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9)班科普故事分享会

武佳耀

<p>3月26日第一期</p> <h3>  广阔的宇宙,等待着探索着的足迹,<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无垠的海洋,希冀着科学家的探秘。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瞬息万变的时代,无数的科学之谜等着我们去发掘。</span></h3> <h3>下面是今天的主持人武佳耀</h3> <h3>  从今天起,我们将一起走进四九班科普故事分享会,同学们将会为大家带来一个又一个深奥而奇妙的科普故事。同学们是不是很期待哦?</h3> <h3>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可是梁珈铭同学却给这次的科普故事分享会开了个好头,下面请欣赏梁珈铭分享的恐龙🦖世界</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今天我给大家科普的是已经灭绝的恐龙世界。</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恐龙,是出现在2.5亿年前的中生代时期,也就是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这三个时期,是一类爬行动物的统称。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是大多数恐龙的特点。恐龙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突然全部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这个谜至今无人能解。</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恐龙根据食物的特性,可以分为肉食性恐龙和植食性恐龙。</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今天,我要讲的这些恐龙都生活在侏罗纪晚期,那个时候是肉食恐龙最繁盛的时期。</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首先要讲的是带有羽毛的树栖恐龙——耀龙。耀龙属于肉食性恐龙,它全身长有羽毛,耀龙的大小和鸽子相似,尾巴有四根长羽毛组成,尾巴的长度占身体的70%。求偶时会把尾巴像孔雀一样展开;同时也是为了恐吓其他争夺食物的恐龙。</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其次讲的是中华盗龙,它是我国已知最大的肉食性恐龙,中华盗龙分布比较广,新疆,四川都发现过它的化石,它的腿部肌肉发达,擅长追捕猎物,身体部分地方长有羽毛。</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最后讲的是小盗龙,小盗龙属于肉食性恐龙,它是一种会滑翔的恐龙,身体所有部位都长有羽毛,会从高高的树杈上往下滑翔,滑翔时四肢伸展开,好像有四个翅膀,它既会爬树还会滑翔,走路的时候只能跳着走,这让它的天敌中华龙鸟很容易就能捕捉到它。</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那些会滑翔的恐龙的羽毛逐渐变成翼膜,飞向更广的蓝天!</h3> <h3>  刘昊东虽然平时的言语比较少,但是他的思维却是敏锐的,下面昊东就把我们带到了军事领域——枪支的历史</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军事</span></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冲锋枪,顾名思义是供士兵冲锋<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时使用的一种轻型自动枪械。科学地</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说,它是以双手握持,发射手枪弹的全</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自动武器。双手握持射击是它与手枪</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的主要区别,而发射手枪弹则是它与</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自动步枪的主要区别。</span></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nbsp; &nbsp; &nbsp; &nbsp; 它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但</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广泛应用于西班牙内战与第二次世界大</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战中。