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无痕,学习有迹

Blackberry王恒梅

关于“无痕教育”早有耳闻,有幸听到徐斌老师的深刻讲解,收获颇丰。 多年的潜心研究,徐老师给“无痕教育”这样的含义:无痕教育是指隐藏教育意图,遵循教育规律,通过间接方式,使受教育者得到更好发展的一种教育思想。 教育研究的路从不孤独,教育学家杜威和现代教育家徐光女士,都曾对“无痕教育”进行过深入研究,并有所著述。 到底该怎样理解“无痕教育”,相信徐老师给出的“无痕”的三种样态,会让人由衷赞同。<div><br></div> “无痕教育”有什么样的表征呢?思维水平、数学思想、情感态度,徐老师从这三个隐性的角度,分别谈了自己的研究收获。 (一)提升儿童思维水平<div>  作为小学数学老师,我非常认同徐老师关于小学生思维特点的如上总结。学生通过动手能感知的知识,绝不能剥夺其动手的权利。</div> 现身说法,徐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验,阐述了“无痕教育”的实施方法,带领二年级的孩子“攻克”了一大数学难题---鸡兔同笼,孩子们在动手画图的过程中,深刻体验了这个问题的精妙。<div>  想想自己的小学阶段,也是深受“鸡兔同笼”的困扰,总不得法,而孩子们用动作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合力击破了这个难题。</div> (二)提升儿童数学思想<div>  史宁中在《数学基本思想18讲》中,曾说到:</div><div> 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抽象)</div><div> 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推理)<br></div><div> 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模型)<br></div> <p>  1.抽象思想</p><p> 徐老师在自己课堂中的应用,令人叫绝,《认识乘法》一课中,学生在徐老师一步步“无痕”的引导下,通过一间“超级电脑房”直观感受了“乘法”产生的必要性。</p><p> 和蔼慈祥的徐老师,在“无声”的等待中,等来了孩子们对于“同数连加”和“乘法”的认识,他们抽象出了“乘法”的本质,孩子们主动发现了身边的各种乘法现象,拥有了一双双“乘法的眼睛”。</p> 2.推理思想<div>  在“做”中学,“飞镖游戏”徐老师带领孩子们在活动中畅游数学,掌握了“一 一列举”解决问题的策略,获得了分类、有序思考的方法,严谨的思维品质。</div> 3.模型思想<br>  《画线段图解决问题》一课中,徐老师进退自如,孩子们通过数形结合,将抽象与直观链接,产生了多样化的思维,通过自主建模,轻松解决了“和倍”、“和差”、“差倍”等问题。 (三)提升儿童情感态度<br>  数据是亲切的,数学是有温度的。<div>  在《平均数》一课的学习中,孩子们化身“水果店经理”,从“一般的”-->“聪明的”-->“厉害的”等级提升,“经理们”在与“员工”徐老师的日常问答中,找出了数据背后的信息,感受了平均数的价值,激发出无限的学习热情。</div> 直播末尾,徐老师说到: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教学,更重要的是教育。<div>  数学教学,不能止步于有痕的知识技能,而是将其发展为无痕无形的思维、情感、精神、态度等的教育,无痕的教育最具力量。</div> <p>【结语】</p><p> 我想,教育从来不是为了教育而教育,而是像其他的所有生长一样,是无声、无息、无止境的,学习也不一定需要大张旗鼓,内心的认同是无痕的,却是学习的开始,也是成长的开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