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远方的家》

花眼巴图MGL

<p> 草原,是诗,是词,有时候含蓄而抑扬顿挫的。草原,是歌,是舞,有时候奔放却也是激情燃烧的。草原,是故事,经常是远远的也是恋恋的。因为,草原,是炊烟,是歌谣,是心中的那个家。</p><p><br></p><p> 题记</p> <p> 我不止一次的和一些人讲,就内蒙古而言,哪怕你们已经有了十几次、几十次的曾经,仍然是“去”。而我,却是回,回家……</p> <p> 其实,我出生在东北,一个不大不小的城市里。小时候,觉得和别人没什么不一样,可又觉得和别人不大一样。在同学和同事眼睛里,我不是东北人,在亲戚和老乡的眼里,我又不属蒙古族人。</p><p> 我的出生地,蒙古族人很少。全地区350万人口中,蒙古族才两千多人。在汉地文明裹挟的环境里,自然而然地少了民族特殊性,如服装、如语言、如习俗。耳濡目染的多了东北的本土化,如口音、如饮食、如习惯。</p> <p> 我有两个“蒙古圈”,都不大,人也不多。一个国内的“蒙古圈”(主要是内蒙古新疆的),一个是所在地的“蒙古圈”(外地蒙古族在鞍的)。</p><p> 建圈也好,找圈也罢,其实就是寻找归属感,把草原情愫“回炉”,激活游牧基因,忘不了的过去。</p><p> 以前,我曾经写过:日,是标点;月,是段落;年,是章节。哪怕是用夕阳西下的老年生活的节选,绘就草原梦想游牧情怀,也是值得的。</p> <p> 蹒跚学步的儿子长大了,咿呀学语的女儿长大了,顺理成章的,我开始了老年生活,溜达中爬山,记录时拍照,“秃笔”舞文弄墨,只是为了如此这般的轻盈、快乐。我的未来,平凡的路,抒情的诗,自嗨的歌,满眼的福,因为有一遍又一遍的草原行。</p> <p> 说起来也怪,只要走进草原,就会自然而然的联想到,这里有父亲的脚印,看到了河溪,也似乎觉得有母亲年少的身影,德德玛老师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就像现实版、家庭版似的缭绕。我告诉孩子,这里,曾经有爷爷奶奶戎马征战时的精彩,不要忘了,我们,你们,也属草原的孩子。</p> <p> 草原,去过,还想去,惦念、遥望草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人曾经问我,总去内蒙古还有新鲜感,还有意思吗?我想,这可能就是“去”和“回”的区别。</p><p> 脚,好像只有踩到了草原,才踏实。就这样,在家和草原之间,难以计数的不知道走了多少趟,在汉蒙的文化与习俗之间徘徊,又融合了多少回,风雪夹杂着抚摸,岁月混合着往返。阳光,依旧灿烂,长调,仍然幽远,春草萌发,夏草茂盛,秋草金黄,冬草蛰伏,涅槃重生,梦也酣。</p> <p>寻一份向往,</p><p>又看见,远方</p><p>你浩渺宽广的模样。</p><p><br></p><p>草的绿,山的青</p><p>天的蓝,云的白</p><p>一幅一幅灵动的画。</p><p>在风里婆娑,</p><p>在花丛中游荡。</p><p><br></p><p>采一束洁白、艳红、娥黄,</p><p>嗅其花香。</p><p>醉在最美的季节,</p><p>让我不能不歆然,不能不遥想。</p><p><br></p><p>请给我一支画笔,</p><p>描摹家的缤纷的模样。</p><p>请给我一个日记本,</p><p>记满家的温馨的诗章……</p> <p>熟悉的曲调,</p><p>环绕在耳边。