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龙山下的奇迹(第二版)

闻籍

<p><b style="font-size: 20px;">  受朋友之邀,我们一行三人,于2020年3月27日,驱车来到卢氏县文峪乡灰堆石增沟自然村,考察这里新建的一个红腹锦鸡拍摄点,受到户主李双喜同志的热情接待。初夜,几盅小酒,话多夜長,交谈中竞听到这个小村一则非常令人兴奋的消息!</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文峪乡灰堆石村位于卢氏县城南部山区,距城区约30公里。全村有19个自然村,810口人,区域面积23平方公里!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一亩,七峪八岭,居住分散,生产生活条件非常艰苦。</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据保守统计,改革开放四十年,不足千口人的灰堆石村,上大学读书的青年有80余人,约占村民人口的10%以上。例如.我们造访的增沟小组,现有80余口人,考上大学的有20人,占人口比例25%。全村毕业的大学生在各地就业中,现任科级以干部10多人,从事教育事业12人!</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灰堆石村之所以出了这么多的大学生,除了党的教育政策和当地政府、村委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外,还得益于这里有一个好的风脉!</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灰堆石村有一座南北走向的小山峯叫鸡龙山,远处看,这座小峯,绵延数里,线条曲弯流畅,峯首高耸,恰似一条巨龙,气宇轩昂,腾云驾雾。灰堆石村委会和小学学就建于鸡龙山下,座南朝北,中规中距。灰堆石湧现出这么多的优秀学生得益于龙脉滋养,这种认识在当地早己传为佳话!</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卢氏县过去是国家级贫困县,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党的扶贫政策感召下,当地政府及村两委干部,带领村民,发挥山区优势,发展支柱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县于2019年一举脱贫,取得了辉煌成绩!灰堆石村的教育事业可略见一斑!</b></p> <p><b>口述: </b></p><p><b> 李双喜,中共党员,退休教师,曾在夲村小学任教四十年</b></p><p><b style="font-size: 20px;"> 郜留文,复转军人,灰堆石村监委会委员。</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整理:贠文吉</b></p><p><b> 摄影:贠文吉</b></p> <p><b>编辑 贠文吉</b></p><p><br></p><p><b>2020.3.28</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