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西藏山南库拉岗日神山

悠然自得户外

<p>有人说一生要去两次西藏,一次是把心❤️丢在哪里,一次去把❤️带回来……而我去了三次,因为我又把心遗留在了那里…………</p> <p>山南</p><p>位于喜玛拉雅山脉以北</p><p>冈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以南</p><p>雅鲁藏布江中游宽广谷地</p><p>西藏与印度、不丹的交界地</p><p>拥有普莫雍错、拿日雍错、哲古错</p><p>藏区“三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错</p><p>西藏中部“四大神山”之一的库拉岗日</p><p>山南亦是藏文化的发源地</p><p>传说中神猴与罗刹女结合而诞的藏地</p><p>创造了西藏史上的众多第一:</p><p>第一位西藏国王--聂赤赞普</p><p>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p><p>第一座佛堂--昌珠寺</p><p>第一座寺庙--桑耶寺</p><p>.........</p> <p>山南有它的辉煌史迹,六世纪末,山南雅砻部落异军突起,在魄力十足的松赞干布父亲的率领下,一举吞并诸小邦,将势力扩张到拉萨河流域。后来,松赞干布继位,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平定的周边各部,势力直抵拉萨最北面的山脉一一念青唐古拉。为了巩固政权,避免各地豪酋势力的干扰,他将根据地从山南迁至拉萨,建立吐蕃王朝。从此西藏开启了一段全新的历史。</p><p>那时,拉萨尚未开发完善,西藏的中心依然在山南,更确切的说,在山南的雅砻河流域定都拉萨后的吐蕃王室,依然回山南度假。而历代赞普去世后,也埋葬于雅砻。如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规模巨大的藏王墓群。</p><p><br></p><p><br></p> <p>在佛教传入雪域高原之前,藏区有四大神山:即东方神山沃德贡杰、卫藏神山雅拉香波、羌塘神山念青唐古拉、还有就是南方神山库拉岗日了。随着佛教在藏区的兴盛,藏传佛教四大神山的概念更为人熟知一些,而库拉岗日属于西藏传统四大神山。 </p><p><br></p><p>库拉岗日的登山季在每年的四五月份,1986年4月,中日联合登山队从西坡首次登顶库拉岗日。</p> <p>这里有西藏中部地区“四大神山”之一的库拉岗日雪山</p><p>这里是藏传佛教奠基人莲花生大士修行地——白玛琳错</p><p>这里有6座7000米级雪山,众峰并肩,</p><p>宛若一道顶天立地的冰雪屏障</p><p>这里有白玛琳错、介久错、直贡错,五湖辉映,</p><p>倒映着冰墙雪壁的伟岸英姿</p><p><br></p><p>一个原本只该存在于梦境的地方,</p><p>却默默无闻的存在于现实,</p><p>它原本应该山高水远曲高和寡,</p><p>却是近在咫尺平易近人,</p><p>库拉岗日,</p><p>距离人间最近的仙境。</p> <p>2020年5月26日,悠然自得户外自驾群十九个友友,开启了第三次西藏之旅,雨雪交加,日行八百公里。</p><p>一场突如其来的降雪,让迪庆州德钦县白马雪山披上了洁白的外衣。放眼望去,雪花纷飞,银装素裹,分外妖娆,让人一下子从夏天穿越回“冬”天。沿途塌方落石不断,堵车到晚上一点半才到飞来寺。只有全车人坐睡车上😂还好晚饭吃了尼西土鸡树椒,扎实美味!</p> <p>三天的大雪道路中断,只有从滇藏G214线改道川西G318线进藏!</p> <p>丽江宝山石头城修整一天,途径木里大寺,抵达稻城!</p> <p>虽然身在青藏高原,但是心也需要个仪式感!午餐也需要吃出个范😅</p> <p>历时八天,我们终于进藏了!</p> <p>稻城海子山 海拔4515米</p> <p>兔儿山</p> <p>此生必驾318线😂</p> <p>毛娅大草原</p> <p>姐妹湖</p> <p>然乌湖边露营</p> <p>西藏的旅程是艰苦的,自己买菜煮饭,也是一大乐趣😂</p> <p>六月的西藏,深邃浓郁</p><p>天蓝水澈,绿树阴浓</p><p>骄阳似火,青稞金黄</p><p>拉乌山下美景</p><p><br></p> <p>米拉山隧道</p><p>米拉山是拉萨市——林芝地区(藏中—藏东)的界山,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高大雄伟。