</p><p>似懂非懂的蒙语</p><p>一样可以让我安静或激昂</p><p><br></p><p>寻找,心中的草原</p><p>越找,越贴近,越融入</p><p>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乡</p><p><br></p><p>满满的,都是回忆,</p><p>回忆,盈盈的含在眼眶</p><p>点一盏心灯,</p><p>记得,照亮回家的路</p><p>今生与草原结缘</p><p>是天注定,血留香!</p> <p> 草原的春夏秋三季,看过了不知道多少次,很美,也很魅。而数九寒冬时回到草原,看那草原的另一种美,好像只有两次,体会的不深。虽然无数次想象草原的冬天的可能的样子,但都没有设身处地体会得深刻。</p><p>小时候听父母讲过,草原的冬天很冷,尤其是“白毛风”,非常厉害,久而久之,对草原的冬天有点儿胆怯。</p><p> 冬季里,我曾有过三次去内蒙古的经历,拍马、拍狼、拍风景。其中有一次遇到了白毛风。风,呼啸的吹,卷起的雪,遮天蔽日,打在脸上生疼,只一会,就会透心凉。躲在车里,看着外面的白毛风,往日浪漫的雪花,变成了冷酷的、生硬的。</p><p> 但白毛风里隐约可见的蒙古包,一样是亲切的,温暖的。</p> <p>关注</p><p>绿色的苍茫</p><p>浩海,翩翩</p><p>近暮色</p><p>翠紫云霞</p><p>水天一色</p><p><br></p><p>望眼欲穿回家路</p><p>远眺着炊烟</p><p>白云,蒙古包</p><p>心若在</p><p>是蓝天</p><p>梦,依然</p><p><br></p><p>腾上九天</p><p>广览草原景色</p><p>云蒸霞蔚</p><p>风吹草低</p><p>浪淘天!</p> <p> 说起家,说起“根”,蓦然间想到了好多年前在新疆和丰县的一件事。和丰县,是简称,全名叫和布克塞尔蒙古族自治县。那是一个中午,请我们吃饭的是县里的几个蒙古族同胞,席间,“亦官亦民”,把酒言欢。突然,主人问我,你是蒙古族吧?我诧异地说,是啊,是内蒙古的,你怎么知道的?他说,我看见你吃手把肉时,和别的客人不一样,连骨膜都要刮净,这是蒙古族的习惯,习惯是一种不自觉定式,即使你没穿蒙古袍,听不懂蒙语,骨子里的东西,是改变不了的!这一段话,让我感动了很久,接下来,自然是相见恨晚的推杯换盏了。</p> <p>喜欢的是</p><p>儿时熟悉的旋律</p><p>那是</p><p>宏大雄厉</p><p>高亢悠扬</p><p>蒙古歌曲</p><p><br></p><p>和着节奏哼唱</p><p>是记忆</p><p>也是回忆</p><p>更是执着的我愿意</p> <p> 人的饮食习惯,是遗传,是家的传承。小时候,牛羊肉和奶制品虽然不是天天吃,也算“常菜”吧。</p><p> “文革时期”,我们家楼下的房间被造反派抢占,原本一家的厨房成了两家公用。只要我们家煮牛羊肉,满楼都是膻味,我们闻着香,他家哪受得了啊,摔锅摔盆,指桑骂槐的给脸子看。</p><p> 饮食,也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就这样,我们家乐于吃牛羊肉的习惯延续至今。</p> <p>一次又一次</p><p>从叠嶂山峦及沸腾的钢花</p><p>澎湃,驿动的一角</p><p>向北,未央时分</p><p>远望夕阳,早起的月牙</p><p>一路牵扯,痴痴的心绪</p> <p>无风的时刻</p><p>草原的感应是甜的</p><p>笔尖在夜里寻找</p><p>寻找天明的蔚蓝</p><p>键盘在灯下敲击</p><p>敲击如初的心房</p> <p>快到家了</p><p>脉搏跳动的似乎猛烈</p><p>随即,渐渐安然</p><p>淹没在茫茫的草原</p><p>继续跳动着</p><p>向往家的方向……</p> <p>美篇配乐,为蒙古族歌手巴图演唱的《长生天吻过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