决议》,武开章、辛兰亭等七人受到严厉的批判处分,撤销了武开章自治区党委书记处常务书记、监委书记职务,保留自治区党委常委;辛兰亭被撤销了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人委党组副书记的职务,保留自治区党委委员和自治区人委副主席职务。</b></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b></p><p><br></p> <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或许是情似兄弟,老领导,老同事的搭档情谊;或许是厄运共经、政治上的命运相连;更或许,真是有老天爷“ 同日死 ”的判官幽灵,1965年7月13日,在公祭父亲大会上陪祭的武光伯伯,走在父亲去世50年后的同月同日,2015年7月12日,在北京去世,享年104岁……</b></p> <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15px;">第三节</b></p><p><b style="font-size: 20px;">初始西陲唯多艰</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18px;"> 我的父亲辛兰亭出身贫苦,给人曾当过雇工,深知黎民疾苦。在陕北红军时期参加革命后,就把自己的一生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紧紧相连。虽然文化不高,但他在艰苦的环境工作中刻苦学习,从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父亲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大多负责的都是“ 粮草 ”,从而积累了丰富的财经工作经验,他调查研究,联系群众,坚持真理讲原则,善于遵循经济规律办事。</b></p><p><b style="font-size: 18px;"> 1949年春,父亲任第一野战军随军工作队队长,兰州解放后,父亲时任兰州军管会秘书长,甘肃省财政厅厅长,和陕北老红军西北财经委副主任贾拓夫有着深厚的工作情谊</b></p><p><b style="font-size: 18px;"> 随着新疆和平解放,党中央高瞻远瞩,以彭德怀、习仲勋为首的西北军政委员会从原陕甘宁边区、晋绥边区、陕南行署及全国各地先后不断地调来一批批的领导、干部、技术人员投入到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中,担负了重要责任。他们这代人都是新疆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创业者、开拓者,彪炳史册,天山永铭。</b></p><p><b style="font-size: 18px;"> 父亲就是经彭老总和习仲勋举荐不顾地冻之寒,奔赴茫茫塞外,于1949年11月底和彭老总、张治中等同乘一架飞机到迪化担任新疆省人民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财政厅厅长,成为王震将军在经济建设上的得力助手。</b></p><p><b style="font-size: 18px;"> 和平解放初,当时饱经民族仇杀和战乱的新疆经济凋敝,民不聊生,举步维艰,百废待兴。在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和省人民政府领导下,父亲为平抑物价,抑制通货膨胀,活跃市场,广开财源,恢复和发展新疆国民经济,夜以继日废寝忘食,运筹帷幄,殚精竭虑,做出了重大贡献。</b></p> <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珍贵的历史瞬间</b></p><p><b style="font-size: 20px;">1955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前夕,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新疆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的电影胶片里,再现了新疆党政领导的历史镜头,及新疆省计划委员会主任辛兰亭在大会上作《 关于新疆省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的片段影像。</b></p> <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实事求是吐真言</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在战争年代和建设时期,父亲长期从事和主管经济工作。也许是职业的习惯和特点,养成了他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他痛恨弄虚作假,厌恶虚饰浮夸,对人民的疾苦感同身受。