这里常年雪花纷飞,拉林高等级公路二期项目重要控制性工程的米拉山隧道就在此诞生。米拉山隧道平均海拔4750米,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特长隧道。</p> <p>米拉山,藏语又称“工布巴拉”,著名的拉萨河就发源于这里,而它又是一个地理和行政的分界线。从拉萨去林芝时,人们说过了米拉山就是林芝境内了,由林芝去拉萨,又会说过了米拉山,拉萨就快了。</p> <p>按行程安排,未在拉萨城停留,直接穿城而过前往山南的库拉岗日神山。</p> <p>途径羊卓雍错</p> <p>羊卓雍错,“羊”:上面;“卓”:牧场;“雍”:碧玉;“错”:湖。连起来就是“上面牧场的碧玉之湖”。这是字面上对羊湖的解释,而羊湖在藏人心目当中被看做是“神女散落的绿松石耳坠”,因为无论你在哪个角度,都不能看到羊卓的全貌,她有三个姐妹,空母错,沉错,巴久错,以即古羊卓雍错四姐妹在巨大的湖盆中,手足相连,难以割舍,共同组成了让我们肉眼看不到边的圣湖。她的身躯蜿蜒在群山中达一百三十多公里,只有在地图或是高空你才能惊喜的发现她犹如耳坠,镶嵌在山的耳轮之上。不同时刻阳光的照射,她会显现出层次极其丰富的蓝色,好似梦幻一般。</p> <p>羊卓雍湖藏语意为“碧玉湖”、“天鹅池”,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山南浪卡子县境内。湖面海拔4441米,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70公里,湖岸线总长250公里,总面积638Km²,大约是杭州西湖的70倍。湖水均深20-40米,最深处有60米,是喜玛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p> <p>据记载,羊卓雍措形似蝎子,相传曾为9个小湖,空行母益西措杰担心湖中许多生灵干死,把7两黄金抛向空中并祈愿、诵咒,又把所有小湖连为一体,成为如今的羊卓雍措。</p> <p>蒙达拉山口是浪卡子县通往洛扎县的必经之路。</p> <p>“雍错”,是藏民对圣湖的专称,能够称得上“雍错”的,恰似女人中的“女神”,男人中的“小鲜肉”,是湖泊中的“极品”。</p> <p>推瓦村,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村寨,位于拉萨市西南浪卡子县达隆镇,离拉萨300多公里。可是,因为推村坐落在推山西南麓,去洛扎县的碎石路从推山东北经过,推山的阻隔,使得路过的人很难发现它。</p><p>雪山、蓝天、白云、草甸、湖泊、牦牛、寺庙、经幡,这里聚齐天堂的一切要素。平均海拔5070米,氧气浓度只有平底的一半,几乎到了人类日常生活的高度极限,据说到过那里的人不超过三百,更不用说成团队的人来这里露营了。而我们的露营点就在推寺内,超五星级别!不过这可是冒着生命危险,唉………………</p> <p>这里的人平均寿命不超过50岁,也有说不超过40岁。一百多人的村落保持着近乎原始的生存状态,至今仍保持公社制度,人们不分职位高低,长幼辈分,一律都要轮流放牛、捡牛粪,捡回的牛粪需统一分配。连游客带去给孩子们的糖,他们都会按照每户人数平均分配。</p> <p>全村150多人只有一个厕所,无论是游客还是村民都只能排队上,但是厕所对面的下方就是普莫雍错,每次上厕所都可以俯视湖面,不过厕所比较干净整洁。由于这个厕所建在推寺内,也被大家称为世界上最美的厕所。</p> <p>来到普莫雍错就一定要去推甘丹托门林寺(简称推寺)看看,推寺位于湖东南侧的推村,村子就在公路边,而寺庙建在伸向湖里的半岛上,寺庙下面到湖面是一段悬崖,让这里感觉像是来到了天涯海角。一直都觉得西藏的寺庙选地都是很有讲究,基本也都是风水宝地,推寺也正好验证了这一点。</p> <p>在西藏,有一个地方被资深藏漂、旅行达人誉为“中国的贝加尔湖”。之前因为道路未通,少有人知道。渐渐地,这个地方被日本NHK纪录片、中国中央电视台等权威机构发现而为人所知,它就是位于西藏藏南的——普莫雍措。</p> <p>遥望南部神山库拉岗日</p> <p>普莫雍措湖面海拔5010米,位于山南地区洛扎县和浪卡子县交界处,“普莫”为小姑娘的意思,“雍措”意为像碧玉一般的湖泊。