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活力四射的季节。在这个温暖的季节里,漫山遍野开满了争奇斗艳的花朵,大家都不肯相让,真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坛。许许多多的蝴蝶和蜜蜂都闻到了花的香味,都不约而同地飞来采蜜,在半空中飞来飞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我们右所镇三年级的语文教师也像辛勤的蜜蜂来到旧城小学,欢聚一堂,集体备课研讨一至四单元,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在备课时,首先由主备课教师进行主题研究的背景说明,再根据自主学习搜集的材料及学习的相关理论,结合具体课例进行研修主题策略的落实,目标的达成等进行详细说明。其他老师根据主备课教师研修的主题进行讨论交流。在交流中在研讨交流中,各位老师都能从课标的角度出发,能依据文本特点和单元整体特点进行思考,能依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性来把握教学重点,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注重阅读方法的引导以及依托文本落实读写结合。 研讨活动中,大家发言踊跃,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年轻的新教师,都自觉的把自己纳入到群体中去,集思广益,分别陈述各自的备课方案,针对研修主题,结合课标、教材特点,认真研究,最后整合大家的教学智慧,达成共识。科组成员的议课及建议: 孙会莲老师:要针对孩子年段的识字教学中,在设计导学案时应多关注孩子们朗读的培养,在朗读中识字。这样,既能达到朗读训练、也能从中识字,一举两得。写字练习很重要,即使是高年段的课堂,写字环节少不了。要交给孩子们生字识记方法。 马云霞老师: 教学中目标设计要合理,可操作性一定要强。在环节设计中,必须把任务落实到每一位学生。篇幅短的文章,可分组读文。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杨丽华老师:导学过程设计要合理,目标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学情。要是能设计成生动、充满趣味性的探究就更好了。老师必须以学生为主,提倡学生多朗读课文,在读文中感受文章抒发的情感,导学设计要激发学生愿意学,跟着学。 阮水清老师:每课的学习目标定位要准确,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易于操作,环节必须紧凑、清晰。一定要自己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授课。在教学中必须设计“自学提纲”,让学生自主在读文中解决问题,给予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 杨丽华老师总评认为: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老师们就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和研究。发挥集体智慧,面对面的交流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实际操作的教学问题, 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从而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和教学水平,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在活动中,各教师对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流程,课后拓展小练习进行了积极地研讨。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力求课堂教学的优化,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此次集体备课,不仅是一次有明晰的教研主题和明确的学段阅读教学要求的集体备课活动,更是一次静下心来、潜心研读文本和设计教学、自主研修和集体讨论交流相结合的备课活动。此次集体备课,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的互动交流,真正实现资源共享、研讨得到提升,使备课过程成为教师合作、实践、创新的研究过程,真正切实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div> 通过本次活动,各教师对一至四单元的教学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有了计划,激活了老师们的思维,促进了老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