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用典中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五)

云生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2020年寒假高二学生线上课程</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在研究性学习中体验“平语” 感悟力量</b></h1><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甘肃省张掖中学 岳永生</h5><p><br></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用典中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用典中领悟习式执政风格与智慧</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居家防疫中我们共同学习与提高</div> [预备阶段]观看微视频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音乐《家风》(3分40秒)</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平语近人》</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第四集 国之本在家</b></font></h1> 要求:<br>1.认真观看视频,记住其中习近平讲话提到的中国古代名句典故,并把它写下来。(视频发在学习平台,一次没记下可以打开再看一遍。)<br>2.不要只记典故,要注意相关观点。<br>示例:<br>[典故1]<br>[典故2]<br>[典故3]<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四集 国之本在家</h3> 学生在线展示学习结果,教师检查结果,并集中展示。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爱子,教之以义方。</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h3> <p>[典故1]</p><p>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p><p>[典故2]</p><p>爱子,教之以义方。</p><p>[典故3]</p><p>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p> <p>[典故1]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p><p>[典出]《孟子·离娄上》</p><p>[原文]“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p><p>[释义]</p><p> 天下的根本在于每一个国家,要想拥有天下,必须把每个国家建设好。国家的根本在于每一个家庭,要想把国家建设好,就先要把每个家庭建设好。家之本在身,每一个人建设好,家庭就建设好了。孟子讲的是身、家、国、天下四位一体的关系。</p><p> 修身在内的前五个阶段是“内修”,从齐家开始则是外用的逐步展开,社会和国家治理具有某种同构性。可以说,家的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即使从事“天大”的千秋事业,仍要从个人的修身齐家这个基点做起。</p> [试题跟踪]<br> [例1]中华文化是家国文化,家国思想根深蒂固。《孟子》中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下列古语体现的哲理与材料相一致的是( )<br>①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div>②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div>③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div><div>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br>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br></div></div> [例2]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中国古语“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来说明当前我国要着力实现共享发展、绿色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必要性。下列与此古语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br>①君者仪也,民者影也,仪正而影正<div>②道之以政,齐之以刑</div><div>③民者,国之本也,财用所出,安危所系</div><div>④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br>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br></div> <p>[典故2]爱子,教之以义方。</p><p>[典出][原文]</p><p>春秋《左传》: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p><p>《资治通鉴》:“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p><p>[释义]据臣所闻,疼爱儿子,应当以道义去教导他,使其不要走上邪路。“方”就是道,“义方”就是道义。如果一个人真爱自己的孩子的话,那就应当用道义来引导他。不要让他走上邪路。</p><p> 如果不用道义来引导孩子,不用道义来爱孩子,那就不是爱孩子,反而是害了他。</p><p>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亦是终身学堂。家庭教育关系到孩子价值观的形成,也影响到孩子的一生,更关乎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好家教、好家风能让孩子得到心灵的滋养、思想的引导、精神的激励以及健全的人格。要重视家风建设、注重家教,要承担起教育后代的责任,将品德教育、做人教育作为重中之重。</p> [试题跟踪]<br> [例3][例3]《礼记-大学》中说:“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也”。习近平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中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之所以强调家风建设是因为( )<br>①优良的“家风”能促进良好“政风”的形成<div>②“家风对“政风”的变化起着决定作用<br>③家风对“党风”的作用影响着党的建设</div><div>④“家风”建设在“政风”建设中居于主导地位<br>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r></div> [例4]央视《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节目引发公众关注,人们用最朴实的语言、最真实的感受讲述自己的家风。所谓家风,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在每一个家庭中的传承,浓缩了中华民族的美德。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治家的内容,如“一粥—饭,当思来处不易;丰丝丰缕,恒念物力雏艰”,这些对我们今天的“家风”讨论仍然有积极的意义。“家风是什么”,实则是寻根——寻找中华民族文明的根脉,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不仅是一家一户的事情,而且事关党风和社会风气,是时代的事情、国家的事情。<br>(1)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在当今这个时代,重温家风、家规和家训的活动为什么能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br>(2)历代有许多良好家风的范例,传承这些,就能形成正能量,而这些正能量聚集起来,就能形成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请你就如何传承发扬良好的家风家规提出二点可行性建议,并说明这样做的理由。<br> [例4]参考答案:<br>(1)①文化具有传承性,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民族性,重温家风家规可以更好的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br>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远持久的,开展家风讨论活动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br>③家风家规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开展家风讨论活动是加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体现,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培育文明风尚。<br>(2)例如<br>①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活动。<br>②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将一些家风家规进行汇集整理并出版发行。<br>③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因素,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校园中开展良好家风家规活动,引导青少年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br> <p>[典故3]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p><p>[典出]《周易·坤·文言》</p><p>[原文]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p><p>[释义]积:积累;善:善事;余庆:指先代的遗泽。积善的人家,必然有多余的吉庆,遗留给子孙。积累善行的家庭,一定会有多到自己享用不了还能留给子孙享用的福德;不积累善行的人家,会有多到自己遭受不了还能留给子孙遭受的祸患。</p><p> 好的家教,胜过好的学校;好的家风,强于万贯家财。“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名言,寥寥数语道出了家族兴衰的道理。决定一个家庭的并非财富多寡,如果没有良好的家风、门风,再多的财富也传不下去。所以,管好自己。</p> [试题跟踪]<br> [例5]“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没有好的家规家风,既难以清白做人,也无法专心做事。为此,习近平多次强调: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建设良好的家风( )<br>①能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色彩斑斓<div>②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r>③有利于形成尊老爱幼、互爱互助的社会风尚</div><div>④有利于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br>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r></div> [例6]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材料说明( )<br>①家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br>②良好家风对子孙后代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br>③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统帅着全社会好风气的形成<br>④良好家风会促进全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br>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③<br> [政治学科知识综合分析]<br> <div>1.文化生活:</div><div><br></div>(1)文化影响人,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远持久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良家风,有利于提高公民素质,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br> (2)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和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其基本特征,重视家风家规可以更好的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br> (3)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家庭教育、子女教育应注重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不要把他引上邪路。<br> (4)加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家庭美德。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培育文明风尚。 生活与哲学:<div><br></div><div>(5)识具有能动性,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的活动,促进事物的发展。要树立正确的意识。<br><br></div><div>(6)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家风影响党风政风,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br><br></div><div>(7)整体和部分辩证统一。国家的富强离不开每一个家庭的和谐。<br><br></div><div>(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家国一理。<br><br></div><div>(9)量变引起质变。良好家风的积累传承会惠及子孙。<br><br></div><div>(10)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能动性,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新时代要加强家庭道德建设,要引导家庭成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利己、利民、利国。<br></div> <p>最后,我们一起来欣赏抗疫歌曲《最美的温暖》,让我们汲取力量,增强信念,共克时艰!</p> <font color="#ed2308"><b>[跟踪试题参考答案]1.D 2.D 3.B 5.C 6.C</b></font> [课后作业]<br><br>补充完成三个典故的研究性学习内容:典出、原文、释义、政治学科分析。开学后统一检查。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愿山河无恙,世人皆安!!!</b></p> <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tzx81a3?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在家线上学】从用典中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六)</a></p>

家风

文化

之本

典故

传承

余庆

家庭

积善

家规

之家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