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抱有高度责任感的父亲,在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中,在一些场合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和不安,对当时甚嚣尘上的浮夸冒进之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不料,继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老总因直言获罪后在全党开展的“反右倾运动”中,父亲和武开章等受到严厉的批判和组织处分……</b></p> <p><br></p><p><b> 1962年,北京当时因《刘志丹</b></p><p><b>》小说所谓反党问题,牵扯出批“习 (仲勋 )、刘 (景范),贾 (拓夫) 反党事件。”</b></p><p><b> 1961年,时任国家地质部部长的刘景范,(刘志丹胞弟) 来新疆视察工作时,父亲曾请他吃过荞麦饸饹面。尽管父亲在自治区党委会上如实陈诉了“我和写《刘志丹》小说,没有关系 ”……</b></p> <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蚕丝吐尽 躹躬尽瘁</b></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父亲不计个人得失,把巨大的痛苦和不解埋在心底,忍辱负重,顾全大局,更加努力地工作。但是,政治上的沉重打击,加上他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以致积劳成疾,使他患了严重的心脏病……</b></p><p><b style="font-size: 18px;"> 1965年春,父亲的心脏病愈加严重,但父亲说:“我对南疆情况了解不够,我要去还个帐”。为制定自治区的“三五”计划搞调研,父亲不顾病体,带领有关部门人员,长途跋涉,非常劳累辛苦,年轻人都感到受不了。父亲这次下乡58天,坚持走了38个县,期间父亲的心脏病发作了四次,(在于田、布仑口水库、巴楚、库车) ,随行人员先后给自治区党委王恩茂书记发了五次电报汇报父亲病情。</b></p><p><b style="font-size: 18px;"> 陪同父亲调研的李秘书回忆,当时区党委发来电报,指示让辛兰亭同志停止工作,尽快返回治病,但都没有阻止父亲坚持工作的脚步。心绞痛病发后极度虚弱的父亲,稍稍缓和,仍然坚持着下矿井视察后才离开……</b></p> <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父亲在南疆墨玉县为查看布伦口水库大坝时,不顾高山缺氧,上到海拔3000多米高处,因劳累过度,心绞痛发作,豆大的汗珠从前额下淌,只好在道班房躺了两个小时,疼得不能动,随行人员赶紧找来附近的四个民族小伙子,把父亲放在从道班房拆下的一块门板上,抬下山……</b></p> <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父亲在刚到喀什时,当天下午就去了百货大楼,其实是去市场调研。父亲掏出一元钱要买一只几分钱的铅笔,售货员找不开,陪同去的自治区计委年轻干部王效玉掏出一张2角钱才买上了。晚上在地委领导汇报会上,他看见父亲用买的那根铅笔在做记录……,当时王效玉拿着父亲执意给他的那一元钱时,深深为父亲的工作精神感动了。</b></p> <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父亲带着病体,准备离开和田地区返回喀什时,说要去看看劳动模范库尔班•吐鲁木再走 (要骑着毛驴去北京见毛主席的维吾尔族农民) ,去时正遇到老人家里又添了孩子,当父亲了解到一些实际困难,当即指示和田有关部门给老人补助了75元人民币。父亲临走时,库尔班•吐鲁木老人端着一盘染着红色的煮鸡蛋,激动地送给了父亲等来人。</b></p><p><b style="font-size: 18px;"> 父亲从南疆返程时经过库尔勒,他拖着病体不顾几百里土路的颠簸,让汽车绕路要去看望他心里一直挂念的,正在农村搞“ 社教 ”的少数民族老领导、自治区财办副主任哈吉也夫。从新疆和平解放初期,父亲和他就是工作上的好搭档,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更是胜似兄弟。没想到这次相见,竟成了老同事,老朋友的诀别……</b></p> <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第四节</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蜡炬成灰泪始干</b></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1965年5月,父亲回到乌鲁木齐后,本应立即住院治疗,可他不顾劝说,又带病研究解决调研中的问题,组织起草文件,父亲说:会议报告他必须亲自做,为不久召开的自治区财贸工作会做准备。</b></p><p><b style="font-size: 18px;"> 就在这次开会期间的一天夜里,父亲心绞痛连续发作,疼得无法入睡,半个身子靠在床头上,在凌晨的第三次病发时,父亲只是含了二片硝酸甘油片,妈妈在旁一夜未合眼,第二天早上妈妈劝父亲去医院,可是父亲只吃了几片药后,还是坚持着到昆仑宾馆主持了财贸会议。!</b></p><p><br></p> <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父亲在会上作报告时,心绞痛又发作了,他不时往嘴里送服硝酸甘油片,强撑着作了一段报告后,示意休息,让别人代他继续作完报告,父亲从会场出来,汽车直接把他送进了医院。