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吾小梁江,历史文化名村。县属井陉,镇隶南障城。四野环山,草木茂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背倚三阳垴,三阳开泰,四季如春。面向保国崖,千年翠柏,万古长青。东有平顶山,吕洞宾舞长剑,威震三峪四掌。西见琵琶岭,三圣母奏高歌,响彻七沟八洼。</p> <p>吾村历史,源远流长。明正德年,建村立庄。梁氏祖先,城西迁往。砌石为居,繁衍生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明清建筑,古迹如云。非遗文化,光启后人。观真武阁,南极拱护,固守平安。万泒同归,容纳百川。望古戚位,石木一体,蓝瓦青砖。斗拱飞檐,工艺精湛。赏古戏台,石柱石阶,气势不凡。一敬神灵,二娱百姓。晋韵晋味,演绎古今。睹古石碑,文载胜迹,内涵深重。前世功德,昭示子孙。镌刻的是历史,传承的是文明。康熙初年,修田字水坑,“上补天地之不足,下资民生之日月”。古人智慧,代代传颂。清禁赌碑,条规严厉,奖惩分明,匡正祛邪,净化村风。族规家训,扬善载德。民风良朴,家庭和谐。尊老爱幼,邻里团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良风美德,千古不朽。</p> <p>吾村兴起,历经沧桑。钟灵毓秀,英雄辈出。土地运动,农民翻身。还乡之匪,怀恨在心。村长梁顺,①顽强斗争,五渡河滩,英勇献身。大义凛然,气贯长虹。解放战争,全民响应。年轻志士,踊跃参军。文秀反祥,②冲锋陷阵。临汾战役,壮烈牺牲。烈士英名,史册永存。梁公智义,③传奇人生。植树造林,舍己为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县府立碑誌,古今第一人。</p> <p>建设家园,干群同舟共济。立功建业,世代前赴后继。学大寨人,战天斗地。男女老少齐参战,河滩变成米粮川。④立愚公志,艰苦创业,八老汉大战东坡栈,花椒满坡树满山。⑤自力更生,不惧艰难。飞龙大桥卧山间,千年险路变平坦。⑥国家扶持,改地换天。一孔穿透千层岩,引出万代幸福泉。⑦百年大计,育人为本。希望学校平地起。教育事业谱新篇。⑧万众一心,励精图治。精神文明结硕果,脱贫致富迈大步。改革开放,农民进城。一代后生,事业有成。创业致富,不忘初心,资助学生,关爱老人。慷慨解囊,奉献爱心。龙王庙堂。修旧复旧,重现灵光。⑨懿风礼堂,兴土兴木,再展雄风。⑩时代伟业,可歌可泣,承前启后,流芳百世。</p> <p>今逢盛世,万象更新。政通人和,百业俱兴。党恩浩荡,福泽于民。难忘二零一六,丙申季夏。天降暴雨,百年不遇。山洪暴发,恶水肆虐。堤坝溃决,吞噬土地。房屋倒塌,道路中断。村内村外,满目疮痍。面对灾情,众志成城。恢复重建,内外联动。(11)上仰天时,下得地利。喜逢党送温暖,建设美丽乡村。欣遇国投巨资,恢复古村古邑。如今俯瞰全境,大街小巷石头铺,环村公路水泥筑。污水管道家家连,山泉甘露户户见。水利设施星罗棋布,田间道路纵横交错。村容大改观,戏楼气宇轩。道路敞且宽,路灯亮光闪。村边大广场,歌舞颂国强。村中小公园,休闲话和谐。建村史馆,记录岁月变迁。筑文化站,吟咏伟大复兴。整装换容,彰显峥嵘之气象。古色古香,更扬传统之恢宏。(12)</p> <p>村不在大,尚美则吉。景不在多,至丽为祥。吾村之美,优雅精致。吾村之丽,自然得体。山场广阔,土地肥沃。重恋叠嶂,奇石峭立。天然氧吧,清新宜人。鸟语花香,心旷神怡。可揽秀山之形声,可享生态之神奇。春天南山连翘,满山遍野,黄金铺地。夏日山谷沟坡,轻雾缭绕,绿荫蔽日。秋月层林尽染,柿子盈枝,苹果飘香。冬季劲柏苍松,斗霜傲雪,绿色成黛。四季景致,如诗如歌。山风飞扬,似真似幻。为旅游观光写生摄影之绝境。是休闲娱乐攀岩穿越之胜地。</p> <p>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村之发展,依支部领头之雁。村之兴旺,赖干群同心协力。乡村振兴,任重道远。两个百年,催人奋进。党指航向,民绘蓝图。保护古迹,承载历史。农耕文化,挖掘继承。田园经济,科技先行。生态农业,结构调整。