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岭的呼唤(上)

过客

<p>“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系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最早提出的哲学命题。2013年初,央视栏目《百家讲坛》以“我从哪里来”为题,作为百家姓开篇之作隆重推出,引起轰动。后柏氏命题常被用作寻根三问,纷纷提及,发人深省。</p><p><br></p><p>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根深蒂固驻扎着一份浓浓乡情;因故背井离乡的人,乡愁更加刻骨铭心。</p><p><br></p><p>1936年,从孙岭出走的爷爷没想到,当时义无反顾、急于离开的故土,后来竟成怎么也化不开的心结、念念不忘,最终影响到了孙家几代人。</p> <p>孙岭,全称孙家岭,是伊川县白沙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属于伏牛山余脉,为浅山丘陵区,地理特征决定,是一以农为本、靠天吃饭地方。那里遍布料礓石,土地贫瘠,水源缺乏,农作物种子质劣,耕作技术落后,粮食亩均产不足百斤,能干的人经一年勤劳,也是勉强糊口。</p><p><br></p><p>明朝洪武年间,孙氏先祖兄弟俩自今偃师高龙迁徙,落户在半坡乡孙村,后代又有兄弟三人从孙村分户,迁居孙岭,繁衍生息。孙村、孙岭一脉相承。</p><p><br></p><p>爷爷叫孙文忠,属于孙岭的其中一支,出生于清光绪二十八年,即公元1902年2月27日。奶奶叫赵秀英,和爷爷同庚,出身白沙豆村私塾先生家庭,知书达理,育父亲姑姑一儿一女。由于前辈“长往儿”在战天斗地中不断打拼积累,家里落下些底子,正常情况下,日子倒也基本过得去。</p> <p>旱灾是河南历史上发生频率最高的气候灾害,有统计自1929年以来,水旱迭起,无岁不灾,无灾不重,饥荒连年,民众家徒四壁,困苦颠连,无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是以,老洛阳人把灾荒年叫“年陈儿”,一言蔽之,高度概括,难掩心酸。</p><p><br></p><p>1936年,河南又大旱,导致农作物普遍绝收,大饥瑾前所未有,光伊川一县就有23万人受灾。</p><p><br></p><p>时有《大公报》报道,“豫西山脉纵横,田地多在高原,今年天时亢旱,致被灾田地达一千万余亩”。</p> <p>啃树皮的汉子</p><p><br></p><p>“年陈儿”的事,笔者"小些儿”父母也曾常常提及,耳濡目染,印象非常深刻。彼时,人们挖野菜、啃树皮、食草根、吃石头面,想方设法,但凡能入口的东西统统拿来匀吃。饱管不了了,无非是哄哄肚子,搁兑兑搭着过活,就这还常常是有了上顿没下顿。</p><p><br></p><p>那时,人们面呈菜色,稀瘦膀干,“松伐”来的东西看是吃进了,暂时缓解一下“心慌”,但拉不拉得下来还两说。解不下来手,要死要活的也很难受。人每天都像过鬼门关一样。</p><p><br></p><p>孙岭也是赤地千里满眼不见绿色,野菜草根树皮也很快吃光了,没办法了,还有把粮种也拿出来,合着柴火木棍砍段儿熬粥喝,得过且过、凑合一时。</p> <p>用刀刮树皮的妇女和她的孩子</p><p><br></p><p>饥饿如魔咒无孔不入,时刻吞噬着人的生命,饿死人的事时有听闻、发生。</p><p><br></p><p>饥荒蔓延,加上兵匪猖獗横行,人们恐慌不已,纷纷恋恋不舍地离开故地,漫无目的出走他乡,寻找着生的希望。