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0 年 3 月 24 日是第 25 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 的宣传主题是“携手抗疫防痨,守护健康呼吸”,让我们一起了 解一下结核病防治知识,共同预防,共享健康。我国是世界上 22 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二位, 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结核病疫情呈患病率高、 耐药率高、死亡率高、感染率高、农村疫情高、结核病人负担重 和低递降率的特点</p><p>一、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p><p>结核病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最常见的是肺结核。 肺结核又称“痨病”,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和 死亡数排在第 2 位。得了肺结核如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 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给患者 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p><p>二、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p><p>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很容易发生传播。肺结核病人 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 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与肺结核病人共同居住, 同室工作、学习的人都是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有可能感 染结核菌,应及时到医院去检查排除。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 3 力低下者、糖尿病病人、尘肺病人、老年人等都是容易发病的 人群,应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查。 </p><p>三、咳嗽、咳痰 2 周以上,应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 </p><p>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是咳嗽、咳痰,如果这些症状持续 2 周 以上,应高度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 构就诊。肺结核还会伴有痰中带血、低烧、夜间出汗、午后发 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 </p><p>四、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 </p><p>肺结核的传播 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时,应当避让他人、遮掩口鼻。 肺结核病人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带盖痰盂 里,不方便时可将痰吐在消毒湿纸巾或密封痰袋里。肺结核病 人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去,应当佩戴口罩。 居家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应当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 通风,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肺结核可防可治,加强营 养,提高人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肺结核。 </p><p>五、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 </p><p>肺结核治疗全程为 6-8 个月,按医生要求规范治疗,绝 大多数肺结核病人都可以治愈。肺结核病人如果不规范治疗, 容易产生耐药肺结核。病人一旦耐药,治愈率低,治疗费用高, 社会危害大,治疗全程为 18-24 个月。</p><p>六、学校结核病发生特点 </p><p>学生结核病早期症状不典型、体征不明显, 甚至无自觉 症状,易忽略。一部分学生是通过体检才发现患有结核病 而 就诊的。好发年龄一般在 12 岁以上的中学生居多。学生患者 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学校人群集中,易发生爆发流行。 </p><p>七、学校结核病危害 </p><p>学生发病后严重影响自身的身体健康,学习和生活。聚集 性疫情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学校发生疫情后社会 影响大,家长及媒体关注度高,甚至影响当地的和谐和稳定。 </p><p>八、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 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 </p><p>如果有同学出现咳嗽、咳痰两周以上,应该赶快向班主 任报告,跟家人或老师一起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是肺结核, 应立即进行治疗。同班或同宿舍的同学就是肺结核病人的密切 接触者,这些同学不管有没有出现上面那些可疑症状,都要听 疾控中心和学校医院/卫生保健室老师的安排,尽快到结核病 定点医疗机构去进行检查。</p><p>九、得了结核病什么时候能复学呢? </p><p>由于肺结核病是一个慢性传染病,治疗时间长,一般要在 6-8 个月以上,除少数较严重的患者需住院治疗外,一般不会 5 对生活、学习产生较大影响。对确诊的肺结核病人要实行休学, 在家隔离治疗,规则用药,凭定点医疗单位开具的复学证明方可复学。 </p><p>十、学校在做好肺结核防治工作中应该注意什么? </p><p>做好入学体检:将结核病检查项目作为新生入学体检和教 职员工常规体检的必查项目。做好症状筛查:做好晨检、因病 缺勤、病因追查及登记,及时发现患病学生。开展健康教育: 多形式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可采用简短的课堂内 教学或利用课外活动等形式,开展学生结核病健康促进活动, 提高师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了解和参与。保持学校卫生:教 室、宿舍勤开窗通风,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另 外还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