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润心,书香致远——延秋、马赵营小学伴书而行、推进新教育

延秋小学 崔雅雯

<p>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p><p>&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博尔赫斯</p> <p>  虽然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我们的开学时间不断延迟 。 但延秋、马赵营小学的全体师生在校领导的鼓励与帮助下,始终坚持“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坚持师生共读,推进新教育,用阅读来润泽我们的心灵,用书香来舒缓疫情带来的惶恐</p> <p>  现代教学要求教师自身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较高的文学鉴赏素养、广博的阅读储备和敏锐深邃的是非判断能力,而这一切都需要教师不间断地读书学习,广泛涉猎,兼收并蓄,全面提升自身思想、道德、文化及专业素养。一句话,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是个好读书、会读书的人。</p> <p> 疫情期间延秋、马赵营老师共读了教育文集《育人三部曲》《陶行知教育文集》</p> <p>  无法进行线上集中的交流,我们创新形式,采用晓黑板共读打卡,记录自己每天的所思所想。</p> <p>边读边记边思考是最好的读书习惯</p> <p>认真阅读的时刻最美</p> <p>  伴书而行,是延秋、马赵营教师的行走方式。每一位教师的案头,都有一本正在阅读的书,这是我们教师的写照。他们知道,唯有专业阅读,与大师对话,才能助推成长。</p> <p>  没有阅读,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当一个校园里的教师和孩子都无限热爱着阅读,无限享受着阅读,那么,教育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疫情期间在家长朋友们的帮助下,孩子们也通过视频,打卡,音频等形式和老师,同学们分享着自己喜欢的书,自己的所感所悟。</p> <p> 阅读使孩子在美好的事物中心灵得到浸润,在幸福中不知不觉地成长,孩子们也用画笔记下这美好。</p> <p>  朱永新教授在他的《我的阅读观》中提出的“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观点,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校一二班的小朋友们在班主任李老师的带领下更是加入了童喜喜老师的说写课程,逐步推进师生共读共写共成长。</p> <p>孩子们认真的读</p> <p>精彩的说写瞬间</p> <p>班主任李老师的喜悦阅读总结:</p><p>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由于疫情我们没有如约而至的回到学校,这个寒假将成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心中不灭的记忆,一批批逆行者在抗击一线的战争上挥洒这自己的使命。为了让我家小学生从小有强烈的家国情怀,我曾无数遍给孩子讲解白衣战士们的血泪史。不曾想有一天我做午饭回来,我家小学生正在默默地哭,我赶紧走上前去问孩子,“你哭什么啊”,她一边擦眼泪一边和我说,“妈妈,长大我要当医生”。我心想有自己的理想是好事,怎么就哭上了呢?赶紧坐到孩子身边问问啥情况啊这是,当我走近一看,原来手机里播放的是一段洛阳的小护士在接受采访的新闻。我赶紧问孩子,“你看的懂吗?就哭上了”。她不屑一顾的和我说“下面不是有字吗?我读了啊”当时我就欣喜上了,乖乖啊!七岁多的孩子会看新闻稿了。我故作镇定的问“你认识里面的字,知道讲了什么吗?能给我讲讲吗?”就这样一个七岁的孩子叽里咕噜的给我讲解了一篇关于医生们不辞辛苦,如何舍小家为大家的故事。并且最后总结了一句“妈妈,她们真的很辛苦,我要向她们学习,长大当一名医生也做最美的逆行者”从她的字里行间我能明显发现孩子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已经超出了她这个年龄段。后来一想这不是活脱脱的一篇说写课程吗?原来在不知不觉中我家小学生已经会发挥自己的思维进行说写课程了。我想这和她从小爱读书是离不开关系的。寒假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孩子读了三本童喜喜老师《新孩子的一年级》两本《米小圈》故事书,收获最大的就是读的三本《新孩子的一年级》后面每一张都,需要进行说写活动,孩子整整写了三本。目前她有这个能力,我想和她的平时用功是离不开的。</p><p>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说写课程,总感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从没想过去实践它,了解它。对我触动最大的是那一次在诸城的峰会论坛上,看见人家那么小的孩子一口气能说一二百字,并且说的头头是道,真是令我羡慕不已,无数次幻想着我班的孩子如果有一天也能这样该有多好。我是一个说干就干的人,回来以后就抓紧时间联系童喜喜老师了解更详细的方法,并发动全班孩子购买了《新孩子的一年级》这套书,就这样我的孩子们就以这本套书为基石寒假里自己摸索着进行,短短一个寒假孩子们已经有了惊人的改变。</p><p> 说写课程不仅是对我的挑战,也是对我班上学生的挑战,寒假以来全班46名同学,大概有40多位同学每天在说喜悦说写群里面进行打卡坚持写作,一个寒假最一般的学生也写的有20篇说写课程。当家长们看到孩子一路走来,从刚开始的寥寥几笔。到现在的出口成章,他们也忍不住时不时地在群里跟我分享这份惊喜。</p><p> 所谓厚积薄发,水到渠成,阅读和写作的关系,阅读是厚。写作是薄,阅读是水,写作是渠,阅读是输入写作就是输出。是啊,所有的事情都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有机的结合才能遇见刚好的自己。说写课程这条道路既然我们已经上路就应该让他一路芬芳馥郁,虽然目前我们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想通过我们的团队引领,导师启发一定会更加完美。</p> <p>  阅读对一个人、一个学校、一个城市、一个民族的价值和意义,我们怎样去强调它也许都不过分。曾经有一位儿童作家这样说,我们种一棵树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需要一张桌子,可以种一棵树。但是,如果种一棵树只是为了制作一张桌子,就忽视、蔑视了一棵树的价值。一棵树,当然可以是一张桌子。但是,同时它可以不使水土流失,是一道好风景;是一片浓荫,可以让人遮阳避暑;可以让孩子玩耍,可以拴一根长长的线,让风筝在天上飞;可以让鸟鸣唱、筑巢;可以花团锦簇,果实累累;可以千秋傲立,成为沧海桑田的见证……这就是种一棵树的价值。阅读就是种树。阅读的价值就是一棵树的价值。</p>

孩子

阅读

一棵树

寒假

课程

教师

赵营

共读

我们

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