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符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侯立芬(右一)正在接受采访</p><p><br></p><p> 文/赵汗青 图/刘欣华</p><p><br></p><p> 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走进宿州市符离村,连续三天独家采访白居易与符离少女陈湘灵绝恋之地——符离。</p><p> 这个符离就是今天的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镇符离村,古时,因北有离山,地产苻草而得名。</p><p> 春秋战国时,为“苻离要塞”。苻离县始建于秦朝。汉王莽改曰“苻合”。后来,苻改符。后魏武定六年改为雎州雎南郡,隋开皇三年,州郡之名废,复为县,唐元和年间,隶宿州;太和后,州治曾徙於此。</p><p> 唐朝时期的符离是白居易的第二故乡。现在仍流传着白居易与初恋女友陈湘灵在符离相识、相恋的凄美爱情故事。白居易一生历经唐代宗 、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九位皇帝,实属罕见。公元782年,11岁白居易随家迁至符离居住,他在符离时期前后有20多年,少年时曾爱上了符离少女陈湘灵,可惜门不当户不对,被白母拒绝,为了陈湘灵,白居易直到37岁才娶妻。</p><p> 在历史上很多名人都是符离人,如秦代葛婴,唐朝文人刘翕习、贾握中、贾沅犀、张仲素、张美退等“符离五子”等人。</p><p> 如今符离有新八景,是哪八景?</p><p> 东林草堂、符离晓渡、九孔映日、紫薇花开、老街印像、月河碧波、晨钟暮鼓、唐河垂钓。</p> <p>东林草堂遗址</p><p><br></p><p> 东林草堂:</p><p> 古符离村的东菜园庄,在濉河与沱河、引河三岔口交汇处,有一片高宅地,此地就是白居易的家——“东林草堂”。这是一片鸟飞有声,落叶有响的雅客“净土”,适合文人居住,白居易选择居住之地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性而决策的。“东林草堂”现在正在规划设计恢复重建中,此为符离村新八景第一景。</p> <p> 符离晓渡遗址</p><p><br></p><p> 符离晓渡:</p><p> “濉河”,是秦汉以来宿州至徐州古驿道的必经之地,老宿州八景之一的——“符离晓渡”即在于此。每当清晨,晓渡彼岸金鸡啼鸣,濉河之上鸟语花香,桥上桥下车舟喧嚣。夕阳西下时,勾勒一幅最美的渔舟唱晚图。随着津浦铁路和206国道改道建通车后,“符离晓渡”虽被废之,但今遗址尤存。此为符离村新八景第二景。</p> <p> 文物保护单位九孔桥</p><p><br></p><p> 九孔映日:</p><p> 符离村境内唐河上有一座老桥,就是历史上的名桥“九孔桥”。九孔桥古朴典雅,整体结构全靠是石头为原料,桥面由石板錾,错落有致平铺而成,整个桥涵由九个桥拱组成,因此得名“九孔桥”。阳光映照下,九孔在水面上泛着金光,此为符离村新八景第三景“九孔映日”。</p> <p> 2400亩紫薇花基地</p><p><br></p><p> 紫薇花开:</p><p><br></p><p> 符离村境内有一条引河,“东林草堂”遗址前的引河两岸有两千多亩紫薇花。紫薇,比起众多的世间之花,算不上第一眼惊艳,但在这夏日,迎着酷暑和烈日敛艳,开得灿烂美丽,欣欣向荣,令人惊叹。在高温来袭,酷热炙烤大地,万物都变得垂头丧气的日子,这看似秀丽的紫薇却爆发了蓬勃的生命力,极致怒放,全无颓败之色,反而艳势不减,有一种愈热愈美丽的劲头。