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里,一张1949-2019年我国GDP增长示意图搞得沸沸扬扬,着实让人们疑惑,怎么回事。</p><p> 人们对1982年以前的数据持很大的疑问。</p> <p> 1952年至1982年数据怎么了?</p><p> 本文无意对数据进行考证和评价,只是就统计方法演变的历程等进行梳理。</p><p> 文中钢铁数据引自网络数据,其他数据摘自国家统计局网站,图表按照统计资料制作。</p> <div><b>一、两个概念:</b></div><div><b>国民经济</b>:就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和一定历史时期中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总和。</div><div><b>国民经济核算</b>:广义的,包括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业务核算。狭义的,仅指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核算。</div><div><b>形象具体的说是指对</b>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部门、企业在一定时期拥有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怎样利用它们进行经济、科技、社会活动;取得多少成果、形成多少收入;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如何进行分配;积累与消费比例如何;投入与产出、供给与需求、部门与部门、环节与环节之间的比例是否协调;纵向、横向比较,发展变化如何,等等,这种测量和计算,就叫国民经济核算。<br></div><div><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div> (文中宣传画均取自网络,不再赘述) <b>二、国民经济核算口径</b><br>国际上曾经同时存在过两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b>一个是产生于前苏联、东欧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国家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b>,简称<b>MPS</b>;<b>一个是产生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国民账户体系</b>,简称<b>SNA</b>。<br> <p> <b>1.MPS</b>(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t Balance),即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以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为依据,由前苏联首先建立起来,核算方法主要采用平衡法,由一系列平衡表所组成。</p> <p><b> MPS</b>把整个国民经济部门依据经济活动性质分为<b>物质生产领域</b>和<b>非生产领域</b>。<b>物质生产领域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等生产物质产品的部门,以及为农业、工业、建筑业产品实现而追加劳动的商业、物资供应、货物运输业和为生产服务的邮电业等部门</b>。<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非生产领域包括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科研、金融保险、公共事业、为居民服务机构、行政管理机构等</b>。</p><p><br></p><p><b>核心指标:</b></p><p> <b>社会总产值</b>为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商业五大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值之和。</p><p><b> 国民收入</b>(价值形态)=社会总产值-已消耗生产资料价值</p><p><br></p> <p> <b> 2.SNA</b>((The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即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由国民收入账户、投入产出账户、资金流量账户、国际收支账户和国民资产负债账户五部分组成。联合国于1953年公布了旧SNA体系。经过实践,于1968年提出修正后新SNA体系。</p> <p> 核心指标: </p><p><b> 国内生产总值</b>(<b>GDP-</b>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按国家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常被公认为是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b>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b>,它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理论上GDP核算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种方法的核算结果相同。</p><p> 生产法核算GDP,是指按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p> <p><b>三、MPS与SNA的区别:</b></p><p><b> 核算范围</b>:MPS仅限于物质产品生产;SNA则覆盖整个国民经济,包括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的生产。MPS只对物质产品核算,对非物质产品不核算。</p> <p> <b>核算内容</b>:<b>MPS主要反映物质产品的实物运动过程</b>;<b>SNA既有实物流量核算,又有资金运动核算</b>,能从二者的统一上更好地描述国民经济的复杂运动过程。</p> <p><b> 指标名称及含义</b>:在<b>MPS</b>中,<b>核心指标是总产值与净产值</b>,核算范围仅限于物质产品即货物,<b>不计算增加值</b>;在<b>SNA</b>中,<b>核心指标是总产出和增加值</b>,核算范围包括货物与服务,不计算与净产值对应的生产净值。</p> <b>增加值</b>为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个部分之和。 <b>啰嗦了半天,一句话,计算如何表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方法,涵盖的内容、范围亦不同</b>。 <p><b>四、中国国民经济核算历史经历了三个阶段</b></p><p> 1952-1985年<b>MPS体系的建立和发展</b>阶段,1985-1993年<b>MPS体系与SNA体系并存</b>阶段,1993年后在<b>SNA体系下的发展</b>阶段。</p> <p> <b>1.照猫画虎。1952年</b>刚刚成立的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范围<b>开展了工农业总产值调查</b>,从此开始了我国工农业总产值核算。