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疫情下的作文教学 》 | 共同学习 一起成长

董瑞彦

<h3><br></h3><h3> 怎样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h3><h3> 怎样从精彩生活中汲取鲜活的素材,让鲜活的素材变成灵动的文字!</h3><h3> 昨天我们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河南省实验小学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名师贾丽娟的讲座《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疫情下的作文教学&nbsp;》。</h3> <h3>  贾老师说:“最好的教育往往来自经历和体验,所有危机都是绝佳的教育契机。” 为了进一步激发教育系统干部师生的责任担当,引导广大师生把灾难当教材、把困难当磨砺,做到在灾难面前与国家共患难、与人民共进步,共同完成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与道德教育,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努力把疫情危机转化为物育契机。<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社会即课堂</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生活即教育</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作文即生活</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文章合为时而著,</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歌诗合为事而作</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b></h3> <h3>  社会即课堂,生活即教育。最好的教育,往往来自于经历和体验,所有危机都是绝佳的教育契机。2020年,我们过了一个不一样的春节,春节过后,学校延迟开学,孩子们只能网络学习,作为语文老师,如何把握这一契机,使作文教学更有效开展呢?贾老师就很好地抓住了这一契机,并实现了自己的教学目标。<br></h3> <h3>  生活是作文创作的源头活水。作文与生活是血肉相连的。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h3><h3> 听了贾老师的讲座,我们老师在学习后也有了深刻体会,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吧。</h3> <h3>  在灾难面前,我们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家长、每一位同学必须真正地做到“风雨同舟、携手共进”社会即课堂、生活即教育。我们需要共同面对、共同讨论、共同参与、共同承担,在教学条件变化、交流空间变化中把疫情、把灾难当成教材,把我们应该做的、能够做的、通过努力能够做到的事情,做到最好、做到最佳,保持良好的、积极的心态,共同完成好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进一步树立和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坚韧不拔、从容不迫的奋斗精神和赤诚仁爱、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真正与祖国一起成长,在灾难和不幸面前,让灾难见证我们坚定成长的足迹,让不幸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h3><h3> 我们相信,有大家共同的努力,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h3>

教育

灾难

作文

教材

疫情

契机

生活

教学

成长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