普莫雍措被连绵的雪山所围绕,巍峨的“库拉岗日”神山就在湖旁。普莫雍措湖水湛蓝清透,湖中小岛犹如巨龟,静静地守护着这位“少女”。传说普莫雍措曾被莲花生大师所加持,从而有了神圣的气场。这是一个即使是旺季都极少有人来的圣湖,比羊卓雍错还空灵美丽,冬天的普莫结成了蓝色的冰湖,浪花层层冻成淡蓝的冰花,走到湖中才是真正的天空之镜.......</p> <p>头天晚上海拔5070露营,今日又在海拔4400米泡汤,看来真的是高端大气上档次😂</p> <p>曲吉麦玉村附近山上残留有许多碉楼</p> <p>拉普温泉是一个在藏区家喻户晓、美名远扬的神水宝泉,该温泉位于洛扎县色乡曲吉麦玉若村东北方5公里处,于2007年被洛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泉相传是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时期,莲花生大师亲抵西藏并奔赴西藏各地弘扬佛法时,到过此地修行且踏遍了这里的每寸土地。据载,莲花生大师把自己的108颗佛珠抛向空中,当这些佛珠落地之后便形成了108处泉眼,因此传说在此地有108处泉眼,现已开发利用的有14处共19处(眼)。</p><p><br></p> <p>山南地区的拉普温泉,享有西藏地区三大温泉的盛名,舒服至极,药效极高。</p><p>拉普温泉清澈见底,浮力大,含多种矿物质,洗浴或饮用可治疗胃病、肾病、皮肤病、关节炎、骨折、风湿病、高血压等多种病,根据刻在岩石上的文字记载,莲花生大师曾谕言:“出现在患者眼前的拉普温泉将远胜于我,能治424种病”(该经书完好无损地保存在拉普温泉)。经常浸泡,有医疗保健,美容养颜等多种功效,不仅可治疗多种疾病,也是进行温泉疗养和休闲旅游的理想场所。而且此温泉和其他地方温泉不一样.此温泉不分季节,可随时过来进行洗浴并起到康体效果。</p> <p>空行母益西措节神水</p><p><br></p> <p>库拉岗日(Kula Kangri),一个相对陌生的词汇,其实是一座山的名字。它位于西藏洛扎县境内,距离拉萨270公里,是山南地区最高峰。</p><p>库拉岗日屹立于喜马拉雅中段主山脊线以北,由三座海拔超过七千米的山峰组成,其中主峰海拔7538米。与它相依而立的还有海拔7221米的卡日疆峰和海拔约6450米的过拉卡日。库拉岗日山脊呈东西走向,南北两侧是壁立千仞的陡崖,极具美感。远远望去,众峰并肩耸立,宛若一道顶天立地的冰雪屏障,蔚为壮观。</p> <p>库拉岗日巨大无比的山体阻断了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前进通道,造就了山脊南北两侧迥然不同的气候和自然风光。南侧湿润多雨、植被丰富,孕育了折公错、白玛林错、介久错等瑰丽的高原湖泊;而北侧晴朗干燥、植被稀少,山顶丰富的降雪日积月累形成两条长达十公里的冰川,并生长有奇丽壮观的冰塔林。</p> <p>白马林错营地</p> <p>库拉岗日徒步线路基本为:1.白玛林措营地-介久错-原路返回 2.白玛林措营地-直贡措三圣湖--原路返回,</p><p>白玛林措徒步的最末端是莲花生大师的修行地,这里每年除了冬季都会有人来修行,还有当地的法会活动会吸引许多当地的村民前来朝圣。修行地就在过拉卡日山峰的脚下,不得不感慨一下这于世超脱的地方。</p> <p>白马林错</p><p>传说,这里还是莲花生大师的三大魂湖之一,湖的周围还散落着莲花生大师的手印、足印和他修行过的洞府和伏藏地。一年四季,冬雪夏花,曼妙的景致让人流连忘返。还有传说,虔诚的信徒还能从这白马林措看见自己的今生来世,如果你来到这里,不妨静下心来一探究竟~</p> <p>湖水颜色因深浅不同与其周边的景色融汇后呈现出蓝、绿、白三种颜色。每一个季节的白马林措都给人以不同的感觉,白雪皑皑,冰封湖面的冬季;鲜花遍地的夏季,色彩斑斓的秋季,曼妙的景致让人流连忘返。据说,信徒们可以从这湖底窥见自己的今生来世。因此到了这里,不防撞撞运气,看看自己的命运。</p> <p>介久错是几个湖里颜色最有特点的,湖水除了蓝绿色以外,还带有一种乳白色,据当地的向导说,以前村民家里墙上的白色染料都是从介久错来的,究竟是什么原因,他也不是很清楚了。</p> <p>雪峰林立,湖泊静好,那变幻的美丽风景,美得让人难以置信,走在这里,仿佛能让你领略人世间的所有美好。</p> <p>每年4月中旬,当北坡万物还沉睡在隆冬香梦之中时,溯谷而上的印度洋暖流已使南侧河谷呈现出花红树绿,彩蝶纷飞的另一天地。