</p><p><br></p><p>一批又一批面黄肌瘦的人们,扶老携幼,成群结队,和经历同样命运而又素不相识的人们争先恐后地涌向公路、铁路,开始了十万火急的大逃亡。</p> <p>逃荒路上,倒毙着无数皮包骨头的尸体,景象惨不忍睹。</p><p><br></p><p>也是在这个时候,爷奶商量决定,与其在家等死,不如趁年轻力壮外出求生,兴许还有盼头。故土难舍,保命当紧,而洛阳城最近,活路可能就多。主意打定,立马拾掇家底,用箩筐挑着孩子,带着一家人离开孙岭,加入逃荒大军。</p><p><br></p><p>著名导演冯小刚执导的电影《1942》,就是河南灾荒的真实写照,虽年份不同,当可窥见一斑。</p> <p>当时,去洛阳有两条路可供选择,一条是下孙岭出白沙经彭婆过龙门,路绕途远,不像现在路修的好走;另一条是古官道,直接顺岭翻万安山,经大谷关、掘山岭,走的人多,缺点是常有匪患。</p><p><br></p><p>当年,奶奶父亲还就是让大谷关的土匪绑了票,付了钱后又撕了票。此关确实是危险地、伤心地,充满未知变数,但情况紧急就顾不了那么多,只有格外多加小心了。</p><p><br></p><p>大谷关,一名水泉关,扼守汉魏洛阳故城南大门,是东汉设置的八关之一,遗址在今伊滨区寇店镇水泉村。</p> <p>大谷者,嵩山龙门山山间峪谷是也,谷两侧沟壑纵横,溪水潺潺,群峰削立,灌木丛生,纵深约15公里。</p><p><br></p><p>大谷关东西有牛心山、牛嘴山、老羊坡、歪嘴山、大风山等,峰峦起伏,形势天然,伏重兵,可断南北交通。此关作为古战场,历代兵争将夺,名闻遐迩;后常有土匪出没,杀人越货。</p><p><br></p><p>《洛阳记》载“大谷,洛城南五十里,旧名通谷”。《三国志·吴志·孙坚传》:东汉初平二年(191年),坚讨董卓,“进军大谷,拒雒九十里”,即指此地。西晋末年,客家先民为避战乱,漫漫南迁,也是从此关离开的京师洛阳。</p> <p>或许土匪的目标都是大户,而逃荒难民没油水,在他们眼里可能就不屑一顾了。总之,大谷关没出意外,一家人自石罢渡伊河,再从白碛过洛河,一路风尘仆仆,其他的千辛万苦种种磨难不提,幸运的是还真在洛阳城东找到了落脚点,扎下了根。</p><p><br></p><p>最初的想法,城里是不敢奢望的,能在城郊寻一栖身之处,便于扛长工打短工,就十分理想了。也是机缘凑巧,当一家人走走停停,寻着洛阳城东旭升村的一处破庙时,立刻就认定了这就是他们的避风港。</p><p><br></p><p>庙虽破,却也鼎鼎大名,原是供奉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谓之太祖庙。那年月兵荒马乱,人尚且自顾不暇,庙里的香火可想而知,但歇息还绰绰有余。况且,此地离商业枢纽、南关码头和新街的骡马行、烟草市场也不远,搬运、装卸等出力活应该不难找。</p> <p>关于庙和街道的情况,笔者以前也曾做过些研究,当真颇有故典。</p><p><br></p><p>后唐时,此地是拱卫首都洛阳的军事重镇,常年有军队驻扎,谓之夹马营,亦作“甲马营”。时河北涿县人赵弘殷为后唐庄宗爱将,居住今八孔窑,在夹马营掌管禁军。</p><p><br></p><p>史传公元927年某日,赵弘殷妻杜氏生赵匡胤时,其家异香经久不散,夜半有红光冲天,远远望去,好像火烧一般,人们惊叹之余,便把那条街命名为“火烧街”,简称“火街”。后其弟赵光义出生,再后,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登基作了北宋皇帝,弟光义后继兄为帝,一街就出俩皇帝,时称双龙街或双龙巷。</p> <p>史传赵匡胤作了皇帝后,对此地念念不忘,爱屋及乌曾打算迁都洛阳,只是由于弟弟赵光义暗中鼓动文武百官反对,无奈作罢。