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筑在山巅的古堡----宁静安

紫塞金城

<h3><br>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诸葛孔明先生的名句。据我分析“宁静安”城堡源出此语似有关连,宁静安城堡也称作宁静庵、孟良城。<br>  </h3> <h3><br>  宁静安城堡位于保定涞源县城东南三十里,当地人称此堡为“孟良城”,相传宋代大将孟良、焦赞在此驻守,抗击辽兵,领兵打仗而得名。从古城堡南面顺山脊边墙二十余里,则是辖区“穆家寨”山,传说宋代穆桂英,在此修筑营寨抗击辽兵。城堡东北顺山脊边墙十五里,连接“浮图峪”城堡。宁静安城堡所在的孟良城山,北面山顶海拔1182米,为宁字五号台所在地。五号台西墙外约五十米处,修筑一座烽火台,为城堡西北的制高点,若有来犯之敌,白天举烟,夜晚点火,用于传递信息。<br>  <br>  </h3> <h3>  城堡修筑在主峰南面山脊与缓坡之间,形状近似一个“亚葫芦型”,西北面尖角,中部两个圆肚,东南面平底。葫芦头顶部,夹角上修筑一座敌楼,为“宁字六号台”,目前敌楼上部已塌毁,长条石基座尚存,上部残存部分砖切墙体。城堡的朝向说法,是按南城门朝向归为座北朝南。若按城堡内遗址观察,城堡内主体建筑,守备府官衙是座北朝南布局,余下驻军营房则为东西排列。这是从山形地势及城堡内,南北方向垒筑,东西排列的,那一道道毛石垒筑的挡水墙,而观察的结果。按营房遗址朝向,为背靠东面石壁,西望广阔山野,这样修筑成东西排列,高低错落的营房,便于观察来自城墙西面的敌情。城堡周长875米,占地面积23210平方米,城堡格局为:一座城门,两座敌楼,三座马面串联成葫芦形城堡。东面山脊南北一道边墙作为东堡墙,顺山脊地形环绕弯延而去。西面南北增建一道城墙,修筑在平缓的山腰,圈成了这座城堡。东西两道边墙高程落差达三十二米。城堡东北边墙外,分布者一片青翠松林,簇拥着古城堡。坐落在海拔1122米的山脊城堡,为独门南向,下部条石垒筑,上部城砖,砖切部分塌毁严重。门上匾额缺失,据村民介绍:原石匾为“天险”二字,今已无存。堡门为料石券筑,门洞口内外两侧宽窄不一,门洞南北长6.7米至门栓+外口3.95。外侧门洞口宽1.88米,高2.3米,内侧门洞口宽2.36米,高约3.53米,门洞地基土层内高外低也是多年城堡内雨水冲刷造成的。堡门洞外宽内窄,内陡外降,落差达1.54米,城砖铺地,楼洞内三分之一处,外侧设门。这种格局修筑门洞,实属少见。看来垒筑之初的这座城门,只有战马及官兵一人一骑通过,不能车辆往返。这样格局修筑城门,既是地形所需,也为城门的固守而特殊设计。出城门外面是一道山谷深沟,荒坡沟谷里生长者一片灌木丛,那绿叶被深秋的寒风,染成了朱色,缀满了红润,给这夕阳下的关堡披上了一层如茵的红装。城门西侧城墙之上,遗存旗杆石一件,那一件没了踪迹,独石矗立在墙体之上。城门东行墙体内侧,紧贴墙体深挖一口古井,约两米多深,井口周长也是两米左右,堡中有古井存在,属正常范围。出奇之处,是井口上部石制城墙,随着那井口三分之一的弧度垂直到顶。也许古代驻守此堡的将领另有它用。据我分析:城堡南侧墙体不高,假设冬天遇到敌情,若是直接在墙上取水,拎上城墙的水桶,容易撞击墙体而水洒墙内,故此才修筑成随着井口半圆形而凹进去的城墙。墙体顶部当年应配套设置一座辘轳,把那摇上城墙之水洒在墙壁之外,在严寒的冬天,那就是冰墙,来犯之敌是难以攀爬的!堡内旧有关王庙,现残碑也没了踪迹。据资料记载:残碑为《关王庙记碑》刻于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碑文落款为“钦依宁静安把总武进士署指挥”后面人名两字缺失。关堡内还散落着一些石碾、石臼、碾盘、黑釉陶碗碎片、门枕石、上马石等残留的部分生活设施及建筑构件。那上马石是给驻守城堡的将军阅兵巡查预备的,可用于展示其“威镇边塞”的雄风豪气,“兵是将的胆,将是兵的威&quot;那将官的威武雄壮,是给随从士兵增添这戎边的信心!堡中散落的营房以塌毁成堆状。南北一线垒筑的层层石阶,也是为了防止水土流失而设,分层之后也可种植谷物蔬菜,用于日常生活所需。城堡西墙外一对老树,在秋风中摇曳着它们满身的黄叶,在荒野之中展示着它的风采,给这深秋的古堡带来一线生机。  </h3> <h3><br>  “ 山随堡名起,堡为形异出,谷从天然设,壑在沟边成”。“孟良城”民间传说中孟良是跟葫芦有关系的,民间歇后语有:孟良摔葫芦~火了。