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心儿和你唠家常

心儿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字:心儿</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片:网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音乐:S-E-N-S《述怀》</p><p><br></p> <p>3月24日,在圈子里发布了清明征文的通知,几天时间,每天都有人“交作业”,而我,连一个字都不曾写下。已是第三年的清明征文,我依然不敢像大多数人那样去写已故亲人的故事。</p><p><br></p><p>我相信我的父亲早已去了天堂,但又一直觉得,他就藏在我心底的某一处地方。谁能想到,每年清明节,我都是小心翼翼地避开缅怀、思念这些词语,我是不敢,也是舍不得去惊动、去打扰到他,那个我还未成年,就已逝去的父亲。</p><p><br></p><p>按当地习俗,我家都是在每年中秋前后去给父亲扫墓的,而在清明参加过的扫墓祭拜活动,是嫁给夫君之后的事了。</p><p><br></p><p>其实,很多记载里都有提到,古代的清明节,本就不是一个单纯的祭祖扫墓的节日,而是集游春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植树等多种活动内容于一身的全民重视的节日。</p> <p>二十四节气歌前两句:“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第五个字“清”就是清明,可见清明节不单是个节日,还是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中,清明是唯一一个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有着“双重身份”的日子。那么,清明是如何从一个节气,变成节日的呢?</p><p><br></p><p>说到清明节,就得先知道“寒食节”,寒食节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经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了。传说春秋时晋文公火烧森林求介子推,没想到介子推却抱着大树活活被烧死,晋国人为了悼念他,每年的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p><p><br></p><p>从此寒食节作为民间第一大祭日流行了上千年,每年冬至以后的第一百零五天,大概是清明节前两天为寒食节。不过,从现有的记载来看,汉代是把寒食节定在清明节前三天,唐宋以后才改在清明节前一天的。</p> <p>唐代诗人韩翃诗曰:“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皇宫却“无处不飞花”,天还没黑呢,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忙着“轻烟散入五侯家。”可见,当时的皇朝腐败风盛嚣,怪不得韩大诗人心情不美了。</p><p><br></p><p>随着历史发展,寒食与清明逐渐的合二为一,到宋代时,人们就只过清明节而不过寒食节。清明从单纯的节气变为一个节日,原来属于寒食节的很多习俗,比如祭祖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植树等等,也都变成清明节的活动内容了。</p><p><br></p><p>虽然清明节在古时候内容丰富,但在现代却已变成以祭拜先人为主要内容的日子。随着这个日子的临近,许多在外的游子也渴盼着回到家乡,给已故的亲人上一抔土,烧点纸钱,以慰在天之灵。</p> <p>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日如今有了三天假期,只不过对于远在异乡的游子而言,三天假期还是太少了,无法回到家乡去上坟祭拜祖先,只能遥寄哀思。宋代陆游有首诗叫《临安春雨初霁》:</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p><p><br></p><p>客居京城的陆放翁,就如无家可归的游子,等待皇帝觐见也不知要等到何时。时局动荡,世态炎凉,满心的郁闷惆怅,一夜无眠听了一夜春雨。还是不要想太多,写写字泡泡茶,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p><p><br></p><p>这首七律最广为流传的不是清明,而是“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杏花是春天里的一道亮丽色彩,但清明时节的绵绵春雨强势地衬托出了诗人的落寞情怀。</p> <p>前几天去姐姐家蹭艾果吃,正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清明时节,公路两边的农田里一片盎然生机。虽说吸烟有害健康,但长在田里的烟叶却嫩绿得可爱;还有齐腰高的玉米,似乎都能听见噌噌往上长的声音。</p><p><br></p><p>以前只有在每年的三月三有做艾果,现在人们的生活好过了,家家都有冰柜冰箱,趁清明时节艾草长得又旺又嫩,多多采撷,放开水烫后冷冻,要做艾果时取出化冰加工就可以了,就是大冬天也能吃到碧绿的艾果。</p><p><br></p><p>艾草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艾果,就是用艾草及大米磨成的米浆一起做成的米果。由于采摘艾草的最好时间是在清明前后,所以也有很多人将艾果称为“清明果”。</p> <p>姐姐做艾果只采摘艾草的嫩叶,嫩叶已经具备艾草的浓烈香气,做成艾果后香味依然存在,咬一口便能唇齿留香。姐姐知道我不会做却又特别喜欢吃艾果,就每年都做了叫我去吃,吃完又让我带一大袋回家。</p><p><br></p><p>带回的艾果没有全熟,分有馅和无馅的两种,放进冰柜里冻着,吃时取出直接用微波炉微个三四分钟,或隔水蒸十分钟就可以吃了。想着冰柜里的那袋艾果,竟有种“手有余粮心不慌”的美滋滋的充实感。</p><p><br></p><p>有姐疼的孩子就是幸福哈!但我突然意识到,我的厨艺该要有点长进了,除了去年被瑭君秀到原创圈里的那盆南瓜馒头,我还没有秀过其他的美食作品哦。</p><p><br></p><p>昨天没吃早点就跑出去,能干的班头变戏法般提了袋热腾腾的米糕出来,那是她自己做的刚出炉的“健康食品”,正正好抚慰了我的胃。昨天,是个让人难过的日子,一个很好的同学妈妈过世了。</p> <p>这是个非常坚强的同学,他和他妈妈照顾了患病的父亲几年,几年后父亲去世,后来妈妈又生病了,他又开始无微不至照顾妈妈,妈妈最终还是走了。</p><p><br></p><p>一个人的生命,有时给人的感觉,微小得就如一粒尘埃。3月7日,泉州欣佳酒店坍塌,瞬间造成29人死亡,42人受伤。在酒店抗疫隔离点上班的年仅21岁男孩唐凡,在此次事件中遇难。</p><p><br></p><p>大学毕业后去新疆当志愿者刚回来的唐凡,本来只想做个平凡的普通人,一不小心就成了英雄。唐凡的父亲说:“我不要他做英雄,就做我的儿子就好。”可是,从今年开始的每个清明节,唐凡的父母都将流着眼泪在思念中度过。</p> <p>每天关注疫情,从国内到国外,从冬天到春天,虽然国内疫情形式越来越明朗,国外疫情状况却越来越严峻。“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中国在全力做好国内疫情防控同时,还不忘伸出援手,积极援外抗疫。</p><p><br></p><p>同一个地球,同一个家园,援手于他人危难,只要心中有爱,爱就会没有遗憾。曾看过一句话:众生皆苦,没有谁会被命运额外眷顾,也没有平白无故的岁月静好,有的,是那些替我负重前行的人。</p><p><br></p><p>四月芳菲清明节,有最好的人,最美的花,最绿的树,最热的泪,最真的情,只要你在,我在,就不惧未来,不忘过往。</p><p><br></p><p>清明,缅怀所有已故的先人,愿你们在天国幸福快乐,愿你所爱的人健康安好;清明,愿出征的勇士安全回家,愿疫情早日消除,山河无恙,人间皆安!</p> <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t91mn6u?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致敬守护生命的抗疫英雄</a></p><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0qdmnse?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清明节☆《原创笔记》热点话题第17期</a></p><p><a href="https://www.meipian.cn/1pa94ufn?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美篇盘子女神大赛】只想为你写尽,最美古风诗词!</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