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学”教学案例-小学三年级古诗《清明》

周贺华

<p>一、案例背景</p><p> 为了贯彻落实“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这一政策,并有效保证教学效果,在清明节前后开展《清明》这课的学习。</p><p>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祭祖节等,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又是一个人们贴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节日。</p><p> 然而疫情期间的清明节,不能像往常一样去祭祖,去扫墓,去踏青。但人们对亲人的思念,对革命烈士的敬畏之情又抑制不住。特殊时期,也要有特殊的学习方式和表达情感的方式。</p> <p>二、案例描述</p><p>1.引导自学</p><p> 通过微信群,给同学们发送一个有关清明节的视频给大家。通过视频这种生动的画面,先让同学们初步认识清明节。在此基础上,又同时发送了一个关于讲述革命烈士优秀事迹的视频,让同学们初步感受英勇无畏的革命烈士精神,并通过绘制手抄报来表达对烈士的悼念。</p><p>2.展开教学</p><p> 在内心有了对清明节的认识以后,从诗意,情感,字词三方面展开了对《清明》这首古诗的学习。</p><p> 诗意:清明节这一天,细雨纷纷。赶路的人心里更加增添了一份愁苦,简直是失魂落魄。他向牧童询问附近哪有酒馆,牧童伸手指了指遥远的杏花深处的小村庄。</p><p> 情感: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清明节,孤身行路时的感受和心情。</p><p> 字词:诗中的“魂”指的是情绪、心情等,“断魂”说明“路上行人”的心中有着强烈的哀伤。</p><p>3.学习总结</p><p>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在已经了解的基础上,很快就进入到了学习状态,融入到了诗中,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在即将到来的清明节,大家也纷纷用特殊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情感。</p><p><br></p><p><br></p> <p>三、案例反思</p><p> 1.由于线上教学不能像线下教学一样师生进行面对面的教学,在线上讲语文内容会让有些同学更加觉得跟听讲书一样,因此,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选择同学们感兴趣的视频学习和充满色彩的手抄报制作,充分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p><p> 2.线上教学,多了一个回放的功能,对于思路稍微慢一点的同学来说,是一个可以利用起来的资源。相当于知识被记录了。这在以后得教学中也是一个方法,针对重点的内容,可以选择钉钉做简单的直播 ,并保留回放,方便同学们及时解疑。</p><p> 3.现在这个网络信息化的时代,作为新时代的老师,应该不断学习网络信息知识,完善教学。</p> <p><b style="font-size: 20px;">温馨寄语:“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也要通过特殊的方式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b></p>

清明节

学习

教学

同学

停课

情感

不停

踏青

视频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