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天,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人民响应国家的号召,不出门,不聚集,工作人员能在线工作的都提倡居家办公。<br> 刚开始,我还能早早起床,定时吃饭,看书练字,时刻想着回去上班。<br> 随着管控不断升级,假期再三延长,生活换了一种打开方式,每天睡得天昏地暗,醒了就胡吃乱喝,然后捧着手机看微信,玩游戏,或者没完没了的追剧,刷抖音,感觉什么都没做一天就过去了。<br> 这是一种近似于放纵的任性,没有目标,没有追求,本应该努力工作的年纪,却过着爷爷奶奶辈退休了的生活。<br> 有人说,毁掉一个人的方式很简单,给他一个安静狭小的空间,再给他一根网线就足够了。因为人天生就有一种惰性,呆在舒适安逸的环境中久了,思维和行动能力就会停滞,人就废了。<br> 太可怕了,我不能任性,也没有资格放纵自己。<br> 疫情爆发后,很多人的经济来源都受到不小的影响。唐山收费站被取缔,一批工作人员被迫下岗,其中一位大姐哭诉:“我今年36岁了,我的青春都交给了收费站,我现在什么也不会,也学不了东西了。” <br> 已经36岁,却除了收费什么都不会,想想都悲哀。我现在做着自己喜欢的稳定的工作,衣食无忧。但是如果非要挑战一下自己,换一份同样能赚钱养活自己、同时能更好地成就自己、让自己生活得更加恣意的工作,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挑战自己是需要勇气的,更需要底气,我必须自律,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昨天过去就算了,今天必须要抓紧,一次做好一件事,多次之后做成自己想做的事。<br> 1.学习烹饪,提高厨艺。不善于做饭是我的短板,利用假期学一学,有利于健康饮食,体验生活,努力靠近“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标准。<br> 2.培养兴趣,专注学习。比如唱歌,跳舞,书法等,原本就喜欢,假期稍微提高一点,没有明确的功利目的,只是增加生活的情趣,愉悦身心。<br> 3.收纳整理,拒绝浪费。家里东西太多太乱,有的多年不用了,有的还没有拆封,有的甚至压根儿想不起是什么时候、在哪里买的,为什么要买?统统扔掉,以后再乱买东西,剁手。<br> 4.多看书学习,少玩手机、微信。每天静下心来读一会儿书,经常拿起笔写写东西,或思考一下后面阶段的工作。重点关注央视新闻,忽略其他无关信息。世界不会因为我关注哪些信息而变得美好,也不会因为我错过哪些信息而失控,没完没了地刷新闻是在浪费时间。<br> 5.注意仪表,适度锻炼。起床之后刷牙洗脸,擦上隔离霜,换上合适的衣服,再开始吃饭做事,累了就做一做轻微的室内锻炼,给自己一个满满的仪式感。尤其起床之后不能再穿睡衣,因为一天到晚穿着睡衣,容易让人萎靡不振。<br> 6.陪伴家人,享受亲情。由于平时忙于工作出差,只有周末才能与父母一起,孩子又长年在国外学习工作,相聚的时间少之又少。这次近两个月的假期里,我们朝夕相处,温情相伴,享受着“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慢生活,倍感珍贵和幸福。虽然有时会有一点小小的代沟,但依然其乐融融,温馨快乐。<br> 都说学霸与学渣的差距是在假期中形成的,其实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是在假期中拉开的。经过因为新冠疫情意外得来的假期,放纵的人收获的是飙升的体重和空虚的脑袋,自律的人收获的是自我的提升和增值的空间。<br> 现在不是任性、放纵的时候,将来也不是。<br> 疫情过后,将来的我们一定会感激现在这个自律、勤勉的自己。<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