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备课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准备工作做好了,才能有序可循,有备无患,有的放矢。六年组三位数学教师在课前共同研讨,明确分工,主备教师:李凡,线上教学:李伟辉,评课教师:于凯玲。经过研究教材、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研讨教学过程,集众人智慧,取长补短。</p> <p>教学目标:</p><p> 1.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 </p><p> 2.认识圆锥的高,并会准确测量圆锥的高。</p><p> 3.区分旋转成的圆锥图形和圆锥裁剪后形成的图形的不同,进而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p><p> 教学重难点:</p><p> 重点:圆锥的特征。</p><p> 难点:圆锥高的测量方法</p> <p>精神饱满的李老师准备直播教学。</p> <p>第一环节: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图形。</p> <p>第二个环节:探究圆锥的组成,连麦中的男孩说:圆锥剪开是一个三角形,机智的老师在此设下伏笔,只有你用心听,积极参与,一会儿就有你想要的答案。</p> <p>第三个环节:运用对比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圆柱和圆锥特征的理解。</p> <p>第四个环节:高的测量运用课件展示清晰明了。</p> <p>第五个环节:在验证提高的过程中把张宇的问题解释的特别到位,那时体现师生的默契和教师的灵感,尤其突出的是二班的代洪博配合极佳,和老师对话的过程中就把问题解决了,看!下面的图片就是这个好孩子。接着老师强调,又找同学互动,相信学生一定可以区分圆锥旋转与展开的不同。很轻松的就把难点突破了,我们几个研讨时还担心这个问题,没有想到就这样顺利。所以说一个好学生可以成就一个老师,一个好老师可以培养一批好学生。</p> <p>第六个环节:课堂总结。</p> <p> 短短的一节课30分钟结束了,却带给我们更深的思考,李老师这堂课,不仅重视结果,更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在推理结论,突破难点的过程中,学生乐于动脑,积极连麦。停课不停学,六年组老师不断探索新的线上教学方式,让四小的学生能够在疫情期间更好的学习,我们在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