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小康路上,砥砺前行再铸新辉煌。强村富民,凝心聚力再谱新华章。</p> <p>注①梁顺,又名梁树生。1914——1947。小梁江第一任村长。领导农民土改运动,一九四七年农历五月十三,被还乡团抓走后在阳泉五渡河滩惨遭杀害。时年33岁。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梁志强的父亲,梁战军的爷爷)</p><p>②梁文秀,1923——1948。一九四七年参军,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副排长,代理排长,一九四八年三到五月间,在临汾战役中牺牲。时年25岁。(梁世炜的伯伯)梁反祥,1922——1948。一九四五年参加革命,一九四八年三到五月在临汾战役中牺牲。时年26岁。(梁桃科的伯伯)</p><p>③梁智义,又名梁三红。1912——1974。一九三八年参加八路军,一九六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五七年部队转业任大梁江乡副乡长。一九五八年主动申请回村务农。历任大队支部委员,林业队长。在绿化荒山,发展林果上做出了突出贡献。一九七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逝世,终年62岁。为了表彰他的丰功伟绩,县委,县政府(当时的革命委员会)在一九七九年十月一日,为梁智义同志树碑立传。石碑现立于尖洼坟。</p><p><br></p><p><br></p> <p>④平滩造地,是农业学大寨的时代产物。70年代初期支沙口公社提出了“上游筑起一道坝,下游造地一千三”的发展目标。集全公社之力,在大梁江黄水滩建水库一座。我们村利用农闲季节,组织全体男女老少,红旗招展,车推人担,开山凿石垒坝,平整河滩垫土。起早贪黑,加班加点。奋战了几个冬春,东起王尖洼口,西至七亩地,建成高质量土地100多亩。有利的促进了农业生产和粮食增产增收,为解决农民温饱奠定了基础。</p><p>⑤林果生产,1964年响应上级号召,开展植树造林,绿化荒山运动。我村成立了林业队。队员起初有梁会子,梁树子,梁九成,梁拉专,梁六生,梁银所,梁孝子,梁九昌八位老人。他们在队长梁智义的带领下,常年奋战在大山上。靠着一颗红心两只手。发扬愚公移山挖山不止的精神,垒大坝,建梯田,战酷暑,斗严寒,一块地一块地的开发,一道沟一道沟的治理。一年接着一年的栽树,经过十一年的连续奋战,从小峪子到桃树洼,统称东坡栈,垒坝长达近30公里,治理荒山荒滩400余亩,梯田200多亩。建成了远近闻名的花椒山。这几位老人被誉为当代活愚公。我村也一直是石家庄地区林业战线的一面旗帜。花椒收入逐年提高,成为七八十年代,包括九十年代我村经济收入的重要支柱。</p><p><br></p><p><br></p><p><br></p> <p>⑥飞龙大桥,建于1976年,位于村东南龙王庙下。桥长40米,桥孔两个,最大跨度为13.5米,高8米,宽6米。完全是白手起家,自力更生,自己设计,自己建造。集全村能工巧匠之智慧和胆略,整个桥身全部由石灰石打造而成。跨度之大,史无前例。气势恢宏,历史之最。创造了我村建桥史上的奇迹。既是一代人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杰作。又是七十年代集体事业飞速发展的象征。此桥建成,不但大大的方便了我村东南部一带的耕作。又成为我村最美一景。随后,一鼓作气续建了大场排房,先后共建窑洞26个。可谓河滩梯田平展展,排房窑洞齐崭崭。一时成为我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p><p>⑦机井,位于村西小坪地。是县政府解决旱庄饮水项目之一,通过村干部的积极跑办,1989年建成出水。井深300多米。1990年,通过实施配套和建渠引水工程。每个村民分到了二厘蔬菜园。改变了建村以来没有水浇地,吃不上新鲜蔬菜的历史。2014年在县水务局的大力资助下,通过此井,引水上山,利用原建水窖,铺设管道一万余米,完成了自来水入户工程。