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铁凝.女(1957.9.18- )原籍河北赵县,生于北京。任作家协会主席的铁凝,即著名画家铁扬的女儿。</p><p> 1975年在保定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插队;同年发表的小说《会飞的镰刀》是其处女作。</p><p> </p> <p> 小时候人们见了她就说,看,这是铁扬的女儿。慢慢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铁扬发现在石家庄、在河北甚至在全国,人们会这样介绍,看,这是铁凝的爸爸。</p> <p> 在父亲的记忆中,女儿从小就有着出色的观察力和语言天赋。小学时的一天,铁凝和妈妈去买冬瓜,小铁凝拿不动,回到家,在日记里写下:“今天我们买了一个胖冬瓜。” 、 “自己从骨子里还是一个相对传统的人,对婚姻的期待比较高,也才总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p><p> 我宁愿没有,也不要一个凑合的婚姻。婚姻跟人的好坏没关系,好人非常多,但他不适合你,可能你也不适合他,这就是情感的难处。”…… </p> <p> 1974年冬天的一个晚上,铁扬从北京出差回到保定。17岁的铁凝说:我要给大家读两篇小说,《会飞的镰刀》和《冬虎的故事》。铁扬听完朗诵很是惊喜,他想,女儿如此热爱文学,应该给她介绍一位更专业的老师。 </p> <p> 不久后,铁扬就带铁凝去了保定的莲池,访他的朋友《小兵张嘎》的作者、著名作家徐光耀。铁凝把《会飞的镰刀》朗诵给徐光耀听,铁凝请教怎么样才能写小说,徐光耀说:“你这已经是小说了。”他的肯定,让铁凝坚定了文学梦想。 </p> <p> 1975年铁凝高中毕业。她问徐光耀,怎样才能当作家。徐光耀说,去农村积累生活。于是铁凝放弃去部队和留在城里的机会,毅然去了当时条件艰苦的河北省博野县做了一名知青。</p><p> 这一去,就是四年,为铁凝熟悉农村、体验人生,为当代知青文学打下了厚实的底子,也成为她后来的长篇小说“三垛”系列和《笨花》的创作源泉。</p> <p> 1979年回保定,在《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作者善于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和事,表现了普通人的内心世界,歌颂生活中美好、崇高的东西。</p><p> 语言清新朴素。近年创作的《棉花垛》等作品有所变化,致力于开掘人物的深层心理和文化历史层面。</p> <p> 1982年发表的短篇小说《哦,香雪》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作品写山村少女香雪步行大半天到火车站,用一篮鸡蛋向乘火车经过的女学生换铅笔盒的故事;表现了山村少女的纯朴可亲及其对现代文明的向往。</p><p> 同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作品描写15岁的女中学生安然的学习和生活,真实地表现了她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美好的品格。1983年到河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六月的话题》获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p> <p> 此后,铁凝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被译成英文版、日文版、法文版等多种译本陆续在国外出版。她的成就也引起了中国文坛和中国作家协会领导的重视。1996年,铁凝当选为河北省作协主席。</p> <p> 2006年11月12日,铁凝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成为继茅盾和巴金先生之后的第三位作协主席。而这位当时49岁仍未嫁的“女主席”、“美女主席”,特别是“单身的美女主席”的婚姻和情感问题也成为了各个媒体关注的热点。 </p> <p> 铁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并不是一个独身主义者,有过感情经历,也差点就进入婚姻,但最终都没有成功。”随后铁凝又坦言自己本质上是个很保守的人,生活中更像个家庭妇女,平生的一大爱好就是做家务和做菜。</p><p> 从前在外面吃到一个菜,一定要研究怎么做,然后回家自己做一遍。她至今仍记得第一次在四川吃到水煮牛肉后,照葫芦画瓢做给家人吃时心里的满足感,“这种感觉很好,我真的很喜欢。” </p> <p> 冰心老人告诉她爱的态度;事业上一直成功的铁凝情路坎坷,虽然不乏追求者,但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情感经历中,真正让她下定决心要走进婚姻的那个人却一直没有出现。 </p> <p> 1991年5月的一天,铁凝手捧鲜花冒雨去看冰心老人。冰心问当时已30岁有余的铁凝:“你有男朋友了吗?”铁凝答:“还没找呢。”;90岁的冰心老人看着铁凝很坚定地对她说:“你不要找,你要等。” </p> <p> 正是冰心这句充满禅机的话,给铁凝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和影响,让她明白爱情是一种态度。只要等待,就有希望遇到自己理想中的爱情。</p><p> 于是在将近30年的青春岁月里,铁凝一直都在等,一直都没有找,几乎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工作和写作上。</p><p> 2007年4月26日,50岁的铁凝做了幸福的新娘,迎来了她美好的爱情和婚姻生活。</p> <p> 找到一生相依为命的人;直到铁凝遇到经济学家华生,两人在慢慢接触中感觉到彼此就是要寻找和等待的爱人时,铁凝对爱情的预设和标准都变活了,而且当真正的爱情降临,一切都显得那么顺其自然。 </p> <p> 让铁凝下定决心的是她和华生跟朋友的一次旅行。那几天铁凝和华生常常一起去听评弹,根据陆游和唐婉的词改编的古曲《钗头凤》打动了他们。</p><p> 台上一男一女两个艺人,端庄、清雅和凛然,他们的吟唱深切哀婉。台下两个心怀爱情的中年人,听着陆游和唐婉的爱情绝唱,听到“内心温湿柔润”。 </p> <p> 正是这次旅行,让华生与铁凝都有着更多的惊喜与惊讶。原来他们有着那么多奇妙的共同点,包括价值观,甚至对文学的喜好,生活习惯…… </p> <p> 虽然,铁凝作为作协主席,也算身居高位,但是结婚是要组成一个家庭,不是一个机构。</p><p> 所以,铁凝的大气与女人味,以及她与华生的心灵相通,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的契合,也是她决定与华生结婚且幸福的前提。 </p> <p> 2007年4月26日,铁凝和华生各自取了户口本出门。与很多人一样,他们要赶在“五一”长假之前,到户口所在地办理结婚登记。 </p> <p> 结婚证拿到手里,办事人员与铁凝和华生握手说:祝贺你们。婚姻登记处在二楼,一楼是体育彩票出售处,很多人在围着购买体育彩票,没有任何人注意到铁凝和华生,他们从那个办公楼里出来,穿过购买体育彩票的人群上了车。</p><p> 坐在车上,铁凝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句:“啊,我结婚了。” 在宴请亲朋好友的仪式上,铁凝幸福地评价华生:“这个人就是我要等的,是我一生要跟他相依为命的人。” </p> <p> 此时,不由我想起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一句话:“没有男子不钟情,没有女子不怀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