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主力登岛,琼崖纵队内应一一纪念海南岛解放70周年特别报道

张崇发

<p>&nbsp;&nbsp;&nbsp;<b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四野主力登岛&nbsp;&nbsp;&nbsp;&nbsp;琼崖纵队内应</b></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一一纪念海南岛解放70周年</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作为北京来的候鸟,我把海南看做第二故乡。因此,急于认识海南,熟悉海南,并打心眼里愿意为海南的发展,做些有益的工作。</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19年11月初,一踏上海南这块热土,我就获知:2020年五月一日,是海南島解放七十周年纪念日。人民解放军在琼崖纵队的配合下,用鲜血和生命,从国民党军手中解放了这块美丽的国土及海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作为曾经的军人,作为一个老新闻工作者,我顿时热血沸腾,爆发了写作冲动,打算写若干篇《海南解放战场寻访记》,把70年前的炮火硝烟,把70年前的军民奋战,把70年前战功赫赫的四野铁军的故事,再现在来海南享受美好、欢度晚年的候鸟们眼前,使候鸟们和现在的年青一代,了解海南今日的美丽与美好,是人民军队和琼崖纵队的指战员们,流血牺牲,在枪林弹雨中打下来的!</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享受美好要珍惜胜利果实,安度晚年要感恩解放大军!</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于是,2019年12月初,我便默默开始搜集解放海南岛的人民解放军四野40军、43军的战斗史料,搜集七十年前与解放海南岛有关的的资料,并在澄迈老城地区,打探、寻访当年支援解放军登岛的党员、船工后代和战场遗址。</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老城镇文化站李明兴站长非常支持我,拿出《老城镇志》供我查阅;吉林候鸟李艳女士借给我《战将韩先楚》,北京朋友还寄来李作鹏将军有关材料,及四野司令员林彪的资料。</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遗憾的是,1月底,武汉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寻访战场遗址和四野将士子女、琼崖纵队后人、支前船工后人等工作,不得不停了下来。</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原想在掌握大量史料之后,与多名候鸟文艺工作者携手,创作一组《解放海南战歌》,更是难以开展。只好把解放海南的简史和其中鲜为人知的故事,初步整理出来,先在网上搞一次纪念活动。</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一、毛主席在苏联指挥海南战役</b></p><p><br></p><p> 在金门战役之前,毛主席已经开始谋划解放海南岛,1949年10月17日,正在部署广西战役的毛主席,在致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司令员林彪等人的电报中,已经同时对海南岛战役做出部署:</p><p><br></p><p> “广州敌逃跑方向,不是向正西入广西就是向西南入海南岛。我四兵团似应乘胜追击,直至占高要、德庆、封川、高明、新兴、云浮、郁南、罗定等县……使十五兵团易于攻取海南岛,消灭残敌,平定全粤;二则即是对于入桂作战完成了部队的展开。是否可以这样做,请按情况酌定。”</p><p><br></p><p> 这是目前见到的有关毛主席谋划攻琼的最早电文。12月,毛主席远赴苏联访问,一系列关键的渡海作战电文就在此期间发出。12月18日,毛主席向林彪发电《渡海作战必须注意的问题》,不畏金门失利带来的影响,果敢同意渡海作战及其部署,其电文如下:</p><p><br></p><p>林彪同志(中央转): </p><p><br></p><p>   十日十四时电悉。