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陪伴,呵护成长--西安市盲哑学校网络教学探索与实践

三月风

2020年,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超长的寒假迫使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工作完全转换为线上开展。西安市盲哑学校作为一所有70年办学历史的特殊教育学校,面对新的挑战,激发深厚底蕴,彰显责任与担当。<br>  在疫情爆发初期,学校第一时间拍摄手语版疫情防护知识宣传短片,不仅解决本校听障学生教育需求,还及时推送社会聋人和西安市特教兄弟学校,让更多聋人受益,得到兄弟学校特教同仁的称赞,得到社会聋人的认可。学校德育活动“面对疫情,我们不做旁观者”被西安教育科研公众号采纳推送。视障学生用心谱写致敬医护工作者的歌曲《天使赞歌》先后被《西安发布》《华商网》《西部网》《搜狐》《梨视频》和《学习强国》等众多媒体报道。<br> <b>一、尊重学生特殊性,制定空中课堂整体方案</b><br>作为一所综合类特殊教育学校,西安市盲哑学校教育对象涉及视障、听障两种类型,年龄跨度从三岁到二十多岁不等,涵盖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和职业教育等学段,面对这样复杂而又特殊的情况,学校尊重不同残疾孩子的实际需求和认知特点,分别制定了两种类型、不同学段的网络教育方案,细化到两种类型的每一个残疾孩子,实施个别化教育。视障、听障、小学、中学等不同教研组的老师们,通过网络研讨,制定出各类型各学段网络教学整体思路,统整并开发出既适合视障、听障学生认知特点,又利于网络教学的课程,做到停课不停学,学习见效果,深受学生的喜爱,得到了家长的肯定和好评。 <b>二、充分发掘网络资源,组合多种软件互补支持</b><br>良好的信息化环境是应用在线教学与在线学习的基本保障,网络教学和学习更需要良好的信息化设备与软件的支撑。为此,学校先期成立了“无声世界”和“黑暗世界”“空中课堂”技术攻关小组,经过反复研讨、调试、试教,筛选出适合视障、听障学生学习特点的几种软件联合使用,在不同的教学场景下互补支持,之后分别对教师和家长发送操作手册及操作微视频,进行在线培训和答疑,确保每位教师和家长熟练掌握平台、工具等相关教学技术,搭建起具有我校特色的“迪聪启明云课堂”,为在线教学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b>三、融合学生认知和网络特点,整合出适切教育课程 </b> <b>1、弘扬传统,推行孝善雅行云教育 </b><br>学校以学生居家生活中经历的春节、元宵节、龙抬头、等传统节日为重点,在视障、听障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让特殊学生认知传统、弘扬传统,增进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br>在3月5日学雷锋日,开展向逆行者致敬主题教育;利用“三八”妇女节、开展“感恩父母践行孝心”实践活动;植树节开展“宅家玩出新花样”趣味实践活动;3月22日世界水日,教育学生惜水、爱水、节水。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和课程的实施,让视、听障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行孝感恩、尊重他人,珍惜资源,保护大自然。 <b>2、丰富多彩,开设大型集体云课程 </b><br>通过德育云课堂、心理疏导云课堂、疫情防控知识云课堂、安全教育云课堂等系列大型集体云课程,将学生教育和家长课堂融为一体。内容涵盖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心理疏导方法、防疫知识教育、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居家生活安全等方面,覆盖到全体学生、家长和教师,收到良好教育效果。 <b>3、发掘潜能,上好基础学科云课程 </b><br>听障学生“以目代耳”,语文老师们克服听障学生上课要同步看手语和课文的困难,将屏幕分享与手语讲解巧妙合并在同一屏幕上,解决了学生既要看手语又要看课文的困难。数学老师则自制提示板,将定理、概念等重点知识写下来,在同一屏幕对应讲解。<br>视障学生听觉敏锐,语文老师们就充分利用他们的听觉感官,或是开发网络资源,寻找适合他们的有声课程,或是自己录制动听的音频教材,让他们感受不同的声音刺激,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数学老师克服视障学生没有盲文教材,意味着几何知识的教学几乎完全无法进行的困难,对教材进行整合,或者先教授代数知识,或者先复习巩固旧知识,将几何知识留在学校教学时进行。 <b>4、补偿缺陷,做好康复训练云课程 </b><br>本着补偿缺陷,发掘潜能的育人理念,学校根据网络教学的特点,为视障、听障学生量身打造盲生手工、音乐指导、形体训练、定向行走、聋生律动、居家体育等特色康复课程,一方面推进他们艺术素养的培育,另一方面给特殊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学有所长,德识长进,在居家生活中也能进行差异补偿,促进全面发展。 <b>5、因势利导,开设生活指导云课程</b><br>学校抓住学生居家防疫这一特殊时期,因势利导开设家务劳动、生活指导、面点、厨艺、礼仪等生活指导类云课程,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践行、群内分享,教育学生参与家务,展示厨艺,陶冶情操,也使居家生活多姿多彩。 <b>6、量身定制,推进个别化教育云课程</b><br>针对多重残疾学生特别需要,学校进行一对一的个别化教育云指导,内容涵盖言语康复训练、肢体康复、情绪矫正、学科课程个别辅导、康复训练个别指导等,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适切的教育。 <b>四、多种方法,多重手段,让网络教学更生动有实效</b><br>视障学生“以手代目”,听觉灵敏,听障学生“以目代耳”,视觉敏锐,每天能听到老师和同学的声音,能看到老师和同学的笑脸,孤独的心灵会感到无比的温暖,也是排解内心恐惧的最佳良药。为此,老师们采取多种方法、多重手段,让我们的“迪聪启明云课堂”更生动,让教学活动更有实效。 <b>1、线上直播,温暖陪伴 </b><br>由于学生学习知识认知水平和能力的特殊性,我们的课程多以现场直播的形式进行,所有老师变身主播,陪伴学生,呵护成长,与学生一起战疫情,克时艰。 <b>2、建立公众号,资源补充 </b><br>老师们将数学知识、定向行走、形体、律动、礼仪等课程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微信公众号,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配有文字,图片、音乐、视频。教学有新授,有巩固,有作业,有拓展,让同学们轻松愉快的学会了本节课的内容,特别是每篇教学最下方的“往期推荐”,让学生们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回看,轻松巩固教学成果。 <b>3、有声美篇推送 </b><br>心理疏导、保护自然、班会等课程,老师们将教育内容编辑成有声美篇,作为大型集体课程的补充,推送给学生和家长。有声美篇是兼顾视障、听障学生和家长均能参与学习的一种形式,可以反复听、反复看、在评论区发表感想,讨论互动、交流分享,共同提高。 经过一个多月的探索与实践,西安市盲哑学校的老师们已经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视、听障学生特点的线上教学模式,音频、视频、平台、各种软件组合互补,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老师们的温暖陪伴,精心呵护,不仅激发了特殊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更是让同学们学有所获,让家长们满意放心,用特殊的空中课堂架起了特殊学生成长的桥梁。 <p>疫情之下,网络教学是应时之举,是对学校和教师多年来信息化建设和学习的检验。实践证明,我校青年教师、中年教师、直至五十七岁的老教师,均能熟练掌握多种软件支持互补的网络教学技术,将各课教学的全过程与网络教学深度融合,在应对挑战过程中担当、成长、提升,共同攻克特殊教育网络教学难关。目前疫情防控持续向好,重返校园的时间指日可待,相信“停课不停学”这一段特殊的教育教学经历,将会对学校未来教学思路定势的转变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信息化教学将迎来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新天地。 <br></p>

学生

教学

课程

教育

听障

视障

学校

网络

老师

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