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当春季学期开学的日子一再推后</i></p><p><i>妈妈的日常已经变成</i></p><p><i>骂老公</i></p><p><i>骂孩子</i></p><p><i>作为孩子的你</i></p><p><i>当你看每一声唠叨背后都隐藏着深深的爱</i></p><p><i>我们如何润滑亲子关系,避免冲突呢?</i></p><p> 3月19日,镇头初级中学心理老师赵婷给大家带来了第五期心理微课《如何面对爱的“唠叨”?》。</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一、热身热心:真心话健身操</b></p><p>1.在这段时间,与家人的关系挺好的——运动你的双肩;</p><p> 2.在这段时间,与家人的关系不太理想的——运动你的头部;</p><p> 3.在这段时间,与家人的关系一波三折、一言难尽的——跺跺你的双脚</p><p>4.长时间相处,特别是最近“居家学习”开始,父母出现了“爱的唠叨”——运动你的口腔;</p><p>5.甚至出现了一些言语乃至肢体冲突的——站起来扭扭你的腰部。</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二、自我检验:你有掉到沟通的陷阱里吗?</b></p> <p> 同学们,这样的对话肯定是 欲演愈激烈了, 恶性循环就是这么产生的。</p><p> 你和你的的父母如果有以上的情况出现,老师很抱歉的告诉你们,你和父母已经掉入了沟通的陷阱啦。有的同学会说,我确实常常掉进沟通陷阱里面,甚至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但是有时候呢,好像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沟通模式。那我该怎么跳出来?怎么缓解这种方式呢?</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三、转化“爱的唠叨”三部曲</b></p><p><b>1.透过看见找到理解的桥梁</b></p><p>过渡:面对父母的唠叨,在和父母发生冲突时,我们往往会忽略冲突背后的情绪,这个时候我们就要</p><p>(1)思考是谁焦虑了——</p><p>如果是父母,我们如何避免自己卷入恶性循环的冲突争吵、以及“被焦虑传染”的陷阱中?我们要先保护自己,不被焦虑所感染。</p><p>(2)看见焦虑的背后——</p><p>一般呢,焦虑情绪背后都包含着一些担心和渴望……</p> <p><b>2.透过沟通化解潜在的冲突</b></p><p>(1)“明白他人,表达自己”的非暴力沟通:“描述情况+感受+渴望与需要+请求与期待”。</p><p>(2)安抚与照顾——</p><p> “爸爸/妈妈,最近疫情在发展,我感觉你们最近有点紧张和焦虑,看看你,皱纹都出来了!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们也要注意休息,别让我担心哦!”</p><p>(3)表扬赞美——</p><p> “爸爸/妈妈,你最近压力那么大,工作那么忙还那么关心我!你真的太不容易了!能像你们家庭事业都兼顾得好的家长真的不多呀!”</p><p>(4)转移焦点——</p><p> “爸爸/妈妈,也谈谈你自己吧!最近还好吗?有没有什么不顺心的事?”</p> <p><b>3.透过行动增进彼此的了解</b></p><p>(1)学习父母的长处——</p><p> 向父母学做一道菜,然后做给他们品尝。</p><p>(2)看见不一样的父母——</p><p> 用5个词写下你对父母的印象;对父母进行访谈,从另一个侧面深入了解他们(曾经的梦想、小时候的爱好、最想去旅游的地方、自豪的一件事、挫败的一件事……),再写下另外5个词,比较前后的分别。</p><p>(3)检验对父母的了解——</p><p> 为父母挑选一部他们可能喜欢看的电影,向他们介绍并陪他们观看,观看后交流彼此喜爱的部分。</p> <p><b style="font-size: 20px;">四、观视频,话感恩</b></p> <p><b><i>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i></b></p><p><b><i> —— 龙应台《目送》</i></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图文/赵婷</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审核/刘海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