</p><p>   (一)庆贺你们歼灭白崇禧的伟大胜利。</p><p>   (二)同意你的部署,即陈赓略作休整即入云南,四野入桂各军休息二十天,大部分散剿匪,另以四十三军及四十军准备攻琼崖。</p><p>   (三)渡海作战,完全与过去我军所有作战的经验不相同,即必须注意潮水与风向,必须集中能一次运载至少一个军(四五万人)的全部兵力,携带三天以上粮食,于敌前登陆,建立稳固滩头阵地,随即独力攻进而不要依靠后援。因为潮水需十二小时后第一次载运船只方能返回运第二次,而敌可用海空军切断我之运输,故非选择时机一次载运一个军渡海登陆,并能独力攻进,建立基地,取得粮食,便有后援不继,遭受重大损失之危险。三野叶飞兵团,于占领厦门后,不明上述情况,以三个半团九千人进攻金门岛上之敌三万人,无援无粮,被敌围攻,全军覆灭。你们必须研究这一教训。海南岛之敌,可能较金门敌人战力差些,但仍不可轻敌。请告邓、赖及四十军、四十三军注意,并望你向粟裕调查渡海作战的全部经验,以免重蹈金门覆辙。</p><p>   (四)湖南省政府可于中南军政委员会成立后改组。但程潜除任中南副主席外,其湖南军政委员会仍应存在,即使无具体工作,留一招牌亦有作用。此点程在京时,我已向他当面谈过,请加注意。</p><p>   (五)关于城乡、公私、工商、劳资等相互关系,比重问题,已托邓子恢[11]同志向你转达,有何意见,望告。关于军队参加生产问题,请回汉口后统筹办理。</p><p>   (六)整个中南六省的工作重心,已由军事转到经济与土改,希望你们于明年一月间成立中南军政委员会,集中力量领导全区经济工作,并积极准备土改条件。</p><p>   毛泽东</p><p> 十二月十八日于远方</p><p><br></p><p> 不到十天,林彪又转邓华、赖传珠、洪学智的电报给毛主席,请示在旧历年前进攻海南岛,毛主席立即回电《关于同意争取在旧历年前进攻海南岛的方针的电报》,同意林彪的请示,电文如下:</p><p><br></p><p>林彪同志(中央转):</p><p> 转来邓赖洪廿七日电已悉。同意该电所取方针,即努力争取在旧历年前进攻海南岛,但以充分准备确有把握而后动作为原则,避免仓卒莽撞造成过失。为此,邓赖洪应速到雷州半岛前线亲自指挥一切准备工作,并且不要希望空军帮助。</p><p> 毛泽东</p><p> 十二月卅一日</p><p><br></p><p> 之后,以邓华为首的渡海兵团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渡海作战准备,但是根据实际情况,要想在旧历年前进攻海南岛,恐有不妥,各项准备工作尚有不足,贸然行动恐怕于我不利,于是向毛主席请示推迟进攻时间,毛主席采纳了第一次改变部署的意见,发出电文《大力做好解放海南岛的准备工作》,电文如下:</p><p><br></p><p>中央转林彪同志:</p><p>  (一)一月六日电及转来邓、赖、洪一月五日电均悉。</p><p> (二)既然在旧历年前准备工作来不及,则不要勉强,请令邓、赖、洪不依靠北风而依靠改装机器的船这个方向去准备,由华南分局与广东军区用大力于几个月内装置几百个大海船的机器(此事是否可能,请询问华南分局电告),争取于春夏两季内解决海南岛问题。</p><p> (三)海南岛与金门岛情况不同的地方,一是有冯白驹配合,二是敌军战斗力</p><p>较差。只要能一次运两万人登陆,又有军级指挥机构随同登陆(金门岛是三个不同建制的团又无一个统一的指挥官,由三个团长各自为战),就能建立立足点,以待后续部队的继进。 </p><p> (四)请要十五兵团与冯白驹建立直接电台联系,并令冯白驹受邓、赖、洪指挥,把琼山、澄迈、临高、文昌诸县敌军配备及敌海军情况弄得充分清楚,并经常注视其变化。</p><p> (五)同时由雷州半岛及海南岛两方面派人(经过训练)向上述诸县敌军进行秘密的策反工作,勾引几部敌军于作战时起义,如能得到这个条件,则渡海问题就容易得多了。在目前条件下,策动几部敌军起义应该是很可能的。此事应请剑英、方方、冯白驹诸同志特别注意用力。华南分局应加以讨论,定出具体的策反办法,并于三四个月内获得成绩。</p><p><br></p><p> 毛泽东 一月十日</p><p> 金门失利的一个血的教训,就是大批部队不能同时登陆,后援不及导致全军覆没,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中,是要吸取这个教训的,但是海南与金门又有很大的不同,岛内有冯白驹接应,加之海南岛海岸线很长,敌军防御应有薄弱之处。到底采取大举进攻,还是先分批偷渡,考验指挥者的军事智慧。