</p><p><br></p><p>双龙街后改名作爽明街,范围自东关大街东头与洛川街接壤处往北,到熙春西路、民族路段儿,以为界,再北到北窑跃进门部分叫夹马营。目前从新订门牌看,爽明街仅剩中州路南一小段儿,其他都变成夹马营了。一条路俩名字,反正都与赵家有关,怎么改无所谓。</p><p><br></p><p>宋太祖庙对面,原立有一碑,书“夹马营”三字,据传就是现在的陈记驴肉汤灶房位置。</p> <p>过去多庙宇,该街也不例外。“夹马营”碑后南侧,今洛阳林校院内,有东关泰山庙;碑北侧,今洛阳一中院内,有迎恩寺。</p><p><br></p><p>东关泰山庙,始建于宋代,起先供奉的是道教泰山神黄飞虎,即“东岳大帝”,后又供奉黄女“碧霞元君”,为其道场。建筑坐北面南,东西宽60米,南北长90米,有大型宫殿四座,另含山门、戏楼和厢房六十余间,雕梁画栋,金碧辉煌。</p><p><br></p><p>泰山庙后毁于日寇飞机轰炸,1951年遗址建为洛阳林业学校。</p> <p>迎恩寺建于1624年,是福王朱常洵“费以巨万”,为其生母郑贵妃所建,取心善可因,恩可迎意,俗称东大寺。建筑坐北朝南,山门、金刚殿、天王殿、正殿、延寿殿、藏经楼等沿中轴依次排开,寺最后还有假山一座,共占地120亩,规模宏大。其中山门镶青石门额,上刻“迎恩寺”三大字,门前有一歇山式高台戏楼。</p><p><br></p><p>1641年正月二十一日,李自成攻破洛阳城,福王膘肥体胖,行动不便,只能趁天黑化装逃到此寺躲藏,后也被农民军从天王殿搜出捕获,押周公庙斩杀。</p><p><br></p><p>清代,迎恩寺成“当今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的龙牌置放处,满朝文武、地方官吏,凡光顾途经洛阳,均要去拜谒龙牌。1842年3月,林则徐充军到新疆伊犁,路过洛阳,也曾拜谒龙牌,并与迎恩寺和尚香海上人有往来书赠。清末,迎恩寺逐渐荒废,仅存的几座孤殿、碑刻、古柏等也被日寇飞机夷为平地。该遗址后为洛一高,现是洛阳一中学。</p> <p>法国人1907年拍摄的迎恩寺一角</p><p><br></p><p>也因两个皇帝、双龙之故,正月十三到十六耍龙灯,是东关一带的传统。东关龙号称火龙,象征真龙天子,根正资格老,必须挂白胡子。东关舞龙灯活动鼎盛于清朝,久负盛名。</p><p><br></p><p>东关龙灯起驾时,声势浩大,场面十分排场:龙灯前有大红宫灯一对,其后是门旗、对旗、帥旗、尖子旗、彩旗等,再后是挠阁。挠阁之后是捎子棍和火弹子开道,还有鞭炮和铁铳助威,随后是四十八面大锣,四面牛皮大排鼓,二十四面巨铙,十二面大铙,惊天动地、威风凛凛。</p><p><br></p><p>每年出社火、舞龙灯,都有固定程式,但祭龙必不可少。1985年由于没祭龙,何森“放熀”时,把白胡子龙烧着了。此是后话。龙灯起驾伊始,先燃放长鞭一掛,由社首引道到火街北宋太祖庙前祭龙,演绎精彩套路,然后朝城内进发表演。沿途火弹子当空飞舞,呼呼生风,火借风势,风助火威,流光溢彩;一彪形大汉,手持巨形彩球,随时逗引龙灯作出各种精彩动作;另有专人引燃谷糠松香“放熀”,彩火一扔两米多高,龙头就随着火烟起舞,十分夺目。观者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p> <p>孙家初来乍到,懒得也顾不得这些其他情况,安居择业才最要紧。</p><p><br></p><p>爷爷把“家”交给奶奶打理,马上就去找事干,什么拉洋车、打短工、卖烟啦,脏活累活出力活,只要挣钱,无不尽心尽力。