由于它</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在西</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班牙</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内战</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中发挥了很</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重要的作</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用,所以有</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冲锋枪加</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手榴弹,近战金不换”的说法。</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二</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战”中全世界共生产了2000万支各式冲</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锋枪,其中有波波沙41、M3、司登、</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MP38与MP40等型号</span></h3> <p>3月27日第二期</p> <p>下面是今天的主持人温家豪</p><p><br></p><p><br></p> <p>  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的恐龙大百科,我是今天的播报员张珂瑞,以下我为你们分享恐龙知识</p> <p>  首先是棘龙,棘龙里生活在白垩纪时期的肉食性恐龙,其名字的含义是"有棘的蜥蜴"棘龙的背部有一个巨大的扇形帆状物,这让它看起来更大。棘龙用帆状物,来吸收太阳的热量或者利用风来冷却热量,以此达到调节体温的目的。</p><p> 接下来是霸王龙,霸王龙身体长13米,也叫暴龙,是一种凶残的肉食性恐龙,嗅觉十分灵敏,牙齿锋利,下巴结实,霸王龙的咬合力大约是一只狮子的15倍。</p><p>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p> <p>  大家好,我是梁轶煊,我为大家分享的是恐龙大百科</p><p><br></p><p><br></p><p><br></p> <p>  南方巨兽龙:南方巨兽龙生存于1亿年前的白垩纪,它最大体长13米,最大体重11吨,属食肉性恐龙,鲨齿龙科。南方巨兽龙的脑袋就身体而言较大,下巴略呈方形。它硕大的嘴巴长着一口锋利的牙齿,每颗牙有9厘米长。巨兽龙作为鲨齿龙科的成员,有个又细又尖又长的尾巴。南方巨兽龙的头骨长达1.8米左右,颚部长满9~13厘米的锋利齿。它们长长的尾巴则在快速奔跑的过程中起了平衡作用和快速转向的能力。</p><p> 霸王龙:霸王龙即雷克斯龙,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非鸟类的恐龙种类之一,霸王龙是最晚灭绝的恐龙之一。它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约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约4米,最高臀部可达5.2米左右,头高最高近6米,平均体重约9吨,最重14.85吨,头部长度最大约1.55米。咬合力一般9万牛顿~12万牛顿,嘴巴末端最大可达20万牛顿左右,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性恐龙。</p> <p>3月30日第三期</p> <p>下面是今天的主持人梁珈铭</p><p><br></p><p>提到科学,大家总会想起神秘的太空,远古的动物,总觉得科学离我们很远。但科学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面对生活中处处可见的一些场景,你的心里有没有一些小问号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听听小伙伴们准备的科学故事吧……</p> <p>  大家好,下面是武佳耀为大家分享的地球怎么会转动呢</p><p><br></p><p><br></p><p><br></p><p><br></p> <p>  为什么我们的地球会自己转动呢?到底是什么力量推动了它呢?很多人会说是因为地轴的原因,它才会不断地转动,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虽然它是围绕着这个轴转动的,但是引起它转动的却不是这个轴。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刚刚诞生于宇宙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转动了,这主要是因为太阳的缘故。当时很多的气体在强大的引力下纷纷靠近与一个点,最后形成了我们的太阳。而宇宙中的其他物质就形成了一些灰尘云,其中一些气体和这些灰尘发生了碰撞,而在这宇宙中因为没有阻力,所以导致整个宇宙都开始运动了起来。换句话说,就是因为灰尘动了,让宇宙间的所有物体也跟着转了起来。 也是因为这样的转动,很多的天体就在这转动中诞生出来。这一个过程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现在都没有停下来。