</b></p><p><b style="font-size: 18px;"> 1965年7月4日,敬爱的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出国访问归来,要途经新疆视察,正在住院的父亲接到了政府办公厅的通知,格外激动,打电话给家里,让送来他接待客人时常穿的那套服装,由于父亲当时的病情很危险,医生叮嘱他卧床不能走动,但是父亲坚持要赶往机场去迎接总理,就在我大姐给父亲的一条腿上,刚穿上裤子,他的心绞痛突然剧烈发作大面积的心肌梗塞,使父亲不能动弹,医护人员立即进行了抢救……</b></p><p><b style="font-size: 18px;"> 李秘书把去机场迎接总理的请柬轻轻放在父亲手上,父亲把请柬贴在胸前久久没有松手,轻轻地摆动了下手指,示意他去不了机场迎接总理了,这时父亲的脸颊上滚动着两行泪水,看到父亲痛苦的情形,在场的我大姐和李秘书都哭了。</b></p> <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1965年7月9日,自治区财贸工作会议结束了,父亲如果没有病重住院,他是要做总结讲话的……</b></p><p><b style="font-size: 18px;"> 会议情况有领导专程来医院告知了父亲,病危中的父亲和他拉着手,痛楚的脸上显出一丝微笑,似乎有了点安慰,“会开完了,三五计划要落实了” ……</b></p><p><b style="font-size: 18px;"> 三天后,1965年7月12日,为财经事业奋斗了大半生的父亲,走在了他不该走的年龄——53周岁……</b></p><p><b style="font-size: 18px;"> 记得7月11日是个星期天,那天下午也是我准备返回学校,先到医院去看望了父亲,虚弱的父亲摸着我的头问:《学生手册》签字了吗?我点了下头,心里感觉到不安,不想竟成了和父亲的诀别。</b></p><p><b style="font-size: 18px;"> 在总理视察新疆与领导的合影中,都没有父亲的身影,因几乎无人知道,当时躺在医院病床上已不能动的父亲,正强忍心中的痛苦和病魔的折磨,在与死神抗争着……</b></p><p><b style="font-size: 18px;"> 每当看见总理1965年在新疆视察时的照片,都会触动我的心灵,引起伤痛的回忆和缺憾……</b></p> <p><br></p><p><br></p><p>第五节</p><p><b style="font-size: 20px;"> 迟来的文件……</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18px;"> 父亲走了,支撑我们家庭的天塌下来了!父亲去世的时候,我们7个兄弟姐妹中,最大的姐姐刚参加工作,最小的妹妹才九岁,面对着突如其来的灾难,我们的母亲李桂娥——这个看上去柔弱的陕北妇女,强忍着“中年丧夫”这一巨大的人生不幸和痛苦,用惊人的毅力和坚强支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中的家庭……</b></p><p><b style="font-size: 18px;"> 有人说,父亲是一直带病坚持工作累死的;也有人对毌亲说,父亲是1959年受到批判后,以更加努力工作的实践来证明事实,被冤枉气死的;还有人在文章里这样写道:他胸怀坦荡,始终坚守对党的忠诚,把委屈埋在心里憋屈死的……</b></p><p><b style="font-size: 18px;"> 可能这些原因都离不开吧?!</b></p><p><b style="font-size: 18px;"> 我想父亲深埋在心里,最大的心结,是期盼等待对批判他“右倾反党宗派”问题的甄别平反!</b></p><p><b style="font-size: 18px;"> 天公之不公!痛惜父亲没有等到这一天,它迟来了整整20年……</b></p> <p><br></p><p><b>2003年,习仲勋、邓力群、赛福鼎、罗元发、张邦英、黄静波、王世泰、武光、吕剑人、杨和亭、林渤民、左齐、温桂亭(武开章夫人) 为《辛兰亭纪念文集》题词。</b></p> <p><br></p><p><br></p><p>第六节</p><p><b style="font-size: 20px;">父亲留下的欠条</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管了一辈子财经工作的父亲,清风两袖,家无长物。做公仆,为群众,不谋私,暖民心。父亲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财产,却给母亲和子女留下了一张“ 欠条 ” !</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在清理父亲办公室时,李秘书拿回来一张,父亲曾借自治区人委粮食处处长付玉琪叔叔私款几百元的欠条,父亲在 (备忘记录) 上写着1965年3月还借钱25元……</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这笔剩下的借款,后来是由靠领取一家七人抚恤金生活费的母亲,省吃俭用,含辛茹苦,在父亲离世三年后终于还完。</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父亲留下的“ 欠条 ”,折射出那代人不贪腐,不谋私的一名真正共产党人的品质写照。</b></p><p><b style="font-size: 18px;"> 我们的母亲李桂娥,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陕北“ 红婆姨 ”,她中年丧夫,抚育儿女,忠心向党,明辨事理,淳朴而坚强,平凡而伟大!