此城堡城圈外形似“葫芦形”,从而引申到名称“孟良城”,孟良城这个传说中的称谓,似乎也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据《畿辅通志·边墙》与《河北通志稿·关隘考卷一》记载:宁静安口,景泰三年筑堡置戌(公元1452年)。说明此堡已有562年的历史了。而宁静安城堡在设立之初,其军事管辖范围与建筑设施。在《四镇三关志·真保镇形胜·疆域》记载:宁静安城堡下设隘口十二座,边城共三千三百一十丈(折合22.10里)。附墙敌台四十二座,空心敌台二十五座。隆庆五年至万历二年节次建(1571-1574年)。宁静安城堡建成后,在119年之后才开始修筑边墙,用四年时间就建成了这道边墙。此段边墙的战台、马面、烽火台众多,修筑的空心敌楼却比较稀疏。说明这一带山势险峻,主要防止从浮图峪城堡外围迂回攻入之敌,而这一段边墙主要用于瞭望敌情与实战。据明长城考察报告资料显示:宁静安城堡辖线现存敌楼三十座,其中包括宁静安南城门。我认为不妥,不应该包括宁静安南城门,按照常规,城堡附属的城门匾额是不会设置个台号“宁字×號臺”的,据村民回忆城门上原有匾额为“天险”二字。城门与敌楼是有质的区别的,不应计算在空心敌楼之内。另外四座敌楼为后期添建,位置在黄草坡口的“将军楼”一线,这一排四座空心敌楼规格形制跟其它敌楼有很大的区别。 另外前几年在考察宁静安沿线长城时,无意中误走错了断头路,在“战后总结楼”西南面,直线距离约三、四百米的地方又发现一座烽火台遗址,在省长城考查中属于空白。(下图)<br>  </h3> <h3>归属宁静安城堡的最后一座特殊规格的空心敌楼----小将军楼。该楼外观为独门独窗面南接墙体设计,内观只有中厅券顶卧室而没有回廊通道,只在西侧设砖砌登梯步道登顶,楼上房屋建筑无存……</h3> <h3><br>  </h3> <h3><br>  据《四镇三关志·真保镇军旅·营武》记载此城堡驻军情况:“宁静安营,嘉靖二十九年(1551年) 设,武进士把总官一员,领。额兵三百三十六名”。 宁静安城堡辖区十二座隘口及边墙沿线,共计布设额兵一千二百九十八名。说明宁静安城堡及辖区军事地位是非常重要的。<br>  “宁静安”喻意为宁静且安定,城堡如其名,而名副其实。历史上由于此城堡地势险峻,相关这一带战事记载甚少,城堡辖线北面边墙,为浮图峪城堡在南面制高点的料望哨。浮图峪为内通紫荆关,外达山西云朔的必经之路。也是太行八陉第七陉“蒲阴陉”的上游路。据记载,历史上蒙古部族经浮图峪内侵颇多。此堡沿线为呼应浮图峪的援兵而设,故此辖线边墙烽火台及马面、(战台)众多,目前遗存烽火台一十座,马面三十四座。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杨成武独立团在涞源东团堡歼灭战中,一举全歼日军观摩团后,在此城堡修整部队,城堡东南相临的宁字十号台,即是当年照片中的“欢呼楼”,南行另一座敌楼十一号台,即是“战斗在浮图峪长城上的八路军”,十二号台为“战后总结楼”,在这里的一组照片拍摄者,即是沙飞拍摄的,沙飞有“中国新闻摄影之父”之称。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即,邮电部发行一套八枚邮票,代表着中国人民八年抗战的历程,其中第三枚那张20分“百团大战”,画面中人物,即是狼牙山跳崖的五勇士之一,葛振林归队图,背景图采用的就是沙飞拍摄的“欢呼楼”,当时河北省还没有考察出此地敌楼为“欢呼楼”,而被山西阳泉市挪用,首发原地纪念封。后经长城驴友群体实地考察,逐楼查找比对照片、砖缝、石基、山脉地形,得出的结论。这个考察成果,得到河北省长城考察队认可。<br>  </h3> <h3><br>  宁静安城堡,在这崇山峻岭之巅修筑此座城堡,在明代其工程是非常浩大的,历五百六十多年风雨,仍屹立不倒实属不易。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论述长城:“涞源境内长城盘旋于崇山峻岭之巅,接天连地,宛若巨龙,多达275座敌楼分布在境内122.4公里的长城线路上,均以所属总关口命名编号,如此众多的编号敌楼存于涞源一县,在万里长城沿线绝无仅有”。保定境内的明长城是国保级单位,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国家的文物,需要全民的共同维护,国内旅游界有一个共同口号:“带走的是照片,留下的是脚印”。愿我们共同维护这人类文化遗产,留给后世这弯延于太行山脊的苍茫巨龙。<br>注:原文曾发表于《保定晚报·收藏刊》2014.11.30日,此为原件,主要添加的是图片,文字略有修改。作者紫塞金城于保定紫云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