</p> <p>三神湖(直贡措):三神湖自北向南躺在山谷间,如同镶嵌在喜马拉雅山脉中段三颗清澈的蓝宝石。澄澈的湖水仿佛是神赐予人间的甘露,可以清洗人心灵中的烦恼和孽障。站在山巅之上俯瞰神湖,远眺雪山,时间仿佛都静止了一般。</p> <p>库拉岗日直贡措徒步</p> <p>美丽的彩虹</p> <p>雪山的守护者</p> <p>在西藏,有村落就有寺庙。我们拜访了当地最有特色的三个寺庙。</p> <p>拉隆寺,拉隆,藏语意为“神的旨意下”。始建于松赞干布时期,1155年噶玛噶举派创始人都松钦巴主持扩建,成为洛扎一带著名的噶玛噶举派道场。16世纪中叶,噶玛噶举派高僧巴俄·祖拉陈瓦进行维修扩建,修筑围墙,并主持该寺。后寺院改宗格鲁派,但仍保留噶举派传承</p><p>寺内有5个不同的转世活佛系统,分管其在不丹王国、藏东康区、后藏等地教务。寺院活佛转世实行金瓶掣签制度</p> <p>当车子驶入色乡,远远的便能看到赛卡古托寺的九层佛塔,屹立在河谷和村落中央,格外醒目。</p><p><br></p> <p>我们首先拜访了洛卓沃龙寺,它在色乡旁边的山坡上,第一次来到这里有种站在天地之间的感觉,寺庙规模很大,在山上高低错落分布。一直感慨能在这样海拔的山腰上建起这样大规模的寺庙是何等不容易。</p><p>洛卓沃龙寺也是噶举派寺庙,它的创立人玛尔巴大译师,更是米拉日巴大师的老师,这里也有米拉日巴大师的修行岩洞,更有许多有意思的传说。</p> <p>寺内现存大量壁画,其中以西藏四大绘画家之一门当画派祖师--门拉顿珠嘉措(唐卡鼻祖)所画的玛尔巴大译师及米拉热巴尊者的壁画等最为珍贵。</p> <p>雪域高原南圣地邬金极乐宫﹣洛卓沃龙寺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洛扎县色乡行政区域内。于十一世纪前期由西藏马尔巴大译师创建,是噶举传承的第一间寺庙,至今巳有近千年历史。洛卓沃龙寺创立人 ﹣玛尔巴大译师于公元1012年诞生于洛扎秋切(今西藏南部羊卓雍湖之南)的卓龙村,由于其从小聪慧异常,十三岁前在卓弥大师跟前学了一段时间梵语和佛法。之后听闻了印度那洛巴大师的成就,升起强列信心,于是从十三岁到五十二岁,历经无尽苦难与生命的危难,三次往返印度、四次往返尼泊尔求法,学法历时四十年之久而获得无上成就,成为西藏佛法后弘时期的一代教主。同时,由于玛尔巴翻译、校正和抉择了大量佛教梵文经藏和仪轨,亦被誉为“古代西藏七大译师之一”。 当玛尔巴第一次返藏时,依循那洛巴的授记,在自己的家乡洛扎建立了洛卓沃龙寺,在此摄受了不可思量的弟子,门下成就弟子无数,其中成就最大当推其“四大柱弟子”。据历史记载,当时的洛卓沃龙寺于山洞闭关者、树荫下禅修者同一时间超过五百人,可见千年前的洛卓沃龙寺的讲修和实修的教风非常兴盛。</p> <p>噶举传承的第一间寺庙。 其中玛尔巴噶举实修传承由米拉日巴尊者继承, 米拉日巴尊者身世的传奇和修法的坚毅在藏区无人不晓。在玛尔巴第二次返藏时,米拉日巴由于学黑咒杀死家族仇人而心生忏悔而投身门下,在玛尔巴的几近残酷的折磨下未生邪见,终获玛尔巴无上密法的教授,随后遵从师命终生苦修,而获即生成佛成就。 而米拉日巴尊者的如日弟子冈波巴则将此传承更为发扬光大,于是噶举宗茂繁衍形成了四大八小的噶举传承。目前最为著名的是噶玛噶举传承,其创始人第一世噶玛巴 ﹣杜松钦巴开创了 西藏 活佛转世制度的先河。到现在已经传承到第十七世噶玛巴,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大宝法王。</p> <p>朝圣者挂的嘛呢石,一串串的特有生命力。</p> <p>那诺桑普朝圣之路</p> <p>自然显现的打坐高僧🙏</p> <p>里面供奉的是米拉日巴大师像。</p> <p>这个是神山岗仁波齐的原型,代表着宇宙的中心,它是佛教和 西藏 原始教派笨教的圣山,四周有代表 阿里 地区西面的 狮泉河 ,东面的马泉河,北面的象泉河和南面的孔雀河。在佛教唐卡艺术里面有通过曼达拉唐卡的结构和造型绘画而展现给世人藏传佛教里面讲述的宇宙结构。至今岗仁波齐山上那个褶皱般的像阶梯一样的痕迹,传说就是曾经米拉日巴大师和笨教信徒斗法,笨教信徒斗法失败滚下下而形成的痕迹。</p> <p>噶举派四大八小派系</p> <p>这个圆形的庙堂是供奉玛尔巴大师的夫人,也就是空行母,佛母的庙堂。</p> <p>该上师闭关清修三年三月三日,能打坐腾空半米,我是相信密宗修为。