毛主席当机立断,第二次改变战略部署,同意渡海兵团的分批偷渡和大举进攻相结合的办法,发电《复电同意林彪以第四十三军一个团先行渡海的指示》。</p><p> 2月12日,在莫斯科的毛泽东迅速复中央转林彪电报说:“二月十日廿时电悉,同意四十三军以一个团先行渡海,其他部队陆续分批寻机渡海。此种办法如有效,即可能提早解放海南岛。”</p><p> 毛泽东</p><p> 二月十二日四时</p><p><br></p><p> 后勤是战役取胜的保障,必要的军费物资能提振军心、改善装备和提高战斗力,毛主席在关于解放海南岛战役经费问题上,曾做出批示:</p><p><br></p><p>陈云、林彪二同志:</p><p> (一)请陈云同志拨发必要的军费及战费;(二)请林彪同志根据陈云同志正批准的经费情况告知邓华。</p><p><br></p><p> 毛泽东</p><p> 三月二十九日</p><p><br></p><p> 1950年5月19日,毛泽东在十五兵团给军委并野司的电报《帆船对军舰作战经验》上批示:</p><p> “这是人民海军的首次英勇战绩,应予学习和表扬。”</p><p> </p><p> &nbsp;二<b style="font-size: 20px;">、伯陵防线"固若金汤"</b></p><p>  1949年12月,国民党在海口成立了海南防卫总司令部,以薛岳为总司令,辖陆军5个军和特种兵部队一部;海军第三舰队及海军陆战队1个团,有各型舰船50艘;空军4个大队,有战斗机、轰炸机和运输机共45架。三军总兵力共10万人。</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经过几个月的苦心经营,薛岳在海南岛包括琼州海峡在内,构建了坚固的环岛立体防御体系,以其个人名字命名为“伯陵防线”,并吹嘘这条防线固若金汤。</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其兵力部署是:以32军为主编为第一路军,担负琼东区的守备任务;以62军、暂编13师、教导师编为第二路军,担负琼北区的守备任务;以新编四军、64军、海南警备二师编为第3路军,担负琼西区守备任务;以63军、海南警备3师、琼南要塞司令部和海南防卫总司令部特务团等编为第4路军,担负琼南区的守备任务;另从各防区抽调5个师作为预备队;海、空军的舰艇和飞机大部部署于琼北地区,封锁琼州海峡,阻挠解放军渡海登岛作战。</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49年12月中旬,中南大陆全部解放后,国民党军余汉谋、白崇禧集团残部,逃至海南岛。经补充、整训后,共有第62、第63、第64、第32、第4军共5个军19个师,另有海军第3舰队50余艘舰船、空军1个大队20余架飞机和地方保安部队约10万人。海南岛防卫总司令薛岳指挥岛上守军,这就是当时所谓的海、陆、空“立体防御”。国民党企图凭借琼州海峡固守,将海南岛作为尔后反攻大陆的基地。</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 style="font-size: 20px;">二、叶剑英稳扎稳打</b></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对于海南岛国民党的兵力部署,作为广东省军区司令员,叶剑英并不完全胸中有数。因此,当中央军委要求1950年2月以前解放海南岛的指示下达后,叶剑英没有匆忙决策,而是先进行调查研究。他电令琼崖纵队司令员冯白驹,要求其详细报告岛上敌军兵力、布防情况和中共琼崖纵队的战斗力及根据地分布情况。冯白驹先后派出琼纵副司令员马白山、参谋长符振中等,带领约一个连的兵力偷渡过海,到达广州,向叶剑英和15兵团负责人汇报情况。</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叶剑英认真研究了岛上敌情和琼纵的接应能力,综合考虑我军的作战能力及作战准备情况,认为我军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仓促进攻,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应当推迟作战时间。中央军委接受了叶剑英的意见,将海南岛战役后延。</p><p>  1950年2月1日,广东军区和15兵团召开作战会议。叶剑英、邓华、赖传珠、韩先楚、李作鹏、张池明等军以上领导干部齐聚广州,共商解放海南岛之大计。