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周末散步,见后山又建了一个公园。</p> <p> 几块粗糙的石块上用红油漆分别写了几个字,“梅林山郊野公园”,算是公园大门口,简单的石块砌筑出往上的登山道,旁边露出大堆的泥土泥块。</p> <p> “是还没有建好吗?”问门口的保安。他说是这样子,早就开园了。郊野公园嘛,有点野外的味道。</p> <p> 沿着简易石径往上走,登山道沿山而建,说是建吧,更像是原来荔枝园主人踩出来的,偶尔修平整了些,石块也砌得似乎很随意,深处,台阶由一个个形态各异、长短不一的木头铺设,有人说,这些木头都是去年“山竹”台风刮倒的树,他们把它锯了,就地取材,综合利用,就砌成了台阶。</p> <p> 沿着“之”字形的坡道,穿行于荔枝林中,坡度较大的地方,用大小不一的石块筑建了边坡,在一些低洼或者过水的地方,铺设了大块的搭石,路边还挖出了水沟,用木头、石头砌出多处涵洞,一些低洼的地方挖了U形排水沟,两边用木头固定,沟底铺设石块。整个道路都没有用水泥,也没有平平整整的大理石和花岗岩石条。但显然,每一处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布置。</p> <p> 半路上,有坐凳、护栏、休息亭等,还有供孩子玩耍的秋千、木桩,这些也大都是木头做成的。原来,“山竹”吹倒的大树,被用的妥妥的,路标也用原木制成,并涂有荧光,方便晚上使用。</p> <p> “爸爸,这登山路怎么这么灿啊?”旁边一个稚嫩的童音,他们一家三口也在爬山。</p> <p> 那个叫爸爸的,耐心地给女儿讲解。这叫“手作步道”,是“人力维修步道”,也就是说用手工的方式建造和维护的郊野行进路径,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少用机器进行施工,并指示讲解着渡步、台阶、导流横木、驳坎、消能设施、安全绳等工法,全部用纯手工制作,自然环保,减少对自然山径、环境生态的干扰。</p> <p> 恍然。想起,台湾手作步道推动人徐谦铭去年来深演讲,她把手作步道比喻为“像山一样思考”,她说,通过亲手缓慢的过程,通过双手与自然生命的接触,恢复对地球上美丽的事物的敏感与温柔,认识属于一棵树一条河流一只飞鸟一条游鱼的哲学,那便是尊重。自然山林是他们的家,我们去人家家里要保持做客人的礼貌。</p> <p> 漫步于林间,没有水泥、没有花岗岩的坚硬,走起来不会那么辛苦,对人的膝盖友好;也没有了冷冰冰石阶的记忆,置身其中,真正置身在自然的怀抱,人成了山林的一部分。</p> <p> 没想到,“像山一样思考”的生活哲学竟这么快在身边已兑现为现实,诠释深圳人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与保护,并示范了创造青山绿水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居环境。</p> <p> 站在清风岭上,清风拂过,神清气爽。夕阳西下,远处林立的高楼,掩映于绿林之中,与山树上绽放的一片簕杜鹃,火红火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