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h5><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教学常规还得从教案备写抓起</b></h1><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 校 本 培 训 讲 稿</b></div></b> <b> 一、备写教案的必要性</b><br> 教学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教育实践活动,其科学性、艺术性、创造性如水乳交融。准备教案是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是上课的前提。在备课的基础上认真撰写教案,是上课质量最基本的保证因素。因此撰写教案就成了所有学校对教师最常规的一项工作要求,检查教案也就成了教学管理部门的一项日常工作。管理部门有检查,学校就有要求,教案就得备写,就得备写规范。备写教案又是上课的前提,是上好课的保证,教案就需备写得有质量、有实效,能服务教学。在现实的教学中,人人都知道上课须先备课,但备写大多都是持应付态度,备写的教案真是五花八门、乱七八糟,为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须得从教案备写入手。<br> <b>二、当今教案备写的现状</b><br> 众所周知,教师上课之前必须写教案,而且要写得格式统一、泾渭分明、项目齐全,这是天经地义的。一些地区的学校对教师备写教案更有严格的要求,每课时教案必须达到一定字数。哪怕教师多年任教同一年级、同一学科,哪怕教材的内容没有任何变化,教案必须从头再写。对此,质疑的老师不在少数,反对的教师更是不在话下。但是对于教育管理部门的管理者而言,这样做益处多多,既有助于教师消除惰性,又可避免教师囿于旧教案的束缚“老调重弹”,更可以促进教师教学的创新(因此,教育局督导时往往把教师书写教案作为一项重要检查内容)。<br> 遗憾的是,忙忙碌碌的我们其实是一个“搬运工”,我们的教案其实是为任务而备、为检查而写。备写的教案往往是形式上脸谱化、内容上模式化,往往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往往是为“政策而对策”,绝大多数教案显然成了应付学校、教委、教育局检查的摆设。一些偏僻的学校,检查少、管理松,教师往往是先教学后补案;稍微正规的学校,制度严、管理紧,教师往往是超几周备、超几月备,甚至是刚开学一本教材已全备完了。有些教师虽能做到超周备、周周备,但在教学任务普遍不轻的现实背景下,大部分教师为了节省时间,便采用了“拿来主义”的做法,机械照抄、照搬教学参考书或教案出版物,原封下载网上资源。课堂教学实践与教案设计往往成了不相干的两张皮,这已是我们心知肚明的事实。这显然有悖于写教案的初衷,这种做法也是备写教案所不允许的。如此,受教案所累的教师要继续为写教案所累,而作为教学管理者越是不信任教师,越要为教师条条框框、越要严格。其实,这一切基本是我们自己所致,如此消极应对的现象,也是我们教师的责任。<br> <b>三、教案备写迫需改革</b><br> 在教学改革大张旗鼓的今天,我们的教案备写思想桎梏着教案的备写行为,我们的教案备写方法制约着教学的发展。处于教学一线的教师,受教案所累的我们必须认识到:教案不能戴着镣铐跳舞,教案的改革迫于足下。<br> 教案如何改革?“教案的备写如何改革”这是个大问题,需大家认真去探讨,我这里只谈几点观念方面的看法,希望听后能对大家的备课思想有个引发。我要说的是教师必须卸下“搬运工”的担子,要努力做有思想的备课者;教师备写教案必须摒弃完全的“拿来主义”,设计有创意、有实效的教案。<br> 1.要在大备课观的指导下准备教案。教师的备课不等于写文本教案。但是,教师要通过备课兼收博取,培养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问题的能力;在备课信息的储备上,不仅是量的增加,还要有质的提高,更要有思想地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自身的知识更新。不仅要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要备好自身的情绪、情感、风度和仪表等。这样,才能生成独具个性的,有创意的教案;才能消除“脸谱化”“模式化”的弊病;教师的备课能力也才能不断生成和提高。<br> 2.课前多说课,课后多写反思。教师要通过课前的说课锤炼教学语言、把握时间的分配、发现并修正教案中的不足。通过写教学反思,反观教学实践。在反思失败和教训中,获得“吃一堑,长一智”的启迪;在反思成功和经验中,感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意。<br> 3.加强集体备课,优化教案。教师要通过经常性的集体备课,进行全员的交流研讨,提倡实事求是的找茬子,杜绝回避问题的贴“福”字。集思广益,科学扬弃,优化教案,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br> <b> 四、备写教案的具体要求</b><br> 1.备写教案的常规<br> 根据《庆城县中小学教学常规要求》,结合我校教学常规,对备写教案提出以下要求:<br> (1)要备写规范教案。一律实行按课时超周备写教案。每课(语文)或每单元(数学)前应有总体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或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学方法等。每课时教案应包含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或教具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br> (2)要三备到位。提倡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备课要做到备大纲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在三备到位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确定具体教法,写好教案。