难怪白居易那句“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此语道尽紫薇异于群芳的本质。此为符离村新八景第四景“紫薇花开”。</p> <p> 老街印像(图片来自网络)</p><p><br></p><p> 老街印像:</p><p><br></p><p> 明代弘治版《宿州志》载:符离有汉唐风格建筑古城老街,是宿州历史上第一座砖木结构城。多年来,古城老街经历了多次兵祸,却没有被毁,仍然保持了历史的原貌。后来,由于历史原目城门、城墙以及城内的文庙、城隍庙、孔庙相继被拆,但是古城老街的格局还在。符离村有老人说:“记得古老的老街房顶上瓦片漆黑,裸露的木纹粗糙不平,仿若年迈的老人筋脉凸凹的皮肤,支撑房屋的柱子和房梁已有朽痕,甚至歪斜。还有老人说,记忆中半街房屋的瓦片是青色的,铺面的木板细腻光滑,富贵人家还有雕花。如今,当地政府正在规划设计重建老街。此为符离村新八景第五景“老街印像”。</p> <p> 月河碧波</p><p><br></p><p> 月河碧波:</p><p><br></p><p> 符离村境内有条月河,弯如月牙,在金色的秋阳里默默流淌,杨柳轻抚,碧波无语。沉默,月河的碧波在沉默里修行!月河说:世界如此的热闹,谁为我的心找一个居所,安放宁静与祥和。其实,宁静与祥和就在碧光里闪着金波。此为符离村新八景第六景“月河碧波”。</p> <p> 禹王庙遗址</p><p><br></p><p> 晨钟暮鼓:</p><p><br></p><p> 白居易有诗道:</p><p> 我与二三子,策名在京师。官小无职事,闲于为客时。</p><p> 沉沉道观中,心赏期在兹。到门车马回,入院巾杖随。</p><p> 清和四月初,树木正华滋。风清新叶影,鸟恋残花枝。</p><p> 向夕天又晴,东南馀霞披。置酒西廊下,待月杯行迟。</p><p> 须臾金魄生,若与吾徒期。光华一照耀,殿角相参差。</p><p> 终夜清景前,笑歌不知疲。长安名利地,此兴几人知。</p><p> 这首诗是不是白居易在符离时所写?尚未考证。但清光绪版《宿州志》载:月河岸边符离村境内有古观名禹王庙,是纪念大禹而建。转眼,千年已逝,紫薇花落,一切归于平静。白居易和陈湘灵被世俗偏见而分开,他们是多么渴望心灵回归到最纯真的状态,将日子过得慢一点,再慢一点,繁华尽处,寻一处山谷,建一处木制小屋,铺一青石小路,种一片十里桃林,两人晨钟暮鼓,安之若素。</p><p> 目前,符离村委会正在规划设计恢复重建这座千年前的古观“禹王庙”。此为符离村新八景第七景“晨钟暮鼓”。</p> <p> 侯立芬书记(左一)身后就是垂钓者</p><p><br></p><p> 唐河垂钓:</p><p><br></p><p> 一年四季,无论刮风下雨,符离村境内的唐河河床里,或隔三米,或差五米,密密麻麻都是钓鱼人。远远望去,蔚为壮观。垂钓之际,在静逸环境中,手持钓竿,口含零食,与自然景色相对,自身此境,可涤尽繁琐,发人深省,追究人生意味。此为符离村新八景第八景“唐河垂钓”。</p><p>······</p><p> 这真是:</p><p> 符离晓渡濉水深,</p><p> 长河渐落晓星沉。</p><p> 居易悔恨负湘灵,</p><p> 碧海青天夜夜心。</p> <p>赵汗青 简介:</p><p> 赵汗青,本名赵先杰,配字汗青,男、汉族,安徽宿州人,祖籍淮北,资深媒体人、博士、旅京作家、文史学者。1992年起:先后任安徽经济报宿州记者站站长、美国麓鹿出版社华文版副总编、《中国新闻杂志》副总编辑、《天下时报》网总编辑。</p><p> 已出版20万字军事历史小说《垓下之战》等九部作品。</p><p><br></p><p> 安徽省宿州市党史研究员</p><p> 安徽省宿州市侨联常委</p><p> 安徽垓下研究会学术顾问</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