</p><p><br></p><p>由于爷爷肯吃苦耐劳,奶奶勤俭持家,慢慢地也有了些积蓄,加上爷爷拉车路上拾着砖瓦,再到对面寺庙拾些盖房材料,就临着太祖庙外盖起了属于自己的房子,一家人心里那个美呀,真比吃蜜还甜(下图为1952年的房产交易手续费收据,标注地址爽明街43号)。</p> <p>父亲、姑姑生前每忆及此,仍难掩自豪。他们说,在庙门口的房子很像样儿,有二道门,房子瓦房,院子可大,家里养过一只菜狗;院门前搭个棚子,还摆着纸烟摊。过去,旭升每年耍龙灯时,架子等好多东西都在院里放过。</p><p><br></p><p>1948年,解放军攻打洛阳时,因院子条件好被选中,供临时做饭,打地铺休整用,住过不少解放军战士。那时每天有牺牲,常常是早上战士出门,晚上不见人回来,部队再来收走包裹等遗物。有时牺牲人多了,用车垛起拉走。</p><p><br></p><p>史载,当时据守洛阳的是国民党青年军206师邱行湘部,系蒋经国一手调教的蒋军嫡系,号称“御林军”,全部美械装备,十分顽固反动。洛阳城防工事还由美军事顾问团指导修建,半永久现代化,易守难功。人民解放军强攻洛阳,是为掩护刘邓大军主力休整和策应西北野战军作战,有战略考量,战况惨烈,牺牲也在所难免。</p> <p>人民解放军攻克洛阳</p><p><br></p><p>洛阳战役自当年3月11日晚7时整发起,经过七昼夜激战,人民解放军攻克了被国民党军自诩为“金城汤池”的古都洛阳,全歼守军第206师及地方武装两万余人,生俘敌酋邱行湘。洛阳攻克不久,为更多地歼灭敌人残存势力,解放军主动撤出城外,于4月5日再克洛阳。洛阳从此获得彻底解放。据统计,解放洛阳的两次战役中,人民解放军有6379名指战员伤亡。</p><p><br></p><p>当年,担负攻打东门最艰巨任务的是陈士渠、唐亮兵团麾下三纵八师二十三团一营。</p><p><br></p><p>3月11日晚,总攻开始,营长张明冒着敌人密集火力,靠前指挥,亲自带连队不断地进行爆破、冲锋,身负重伤仍然不下火线;一营在其率领下,冒着炽热的炮火和滂沱大雨,经5小时激战,率先破关,夺取城东门。张明又迅速组织部队就地防御,击退国民党守军的疯狂反扑,为攻城部队开辟了通路。</p> <p>洛阳战役发起前,张明发动全营调查敌情,开展军事民主,作了周密部署。张明有勇有谋,创造分段突击战术堪称经典(上图为张明手持长棍讲解战术)。</p><p><br></p><p>战后,率先攻破东门的一营被华东野战军授予“洛阳营”光荣称号。</p><p><br></p><p>营长张明也被授予华东二级人民英雄和华东甲级战斗英雄称号。</p> 张明,1925年5月出生于山东邹平农家,1938年5月年仅13岁就参加了八路军,一生经历100多次战斗,负伤16次,后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军区纪委书记,全国政协常委等职。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1998年7月离职休养。2001年3月16日在南京病逝。<div><br><p>张明文武双全,既是战斗英雄,又是模范通讯员,戎马生涯一手拿枪,一手拿笔,马背上、油灯旁、烛光下,写过20多万字的新闻稿件发表。通讯《桌上的表》,反眏是解放洛阳时,我军战士进城后军纪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事迹,一直被誉为新闻名篇,收入课本和多种集子。洛阳表主人得知此事,深受感动,后将此表捐献国家军事博物馆,也传为佳话。</p><p><br></p><p>洛阳人民对解放洛阳的英烈,没齿不忘,厚爱有加,解放不久即在邙岭专修了烈士陵园,每年缅怀祭扫;设“洛阳营战史博物馆”,陈列传播英烈丰功伟绩;经常邀请英模来洛作革命事迹报告,激励教育干部群众。