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坚守,磨砺中成长

天空蔚蓝

<p> “新冠疫情”,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肆虐而来。危情之下,我和众多老师一样,义不容辞地涌入了“停课不停学”这场“线上教学”的热流之中,辛苦劳作的同时,收获了一份最珍贵的体验:苦难考验了我们的初心,逆境改变了我们的脚步。</p> <p>  走进直播间前的忐忑 </p><p><br></p><p> 说实话,一直很少关注网络直播的有关动态,在当前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我就属于那个跟在大队伍之后蜗行的人,总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虽然看到很多地区已经开始试行线上教学,我从来都觉得这事离我很远,直到2020年2月下旬,我接到了校领导有关线上教学试行的通知时,才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才学疏浅,面对眼前新事物的我显得尴尬无比,束手无策。</p><p><br></p><p> 没有电脑、没有教科书、看不见学生的课堂究竟怎样上?一大堆的问题接踵而至。但硬着头皮也要做好准备迎接线上教学。</p><p><br></p><p> 我开始求助于儿子,为了不影响高考在即的儿子每天的网上学习,我让他帮我连麦克,接着他又教我怎样使用。这时,我大多的时间不是在为确定课的主题忙碌,而是在直播间里翻来覆去地试麦,试如何连麦,如何让自己的课件分享给学生,如何让自己和学生互动时露脸,折腾到深夜累得实在不行,才沉沉睡去。 </p><p><br></p><p> 可以说此生以来,从未经历过直播这样的场面,不由的在心里吐槽:“那些看起来轻松自如的主播,自己做起来怎么觉得这么难啊?直播间里还有那么多听课的学生和家长,万一我讲不好怎么办?讲课过程中我看不到学生的回复怎么办?……”真是越想越紧张,每天心都悬着 ,家里又没人能帮忙,同事也都在摸索中,此时的我就像一颗一点及着的炸弹,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 </p><p> </p><p> </p><p> </p><p><br></p><p> 2020年3月2日的上午九点,是全省预约的试播时间,感受着这独特而震撼的网上开学典礼,我的心压了块大石头般沉重,疫情封闭了校园,隔绝了我和孩子们,但学习却不能中断,我必须上好每一节网课。当天没有我的语文课,但第二天第一节就是我的《致敬,最美逆行者》主题教育课,眼看直播时间就要到了,我的气息怎么也沉不下来,这颗心已经快提到嗓眼儿了。谁知道,当我真正走进直播间,看到孩子们用文字和我互动的时候,我感觉到自己和他们离得并不遥远,孩子们那稚嫩的笑脸仿佛就在我眼前,致使我忘却了之前的紧张忐忑,收获了一份前所未有的幸福和快乐。</p><p><br></p><p> 即使这是一次不成熟的开学典礼课,但它却成为我继续前行的阶梯,令我有了继续走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p><p><br></p><p> 2020年3月5和6日,我再次走进直播间,用自己精心制作的课件给孩子们讲解“阅读训练之段的构成”,在熟悉线上教学模式的时候,利用线上教学暂不开展教材教学的间隙,对孩子们阅读理解这一世纪难题做一个初始尝试。课后我深思,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应”,也许孩子们在掌握了段的构成方式后,会对段的构成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习作的谋篇布局时也会做到心中有数。一想到,孩子们在电脑那端学习,同样,我也在电脑这端和孩子们一起成长,内心一阵幸福的暖流不断涌动。</p> <p>  直播背后的反复挑战 </p><p><br></p><p> 当年组开展联播教学后,当自己的联播课程结束之后,我认真学习同年组语文教师的直播课。对比之下,感觉我的课件制作和直播语言和同事相差甚远。于是,想潜下心来研究一下:怎样把直播课变成一节生动而有实效的课呢?</p><p> </p><p> </p><p> </p><p><br></p><p> 3月11日,我第一次开启了线上教学课本教学的第一课,我很紧张,虽然课件修改了无数次,教学设计也反复补充修改,我满以为这次准备很充分,这么简短的一首古诗而已,正确朗读背诵加默写,一定会达到预期效果。