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妈妈离开我们整整二十年了,她的离去是我心底的痛。二十年来,她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时常在梦里拔动我的心弦。思念有时如微风有时似海浪,在夜深人静时流淌进入我心田。<br><br></h3> <h3>妈妈1923年8月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1999年5月突发脑溢血过世,享年76岁。妈妈育有四女一子,当过老师,做过合作商店员工。真诚、善良和朴实无华充满她的平凡人生。</h3> <h3>妈妈很漂亮,爱干净。中等身材,眼睛明亮,五官秀丽,额前有一缕恰到好处的自然卷发。常常衣着阴丹布上衣和黑色裤子,脚上是一双自己做的白底黑面的布鞋,干净利索,有大家闺秀气质。其实妈妈家只是有几块薄地而已,家境並不殷实,但因她喜欢读书,我外公外婆还算开明吧,尽最大努力送她上了县城的协和女中,使得妈妈算是成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知识女性。 </h3> <h3>妈妈天资聪颖气质佳,被亲戚作媒介绍给了在县城有一座大房子、勤劳善良又帅气的父親。从此开始了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孝敬公婆、洗衣作饭的人生旅程。为了生计我父亲常年在外奔波,家里的轻活重活、里里外外主要靠我妈妈一个人支撑和打理,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可妈妈不管多苦多累都任劳任怨,把老人孩子安排得妥妥当当,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自己拾缀得清清爽爽。妈妈的言行潜移默化着我们姐妹兄弟。</h3> <h3>妈妈是个很会过日子的人。在那有饿死人的灾荒年代,为了我们不遭挨饿,妈妈跟爸爸决定响应政府供销社商业网点下乡的号召,带我们去乡下工作、生活。乡下有土地可种,有农作物补充供应粮食的不足,不会挨饿。<br> 我们家去的那个山村是一个山青水秀、交通也还方便的地方。在那物资极其匮乏的年代,我爸妈急农民所急,想为农民所想,竭尽所能帮忙乡親们购买到生活必需品。爸爸妈妈和乡亲们建立了良好的情谊。方圆几十里的乡親们把爸妈的商店称为林家铺子(爸爸姓林),有事无事都喜欢去坐坐。爸爸喜欢种花,在林家铺子周围他种满了蔷薇花,蔷薇花丛篱笆成了天然的花园围墙。爸爸常给乡親们讲城里的事、讲历史故事;妈妈则为乡親们添茶递水、嘘寒问暖。乡親们也常把自己家母鸡下的蛋、逢年过节时杀的猪肉、自留地里种的瓜果蔬菜给我们家送些。淳朴的情谊给了我们很多温暖和安慰。<br> </h3> <h3>妈妈会领着我们去采摘山珍野果。比如杨汤梨、八月瓜、算盘子、红籽、刺梨、裁秧泡、刺泡等等水果香甜可口;香芊菌、大脚菇、丛毛巴等菌类数不胜数,美味无比;在远一点的金佛山上还有现今驰名中外的方竹笋和野生天麻,一天来回,背兜里少说也有三四十斤,又累又饿,个中艰辛难以言说。但不管多苦多累妈妈都是笑着面对,无形中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品行。我小时候经常尿床,妈妈会用草木灰水把床单被套衣服裤子洗得干干净净的,有太阳就用太阳晒,太阳的味道很好闻,没太阳就用"烘笼"(取暖工具)烘干,用起来很舒服。</h3> <h3>妈妈是一个特别能吃苦的人。我们家屋前屋后有很多荒地,虽然很"瘦"但妈妈还是决定利用这些荒地种点粮食和蔬菜,以补贴计划供应的不足,尤其是想种些白糯包谷给我们做烧包谷解馋。于是除草挖土挑大粪,妈妈时常劳作其间,在地里挥汗如雨。靠着她的肩挑背磨给我们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喜!妈妈每年会养一头大肥猪,她说有过年猪杀孩子们才不会去别人家馋。一头猪要养一年,每天要吃几十斤草,猪草首先要从坡坡上割回来,然后斩洗煮。还要喂米糠,还要打扫猪圈,冬天还要给猪铺草保暖,很不容易。一年总有那么几回妈妈会领着我们几个小的步行百里,去看留在城里的大姐以及远在老家的外婆等亲戚。<br> 有一次妈妈领着我们才几岁十几岁的娃娃带了米做的粑粑步行百里走到县城检查口时,检查的人以粑粑是粮食没有证明不能私带为由给扣下了,等我妈妈回去公社开了证明过来已经是很多天后的事情了,粑粑已经坏掉。欲哭无泪呀!想起就让人心痛不已,多不容易的妈妈啊。