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0年2月2日,大年初九,在全国人民都在关注武汉疫情时,白山市中心医院首批支援武汉医疗队出征加入到吉林省支援武汉第二批危重症救治医疗队。他们是呼吸内科专业的三名护理人员,分别是赵丽娜,陈潇竹,韩玉艳。他们毅然选择暂别了家庭和亲人,在疫情的高峰期和爆发期,冒着随时被感染的危险,逆行奔向了疫情最前线一武汉,他们要用生命守护生命。 </p><p> 忙碌的救治工作,让他们没有时间来顾及自己,所有医疗队的战友们为了在下一个班次可以全力以赴,他们休息的时间都用来补充睡眠和体力。救治过程中,没有一个人喊过苦,没有一个人喊过累,每日每日护目镜下模糊的视线,镜子内壁流淌不停的雾珠,防护服下潮湿的皮肤......克服了生理的不适,默默的奉献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份力量。 因为疫情的特殊性,这次的病房里没有家属,没有陪护,所有的治疗工作,护理工作,生活琐事,全部都要医护人员负责。病房里的患者有很多年龄偏大,并且不单纯是新冠肺炎患者,还合并好多其他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等卧床,行动不便的患者,护理照顾起他们来,不但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耐心细心和体力。</p><p><br></p><p>组团儿共抗疫</p><p>队长赵丽娜-到武汉后她认真监督队员们的感控流程,工作中细心指导,和队员们心里状态的调整,在到平时生活琐事上的点点滴滴,有时候队员们就问她”你每天这么忙,你不想家不想儿子吗”?她总是说:“想啊,正因为想,所以她要把每一位队员都安全带回去和家人们团聚啊。” 队员-陈潇竹和韩玉艳, 两个单身的姑娘,总是有共同话题和有说不完的话,去往武汉的飞机上 ,这俩姑娘的话题让人笑着笑着就哭了。韩玉艳问:“潇竹姐,你说咱俩都单身,万一回不来了,多遗憾啊”。潇竹说:“没事,正因为咱俩单身,所以百毒不侵啊”。韩玉艳说:“我走之前把银行卡的密码都交代给我妹妹了,没敢告诉我爸,做好了回不来的打算”。潇竹说:“我也把密码和家里钥匙都交给闺蜜保管了,就差写个遗书了”。说到这两人都哭了!即使这样也没有人放弃,毅然决然的走上了疫情的前线。</p><p> </p><p>病房里每一位即普通又特别的患者 </p><p> 一位24床上无创呼吸机的老爷爷,每天需要喂水、喂饭、定时翻身、换尿布、以及清洗会阴等医务护理,其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爷爷的如厕问题,老爷爷的移动和仪器的固定一次同时最少需要6个人来运作,虽然过程艰难,但是值得高兴的是医护人员都得到了爷爷的肯定和点赞! 29床的一位老奶奶,因为一时联系不上家里人,再加上病情比较重,因此特别焦虑,并且不积极配合治疗,总想以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怕奶奶想不开,医护人员24小时轮流守护,并且不时开导她,看到医护人员从那么远的地方来帮助他们,奶奶的心态也一天天好转,幸运的是之后奶奶取得了与其他家人的联系, 现在每次见到医护人员都特别亲切。 一位22床的爷爷,因为年岁较大,所以耳朵经常听不到,每次和他说话几乎要喊到严重缺氧。不幸的是他还不知道在这次疫情中,自己的老伴儿已经去世了,儿子也在隔离中,每次他问到自己什么时候能回家,大家都忍不住要流泪,只能用善意的谎言去安慰着他,希望真相晚一点到来。 还有21床和40床的两位患者,他们是一对老夫妻,虽然同在一个病区,但却不能见面,医护人员就成了他们之间的快递员和联络员。临出院前留下了感谢我们的话语。在疗区,每天都在发生这样感人又揪心的事情,这都让医护人员的付出变得更加有价值,因为防护服身下的医务人员也是普通的父亲,母亲,儿子,女儿,为了这次战争,剪掉的长发以及口罩的印痕都是最光荣的勋章。 </p><p>这场全民战争,让人意识到没有从天而降的守护神,只有时刻准备着的平民英雄,所有抗疫中逆行的医务人员是这个春天里最美的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