</p> <p>这个是玛尔巴大师修行的洞,在原地修建的一座庙堂,里面还有玛尔巴大师修行时留下的脚印,在一个石板上面,而洞窟里面常年有天然的泉水溢出,当然我也很幸运的尝到了,给自己洗净心灵。</p> <p>洛卓沃龙寺也修建了一座塔,有五层,里面供奉有玛尔巴大师的夫人 佛母也就是空行母的佛像,玛尔巴大师29岁等身佛像,玛尔巴大师的儿子的佛像,米拉日巴大师,还有最高一层是金刚总持 菩萨 的像,非常漂亮和精致。</p> <p>这座佛堂里面供奉着玛尔巴大师80岁时样貌的佛像,讲解的喇嘛说是世界上最大的玛尔巴大师铜像,底座是真正的石头做的 狮子 座台,历史久远,和大昭寺里面释迦牟尼等身佛像的坐台是同一时期的,历史有一千多年以上,真正的是历史久远,能保存下来是我们后人的福分啊~还能瞻仰一翻,底座外面全用藏式木头装饰保护起来的,喇嘛专门打开了柜门给我们观看。</p> <p>玛尔巴大师八岁时的样子</p> <p>在佛堂一边还供奉了莲花山大师在讲经时的一尊大佛像,莲花生大师的佛堂是要仔细膜拜,有莲花生大师的八 大化 身像,以及在藏传佛教里面讲人死后会遇到的42尊文佛,58尊武佛像,这些佛像都是各种动物的头像人的身体造型和双修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佛像,看着很恐怖,其实这些佛都是会在人死后,人的灵魂会遇到的,它们都是对死后灵魂有帮助的好的佛,虽然看上去吓人,而实际上是对中阴魂魄很好的佛,只要记住他们是对我们是好的,有帮助的佛就可以了,否则人死后会害怕,反而会见到这些佛就跑,最后都多堕入地狱,饿鬼道,就是因为活着时未见过这些佛像,不了解他们。这些佛就是帮助那些中阴魂魄免度痛苦轮回的好的佛。以及去了六道轮回时六个道的释迦牟尼像。</p> <p>寺庙专门安排了人员,带我们参观了所有的庙堂,详细讲解了噶举派的历史发展,第一次比较深入的了解了该派的传承,难得的学习机会,这才是祖寺应有的范👍,弘扬佛法,首先必须让人了解佛法👏</p> <p>  赛卡古托寺是噶举派的祖寺,这里有米拉日巴尊者修的九层公子塔。</p><p> 相传,当年米拉日巴听说大翻译家(主要翻译佛经)玛尔巴大师对佛法十分精通,便前来拜师,玛尔巴大师为了考验他,便命令米拉日巴,为他的儿子修建一座高九层的塔。为了修建此塔,据说米拉日巴背上都磨出了骨头,磨得皮肤都透明了,能看见内脏。村民看见他如此的辛苦,偷偷地帮助他搬运石头。当他发现不是自己运来的石头,又把石头搬回原处,重新靠一己之力来修建。历经数年时光,米拉日巴靠自己对佛祖的虔诚,对学习佛法的不懈努力,终于感动了玛尔巴,于是收他为徒。</p><p> 米拉日巴一生的成就非常高,并且他向别人说法的方式也不一样,使用一种近似于唱歌的形式来传授。在西藏非常有名的《米拉日巴道歌集》就是后人收集而成的。</p> <p>  米拉日巴是一个彻底的出世主义者。他从维护佛教的立场出发,反对和抨击那些借佛教之名以图富贵、贪鄙虚伪、欺世盗名的宗教上层人物。终身坚守佛教的清规戒律,遁迹山林,潜心苦修,在佛学上获得相当高的成就,成为噶举派的创始人之一。</p><p> 他生于贡塘(今西藏吉隆以北)。原属琼波家族,自其祖父定居贡塘后,称米拉家族。幼时丧父,家产被伯父霸占,随母过贫困生活。成年后,为报仇雪耻,习苯教咒术,据传曾咒杀伯父及其眷属、亲友30余人,并毁坏全村庄稼。后因忏悔杀人毁稼之“罪孽”,改宗佛教,拜噶举派始祖玛尔巴为师,矢志习受密法,注重实际修持,以苦修著称。</p><p><br></p><p><br></p><p><br></p><p>  </p> <p>故人称他为“米拉日巴”,意为米拉家族中穿布衣者。据说他从玛尔巴学到“拙火定”法,冬季只穿单布衣即能抵御严寒,一生为传教遍游西藏各地,门徒众多。晚年声望很高,施主与追随弟子更多。84岁时被人毒死。他的传教方法独特,常以歌唱教授门徒。后由其弟了收藏整理成《米拉日巴道歌集》,在藏族中广为流传。“道歌”虽属佛教内容,但写人叙事多采取比喻手法,文字清新流畅,对话生动隽永,对后世藏族诗歌发展产生过影响,在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定地位。</p> <p>到了16世纪上半叶,噶举派大学者巴哇·祖拉陈哇对该寺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扩建,从而形成了现在的规模。据说扩建所成的杜康大殿的壁画就是祖拉陈哇亲手所绘。</p><p><br></p><p>五世达赖执政时噶厦政府规定对该寺每一绕迥进行一次维修。