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如果知识是沃土,他就是小苗,他要不断的学习,吸收知识的养分,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他就是王浩宇,一个活泼、聪明、可爱、懂事的孩子。对待学习勤奋、认真、踏实。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原有的生活节奏,让原本普通的假期变得如此“非常”。但非常时期“停课不停学”,王浩宇同学每天通过微信,钉钉在线学习课程,与老师积极互动,认真做笔记,及时完成作业。</p> <p> 如今的他坚守着“我不是最好的,但必须要做到比昨天的我更好”的箴言,时刻激励着自己。</p> <p>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酷爱足球的他,疫情期间,长时间居家,为了不打扰楼下邻居,放下自己的最爱,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帮助家长减轻负担。</p> <p> 疫情期间,王浩宇通过绘画,手抄报的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爱,为祖国加油,向医护人员致敬!</p> <p>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p><p>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陪伴,虽然妈妈上班很辛苦,但每天还是抽出半小时时间和王浩宇一起读书,共同讨论书中的故事、人物、语言。通过阅读,王浩宇从被动读书变成主动读书,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p><p> </p> <p> 生活中妈妈以身作则,孝敬父母,讲文明,让孩子沐浴在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氛围中。妈妈对孩子的教育,就是这样潜移默化,这样“润物细无声”。</p> <p> 下棋可以提升孩子的智力,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完成作业时,妈妈都会和王浩宇下几盘五子棋,在欢声笑语中,让孩子的生活丰富多彩。</p><p> </p><p> </p><p> 如果学习是桥梁,她就是奋力奔跑的孩子,她要不断学习,获取知识的能量,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她就是张若寒,一个乖巧、懂事、好学的小女孩。2020年春节,本该像往年一样是个温馨团圆、热闹非凡的新年,却被突加其来的疫情占尽了“风头”,我们不仅要在家防疫,开学的日期也推迟了。但我们“停课不停学”,在校领导和老师的努力下我们通过手机学习,虽然不是在学校课堂上,但我们还是像老师要求的那样,背部挺直,认真观看慕课视频,上午听网上名师讲课,下了看老师直播讲题,有不明白的地方及时与老师互动沟通。</p> <p> “疫情无情,人间有情”看着84岁高龄的钟南山爷爷在抗疫一线与医生、护士叔叔、阿姨们每天冒着感染的风险穿梭在病房之间和病魔作斗争,让我们顿时有了底气和依靠。而对于我们这些居家抗疫的人来说,我们不出门就是对社会做最大的贡献。自身的免疫力就是对抗疫最好的特效药。因此,我们要加强体育锻炼,保护好家人和自己的健康,不给社会添乱。</p> <p> 张若寒同学在家给奋战一线的叔叔、阿姨们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p> <p> 我喜欢跳舞,疫情期间也不偷懒,坚持练习。</p> <p> 做手工是我最喜欢的一项放空大脑的兴趣活动了,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动手做一些剪纸、彩泥等小玩意儿。我听爸爸说:“老外婆是一个手艺人,经她的手做出来的剪纸作品和刺绣作品十里八乡都争着要”。可惜外婆不在了,不然我就多了一个手工老师了,就像我们的魏老师一样,一张彩纸、一块彩泥她就可以给你变出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p> <p>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陪伴,不管工作再忙再累妈妈回到家都要辅导我写作业,妈妈总是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的讲解。遇到不太懂的英语作业,妈妈就拿着厚厚的英语词典一个一个单词的查找,然后耐心的陪着我一遍一遍的读通、读懂。“妈妈为了辅导我,付出了很多,我要认真学习,不给父母多添负担。”</p> <p> 抱着手机看了一天,头脑昏沉,目光呆滞。妈妈下班回家总是要陪我做眼保健操,每一天都在保护眼睛。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爱护好身体才能更好的学习!</p> <p> 爸爸妈妈上班很辛苦,我总是力所能及的为她们家务,主动承担照顾妹妹的责任。</p> <p> 我可以给辛苦工作一天的爸爸妈妈准备可口的晚餐,我是不是很棒呢?</p> <p>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只有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才能成长为有能力的人,才能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会再接再厉,继续加油。也希望同学们不要放松学习,我们一起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