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政府办义务教育的基准与良心

竹影

最近,媒体上有关上海义务教育的热点丛出不穷,公办学校学区划分、民办学校摇号招生,这方唱罢那边登场,好不热闹。在这热闹中,暗自庆幸者有之,焦虑无奈者有之,愤懑抱怨者亦有之。在中国乃至在全世界,义务教育之于民众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教化后辈,它更承载着维系人类发展机会公平,实现主流价值观代际传递的使命。<br> 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政府保障提供,且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教育。对于上海来说,政府提供怎样的义务教育,是技术操作问题,更是价值判断问题。它是政府实现其终极治理目标最基础的途径,人是一切社会发展事业的承担者,而教育承担着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重任。在社会主义国家,所有的孩子有没有得到均等的义务教育机会,是衡量政府举办的义务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最近,上海各区做出的公办学校学区调整,民办学校摇号招生的改革,其题中之义,就是要确保所有的受教育机会平等的面向所有的受教育者,对这些孩子来说,就是让他们无论贫富,无论强弱,每个人都得到机会均等、且水平相当的受教育条件。那种以学习成绩差别、家庭背景差异等因素来区别接收孩子入学的做法显然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义务教育的办学方向格格不入。<br> 教育公平不是一个简单的平均概念,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理解。那种把教育公平理解为就是所有人接受一样的教育就过于机械和简单,而把教育公平理解为是对某个个体或群体的公平又过于自私和狭隘。义务教育的公平是一个内涵丰富且辩证统一的概念,它既包含对受教育者群体机会均等的关照,又包含对受教育个体个性需求的满足。之前,一些地方民办学校搞“掐尖”招生,公开选拔,择优录取,看似关照了优等学生教育,为学生提供多元选择,实现特色化办学,表面上是公平的,然而这种利用自主招生、提前招生优势搞“掐尖”,结果形成了“马太效应”,让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长期不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竞争。收割优秀生源固然让民办学校获利一时,却更可能是一种拔苗助长,只搞所谓“精英教育”,引发了“剧场效应”和人民群众大面积的教育焦虑,严重偏离了国家推动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初衷。<br>  实现教育公平的路并不好走。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更加注重文化教育的东亚国家,既得利益团体为了维护自身既得利益,实现其阶层固化与代际传递,会想方设法在子女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寻求特权,以便让其子女接受比别人机会更多、质量更优的教育。现在社会上方兴未艾的各种辅导班、培训班,各种价格炒上天的学区房,都是这种教育不公催发的“奇葩异果”。而一旦这种盲从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焦虑和恐慌就会甚嚣尘上。政府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把这种跑偏的教育不公平纠正过来,特别是要让社会弱势群体得到均等受教育机会,使义务教育始终行驶在公平的轨道上。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公平,不是简单地“拉平”,相反,一切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推动上海教育质量和公平性提升。近年来,上海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转向“优质均衡”,通过学区化集团化建设、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新优质学校建设等举措,打造了一系列“家门口的好学校”,以点带面地提升公办教育的办学水平。<br>  教育公平关乎国运兴衰和个体命运;对学区划分,要做到优质均衡,对公办民办的竞争,也得从“起跑线公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