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分行“抗击疫情 与爱同行”三八妇女节有奖征文选编(二十一)

美友60313686

<p>  2020年,在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咸宁工行人在不同的岗位各尽所能,用坚守书写担当,用平凡传递温情。为了鼓舞抗“疫”斗志,坚定抗“疫”信心,咸宁分行工会在全行组织开展“抗击疫情·与爱同行”三八妇女节有奖征文活动,讴歌真善美,弘扬正能量,为取得战“疫″最终胜利加油助力!</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我与地坛》读后感</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作者 分行营业部杨玉琪</span></p> <p>  还在读书的时候就学过《我与地坛》中的节选了,“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这句话我至今记得,露水在阳光下,反射出光芒,在草叶上,一点一点地把草叶压弯,最终落地。少时知之甚少,无法在脑海中形成这万道金光的景象,现如今缺乏想象力,却也无法形成这画面。我想,也不只是我,很多人都无法想象出这美妙的景象,这也是为什么,史铁生成为了史铁生吧。</p><p> 21岁初时,史铁生住进了医院,21岁末时,史铁生坐上了轮椅。21岁时的我,刚上大学,青春任我挥霍,若是这时的我失去了双腿,我会怎么样呢?或许从此死气沉沉,人生才过了三分之一不到,发现我想做的事、我不想做的事,从此我都无法完成,谁又还能生机满满呢。而地坛,对于史铁生意味着什么,就是那“满满的生机”吧。</p><p> 十五年里,他常常去往地坛散步,那时,地坛还只是个废弃的公园,他遇见了一对夫妇,遇见过一个跑者,一个歌者,一个小姑娘······大学时去北京游玩,独自一人去了地坛,做攻略时询问了在京读书的朋友,朋友的反应很诧异,是呀,北京有故宫,恭王府,颐和园,天坛,圆明园,这些著名景点之下,谁又会想到地坛呢,与他们对比,地坛小小的,微不足道,若是没有史铁生,知道地坛的人或许更少了。但我真喜欢这小小的公园,或许不及史铁生那样喜欢,但也很喜欢。红色的角楼,微微掉了一些漆,散步的行人,沐浴着阳光,我好奇着他们每个人身上有着怎样的故事,又有没有谁或是谁的家人朋友,曾经与史铁生相遇交流过呢。</p><p> 以前读书时,为了备考,背下了书中一段话:“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教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在老师的要求下,这段话我背的滚瓜烂熟,但一次我也没用上,究其原因,我看不到史铁生所看见的世界,我没有像他那样,日复一日的思考着要不要死、为什么活、干吗要写作,没有思考过,也不曾读过全作体会他的思考,自然无法理解这段话背后的含义,更别说在考试时用上了。</p><p> 疫情期间再读《我与地坛》,我思考起我的人生来,上帝给与了我出生的这个事实,也给了我必会降临的那个节日,节日是哪天,我无从知道,但这余下的生命中,我得好好地去做我想做的事情。孝敬父母,好好工作。只愿疫情早日结束,成功消灭病毒。静待春暖花开,赏遍国大好河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