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磨蹭、马虎等不良习惯是孩子在学习中常见的毛病,这些现象的产生都有一个形成过程,不是哪一天突然磨蹭或突然马虎的。</p> <p> 早上赖床起不来,晚上写作业慢吞吞,也许每个家庭都有这么一位磨蹭、马虎的孩子。有些家长操碎了心,可孩子还是不认真。如何让孩子克服磨蹭、马虎等不良习惯?今天这节课将由陈艳老师为我们揭晓答案。</p> <p> 一、认识磨蹭和马虎</p><p> 磨蹭和马虎常常见于1至3年级的孩子,带有普遍性。磨蹭和马虎看似行为表现差别不大,但其背后的原因却千差万别,如果不重视,同样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健康成长。父母的责任就是要找出孩子磨蹭和马虎的深层原因,对症下药,以改善孩子的行为。很多家长会好奇,为什么自己家的孩子做同样的事要比其他孩子多出两三倍的时间?这背后,其实是有很多深层原因的。</p> <p> 二、磨蹭的原因和对策</p><p> (一)磨蹭的原因</p><p> 1、天生的慢性子</p><p> 有些孩子磨蹭的原因可能来自遗传,比如父母做事慢条斯理,本身就是个慢性子的人,孩子遗传了父母的特质,做起事来自然也是不急不躁。</p><p> 2、缺少兴趣,注意力不足</p><p> 有时候家长让孩子刷牙洗脸,孩子表现的特别慢,但孩子玩乐高玩具的时候反而特麻利,一会就拼好了。这就是兴趣带来的行动差别。一些孩子身体协调能力差,导致注意力缺失,这也是孩子磨蹭的原因之一。</p> <p> 3、家长要求太严或者包办太多</p><p> 有一个孩子,早上从起床到吃饭,每次都要1个小时。穿衣服就像电影里的慢动作。现在孩子已经2年级了。孩子妈妈说,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就发现有磨蹭的问题,可我怕孩子上学迟到,就替他穿衣服,把饭端到孩子床上。</p> <p> 当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的时候,行动就会更有效率,这体现出孩子对问题的重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反之,父母对孩子的事大包大揽或者太过严格,使孩子误以为这些事都是父母应该做的,与自己没关系,这就会抑制孩子做事的积极性。</p> <p> 4、躲避家长额外功课的故意行为</p><p> 很多家长在孩子做完学校布置的作业后,还要另外再给孩子布置一些功课,将孩子原本自由活动的时间填满。有些孩子为了躲避家长额外布置的功课,就会故意拖慢做作业的速度。</p><p> 5、缺乏时间观念</p><p> 有时候家长会对孩子说,再给你5分钟,你必须把作业做完。很多孩子并不理解5分钟到底有多长,这段时间可以做多少事。所以家长认为孩子磨蹭,很多时候是因为孩子没有把时间观念和具体事实联系起来,表现出孩子磨蹭的假象。</p> <p> (二)磨蹭的对策</p><p> 1、戒掉唠叨、催促</p><p> 家长与孩子说话要尽量言简意赅,对同一件事避免重复。比如孩子在看电视,但到了睡觉的时间,家长只要告诉孩子刷牙睡觉就可以了,而不是反复和孩子说你快点去刷牙,你怎么还不去刷牙这样的话。</p><p> 2、改掉包办、替代</p><p> 早上上学的时候,定好几点出门要严格执行。让孩子自己穿衣服、洗漱、整理书包。</p> <p> 3、加强孩子时间观念</p><p> 可以通过形象化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比如吃饭的时候,计算喝一碗粥要多长时间,穿衣服的时候给孩子计时穿好要多久。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时间与生活体验之间建立联系,不但有效,而且易于理解。</p><p> 4、多给孩子自我管理的机会</p><p> 让孩子自己规划日程,比如什么时间做作业,先做哪一门课程,甚至玩游戏的时间也可以让孩子自己安排。</p> <p> 三、粗心的原因和对策</p><p> (一)粗心的表现</p><p> 粗心是指原本理解和会做的事,由于自己不仔细而造成了差错,它与不理解、不会做而造成的差错是不一样的。“粗心”在学习方面表现明显,例如:在数学方面,把“+”看“÷”,忘了写答案等等;在语文方面,拼音声母、韵母分不清楚,认字认半边等等。</p><p> 在生活中,粗心表现为:自己的屋里乱糟糟,上学时忘了带课本,写作业字迹潦草,经常找不到文具等等。</p> <p> (二)粗心的原因</p><p> 1、家长不恰当的强化</p><p> 孩子在考试的时候,因为粗心丢了分数,家长不但没有及时纠正,还在言谈中表示粗心只是一时疏忽,算不上大事。这种做法给了孩子一个错误的暗示——粗心是一件正常的事。这种不当的强化会成为孩子自我辩解的理由。</p> <p> 2、基础知识不牢</p><p> 孩子对所学的知识掌握不熟练,记忆不牢固,做题的时候就会表现出看似粗心的错误,实则是知识储备不充分。</p><p> 3、感统失调的表现</p><p> 感统失调表现出大脑和身体不能协调发展,将想法转换成行动的时候就会出现差错,比如一道很简单的试题,脑袋里想的和嘴上说的都是正确答案,但写到卷子上的却是个错误的答案。</p> <p> 4、家长帮助检查</p><p> 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会让孩子产生“兜底”的心里,认为就算自己不认真做作业,爸爸妈妈也会帮我检查,结果就是孩子表现的粗心。</p><p> 5、求快不求准确</p><p> 6、缺乏责任心和耐心,不够重视</p> <p> (三)粗心的对策</p><p> 1、给孩子提供正面强化,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p><p> 2、帮助孩子安排作息时间,养成认真仔细的作业习惯</p><p> 3、帮助孩子养成检查学习结果的好习惯</p><p> 4、培养孩子的责任心</p><p> 5、和谐的家庭气氛能培养愉悦平和的心境,让孩子做事不骄不躁</p> <p> 王洪木小学的三宽负责人老师每天准时推送课程信息,提醒家长们观看三宽家长课程。</p> <p> 家长们认真观看三宽课程,用心做笔记。</p> <p> 家长们的学习感悟。</p> <p> 发现孩子做事粗心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粗心,避免给孩子贴标签。保证孩子有充足的时间做作业,宽松的氛围会使孩子做事更投入。可以经常让孩子参与家务活动,比如拖地、擦桌子,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尽量避免替孩子检查作业,让孩子养成自己检查的习惯。和谐的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也可以改善孩子粗心的行为习惯。</p> <p> 课程提供:三宽家长学校</p><p> 图文编辑:许秀明</p><p> 审核校对:贺庆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