会议分析研究了敌我双方情况,认为海南岛战役与金门战役相比,我军有许多优势:一是海南岛海岸线长,登陆点多,便于偷登与强渡;二是有冯白驹领导的琼崖纵队的全力接应,有根据地和游击区可以立足;三是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四是海南岛的敌军,是国民党的残兵败将,在我人民解放军的打击之下,已成惊弓之鸟,士气低落。叶剑英和与会人员反复研究,最终确定了海南岛战役的具体作战方案。</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四<b style="font-size: 20px;">、陆军渡海先备船</b></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49年12月,第4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充分准备,争取于1950年春夏两季内解决海南岛问题的指示,以第15兵团司令员邓华、政治委员赖传珠指挥第40、第43军2个军及1个加农炮团、1个高炮团和部分工兵、通信兵、反坦克炮兵共10万人,组成渡海作战兵团,于12月下旬进入雷州半岛,进行战役准备工作。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该地政府的大力协助下,经过2个月的努力,征集、修补了2000多只木帆船,部分改装了机帆船,动员参战船工4000余人,解决了渡海作战的主要问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五、3次偷渡,暗暗向岛内运送兵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 1950年3月5日19时30分,第40军118师352团1个加强营799人,分乘13艘船,从雷州半岛灯楼角启航。至6日11时,到达海南岛西部儋县以西海域,发现船只10余艘。该部尾随这批船,14时到达预定登陆点一一白马井以南海域,随即冒着守军的飞机、军舰和地面火力,强行突击登岛,击溃守军的两个连,与接应的琼崖纵队第1总队会合。战斗中我军伤亡33人,船只大部被国民党军炸毁。</p><p class="ql-block"> 2、 1950年3月6日19时,第40军119师356团从北海市东南的白虎头启航,向涠洲岛进发。7日2时,该团登陆成功,至10时全歼涠洲岛守军,缴获大小木船300余艘。</p><p class="ql-block"> 3、3月10日13时,第43军128师383团1个加强营1007人,乘21艘船,从湛江东南硇洲岛启航。航行中遇到7级大风,与风浪搏斗十几小时后,于11日9时在海南岛东北部的赤水港至铜鼓一线先后登陆,粉碎国民党1个团的抵抗,当日下午与琼崖纵队独立团会合。</p><p class="ql-block"> 3月11日,43军以128师383团一营,配属九二步炮连共1000多人,组成第二个渡海先遣营,由团长徐芳春率领,琼崖干部林栋协助,突破了国民党守军的封锁,于12日晨到达文昌游击区。</p><p class="ql-block"> 26日,40军以118师352团主力、353团二营和炮兵大队共3000人,组成先遣偷渡团,在琼崖纵队副司令员马白山和118师政治部主任刘振华率领下,第三次偷渡成功。</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 六、以团为单位偷渡,乘虚而入</b></p><p class="ql-block"> 第一批2个营的偷渡成功和涠洲岛战斗的胜利,不仅有力支援了琼崖纵队的反“围剿”斗争,缴获了一批船只,更查清了守军的海防虚实。为了继续加强岛上力量,我军决定派出2个团,实施第二批偷渡。</p><p class="ql-block"> 1950年3月26日19时,第40军118师1个加强团(2900余人),分乘81艘木船,自雷州半岛灯楼角启航。由于启航后不久风停,又遇大雾和潮水东流,船队无法保持队形,各船只好自行按预定方向行驶。27日晨,陆续在临高角东北宽20多公里的地段上分散登陆。登陆后部队逐步集中,先后击溃国民党军10多个营的层层阻击,于29日与接应部队会合。</p><p class="ql-block"> 3月31日22时30分,第43军127师的4个营(3700余人)组成加强团,分乘88艘船,从博余港启航。部队大部于4月1日3时至6时在北湾港一带顺利登陆,在接应部队配合下击溃岸防。其中2个连误登白沙门孤岛,与国民党军队苦战两昼夜,大部伤亡。