公元1944年桑珠寺的活佛主持了该寺最后一次维修。这次维修以后,色喀古托寺开始了以格鲁派教法为主的佛事活动。色喀古托碉共九层。一、二层地下室及储藏室;三、四、五、六、七层为原来的建筑,八、九层是公元 1985年重建。除一、二两层,各层均供有佛像,各层面积的三分之一均为楼梯部分。梯道左右相错。</p><p><br></p> <p>在九层佛塔塔顶,有着山南"最惊险的转经道",在20多米高的地方转经,经道外侧却毫无保护,人只能侧身抓着固定在塔身上的一圈钢筋缓缓挪步。在九层的高度转一圈对于一般人来说都是个挑战,我觉得或许这就是一种磨练,克服自己的恐惧,迈出那一步。</p><p>寺庙进门后左手边是灯室,信徒们可以在这里点灯祈福,这里有两位看护灯室的老人,整个灯室中间有室外透进来的光,让这里感觉很有灵性。</p> <p>此处转经还有美玲👍,春城小高坐镇指挥😅</p><p>▲</p><p>当虔诚的人们</p><p>在顶层跨出彿塔外的……第一步</p><p>你的生命已经交给了信仰</p><p>贴着外壁金黄的佛像</p><p>拉着细如拇指的钢筋</p><p>外转三圈</p><p>一圈保家人平安</p><p>二圈保世事太平</p><p>三圈保来世吉祥</p><p>……</p> <p>杜康大殿位于古堡西侧,传为公元16世纪上半叶,由巴哇·祖拉陈哇所建。杜康大殿前有二柱回廊。扣除回廊为30柱经堂,经堂四壁皆绘有壁画,经堂后为4柱佛殿,佛殿西有一间两柱的密宗殿,内塑有各种密宗神像,像高2.4米左右,神像大都血口獠牙,面目狰狞恐怖,披人皮或兽皮,挂饰人头等。杜康大殿二层为僧舍及库房等</p><p><br></p> <p>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所在的藏式传统大院名为“冲赛康扎康”,是三层藏式楼房院落,位于古城拉萨八廓街北街,地处拉萨老城区中心地段,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清朝政府曾在这里成立首座驻藏大臣衙门,供驻藏大臣办公和居住。由于驻藏大臣可以从大院南楼的窗户近距离欣赏八廓街的繁华景象,因此这里被称为“冲赛康”,意为“可以看到集市的房子”。</p> <p>溜达在八廓街,穿行于街头,感受藏地的韵味!</p><p>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p><p>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p><p>——仓央嘉措</p><p>情怀与现实完美结合😅</p><p>小资和狂放集于一身🤣</p> <p>在拉萨,藏族人也喜欢将以大昭寺为主的八角街一带称为“拉萨”,藏文意思是“佛地”。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p> <p>八廓街</p><p>拉萨最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购物街。</p><p>沿路售卖的精致藏族服饰与工艺品让你目不暇接,周围著名的藏餐馆更能让你大饱口福——炸羊排、牛肉粥、藏式薄饼、手抓牦牛肉、青稞酒……</p><p>独享属于西藏的好味道!</p> <p>玛吉阿米这个名字,出自六世达赖喇叭仓央嘉措的情诗,相传是仓央嘉措情人的名字。而当年仓央嘉措与玛吉阿米幽会的地方,正是玛吉阿米所在的那个土黄色小楼。也就是我坐的这个位子😂😂</p> <p>布达拉宫夜景</p> <p>出拉萨,经过那曲高寒草原,再次抵达比如萨普神山。</p> <p>萨普美景,美的想哭😭</p> <p>萨普神山位于比如县羊秀乡普宗沟境内,千百年来一直矗立于此,周围群山环绕,主峰被尊为当地的神山之王。它的最高峰为6956米,也称“萨普棍拉嘎布”,为藏传佛教中的苯教神山之一。</p> <p>萨普冰湖被叫做“绝世秘境”</p> <p>萨普圣湖由神山千年冰雪融化所形成,自神山山脚延伸,分为两部分,</p><p>靠近神山脚下的为冰川湖泊,终年不化。</p> <p>另一部分为主湖湖水清澈,洁净,</p><p>因此每年5月15日在萨普神湖附近会举行隆重的转湖祈福宗教活动,</p><p>相传主湖在每年的5月15日这一天湖面会在一夜之间全部解冻,</p><p>又在9月15日会在一夜之间全部冻结,</p><p>这一现象奇妙无比,是人们 旅游观光的绝佳场所。