</h3> <h3>那年月我们姐妹几个都是长身体的时候,每月每人28斤的供应粮总要差三天两天才够吃,我妈妈就会混一些包谷面或红苕在大米里面度过那几天,不仅能填肚子,还又香又好吃。有时也会向学校李老师家借一“印子"(当地农村用的一种方形量具)大米,等下月有了就还。那时每个月每个人供应半斤猪肉,妈妈会将全家的肉票合起来去买,那些年的猪肉皮厚肉香,每买来先用煮肉的汤煮菜,菜都象肉一样好吃,第二天还可照样煮一次,第三天及以后几天再将肉炒回锅肉吃。别人以为我们家天天有肉吃呢。 </h3> <h3>妈妈爸爸他们都是光明磊落、心底无私、与人为善的人。我们家所在的乡村,方圆几十里甚至几百里,过路上下的客商和来往车辆,下派干部和学校老师提起林家铺子,没有一个不伸大拇指的,对他们的评价两个字:好人。在那荒唐的年代,有时或许就因一个小小的看你不顺眼而使你蒙冤受曲,但我们的爸爸妈妈是平安度过的。有一件事特想提起:文革那会,好几波逃难的人群路过我们家,妈妈都力所能及地帮助过好几个饿得快死的孩子。我爸爸的口头禅是"自己吃了渣毛坑,别人吃了传名声"。不管何时何事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不亏别人,用作计量重量的“提子"是不允许我们用的,担心我们操作不当或者打旋亏了乡親;称秤也是,秤杆必须要高高翘起。如此分发累计下来往往亏耗不小,爸爸妈妈就用自己少得可怜的工资贴补。<br> 还有一件事,村里有个叫袁朝冲的人常偷我们家的东西,我爸爸妈妈抓到后并不是胖揍一顿,而是接济和教育,感化了他,不再偷盗。很骄傲妈妈爸爸用他们的一生诠释了为人坦荡、无私和善良。很欣慰他们的优秀品质得到了乡親们高度的认可,并影响了那一带风气的好转。</h3> <h3>妈妈的教育方法虽然简单质朴,但确蕴含着教育的本质和精华。她把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清洁卫生、文明礼貌、与人为善、敢于担当、有所作所为等等这些理念贯穿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让我们终身受益。尽管我们的人生道路并不平坦,老大小小年纪孤身一人在异地坚强生活、老三随知青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表现出色获推荐进师范求学、老四在摔得头破血流的情况下坚守岗位不言放弃、老幺独自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我在天天经过两条恶狗和湍急河流的上学路上走到了西华大学。妈妈她是我们的指路明灯!</h3> <h3>妈妈是一个心态年轻、热爱生活的人。她退休从乡下回到城里后,我们姐妹几个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妈妈除了接送我们的孩子上下幼儿园,会利用其他时间去上老年大学,去打门球,去旅游,有时还会去唱歌跳舞。最远我记得她去过湖北宜昌,回来津津乐道讲她外孙女(在宜昌读大学)陪她们一群老伙伴在宜昌游玩的情景。妈妈她喜欢朋友,同龄的忘年的都有,真诚交往互相帮助。我记得同龄的杨明照,忘年的龚会她们都是很好的朋友。妈妈老来还得很多奖,多半奖品是打门球和老年大学获得的。妈妈还烧过一道在老年大学学的、特别好吃的啤酒鸭给我们。</h3> <h3>妈妈是一个小女人,也是一个心胸宽大的人。多少年来她一直包容着爸爸喝酒后带给她的那些坏脾气,她用她的温婉和忍耐化数不清的家庭矛盾于无形。她的一生是大爱无疆、母爱无边的完美体现。</h3> <h3>妈妈去世那天,我的天塌了。哀乐在我耳边响了半年之久。夜静人深时我常常梦见她,直到有一次我梦到和她在山坡上追跑,翻山越岭,她越跑越快,我怎么努力也追赶不上。眨眼她就上了山顶,并跟一排老人坐在一起。那布局正好是现实中妈妈的墓地。妈妈走了,走那天刚打完门球回来。妈妈走了,我们该怎么办?<br></h3> <h3>妈妈生不逢时,极其贫困的环境制约了她聪明才智的发挥,饱经风霜,历尽艰辛,最后却没过上几天好日子,让我们作儿女的感到悲痛和惋惜。妈妈的一生于党国来说是平凡的,但她不求回报任凭儿女们肆意索取的无私奉献是伟大的!我们亏欠妈妈的太多太多,"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我们最大的悲哀,是我一生的愧疚。尤其是我们现在的物质生活已经达到极大的满足,精神生活也十分丰富的情况下,本该好好享福,好好接受我们孝敬的妈妈却走了。回来吧,妈妈!下辈子我还想作你的女儿,妈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