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小“班妈妈”,您“疫”不容辞的样子很美

爱书法的语文老师

<p>   韩坊,高县硕勋小学“远足”班班主任。庆符学区语文“名师库”成员,县骨干教师,高县诗书画研究社会员。从教15年,担任班主任工作15年,县“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对于这份工作,她始终坚守“良知”、“温度”、“情怀”这三个词语。她说:“教育是一项讲良知的工程,教书是一个有温度的职业,要做一个有情怀的教育人。”她深信:花开满树,落地成歌。</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请让我带你们去远足</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高县硕勋小学校 韩坊</span></p> <p>   从未想过,自己会在38岁的时候再次成为“新老师”。预设过很多次与孩子们相遇的方式,“6+1”的班级组合(六个不同大班额化解的分流学生加一群转学生)又一次超出了我的想象。我承认,我是忐忑的、惶恐的;我深知,我面对的家长是有情绪的,孩子也是各种各样的。这样的不安,在我刚参加工作时有过。</p><p>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既然不能逃避,就得勇敢面对。我无法立刻对我的新班级作出一个长远的成长计划,只能低头看着脚尖,先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我给班级起名为:远足。</p> <p> 坦诚,建立班主任的公信力</p><p><br></p><p> 报名那天,家长和孩子在教室里黑压压的挤成一片,孩子们各种吵闹,家长们各种抱怨:为何我们的孩子被分出来了?</p><p> 我知道,在这之前,学校和原班主任老师已经做了大量的解释工作。但是,“被分出来”仍然让大家耿耿于怀,这种“耿耿于怀”甚至让他们忽略了去理性地认识自己的孩子和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我没有立刻开始报名,给了他们十分钟时间宣泄情绪,然后开始报名前简短的“家长见面会”。</p><p> 当我开始说话的时候,整个教室立刻安静下来,到现在我都要感谢他们那一刻的“给面子”。我告诉他们,我会用二十分钟时间和大家坦诚地见个面,让他们知道接手孩子的是一个怎样的老师,以及我的教育方式和风格。</p><p> 摘录几句原话分享给大家吧!</p><p> “我是你们的新班主任,我叫韩坊。庆符学区语文名师库成员,县骨干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15年。”</p><p> “此刻,我和你们有着同样的情绪:你们在心里抱怨为什么会被分出来,而我也在诧异为什么该我来接这样的班级?然而,在无力改变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得抛掉怨气,坦诚面对,相互接纳。”</p><p> “我不认识在座的任何一个孩子和任何一个家长,所以,请相信:我会真诚的爱着每一个孩子!我以后的教育行为也绝对不会有针对谁的嫌疑。我甚至不想知道你们的孩子以前平时考多少分,请了多少次家长,因为,我怕先入为主的认识会让我对孩子们爱有失公允。”</p><p> “从现在开始,我们只有一个新的名字,二年级七班。我会用心教孩子,用心爱孩子们,同时也希望你们能努力跟着我向前走!”</p><p> 然后,我们开始报名,发新书,很多家长主动上前帮忙。接着,我们组建家委会,招募热心有爱的家长协助家校共育,一切都很顺利。我知道,这一刻,他们初步认可了我。</p> <p> 付出,让爱看得见</p><p><br></p><p> 开学的两个月的时间,我完全陷入一种深深的焦虑中。课堂常规训练我们就做了两个星期,集会训练又做了两个星期,每天坚持,一切从零开始。每一次晨诵、午读、暮省,每一天午休,甚至每一餐午饭,我都亲自在场。</p><p> 班级里有个叫小熙的孩子,他和别的小朋友不一样,他会在课堂上突然大叫,突然跑去别人座位上打人,会突然用铅笔戳其他同学或者自己,会冷不丁的狠狠踹别人几脚,会偷偷的溜出教室……我尝试过很多方式帮助他,也和家长多次沟通未果。很多时候,教室里,走廊上,都是他疯跑的身影,还有和他奶奶纠缠的大哭声,以及来自班级其他家长对他的不断投诉。这一切,每每让我觉得自己已经不能再坚持下去了。</p><p> 我不断对自己说:“遇见是一种缘分,我得用心珍惜。”于是,我哄着他,陪着他,带着他。其他老师的课,我会提前在教室门口等着,让他每时每刻都在老师的视野里,不让他伤害别人,也不让他伤害自己。他的每一点点进步,我都会表扬他!</p><p> 每天早上,我都告诉自己:新的一天开始了,今天会比昨天更好。