<br> (3)要有新理念。教学是交流、是活动,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并整合旧知与新知的认知建构过程,是体验创新精神养成实践能力的载体。在新的教学环境中,备课一定要有新的教学理念,一定要注重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设计,一定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一定要兼顾不同水平的学生。<br> (4)要转变观念。作为一名教师,应充分认识撰写教案在教学准备阶段的重要作用,强化自身把工夫下在课前、使效率体现课上的认识。同时注意在教学设计中溶入新的教学观念,充分考虑学生的主动参与,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设计,变“两张皮”为“一张皮”。<br> <b>2.书写教案的格式</b><br> (1)封面:靠上完整书写册次、科目,如第一册语文教案、第二册数学教案、第三册品德与生活教案等,要求字号偏大、字体严肃,给人以醒目之感;科目之下注明年级、上下册,要求字号小,起标注之作用;靠下依次三行,分别书写学校、班级和教者,字号偏小(学校、班级和教者之后用冒号点开),三行首位相齐。<br> (2)教学进度安排表:顶上须写清册次、科目,如“第×册××教学进度安排表”,字号稍大,居中;其下为表格,项目为“周次”、“起止日期”、“教学内容”、“备注”等;表格上偏右注清时间。<br> (3)教学计划:顶上须写清册次、科目,如“第×册××教学计划”,字号稍大,居中;教学计划需写全计划的相关环节,如指导思想、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设计、主要教法、教学措施、教具准备及教学目标等;计划书写完后需署名署时间,依次两行,上行为“计划人:×××”,下行为“×年×月×日”,两行基本对齐,与计划正文相隔一定距离,偏右后书写。(注:教学计划完应翻页书写教案,不可续页。)<br> (4)文本书写格式:课题、章节或课时题目应居中(第几课或第几课时和课题同行,之间应隔开一点距离),加粗,以醒目;教学环节(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设计理念、教学方法、设计流程、授课时数、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其后无标点,低格书写,加粗,以醒目;每环节的具体内容应另起行低格书写,不跟其后;标题性话语其后也无标点,条款性的一、(一)、1和⑴也应低格书写,其后用顿号点开,(一)、(1)后不用标点。以上所说低格均指空两字,低格项必须对齐,不可随意超前或超后,以达整齐、美观之目的。为了便于掌握,建议大家观阅有关杂志的排版格式。<br> (5)排版要求:纸张为A4、字号为小四,行距为单倍行距。<br> <b> 五、教学反思写什么</b><br> 一节课教完之后,回顾教学过程,反观教学实践这是十分必要的。反思成功和经验,反思失败和教训,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就可以不断提高。教学反思的内容有:<br> 1.反思成功之举<br>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做以反思记录,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br> 2.反思“败笔”之处<br>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br> 3.反思教学机智 <br>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br> 4.反思学生见解<br>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 <br> 5.反思教案的修正<br>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如此反思可以为今后教学丰富材料养分。 <br> 6.反思学生的提问<br> 一节课课堂上,学生提出了哪些问题,下课后,学生又提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学生没听懂的,有些是学生的一些误区,有些是学生对内容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些都记下,可以使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减少偏差。<br> 7.反思再教设计<br>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br> 总之,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写的教学反思还要经常查阅,翻看,从点点滴滴的小收获里悟出教育理论的大道理,同时积极查阅有关教育理论的书籍,以便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形成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再回到实践的过程。只要我们坚持不断地总结学习,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教学资料,而且能逐步把自己磨练成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科研型的教师。<br> 各位老师,关于教案的备写,众说纷纭;关于教案备写的形式,百家争鸣。但教案的取缔决不现实,因为它确实牵扯着教学质量的提高。我县教育局对教案的书写不但没松口,而且要求得更严,既然如此,我们还得照章备写,还得规范备写。今天所谈,都是我们的实际问题,意在引起大家思想的重视,谈中大多东西只是个借鉴,只求灵活运用,但有些内容却是定势的格式,要求严格效仿,望各位在具体备写过程中认真度量,争取在下学期使我们的教案有一个质的进步。 <br> 写于2005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