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935年12月18日,为减轻日本以武力手段来鼓动“华北自治”的压力,南京中央政府经与宋哲元等商议组建的冀察政务委员会。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名义上属中央行政院直辖,但实际上有很大的独立性,可自主办理河北、察哈尔及平、津地区的一切军政事务。宋哲元出任委员长。机构中,日本及汉奸势力在机构中有不小影响力。 1936年初,战争狂热军人控制日本内阁,侵华策略由“华北分治”变为全面武力占领。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卢沟桥战争,随后大举进犯平津地区。由于宋哲元二十九军备战不足,抗击失利。至 7月底,平、津两地相继被日军占领。宋哲元二十九军退守河北保定。日军占领平、津后,冀察政务委员会宣告解散,汉奸傀儡政权“华北临时政府”取而代之。 冀察政务委员会为时不满两年。</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民国二十五年为显示冀察政务委员会政权的自治性,由天津造币厂设计制造了一套新式嘉禾币。其中,铜币有无纪地嘉禾、“平”字嘉禾、“津”字嘉禾以及“平、津”古布,共四大系列。 (一) 无纪地嘉禾铜元,币中未铸地名文字。根据货币单位名称不同,可分为“分”、“文”、“枚”三个类别。 1.以“分”为单位的,只见一分,实属样币存世稀见; 2. 以“文”为单位的,仅见廿文红铜币; 3. 以“枚”为单位的,有伍拾枚、拾枚、伍枚、贰枚、壹枚,共五种面值。皆为藏界震撼之物。其中,伍拾枚、伍枚、壹枚为目前所仅见;拾枚、贰枚,存世也少之又少,也属罕见品。 (二) “平”字嘉禾铜元,币面中央铸一“平”字,意即北平。面值分拾枚、贰枚、壹枚,共三种。皆为红铜铸造,存世量相小。(三) “津”字嘉禾铜元,币面中央铸一“津”字,意即天津。面值分拾枚、贰枚、壹枚,共三种。皆为红铜铸造罕见品。(四) “平”、“津”古布铜元,根据纪地文字“平”、“津”在币中所列位置及组合不同,可分“平”字在古布下、“平”字在党徽下、“平”字在党徽中、“津”字在古布下、“津”字在党徽下、“津”在党徽中,以及党徽下“平津”两字并列,共七种版别,皆属少见品。有人统计该币全套共见二十一种版别一。 </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该币应属以枚为党徽下"平津"两字并列币,实为少见之珍币。</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