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五代荆浩《匡庐图》作品赏析

潘桃嫣(曾用名潘玮萱)

<p>五代的山水经过隋、唐众多画家的不断努力,基本上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科,表现技法也日臻成熟。水墨山水画法已基本取代了展子虔、二李一系的青绿设色山水成为最重要的表现方法之一。至唐代的末期五代时期更出现以荆浩、关仝为代表的以北方高山大水为主要题材的北方山水画体系和董源、巨然为代表的表现南方秀丽山水画派体系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成熟与发展,且在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史上具有鲜明的历史意义。</p> <p>荊浩,字浩然,沁水(今山西荊水)人,另一说法是河南济源人,主要活动于后梁时期。荆浩出身于士大夫阶层,有诗才:博雅好古、以山水专门,颇得趣向。(见《绘画宝鉴》)身逢乱世,为逃避战乱和动荡不安的政局,荆浩选择了避世隐居的生活方式,居太行深处之洪谷,并自号洪谷子。其山水多以北方大山大水为描绘对象,作全景式构图,并善作云中山顶,四面峻厚,得雄峻之势,皴笔晕染,得笔墨之雅趣,谓为唐末山水画之冠。如上图作品《匡庐图》:绘庐山景色,将五老峰、香炉峰、三峡、诸蠡等景巧妙构思融于一纸,相传周朝时有匡氏在庐山结庐而居,因此又称匡庐。画中山势挺拔,采用全景构图,主峰高耸,其他诸峰渐次平缓,山间小路蜿蜒,草桥林木、屋宇楼台掩映其间。结构严密,高远、平远、深远相结合,既具雄阔伟岸之势,又不乏细部精彩描绘。笔墨丰富而富于变化,皴染兼备,表现出山水的雄伟气势。</p> <p>《匡庐图》为立轴画卷,绢本墨笔,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画上有南宋高宗赵构所作:荆浩真迹神品六字,另有元人韩屿和柯九思二人题诗。全图可分为近景、中景及远景。近景描绘一泓涧水间,悠然的船夫撑着一叶扁舟欲停靠岸,随船夫入画境,顺石坡而行,山麓中有屋宇院落筑立其间,竹篱树木环绕。屋后石径环山逶迤而上,长堤板桥、、赶驴的行人都被摄入画中。再往上是中景画:两崖之间有瀑布飞倾而下,击石溅花,轰然而鸣。瀑布之上一座木桥横亘于溪涧之巅,一路上危壁嶙峋,松柏参差,这其间有一方整庭院落于其中,可见画家有幽居深隐的情感趋向。最高处的景致虽深远,却格外醒目。画面主峰赫然顶立,直入云霄,浩渺烟岚,尽出其下,远近如屏的诸峰环抱相簇,映衬着主峰的高险与威仪。群峦之间,一条白练般的瀑布直落山涧,令人不禁使人想起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由此可见画家对自然的深刻体验和虚怀若谷的情思。</p> <p>《匡庐图》营造了一幅雄伟刚劲与寂寞幽静相互交融的远离人间烟火的空灵世界。画家采用鸟瞰式纵向全景布局,将高远、平远、深远相互结合运用,群峰耸峙的巍峨山峦与开阔平旷的山野幽谷、曲径盘旋的山中小路及渐远渐淡的远处诸峰相映成趣。在用笔上,勾、皴、染三法并举、尤其是皴法,短披麻皴为董源始创,其画法为短促而带弧形的线条,结合疏密的组合而皴山体,以示山石树木的浑厚郁茂的奇特景象。在《匡庐图》中画家以其密集的短条子皴其山体质感,成功地表现出山石轮廓与形体的立体感和凹凸感,突出了画面的立体效果和厚重感,使山体显得气势恢弘,气韵清朗,格局开张,在墨色的变化上,画家注重用色浓淡、及黑白对比,在画云时,一改前人的细勾填粉之法,仅以水墨渲染,衬托出云的空灵飘荡之态。画水也不再使用前人鱼鳞瓦片的勾线方法,而以淡墨烘染水面,显示出水的明暗变化,兼用舟、桥等物象显示水的存在,创造了水晕墨章的表现技法。</p> <p class="ql-block">荆浩在自己所著的《笔法记》中提出了气、韵、思、景、笔、墨六要,既要创造出富有概括力的艺术形象,又要忠实客观物象的存在,将理想与现实有机结合。《匡庐图》正是体现了荆浩的绘画风格和审美倾向,开创大山大水为特点的北方山水体系,为后来关仝、李成、范宽等人的发展奠定了最终全景式的山水基础。(潘玮萱於上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