首任营长张明也曾多次莅临洛阳。</p></div> <p>1982年,张明写的文章《突破洛阳东门纪实》发表在当年8月11日的《洛阳日报》。张明回忆,他们营于3月10日拂晓前横渡洛河,进占东关外。随后他带人在东关前沿的一座民楼上观察东门地形及敌军防御工事,可能距离太近,被敌人发觉。一个敌军还从东门北侧的城墙垛口中探出脑袋,拿喇叭筒冲他喊话挑衅。张明让神枪手杜兰学教训该敌。一声枪响,叫声戛然而止。后从俘虏口中得知,子弹正好自喇叭口射中敌人。</p><p><br></p><p>孙家时在洛阳城东门外,距离东门口约3华里,急行军也就十几分钟的事。笔者据此判断,当时住在其家里的解放军应该就是担负尖刀任务的二十三团一营的战士。</p><p><br></p><p>解放军攻克洛阳后,为表示感谢,还送了两样战利品给孙家,一条土灰色毛毯,一只军用饭盒。毛毯,74年兴知青下乡时,新会还随身携带到偃师梁村插队、作过铺盖,后不知去向;饭盒尚在,已成为军品收藏界的热门(下图为蒋军精锐才配发的饭盒)。</p> <p>解放洛阳的事,爷爷没跟上。头年3月8日,积劳成疾的爷爷就英年早逝了,享年才45岁。当时父亲秋喜还不满18岁,街坊四邻都来帮忙,奶奶做主,先把爷爷收敛起来,在附近寻了孔旧窑,暂时厝放。当时爷爷的两个好朋友,街口吴爷、街东天井窑院的冯爷出力最大。冯爷乐于助人,特别热心肠,常参与四邻的红白事筹办,家中就备有出殡的龙头凤尾棺。</p><p><br></p><p>爷爷生前信奉吃亏是福,秉持与邻为善,古道热肠,谦虚低调,和火街上的人们都相处很好,尤其与吴爷、冯爷平时最要好,几乎无话不谈,过从甚密。爷爷常说,远亲不如近邻,大家和睦相处,能够互相帮助多好。平时,爷爷逢人就打听老家的人和事,闲暇念叨最多的还是乡情。由于孙岭路途太远,回去一趟要起五更搭黄昏,连赶着翻山越岭,也得一天时间,十分不易。对此,爷爷也很无奈。</p><p><br></p><p>爷爷的心事家人都懂,但兵荒马乱,老家又远,确实无法归葬。1952年,政府置换征收爽明街庙门口的房子,给出三个地方、各作各价让选择,还带着父亲逐个看过,后来印象说有东车站下坡的,也是奶奶最后拍的板,选定了东大街37号一处宅院。折抵后,我家又掏了180块钱(下图是笔者手机拍摄的庙门口房子遗址,今为瀍河环卫局)。</p> <p>听说我家要搬走了,还是冯爷、吴爷出头,张罗给爷爷操办后事。当时,是冯爷亲自驾的辕,拉架子车将爷爷遗骨送回老家孙岭安葬。爷爷终于魂归故里了!</p><p><br></p><p>爷爷的观念深深地感染了父亲,又通过父亲影响到了我们孙辈,乡愁一方面,我们全家人和火街上的人就像多了门亲戚,常来常往。吴爷、冯爷不在后,下一代还继续往来。</p><p><br></p><p>我们家搬到东大街住后,火街上人任谁去城里,路过还常来歇脚喝茶聊天;有时候,火街人还把一些不需要的东西,放在俺家,让代卖。每逢大节气,总有火街人㨤着篮子给我家送菜。逢年过节,父亲也让子女们掂上点心,去火街吴爷、冯爷家看望。临走时,火街人还总给几毛钱压岁钱(下图是笔者手机拍摄的东大街37号房子后门,今门牌变更为82号)。</p> <p>乡愁真奇怪,随着爷爷的魂归故里、叶落归根,于父亲、于我们反而越来越强烈了!</p><p><br></p><p>正是:</p><p><br></p><p>逃荒求生洛阳城</p><p>魂牵梦绕是孙岭</p><p>穷乡僻壤根脉系</p><p>天涯难舍故园情</p> <p>孙家事梗概 新会弟兄口述</p><p><br></p><p>图15、21 孙家提供过客编辑</p><p><br></p><p>余图来自网络 感谢原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