2017年,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又对水毁管道和供水设施进行了加固和重修,实现了自来水入户百分之百。</p><p>⑧希望学校,为了改变我村教育面貌,通过村干部积极申请和努力,1996年投资30多万元,建成了井陉县中国电力报希望学校教学楼,其中中国电力报投资20万元。时任河北省委副书记,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等省市县领导参加了开工典礼仪式。</p> <p>⑨龙王庙,2010年,梁彦科投资20万元重修了龙王庙。如今青砖彩瓦,画梁雕柱,塑化神像,富丽堂皇。2011年6月,梁世明投资5万元修缮了龙王堂庙顶。</p><p>⑩懿风礼堂始建于1980年,当时是当地最宏伟的建筑。2009年遭遇一场突出其来的暴雪而坍塌。2010年梁春利在原地主持重建,共计投资42万元,其中本人投资22万元。工程规模巨大,质量上乘。又显岿然独立,宏伟壮观。2017年,在建设美丽乡村时,又对外墙和屋顶进行了装饰。另外,梁春利在2010年到2015年间,为村里的公益活动以及资助学生上大学,为村民交医疗保险总计出资20余万元。其中资助考取国家重点本科大学的梁少伟,梁晓慧,梁富斌等三人每人一万元。</p> <p>(11)2016年7月19日至20日。天降暴雨,不到两天时间降雨量达到了1000毫米以上,历史罕见。一时山洪暴发,水库外溢。洪水像脱缰猛兽延河滩咆哮而下。树木滚石横冲直撞,致使大池弯大坝等十几道堤坝毁于一旦,难觅踪迹。100多亩土地瞬间变成了干河滩。通村公路和村内街道被毁,居民房屋倒塌损毁140余间。通讯电力全部中断,村庄一片疮痍,良田面目全非,损失惨重。面对灾害,干部群众开展了生产生活自救,在外人员自发捐款捐物,共度难关。此时,正值我村建设美丽乡村。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顽强拼搏,攻克时艰。生产生活秩序很快得以正常。恢复重建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p> <p>(12)2017年,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展开。实施了古村落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的发展理念。完成了水泥硬化环村道路2000多米,村内铺设河卵石路2600平米。安装太阳能和仿古路灯100盏。建公厕两处,游园三个。街道村庄绿化2000平米。修缮街道两旁残垣断壁800平米,改厕160个,铺设污水管道2000余米,建污水处理池一处。在苦掌新打机井一眼,配套管网500余米。新建村史馆一座,在原址重建了戏台。修缮了真武阁等古庙古迹。扩建了村委办公设施和文化站等一大批惠及民生的工程项目。古今交融,相得益彰。建设规模和投资力度均创历史。</p><p>另外从2009年到2015年在石家庄市公路管理处和县扶贫办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修建田间道路8000余米。全村所有土地集中区域实现了全覆盖。2009到现在,在县扶贫办,水务局,美丽乡村办的资助下,加固,新修水池,水窖10余处,几乎遍及全村的沟沟洼洼。给农民抗旱播种,栽种管理树木,提供了方便。2016年在县农业农村局的帮助下,村北退耕还果206亩。家乡的发展也凝聚着我村在外人员和乡贤志士的心血,也得到了省住建厅等省市县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p><p>通过美丽乡村项目的规划建设和连续多少年来我村坚持不懈的水利,交通,基础设施和林果生产的发展。村容村貌得到了较大的改观。村民的生产生活得到了全面的提高。2017年被命名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2019年入围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