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紫电304

<p>———观看《小学数学教材与教学改革———以一年级为例》心得体会</p> <p>  前些日子我参加了《全国小学数学网络教研公开课》的学习,有幸聆听了教育大家王永春老师的讲座,我受益匪浅。作为教学的一线教师,我深深的认识到追求数学教学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面我就结合本人的实际,谈谈我对今后教学的几点思考:</p> <p>一、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学。</p> <p>  早在2000多年前,学记就提出了“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育思想明确指出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应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的本质。</p> <p>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学,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基本范式,让学生“爱学”“乐学”。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p><p> 1.探求方法,适时指导,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p><p> 2.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p><p> 3.强化意识创造条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p><p> 4.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p> <p>  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在这一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学”。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使学生“能学”。要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会学”。同时还要促使学生成功,使学生“还想学”。只有这样学生的自身素质才能得以提高,才能让学生获取主动的发展,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可持续发展。</p> <p>二、注重复习与关联,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p> <p>  众所周知,小学数学学科特点之一就是知识的系统性和新旧知识的连贯性。新知识总是在旧知识的某一连接点上生长起来的。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到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激活旧知,为学生通往新知搭设桥梁就成了数学教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作为教师,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让复习更有效,让新旧知识联系的更紧密一些。促使学生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方法。从而在不断学习新知识时能有效提取相关联的旧知,形成更新的知识脉络,周而复始,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可持续发展。</p> <p>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做一名学习型教师。</p> <p>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教师仅有一桶水就够了吗?在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学生的认知水平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具有了更高的起点。教师仅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而现在教师要有源源不断的自来水。这些自来水从哪里来呢?简而言之,这就要求教师要活到老,学到老。也就是所谓的终身学习。</p> <p>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有崇高的师德,还要有深厚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如果只满足于目前的知识,那就如逆水行舟,早晚要被社会所淘汰。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充实自己,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自己不断的研究,加强对教材的御驾能力,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是全社会的大事。这担重任要落在教师身上。</p> <p>  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逐步深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做学习型教师”成为我最大的动力,我相信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展示自己的教育智慧和内在的精神气质,才能完成好育人的神圣使命。作为青年教师我们要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努力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让我们为全面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而奋斗吧!</p>

学生

教师

学习

知识

数学

教学

自主

发展

培养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