另有4艘船航至海岸,发现主力未到而返航,途中遭国民党军海空兵力突击,伤亡170余人。</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七、主力登陆,强行渡海</b></p><p class="ql-block"> 我军两批偷渡部队登陆后,国民党军队非常恐慌,随即停止进攻琼崖纵队,集中力量加强正面海防。此时,我军已登岛部队近1个师,战役准备工作也已基本就绪。</p><p class="ql-block"> 考虑到4月21日前后,有东风可以利用,我军遂决定择日组织两个军的主力,强行渡海。</p><p class="ql-block"> 4月16日19时30分,第40军和第43军共8个团2.5万余人,分乘380艘帆船、32艘机帆船,从雷州半岛南端启航。经过与国民党军舰彻夜海战,突破了海上封锁。</p><p class="ql-block"> 4月17日2时至6时,我军在海口以西至临高角地段突击登岛。第40军指挥所率第118师第353团2个营及第354团、第119师3个团、第120师第358团共6个团在博铺港、临高角地段登岛后,击溃了国民党第64军2个团的抵抗,当晚进至临高东西一线,与接应部队会师。</p><p class="ql-block"> 4月18日拂晓,国民党第62军2个团和暂编第13师2个团由福山市向我军进攻,被我127师击溃。128师一部乘胜攻入福山市,歼守军大部。当晚,我军在福山及其东南部集结,准备围歼澄迈的国民党第62军军部。</p><p class="ql-block"> 4月19日拂晓,第118师围攻美台市国民党第64军156师师部及第466团,战至12时,攻占该地,歼守军大部。第119师奔袭加来市国民党第64军军部,由于守军已逃窜,仅追歼一部。</p><p class="ql-block"> 第43军前指率2个团的兵力,在玉包港、雷公岛地段登岛后,在桥头市地区歼国民党第64军1个团。当晚进至花场港以南文生村、傅才一线,与127师及琼崖纵队各一部会师。</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 八、 以澄迈为主战场,决战决胜</b></p><p class="ql-block"> 4月19日,国民党第62军主力集结在澄迈,第32军第252师及教导师、暂编第13师残部分别由嘉积、海口向澄迈、美亭增援。</p><p class="ql-block"> 为歼灭国民党军机动兵力,我第40军奉命围歼澄迈之国民党守军,第43军则进至美亭、白莲地区,歼灭由海口、定安增援澄迈之国民党守军。两军于19日晚向指定地区攻击前进。</p><p class="ql-block"> 19日24时,我第40军主力从加来市、美台市地区出发,向澄迈急进。21日3时30分,进占澄迈,发现澄迈之国民党军已于19日出援美亭。指挥部决心乘国民党军对我第43军实施包围之际,对国民党军实施“反包围”,遂令第43军克服一切困难,坚守阵地。同时,命令第40军主力分两路向美亭市东西两侧包围迂回。第120师第358团进至澄迈东北的北排山时,与国民党第252师一部遭遇,全歼该处的国民党军队。</p><p class="ql-block"> 4月20日7时,我第43军共3个团另1个营到达美亭地区,与国民党第32军252师的1个多团遭遇。我军立即将国民党军包围于美亭市,同时占领该市东面和北面的有利地形。国民党集中第62军主力、第32军252师的1个团、教导师2个团,在航空兵支援下,自东西两面向我军阵地发起猛攻。第43军在两面御国民党的不利情况下顽强作战,激战至21日10时,歼国民党军1个团部和5个连,守住了阵地。</p><p class="ql-block"> 4月21日17时,我第40军主力进至美亭市东西两侧,与第43军形成了对国民党第62军的合围态势。</p><p class="ql-block"> 22日,我军粉碎国民党第62军和第32军252师、教导师的抵抗,歼其一部,同时全歼美亭突围之国民党军。随即,乘胜向海口急进,于23日拂晓占领琼山,23日8时解放海口市。</p><p class="ql-block"> 4月23日19时30分,我军第二梯队第3军指挥所率5个团的兵力,从雷州半岛三塘港起渡,24日1时至4时于天尾、后海市地段顺利登岛。</p><p class="ql-block"> 国民党见大势已去,于4月22日下达总撤退令。令第一路军撤至万宁、乐会,第二路军至陵水,第三路军撤至北黎、昌江、感恩,第四路军集结于三亚。</p><p class="ql-block"> 薛岳乘飞机逃往台湾。