</p> <p>有关萨普神山的详细介绍请看我2019年国庆萨普游记美篇😂</p> <p>从萨普神山出来后走了导航没有的线路,翻越海拔5300米的康庆拉山,抄近路前往天空寺庙孜珠寺。</p> <p>孜珠寺是苯教著名高僧罗邓宁波·仁增康珠于十四世纪中期再度兴建和恢复的。"孜珠"意为六座山峰。这里异峰突起,挺拔险峻,怪石嶙峋,禅洞叠叠。由于历史的原因,苯教这个曾经一度掌握过西藏政教大权的原始宗教,后来不得不让位于佛教,而到边远偏僻的地方隐藏起来,以保存存自己的势力。这使琼波丁青的三十九族地区成为苯教寺庙和教徒最多、影响最大的地区。而孜珠寺是康区一带现存规模最大、教徒最多、苯教仪轨保存最完整的寺庙之一。</p><p><br></p><p>  孜珠寺著名铜像-金钢手像,海拔高度为4800米,是海拔最高的寺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89, 89, 89);">孜珠寺所在的</span><b style="color: rgb(171, 25, 66);">孜珠山</b><span style="color: rgb(89, 89, 89);">,巍峨、险峻,是苯教传说中的四大神山之一(另外三座为阿里的冈底斯山、林芝的苯月神山、玉龙的梅里雪山)。</span></p> <p>孜珠寺的苯教禅院可系统地讲述苯教经典、传授包括神秘而古老的苯教无上瑜珈等各种修习方法。该寺还存有一种古老的苯教裸体神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171, 25, 66);">苯教分为“原始苯教”和“雍仲苯教”,现在孜珠寺传承的是“雍仲苯教”</b><span style="color: rgb(89, 89, 89);">,为辛绕弥沃佛祖所传的教法,是藏民族土生土长的民族宗教,因萌芽并壮大于公元前四世纪左右的古象雄时期,所以又称为“古象雄佛法”。</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89, 89, 89);">“象雄”汉语意为大鹏鸟, 古象雄文明就是以“雍仲本教”的传播为主线而发展起来,古象雄文明是西藏文明的源头,是藏民族的“根”与“魂” 。</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1, 25, 66);">有个空洞的山峰是孜珠山的第三峰</b><span style="color: rgb(89, 89, 89);">,传说那个空洞是大鹏鸟穿山而过留下的,因为像一面悬空的镜子,可以照见世人之心,照见世间空性,所以第三峰又叫“见性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89, 89, 89);">空洞旁边悬崖上的那个修行小屋是后世人的修葺,最早只是一个山洞,据说占巴南喀(公元前915年诞生在沃莫隆仁圣地,是象雄国王的王子,文殊的化身,被誉为“密宗之父”,象雄八十大成就者之首)曾在这个山洞修行,至今山洞内还有占巴南喀当年修行留下的脚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89, 89, 89);">第二座山峰,传说名为“无垢水晶”,水晶意“净”,无垢无净是为本性,新修的经堂便坐落在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47, 247, 247); color: rgb(51, 51, 51);">这支左旋的洁白法螺不仅仅是孜珠寺的珍宝,经书记载:昔日辛绕如来为了把因缘成熟的阿弥佛陀的佛法传到西藏,来到了本日神山降魔,众魔用尽手段却屡战屡败,绝望之际不免伤心落泪,佛祖见此情景悲心大恸,当即拔下自己一颗牙齿,化作洁白无瑕的左旋海螺,吹出一阵无比纯净温暖的法音,顿时,众魔止啼为笑,他们原本坚硬邪恶的心一刹那变得柔软而虔诚。众魔跪倒在地,祈求皈依佛祖,发誓永远护持佛法。所以这支法螺代表着佛的声音,是本教至宝。后来这只法螺就被埋在了本日神山,直到占巴南喀大师住世修法时重新开启。公元八世纪赤松德赞灭本,法螺被伏藏在南方的牛形岩石下。数百年后,它被辛赛.郭叠帕巴发现,并辗转来到了孜珠山。后来由于各种因缘,海螺又曾离开孜珠山。将近100年前,法螺又来到孜珠山,恰逢孜珠山的另一件珍宝——无量光佛金像也回到了神山。