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学习平台的心得体会(教育信息化)

李明

<p> 2.10—3.29七周的线上教学结束,我从最初因为没电脑,没wifi,被严加隔离的焦躁到现在的有计划,有互动,下课跟同学们告别的踏实,我跟孩子们都成长和收获了许多。</p> <p>作息规律篇:</p><p> 正式网上开课前我们进行了三次模拟,在学校领导们的细致讲解和演示中,我们老师都明晰了自己的任务。</p> <p>  但感觉孩子们兴奋之余仍然有点懵,对于线上学习的时间,方式,注意事项都很迷茫。于是我结合学校下发的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录了一小段视频,从早读到个性辅导,每一个时间段同学们该做哪些准备,注意事项是什么,我能想到的都一一说明,正式开课后,跟各科老师温馨提示,时时督促,避免学生在脱离了学校学习氛围后不知所措。</p> <p>  考虑到学生们长期观看电子屏幕的不良影响,后期区里决定更改时间。此时,部分家长也因前几周的辅导督促有些疲累,开始放手将手机给孩子自己处理。学习效率的下降是明显的,于是我们又借家长会跟孩子们再次约定:</p><p> 使用手机时间为上午9:00—11:00,下午2:00—4:00,4:00—5:30加饭后半小时可以对照屏幕抄题,除此之外,手机需上交,看课手机中需将无关软件删除。</p> <p>课堂监控篇</p><p> 孩子们不在跟前,听课效果如何保证呢?学习了同仁们的好方法,我也采取了课后随机抽查笔记的方式,监控孩子们上午看课的效果。</p><p> 下午的答疑时间最初因为设备和网络的原因我采取了文档加录制讲题视频的方式,发现缺乏实时互动,学生的参与情况并不好。14天的隔离期一到,我便去借网升级“软件”。</p><p><br></p> <p>  语文和英语都有固定的早读时间,那数学需要读记得内容怎么办呢?考虑到这些,也为了弥补线上教学缺乏学习氛围的问题,不管再吵,我每次答疑前都会全体开麦读4—5分钟的笔记或背一背公式,让大家感受到我们都还在一起,答疑中用2—3分钟在腾讯会议聊天界面跟孩子们互动,或填空题,或解决问题,或判断题……需要孩子们时实发给我答案我们直接点评或同学互评,还会留1—2道即时问题每班抽查五名同学,看当天作业讲解的效果,哪些同学还需要单独辅导。</p> <p> 配合电话家访的效果后,绝大部分同学的听课效率得到了保障,当然仍然有少数“线上学困生”冒了出来。</p> <p>个别辅导篇</p><p> 在老家只有老人机的小琪,网络不通畅的小卓,平时就调皮捣蛋由爷爷奶奶带着的小阳,基础不好脾气火爆的小辛,本来身体就不好还沉迷游戏让家长苦恼的小康……</p> <p>  跟科任老师们商量后,我们决定针对作业缓慢接受学习能力差的孩子组建辅导小群,每节课后将课程要点发在群里,辅导时间及时询问完成情况,以便帮扶。针对家长们监管困难的孩子组建线上协作群,互相监督。</p> <p>学科特点篇</p><p> 数学学科很多内容较为抽象,学具教具也不到位,而我只有一部手机,其他老师有动画演示,我何不自己操作呢?于是利用手头的资源给孩子们演示,教孩子们如何做学具帮助理解。</p> <p>  数学题的讲解经常需要画图辅助,展示过程,于是我录制了很多讲题的小视频,利用腾讯会议的共享屏幕功能,手把手教学生们如何读题审题做标记,画图思考写过程。</p> <p>  从白雪皑皑到繁花似锦,虽分散各地我们的心却紧紧的靠在一起。相信待到重逢时,我们都能收获更好的自己。</p>

孩子

辅导

同学

学习

线上

手机

答疑

演示

讲题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