为了节省时间,我甚至砍掉了一个单元主题页的学习,却没考虑到后果,如果不引导孩子们学习单元主题页,孩子不清楚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是什么,孩子们对本单元的学习要点不清楚不说,也为后面老师的授课带来了很大困难。我还一味担心连麦卡顿和费时,听孩子连麦展示朗读情况,发现孩子读得不好,也没有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去认真范读,从后来反馈上来的作业中我才发现,大部分学生连最基本的有感情地准确朗读都没做到,生字书写也频频出错。经历这一课之后,我很气馁,线上教学真是太难掌控了,怎么可以在短短的30分钟时间内,让学生做到全盘掌握所有知识点?我陷入了自责和深深地思考中。 </p><p><br></p><p> 2020年3月20日,临近世界气象日,学校发来了气象局给制作好的视频,有上节课的失败案例,虽然有了现成的21分钟的上课素材,就算做张班会课封面,但绝不能只是简单地看视频,剩下的八九分钟只谈感受。于是,我以孩子们感兴趣的2019年热播电影《攀登者》为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气象与我们的紧密关系,大到为国攀登寸土必争,小到农民的生产、工厂的销售和我们日常生活,我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气象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提高对气象的探究意识,无形中形成环境的保护意识。于是,作业里我布置了学生两个实践性活动,一是搜集有关于气象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利和不利的一面,二是给了孩子们一个天气预报信息提示,请感兴趣的孩子做气象播报员播报天气预报。作业上来之后,我很高兴地看到了预期的效果,有的孩子像模像样地模仿气象员播报天气,有的孩子或拍视频讲解或以文字形式写出了气象对人们生产生活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活活一个压缩版的小气象专家。 </p><p> </p><p> </p><p> </p><p><br></p><p> 在开展线上教学的这近一个月以来,我的课堂问题频出,不是出现麦克没有声音,不忍耽误儿子上网课,却又不得不找他给查看原因;就是课上出现卡顿问题,我反思自己,也许是连麦的孩子过多,我没及时制止其他正在申请连麦的孩子结束申请连麦,认真听麦上的同学如何回答问题;问题最严重的时候还出现过不得不退出直播再重新发起直播的情况。 </p><p><br></p><p> 虽然问题很多,但通过不断地实践与探索,在实践中不断感悟与提高,感慨最深的就是:这幕后主播的难度要远大于现场直播。这其中不仅需要老师满怀激情投入地讲解,更需老师具有独立制作课件和现场直播的应变能力。</p><p><br></p><p> 2020年3月26日,我的又一节古诗联播课《芙蓉楼送辛渐》到来了。这节课较我的第一节古诗课有了很大进步,但还存在因连麦连不上而造成卡顿耽误时间的问题,这难免给教学流程带来冲击,给孩子们的学习带来一些障碍。学无止境,看来线上直播课的教学是我们课堂教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从某种层面来说,信息技术手段的合理运用与网络流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好的直播课,会自然而然的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深化到课堂的每一处。</p> <p>  时间在忙碌中匆匆而过,虽然此时的我已经身感疲惫,但我还是克服了所有的困难,可以独立完成任何一课的制作和设计,且综合利用公屏和连麦与学生及时进行互动。真的庆幸之前我的不断努力,让我在这节直播课中终于看到了自己的进步。</p><p> </p><p> “线上教学”的路上,我由不知所措逐渐走向了成熟。特别感谢在艰难的研究历程中年组姐妹们课后及时的交流和反馈以及友情陪伴,是她们给了我坚持的勇气,是你们让我感受到了“线上园丁”的温情。 </p><p><br></p><p> 冬寒尽,春已至,这段难忘的“线上教学”经历,会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它时刻激励着我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