辛绕如来曾在孜珠山留下预言:当后世无量光佛像、左旋白法螺(圣尊以自己的牙齿所化)与具格的贤者在孜珠山三宝汇聚之时,孜珠山的佛法火种将大放光芒,照亮世界。文革期间,海螺又曾失去,而文革之后,神奇的因缘又使它从青海回归了孜珠山,预示着孜珠山必然要使佛祖的预言变成现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47, 247, 247); color: rgb(89, 89, 89);">孜珠寺供奉着两个特别的舍利,是两块明显被手攥握得如同刀柄形状的石头。它们分别是孜珠寺600年前的罗丹宁布活佛和300年前的桑吉林巴大师留下的法身舍利。罗丹宁布活佛是600年前复兴本教的伟大上师,他的功绩非常多,例如为后世留下《祖师辛饶十二功绩》以及大批“耳传”经卷,复兴了孜珠寺和众多丁青的本教寺庙。这块法身舍利,是罗丹宁布大师祈召天龙八部护佑孜珠寺复兴时,为了表明誓愿而捏成的。“文革”时红卫兵将舍利的来历斥为迷信,认为是用泥巴伪造的,还用刀砍来证实。结果刀刃都毁了,舍利却只伤了一点点。红卫兵这才知道圣物不可冒犯。300年前的桑吉林巴活佛也是本教世上著名的伏藏大师。他使孜珠寺得到空前发展,复兴了丁青以外的一大批本教寺庙。他还云游到汉地,曾得到康熙皇帝的礼敬。他所留下的法身舍利与罗丹宁布大师的一样,为了表明誓愿。有缘得到法身舍利的灌顶加持,如同得到了大师直接的祝福和加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47, 247, 247); color: rgb(89, 89, 89);">桑杰林巴大师曾被邀请去嘉绒传法,当地诸位土司在大师返藏时供养了许多法器,其中有明朝宣德皇帝御制的稀世大钹和许多其他法器。返藏途中,大师发现由于物品太重,驴背被磨出了血,大师心生慈悲,命人把法器统统扔进江里。随从大惑不解,心里直叫“可惜”。回到孜珠山后,一日,桑杰林巴大师对僧众说,泉眼里有东西在闪光。在大师住所不远处有一泉眼,看似很浅,但无论怎样汲水也不会干涸。而当时泉水里确有东西在闪光,大家仔细一看,竟然是那些被丢入江中的法器,正一件一件的从水下冒上来。原来桑杰林巴大师心痛驴背被磨破,于是请龙界帮助,用水把大量法器“运”上了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47, 247, 247); color: rgb(89, 89, 89);">无量光佛镏金佛像是孜珠寺主要镇寺之宝。它由本教圣尊辛饶如来亲自开光,在孜珠寺创立之初,约3000年前就来到了孜珠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47, 247, 247); color: rgb(89, 89, 89);">天铁是西藏古代流传下来一种奇异的金属,密度很大,极其稀少,在西藏它是无比珍贵的护身符。孜珠寺供奉的天铁佛像更为奇特,因为据说佛像是自然形成而非人工刻画出来的,所以就更加神奇而珍贵,传说中它甚至能保佑持有者“刀枪不入”。无论如何,这尊佛像由于其来自远古,是稀有金属,并且自然形成,因而珍贵无比,一直被孜珠寺奉为至宝。</span></p> <p>我们的营地😂</p> <p>出了巴青就是全程油路。出巴青县城,越过一大片草坡牧场,抵达索县,索县藏语为“蒙古”,索县平均海拔3572米,索县历史上属蒙古和硕部落固始汗的领地,居民大多有蒙古血统。从巴青到那曲要经过索县。索县离巴青仅30公里,平均海拔3572米,视野开阔,是高山草甸风景。这里是目前西藏境内少有的苯教集聚地,县境内清一色的苯教寺庙。闭塞的巴青,许多个世纪以来受外界影响很小,至今仍公认是多神的世界,牧民们依山傍水而居,对神山圣湖的崇拜,构成他们几千年的宗教信仰的核心。</p> <p>今天我们走的路线,曾是去年十月萨普神山之行返回昆明时刚通车的察芒公路,连通了察雅县和芒康县5个乡镇,将芒康县至昌都市区的行车里程缩短了130公里,行车时间从10个小时缩短至5个小时。</p><p>这一段路就夹在唐古拉山脉与念青唐古拉山脉之间,同时,它所处的位置还是一片被遗忘的藏域:藏东。</p><p>藏东,主要是昌都地区及林芝地区东部(察隅县、墨脱县、波密县),相比阿里的神山圣湖、日喀则的寺庙古迹,三江并流区域的藏东因山高沟深、交通差,走的人少,其独特的“怒江上游峡谷风光”,才鲜为人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