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春天,就是读书天</b></font></h1><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新县新星小学 祝琴</b></font></h5> <h5> 记得寒假前,在最后一次全体教师会上,杨校长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并明确要求每天要保证孩子们课外阅读的时长。<br> 我深知,一年级正是培养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机,因为这是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放假的第二天,我就借助“课外阅读记录助手”,在班级群里推广并开展课外阅读活动。</h5> <h5> 部分家长能积极配合,但真正理解这一做法的家长,并不多。我从阅读的意义,选取什么读物,可用何种方式等等开始,通过信息、电话、视频与家长沟通,终于开了个头。<br> 疫情期间,被困在外地、乡下的孩子,占一小半。身边没有课外书籍,对这一活动的开展,又增加了难度。</h5> <h5> 我每天一总结,表扬坚持阅读的孩子,渗透阅读的重要性,通过他们引领更多的孩子加入其中。<br> 可喜的是,有条件的同学,真的坚持下来了,更有徐梦冉、管羿辰、杜凯涛、刘嘉、闫伟宸5个同学,在年三十和初一那天依然没忘读书。</h5> <h5> 有的家长给我联系,说别的孩子都在阅读,生怕孩子落后。我借机又推荐《彭文峰会》订阅号给他们,里面有为孩子们的朗读的文章和音频。<br> 网课开始啦,《语文园地·二》中的“和大人一起读”,不正是我想要的吗?于是,对着手机听录音、反复练习、再录音,直到夜晚23:28,才有了满意的一段,为的就是给孩子和家长们做个榜样。</h5> <h5> 第二天,我在群里写下这么一段话: <br> “台湾畅销书作者汪培珽曾说:要把故事书当做牛奶,喂给孩子。孩子对阅读并不是天生就热爱和渴望。在阅读之初,孩子需要有媒人——父母、老师、邻居、亲戚等领进门,从而进入阅读的世界。<br> 今天的阅读内容《阳光》,和大人一起读,可以采用自由读、赛读、分段读、分句读等多种形式。<br> 享受亲子时光,大家读起来吧!”</h5> <h5> 孩子们陆陆续续发送朗读视频,个个认真地模仿着老师的样子,只是没有家长的参与。我猜想家长们不是不想,而是不好意思,所以我一边评论孩子们的朗读,一边鼓励家长们的参与,初见成效。尤其是吕越和他妈妈,两人面带微笑,依偎在一起,妈妈双手捧着书,让我真正感到共读的力量。我毫不犹豫地分享了这段视频,并写下一段分享。</h5>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分享】</div> 一段亲子共读,一段美好时光。画面很美,场景很温馨,瞬间打动了我。<br> 没错,这就是咱班的吕越和他妈妈。<br> 一本书,拉近了大人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产生心与心的沟通。我相信,这会成为他家的一种常态。<br> 读书只是陪伴孩子的一种方式,只要你们都投入且喜欢上,那就是最好的。<br> 行动起来吧!春天,就是读书天!</h5> <h5> 后来,家长们慢慢参与进来,更让人高兴的是还有几位是孩子的爸爸。我听着一段段正宗的“新普”,有的已经把孩子都给带沟里了,乐得我直冒眼泪。这泪水,包含着喜悦,更多的是感动……<br> 一年级的孩子不会自学,因此,每节网课都需要家长的参与,再加上孩子没有自觉性,我担心,疫情宅家的这段日子里,有的是孩子的哭闹、家长的急躁。</h5> <h5> 可当我打开“课外阅读记录助手”时,周忠儒、魏久贤、张显宇、匡涵秋、胡夏、扶燊等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就映入眼帘,一段段共读的视频又浮现在脑海,哭闹没了,急躁也没了……<br>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而我想说,优质的陪伴,也许亲子共读是不二之选!</h5> <h5> <font color="#ff8a00">祝琴,新县新星小学教师,一(4)班班主任,语文教师。工作认真负责,关爱学生。教学方法新颖有效,尤其对于阅读教学,更是别有见地。喜好读书,善于写作,以身作则,春风化雨,以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深受学生喜爱和同事赞许!</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