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随记——以特殊的方式纪念3.27

大麦

<p>  今天是3月27日,这是一个只属于我和他的纪念日,整整十年,一路走来,感谢命运没有让我们错过彼此的人生!</p> <p>  因为工作的缘故写过无数次美篇和通讯,却没有一次作为主人公出现在自己的文字里。疫情发生以来,因为医院职工的种种事迹而写过好几次有真情实感的美篇,当宣传工作和自己的情感能产生共鸣的时候,写出来的东西自己都会觉得动容。可其实细细回味,我所动容的每一个事件,自己从未缺席,只是总以旁观者的角度写东西,就自然而然的把自己置身事外了……</p> <p>  印象里,医院开始执行的第一个阻击疫情的任务,应该是从大年三十开始在高速路口的检疫工作,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理所应当的第一时间执行了这项任务。年三十的高速路上车流量比想象中大很多,知道疫情的严重性,不敢有一丝懈怠,没有人替换我的工作,所以这一天我没敢喝一口水,也没敢去一趟卫生间。记得当天有着急赶飞机的大巴车不配合工作拉着发烧的人硬行开走,晚上七点半刚回到家,紧接着不同部门不断打来电话调查这件事情,直到晚上十一点手机没再响起,年夜饭都吃完了我也不知道婆婆上了些什么菜。这个大年三十,只能用终身难忘来形容吧……</p> <p>  春节假期取消后,真正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不断上升的确诊数据直击人心。特殊时期,才真正感受到了作为医护人员的一种使命感,哪里有需要就毫不犹豫的想要加入,不是冲动,而是本能!</p><p> 随后的日子我支援了地矿局社区卫生服务站8天,参与了医院门口预检分诊工作,按照护理部的统一安排参加了各项操作的培训。说到这次的培训,真的是印象深刻,因为是口腔专科医院,我们长期不涉及临床中的护理操作,打针输液都是实习时候的基础,为了能找回这些操作熟悉的感觉,我们相互练习,小时候因为生病住过院的缘故,导致我对针头一直都十分恐惧,被扎的那天,我吓的大喊大叫,现在回想起来,和勇敢的同事们比起来,实在是有些丢脸。</p> <p>  2020年3月1日,突然接到通知要支援银川市临时急救医院,接电话的时候我刚和两岁的女儿洗完澡出来热了点饭菜,家里可以说的上是一片狼藉,一个小时内我必须收拾好行李到医院,用慌乱这个词都不足以形容我当时的状态,出门的时候女儿非要带上奶瓶和我一起走,哭的撕心裂肺,关上门的那一刻仰起了头,眼泪生生被挤了回去……</p> <p>  2020年3月27日夜,在这个格外值得纪念的日子里,虽然没有浪漫的仪式制造回忆,却依然深刻到我想用文字来记录这一个特殊的小夜班,想想或许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这一夜用痛苦这个词形容最为贴切,不知道是口罩的防压贴没粘好,还是选的护目镜松紧带太紧了,刚进隔离病房不到半小时,我的左脸就有些压痛,没一会儿左边的牙齿开始疼,最后蔓延开来,整个脑袋昏昏沉沉,真的是体验了一把脑供血不足的感觉。没穿过防护服进隔离病房的人不会明白这种无助的感觉,长达五个半小时的压迫缺血让我头晕脑胀,牙疼的我甚至都怀疑出去了以后左上456都需要做根管治疗了。凌晨两点接班的同事终于进来了,我结束了这数秒度时的煎熬,摘下护目镜和口罩的时候,竟有种重生的感觉。苹果肌压陷压红很明显,想拍张照片留念一下,却发现手机根本拍不出来这种深刻的印迹……</p> <p>  凌晨五点,毫无睡意,牙齿还是隐隐作痛……只想说疫情其实还未真正结束,之所以外面已经恢复基本的社会秩序和社交活动,都是因为还有一群人在默默坚守着,政府部门的强力把控,临时急救医院的全力配合,把所有潜在危险都与外界隔离了起来。和国外回来的病人聊天,他们都感慨祖国强势的温暖,我也想真诚的说一句共产党真棒!</p><p> 有一份热,发一份光,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期待抗疫工作早日取得全面胜利,我们都能摘下口罩,肆无忌惮的吃喝玩乐!最后最后郑重的感谢一下我的婆婆,一个人带着调皮的宝宝辛苦了!感谢刘主任送给我的温暖!感谢于海兰护士长专门按要求带来的听装可乐!感谢超超替我挨了三针!感谢医院领导的关心支持!出来了以后更觉得银川市口腔医院真的是太好了,我真有眼光,哈哈……笔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