日复一日的付出,终于看到了孩子们的进步;日复一日的沟通,终于看到了家长对孩子的重视。我们每往前走一步,都比别人艰难许多。幸好,我们没有停下来。</p><p> </p> <p> 思考,让前行更有目标</p><p> 因为班级组成的特殊性,我不得不一边实践一边思考,一边思考一边实践。这是我班主任生涯中全新的体验,无法从别人那里获得现成的经验。我用心观察每一个孩子,透过孩子去感受他们背后的每一个原生家庭,力求从中去寻找到最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一边,我攥着他们上学期的成绩单,思考我的教学侧重点在哪里?一边,结合他们的课堂表现和家庭配合度,去思考如何与家长更好的沟通,让孩子有实质性的转变。我还得想想,该如何激发并保持住孩子们求知的兴趣。</p><p> 我在工作中一路摸索前行,跌跌撞撞。好在年级组的其他老师给予了我非常多的帮助,她们给了我很多有效的建议,也常常安慰和鼓励渐渐陷入焦虑的我。教育,是一种合力。没有一朵花会独自在春天绽放!感谢来自家长的理解和众多同事的帮助,让我能一次次进行正确的思考,慢慢看清前行的目标。</p> <p> 创新,让学习开启崭新状态</p><p> 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今年春天没有如期开学。在深怕上学期努力成果因延期开学而付诸东流的焦虑之外,我看到了孩子们成长的新契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家校共育大合力!</p><p> 在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课程表的同时,结合学校提出的“项目式学习”,我大胆做了一些尝试。</p> <p>  开启传统课程。我围绕“中国年”的主题,开放地让孩子们去了解过年的民俗,回忆那美美的年味,感受“春运”的温情,植入“家”的理念。孩子们呈现出来的照片、儿童画、手抄报等等,让我看到传统文化的种子正在这个春天里苏醒。</p><p> 我还结合教材内容以及生活中的农时节气,带领孩子们参与其中,去感受传统文化丰厚的内涵。</p> <p>  开启经典诵读课程。经典之所以被称为经典,不仅仅是因为它好,还因为它涵盖很丰富。根据我们班的实际情况,我选择了诗歌,推出“跟着诗歌去远足”的诵读活动。我首先鼓励孩子们每天早晨大声诵读,坚持睡前阅读,并勇敢的把读书的视频分享到群里,让更多的孩子加入进来。然后我选择读得好的孩子进行指导,教家长录音,我自己摸索音频文件制作,最后以美篇的方式推送出一个个小小朗读者。这个活动让我看到,更多的孩子爱上读书,尤其是几个小小朗读者的榜样力量,让我每天都能在班级群里听到孩子们自信的读书声。我常常告诉孩子们:“经典点亮童年,阅读丰盈人生!”</p> <p>  开启人文实践课程。立足于“家国情怀”,我推出了以“吾乡吾土竞风物”为主题的“人文与社会”系列实践课程,鼓励孩子们用心去观察自己的家乡,去感受她的美,并用照片方式记录,再说说自己的想法。透过孩子视野去看日新月异的家乡,从而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种下建设家乡的梦想。</p><p> 第一个系列推出“吾乡吾土竞风物之家乡美”,一山一水,一城一乡,一组组照片展现家乡的美丽风光和飞速发展,一段段文字表达着对家乡朴实的热爱。</p><p> 第二个系列推出“吾乡吾土竞风物之家乡人”,孩子们的视野里出现了李硕勋、张锡龙烈士,也出现了驰援湖北的涂祥俊医生,还有普通人……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明白:美,是种精神,一种信仰!职业无贵贱,美好无贵贱。每一种职业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个善良的人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个努力的人都值得被尊重。</p><p> 第一、二个系列已经结束,孩子们呈现出来的多角度、多纬度视野,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很多家长跟我说,这场活动,不仅让孩子认识了家乡,也让他们重新认识了家乡,那些被忽略的美丽和感动再次被找回来!</p> <p>  人生,是一场长路漫漫的远足。教育,是一场全民接力的远足。为幸福人生奠基,就得脚踏实地的走稳每一步。前路漫漫,风光无限,这一路的风景你得用心去看。“远足”班的孩子们,才开始迈出试探性的第一步,往后的路还很长,愿我们怀揣一颗虔诚的心,一路风景一路歌,让千里之行,从此刻始于足下!</p>

孩子

家长

远足

班级

家乡

班主任

教育

思考

他们

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