</p><p class="ql-block"> 我军指挥部发现上述情况后,于24日16时命令乘胜追击,除留43军第127师主力守备海口外,分东、中、西3路迅速追歼逃军。</p><p class="ql-block"> 1950年5月1日,海南岛全岛解放。</p> <p><b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九、马村船工4次巧送情报</b></p><p><b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国民党部队为了阻击解放军登岛,在澄迈县丰盈村、拔南村驻一个团,文大村、东水港村驻一个团,马村驻一个营,老城驻一个师。沿海一带重兵把守,形成铁壁合围之势。并对海岸严加封锁,禁止渔船出海,强迫渔民把渔船集中搁于海滩,不经许可任何人不能动用,切断大陆与海南的联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为了让解放军随掌握敌情,澄迈县委把偷渡送情报任务交给马村党支部。马村支部的党员机智勇敢,灵活巧妙,4次偷渡海峡,把情报送到解放军手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第一次,送情报人员以到临高换大米和盐为由,巧妙与敌人周旋,拿到出海通行证。第二次,以运送春节年货为由,预先拿到“船只出海通行证",把情报藏在条糖和竹杆内。党员马家范等10人,分别挑着条糖登船,马汉蕃、马汉森、马传秀拿烟、酒、糖将敌人引开,渡船在夜色中避开敌岗哨,驶出马村港。第三次,除了送情报外,更重要的任务是送工作人员及船工到海北。执行任务的有:马家恕、王炳芳、王鼎瑞、王炳参、吴寿益、温文统、温智能等12人。他们悄悄从敌人禁区取出摇船,隐蔽在红树林中,先从马村海岸去结网浮位处,再由文大村人员,用帆船到预定地点接应。偷渡人员机警地越过敌禁区封锁线,登船离岸。渡船到预定接渡地点时,接送的船却不见踪影。原来,文大村、东水港村的渔船,忽遭敌人封锁。无奈,偷渡人员只好在狂风恶浪中,搏斗了一整夜,拂晓时终于抵达海北,出色地完成了第3次偷渡任务。</span></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第4次是,1950年4月26日,拔南村船工吴亦真、洪永昌、曾庆轩、曾冲临、蔡发明、蔡正昌等6人,先驾船去海北送情报,返回时从海北运送3名解放军情报人员回海南。途中,被国民党海上巡罗兵抓获,连人带船押回秀英港。不久,6名船工、3名解放军情报员,在海口市红坎坡英勇就义。</p><p><br></p><p><br></p> <p>&nbsp;&nbsp;&nbsp;<b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 &nbsp;十、血战风门岭</b></p><p> 1950年4月20日,我43军127师381团警卫连,攻占了风门岭。21日凌晨3时,381团一连来风门岭接防,阻击从海口增援美亭、黄竹的国民党军。</p><p> 战斗中,国民党军地空联合进攻,重兵轮番冲锋,妄图占领风门岭。在连长朱国胜带领下,一连指战员奋起还击,打退敌人13次进攻,斃敌500余人,击伤1600余人,击伤敌机一架,击溃3个步兵团、1个山炮连、3个迫击炮连、5门火箭炮、6架飞机的疯狂进攻。连长朱国胜与200多名战士(含增援的381团警卫连一个排)壮烈牺牲,最后只剩下王玉山等13名勇士仍坚守阵地,直至胜利!战后,43军授予一连“渡海英雄连"光荣称号。</p><p> 在风门岭阻击战中,国民党军发射炮弹数千发,飞机投弹600余枚,炮火将风门岭削低一米。</p><p> 战斗中,中共澄迈县委和澄四区委组织担架队,并动员附近群典村、美著村的共产党员、民兵和群众上前线,为我军送弹药、送饭送水、抢救伤员。</p> <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文字资料:网络、《老城镇志》</b></p><p><b style="font-size: 20px;">图片资料:《战将韩先楚》</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老城镇志》</b></p><p><b style="font-size: 20px;">照片:张崇发</b></p><p><b style="font-size: 20px;">制作:张崇发</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