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b>阳春三月的武汉,仍处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期,渐入最终胜利的阶段。无数抗疫“战士”在抗击疫情的一线用生命战斗,作为他们后方之一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能做的除了严格执行居家隔离,那就是始终与学生、家长在一起,发挥教育的力量,给前线人员鼓劲加油,守好教育这块阵地,为孩子们的学习做好规划和指导,做到“未雨绸缪”。自武昌区教育局组织实施线上教学以来,老师们一直在坚守,用自己的一份力量,积极投入到战役中。武昌区小学科学教研员彭明辉老师率领骨干教师团队,制作了小学科学全学段微课,为线上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后盾。</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团队协作 互帮互助</b></h1><p><br></p> <p><b> 2020年1月30日,武昌区小学科学教研员彭明辉老师创建了“武昌科学在线教育2020.2”微信群,召集了22名一线骨干教师,开始了小学科学在线教育的“战役”。彭明辉老师早早地将细致的制作安排、明确的要求、具体的注意事项发到群里,根据师生线上教学活动的特点,统一了微课的版式,因此,我们团队制作的微课具有小学科学鲜明的学科特色。微课制作完后,彭明辉老师组织大家逐个逐个地审查,小到标点、注意事项,大到教学目标、板块结构,力求准确无误、合理合情,整个过程严谨而有序,经过反复修改,最终形成区内科学教师的线上教学资源。</b></p><p><br></p> <p><b> 我们团队分成了五个小组,有效聚焦问题,进行初步交流、修改,再集中时间在大群里进行交流,修正。</b></p> <b>武昌区余家头小学的谢莹老师率先完成第一节微课样板,她是我们中间的先锋。同时,她还积极寻找各种微课素材方便团队成员使用,全程提供软件使用答疑帮助。</b> <p><b> 武汉大学第二附属小学的钟文娟老师在前期制作微课时,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研究做课件。通过和老师们的研讨,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在细节上加以完善,每一节微课都经过反复打磨修改。</b></p> <p><b> 付家坡小学的沈琼老师和武昌区何家垅小学的余逸君老师共同完成了微课制作。余老师负责制作课件,沈老师负责录课。在制作微课过程中,她们从学生思维的角度去思考,一起讨论,完成了微课的制作。</b></p> <b>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的王微老师亲身体会到团队对自己的帮助。团队成员毫无保留地为她提供了很多优秀网络教学资源和详细的技术指导!依靠大家的帮助,录制微课的过程非常顺利!</b> <b>武昌区中山路小学的龚晶晶老师也体会到团队的互帮互助,不论是录制微课的技术支持还是集体研课备课,老师们总能克服自身困难,准时准点在群内集中研课,给出宝贵意见。</b> <b>武昌区中华路小学的钟佳颐老师在微课制作过程中,经历了与团队成员反复的研讨、相互审核、不断修改的过程,最终按时、保质地完成了录制工作,让年轻的她体会到了团队支撑的力量。</b>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技术融合 勤学苦练</font></b></h1> <p><b> 制作微课,不仅需要掌握希沃白板课件及知识胶囊的制作方法,还要掌握视频处理软件和拍摄照片的技巧,利用家中常见实验材料拍摄了大量素材,录制、剪辑科学课相关视频资源。现代化信息技术元素的加入,对于每个团队成员,都是新的挑战,我们不断学习吸纳,实践摸索,勤学苦练!</b></p> <b>三道街小学的陈凯老师考虑到学生居家隔离和线上学习的现实情况,选择了身边一些容易获得而且安全的材料进行探究。特别强调对于科学课要用到的实验材料,量力而行,没准备到位也没关系!</b> <b>武汉小学的皮欣怡老师用PPT绘制笔记,录制知识胶囊时,做好充分准备。</b> <p><b> 武昌区南湖第二小学的柯芳老师为了录制好微课,积极学习希沃白板5的云课件和知识胶囊制作的方法,并不断改进。用手机上的相机拍成图片,尝试各种拍摄角度,布置不同拍摄背景,只求图片清晰明了。光有图像还不够,还需要实验操作的视频做支撑。自制的实验视频需要布置拍摄环境,调整拍摄角度,设计台词,反复尝试,体验了导演、演员、剧务等多重角色。</b></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追求精致 千锤百炼</b></h1> <b>为了保证微课的品质,在制作时,每位成员都精心打磨自己负责的部分,一字一句,一图一频,追求精致。</b> <p><b> 水果湖第二小学的熊勇老师克服困难,白天带孩子,晚上工作,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想尽办法收集新教材教学资源,将视频资料剪辑成合适的片段,然后去除里面的噪音,模糊网站的水印,最后转换成能插入课件的格式,连续几天都是半夜十二点之后才开始录制微课。</b></p> <b>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的纪萍老师从教多年,录制微课视频对于她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自我挑战。她克服了硬件工具以及技术上的难度,由于没有电脑,就尝试使用手机,实在难以解决时就请求团队老师的帮助,不会使用微课软件就虚心求学,现学现录。</b> <b>中华路小学的赵杰老师接受任务后,本来准备白天录制知识胶囊,可是周围总有杂音,不能保证优良的微课音效。他上好闹钟,凌晨4点起床录制。一节课录制下来就得两个多小时,某一张觉得没有录好要反复重录,还得赶在小区邻居活动之前录完,时间蛮紧张。录制胶囊时,鼠标点击声比较明显地被录进去了,他就尝试着把鼠标放在被子里,这样鼠标地点击声就听不到了。</b> <br> <p><b> 武昌区三道街小学的申方虔老师在录制知识胶囊时发现,因为各种原因,录制的过程经常会被打断,第一节课30分钟的内容,前后录了两个半小时才录好。最后发现,深夜是录课的最好时间,于是录制第二节课的时候转战深夜,也顺利完成了任务。疫情期间,他还加入到湖北大学方舱工作中, 承担信息管理事务,为他点赞!</b></p> <b>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的郭莹欣老师承担三年级微课制作任务,从资料的准备、学习目标的确定,到PPT每一页的设计,再到录课的文字稿定稿,以及制作微课成品,每一步都踏踏实实!</b> <b>武汉瑞景小学的谈巧老师家里台式机太过陈旧无法运行“希沃”软件,只有手机可以下载使用“希沃白板”,但不能在线制作PPT和导入手机里的PPT文件。在多种尝试无果后,她想法请他人协助登录自己的“希沃”账号,将制作好的PPT进行两次传输导入,尽力想方设法解决问题!</b> <p><b> 武汉小学的李凯老师承担了四年级《简单电路》、《电路出故障了》微课制作,以及四年级科学课程资源分审小组组长,对课程资源进行审核等工作。虽然有家人生病,心中焦虑紧张,但仍然坚持工作,一遍又一遍地修改,保证了微课品质!</b></p> <b>武昌区白鹭街小学的张丹丹老师准备好课件后,一般利用孩子睡着以后的时间进行录制。由于不太熟悉软件的使用,反复试录了多次,甚至有次录到凌晨两点才结束。</b> <b>在团队成员不断推敲琢磨后,小学科学全学段微课作品终于出品啦!</b> <p><b>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线下如此,线上尤甚。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我们齐心协力,携手共进,为制作精良微课不断努力!期待能早日见到孩子们纯真的笑颜,早日重回我们的科学课堂!</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