后来,<b>又从工农业总产值核算扩大到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饮食业五大物质生产部门总产值</b>,即社会总产值核算。从1954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在学习前苏联国民收入统计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开展了我国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消费和积累核算。到1956年,先后编制了社会产品生产、积累和消费平衡表,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生产、分配、再分配平衡表,劳动力资源和分配平衡表等基本表式。</p><p> 那个时候没有划分第三产业,统计是不全面的。</p> (将1952年至1984年国内生产总值显示) <p> <b>2.东西混合。</b>1982年开始SNA体系的国内生产总值核算;1987年,开始编制SNA体系的投入产出表;1992年,开始编制SNA体系的资金流量表</p> (将1985年至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显示) <p> <b> 3.与西方国家并轨。</b>从1993年起,以取消MPS的国民收入核算为标志,中国国民经济核算实际上已经从MPS体系和SNA体系并存阶段,<b>进入了SNA体系的发展阶段</b></p> (将1993年至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显示) <p><b>五、两大体系主要国民经济综合指标的换算</b> </p><p> 换算是一件很复杂的事,如果您想了解,只能查找专业书籍或论文了,这里只给出基本的公式:</p><p><br></p><p>MPS的国民收人 = SNA的国民生产总值 一 国外净要素收人 一 服务净产值 + 物质生产部门的服务支出 一 固定资产折旧额</p><p><br></p><p><b>SNA的国民生产总值</b> = MPS的国民收人 十 国外净要素收人 十 服务净产值 一 物质生产部门的服务支出 + 固定资产折旧额 </p><p><br></p><p> 只想告诉您:<b>1993年以前的国民生产总值理论上讲都是通过公式换算出来的</b>!</p><p> <b>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 中国没有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资料</b>(《“一五” 时期“156 项工程”的工业化效应分析》,唐艳艳,湖北社会科学 2008年第8期)</p><p><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p><p> 通俗的例子,我们可以清楚地计算出今天的家产价格,如果要计算爷爷在世时的家产有多少?值多少钱?算出来也是个大概,何况好多事不知道。</p><p> </p><p> 另外别忘了,<b>今天的统计范围和以前也不一样</b>,1965年9月1日正式成立西藏自治区,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p><p> 今天政府的统计机构覆盖省、市、县、乡四级政府,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前统计制度、统计工具、统计手段也不是十分健全!</p><p><br></p> <p> 六、用粮食产量说明问题</p><p><b> 我更喜欢用1949年至2018年全国粮食产量来显示建国七十年的变化,尽管1980年前、1982年-1990年、1990年至今粮食统计品种逐步扩大,但粮食产量统计数据是客观的。</b></p> 1949-2018年中国粗钢产量示意图: 数据量差异太大。 1949-1976年毛泽东时代粗钢产量示意图:艰难前行! 毛泽东后时代粗钢产量示意图: <div> <b>1952年至1978年,按不变价格计算,中国工业增加值增长15.9倍,年均增长11.5%,</b>1964年至1980年,国家还累计进行了2000多亿元的“三线建设”投资,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比重约40%,有效改善了中西部地区发展基础薄弱的状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新中国七十年的主线和成就,《中共党史研究》武功、李力 2019年第9期)。</div><div> <font color="#ed2308"> <b>到1965年,我国初步建设成了一个具有相当生产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b></font>(《中国经济史》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 P330)</div> (三大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变化表) <p>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农田水利系统基本建成,</b>初步控制了洪水灾害,全国的有效灌溉面积大幅度增加(《中国经济史》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 P306)</p><p>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机耕面积占耕作面积的41%,机电排灌面积比重大56.4%</b>(《中国经济史》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 P309)</p><p> 始于1964年的杂交水稻研究20世纪70年代初取得重大突破。</p><p>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1972年引进13套化肥成套装置,化肥生产水平快速提高</b>(《中国经济史》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 P311)</p><p> 1952年至1978年,农业机械总动力由25万马力增至15975万马力;机械耕种面积由13.6万公顷增至4067万公顷;灌溉面积由1995.9万公顷增至4496.5万公顷,其中机电灌溉面积由31.7万公顷增至2489.5万公顷;化肥施用量由7.8万吨增至884万吨;农村小型水电站由98个增至82387个,发电能力由0.8万千瓦增至228.4万千瓦;农业用电量由0.5亿度增至253.1亿度,《中共党史研究》武功、李力 2019年第9期)。</p> <p> 总之,一句话,由于统计方法、手段、技术等的变化,对1993年以前的数据,用SNA体系表述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但你没有办法去补救,因为,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那一页已经翻过去了。</p><p> 换个说法:今天的成就说明领导的好、政策好,说明群众干劲大,也说明<b>基础工作做得好</b>!工农业和科技、国防的基础工作扎实!</p><p> 此时此刻,想起了一位哲学家的名言:</p><p> 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出自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序。</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