</b></p><p><b style="font-size: 18px;"> 母亲去世前更是新疆党龄最长的女同志。</b></p><p><b style="font-size: 18px;"> 2007年在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出版《辛兰亭纪念文集》的封页上,对母亲这样写着:</b></p><p><b style="font-size: 18px;"> 黄土地红婆姨夙兴夜寐,缝衣制鞋,支前支边热血丹心无愧党的好女儿;</b></p><p><b style="font-size: 18px;"> 天山松老党员含辛茹苦相夫教子,爱国爱民铁骨柔肠,亦是世间伟巾帼……</b></p><p><b style="font-size: 18px;"> 就用它怀念告慰母亲吧!</b></p> <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掀开岁月的尘封,还原那段离我们已渐行渐远的历史,让读者能够记得再与我们相距并不算遥远的岁月里,还有这样一批为理想、为民族、为人民利益而忘我奋斗的共产党人!</b></p><p> </p><p><b style="font-size: 18px;"> 历史的长河蜿蜒曲折,奔流向前,人类的文明历尽劫波、生生不息。老一辈革命者那代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爱祖国,爱新疆,爱各族人民,勤政廉洁,公仆奉献,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精神,是人民的渴望,新时代的需求。</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的父辈虽已故去,但他们犹如天山上挺拔的青松四季常青,各族后代兄弟姐妹般的情谊,永远像塔里木的河水源远流长……</b></p><p><b style="font-size: 18px;"> 我们热爱父辈那代人!</b></p><p><b style="font-size: 18px;"> 天山上的丰碑,——永远铭刻着他们的名字!</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父亲 , “硬汉子”……</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15px;"> 撰文/迪虎 2020年春节</b></p><p><b style="font-size: 15px;">附 录</b></p><p><b style="font-size: 18px;">战争年代的“ 粮草 ”官 建设时期的好当家</b></p> <p> </p><p><b> 1941年五月,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延川县县长的父亲,去延安参加边区政府召开的征粮会议,走至半路,因急发阑尾炎中途住进了医院。后赶快派县里的李科长代替延川县长去参加会议,正在开会时不幸被雷电击死……</b></p><p><b> 正是这次雷击事件,毛主席了解到老百姓应负担过重而发怨言,继而开展了陕甘宁边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b></p> <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岁月艰辛志不移</b></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红军时期,父亲担任陕北省苏维埃政府的土地部长。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边区任关中专署代专员,连任廷川县县长。父亲担任晋绥行署的专员,在艰苦的环境里,组织群众,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支援前线做出了重要贡献。解放战争时期,更受到贺老总的信任赏识,让父亲担任了晋绥军区后勤部的总兵站政委。</b></p><p><b style="font-size: 18px;"> 父亲披肝沥胆,呕心沥血,筹措兵员,保障物资,艰苦奋斗,支援前线,为迎接全国解放,付出了自己的一切!</b></p> <p><b style="font-size: 20px;">百废待兴肩重任</b></p> <p><br></p><p><br></p><p>附 编</p><p><b style="font-size: 20px;"> 父辈情深励后人</b></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那代人说的和做的都一样</b></p> <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那代人心里装着各族群众</b></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那代人留下了精神财富</b></p> <p><br></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缅怀先辈 使命担当 传承红色基因</b></p><p><b style="font-size: 20px;">热爱祖国 扎根边疆 团结各族儿女</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