根据相关的研究得知每个星球都拥有很大的能量,因此就有很多科学家认为天体之所以会不断转动是为了保证自身的能量平衡,只有不断地转动才能让自己存在的时间延长。当然这种说法不是绝对正确的,仅仅只是科学家们的一种猜想而已。对于这个问题还有很多不同的猜测。就目前,以我们的研究水平还是不能给出最后的正确答案。</p> <p>下面,我们随巩禹彤穿越到恐龙🦕时期吧</p><p><br></p><p><br></p> <p>  哥斯拉龙是最早出现的兽脚类恐龙之一。哥斯拉龙与后来出现的肉食性恐龙相比,它们的体形相对较小,但是,它们曾经是食物链顶端的优势猎食者。在恐龙崛起的三叠纪,肉食性恐龙的种类并不多,哥斯拉龙已经算是当时的大型肉食性恐龙,它们凭借较大的体型和相对敏捷的行动能力成为了当时的“恐龙之王”。</p><p> 迅猛龙又名伶盗龙,速度是它们最大的捕食优势。迅猛龙的身形不大,大小和火鸡类似,但是它们的头部很长,脑袋占身体的比重很大,这表明迅猛龙是一种聪明的恐龙。迅猛龙凶猛而残暴。在捕食的时候,迅猛龙会与同伴一起捕食比自己身形大的恐龙。迅猛龙的嘴中有26~28颗牙齿,牙齿边缘呈锯齿状。除了尖锐的牙齿,迅猛龙四足上还长有锋利的指爪。</p> <p>3月31日第四期</p> <p>付梓萌跟大家分享兔子的眼睛为什么是红色的</p><p><br></p><p><br></p> <p>  兔子是十分常见的动物。它们的样子非常惹人喜爱。兔子有各种各样的毛色。比如灰色、黑色、白色等。如果你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各种颜色的兔子,它们眼睛的颜色与其毛色都是基本接近的,比如黑兔子的眼睛是黑色的,灰兔子的眼睛是灰色的,唯独白兔子的眼睛是红色的。</p><p>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兔子的眼球并没有颜色,我们所看到的红色,实际上是血液经眼球折射后的颜色。经科学研究发现,兔子的毛色是由它们体内所含的色素决定的。色素的颜色不仅仅表现在毛色上,同时也表现在眼球中。含有灰色素的兔子,毛和眼睛就是灰色的;含有黑色素的兔子,毛和眼睛是黑色的。白兔身体里不含色素,它的眼睛是无色的,但是眼睛有许多毛细血管,血管中的血液经过折射,眼睛就呈红色了。</p> <p>4月1日第五期</p> <p>我们跟随邢梓豪来到了海洋世界,海洋生物同样是神秘而奇特的,今天先了解鲸鱼是由什么动物演化而来的</p> <p>  鲸鱼我们在电视上都看见过,是一种神奇的海洋动物,也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动物,很多人都知道这种动物生活在海洋当中,但虽然说这种动物生活在海洋当中,而且名字当中还带有一个鱼字。但实际上鲸鱼并不是一种鱼,而是一种哺乳动物。那么问题来了,有人好奇既然鲸鱼不是一钟鱼,又属于一种哺乳动物,那么它为什么会跑到海里去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还有鲸鱼的祖先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人类有什么考古发现吗?对于这些疑问其实科学是有一定解答的</p><p>实际上现代的科学研究发现,哺乳动物的祖先是诞生在陆地上的。所以鲸鱼必然也是由某一种生活在陆地上的哺乳动物演化而来的。而这种动物可能就是一种叫做巴基兽的动物进化而来的。</p><p> 巴基兽是一种生活在5000万年以前的哺乳动物,经科学家们研究认为,巴基兽最早的时候,应该是生活在靠近水源的地方,由于当时水中的食物资源丰富,巴基兽需要常年进入水下进行捕猎。所以就慢慢地产生了进化,变成一种水陆栖的动物。而后又经过无数年的时光之后,巴基兽正式告别陆地。彻底演变成一种生活在水里的动物。此时巴基兽就开始逐步的进行分化。</p><p> 有一部分巴基兽变成了体型巨大的鲸鱼,还有一部分的巴基兽则变成了聪明的海豚。所以不管是体型巨大的鲸鱼还是人类熟悉的海豚,它们都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理特征所在,就是它们的身体内部只有肺,没有腮,并且它们都是以胎生的方式进行繁衍的,所以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地球上最大的动物,体型如此巨大的鲸鱼竟然是一条“狗”进化来的。</p> <p>对于常见的蚂蚁🐜家族我们又了解多少呢,下面由王彦凯为我们分享</p> <p> 蚂蚁是一种昆虫。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蚁科。蚂蚁的种类繁多,世界上已知有1700多种,有21亚科283属,中国境内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600多种。最近还发现了无性繁殖的蚂蚁新物种。蚂蚁的寿命很长,工蚁可存活几星期至3-10年,蚁后则可存活几年甚至十年。一个蚁巢在一个地方可生长几年甚至几十年。</p><p> 猛蚁亚科异蚁属———不长两把刷子怎么混下去 产自新热带地区森林中的异蚁,相貌十分奇特。黑异蚁长着鹿角般的上颚,鄂上的尖刺又细又长,即便闭合时也会棱着伸向外面,简直就是“合不拢嘴”的代表。</p><p> 切叶蚁亚科龟蚁属 龟蚁属于切叶蚁亚科,属中大型蚂蚁,龟蚁是新世界美洲大陆的一种树栖型蚂蚁。龟蚁具有非常奇特的头部,能够有效的抵挡入侵者。</p><p> 蚁亚科蜜罐蚁属——会动的储蜜罐 蜜罐蚁生活在干旱的沙漠地带,食物极为珍贵。因此雨后,体型最大的工蚁会吸取花蜜,直到身体要被撑爆为止,并在食物短缺的时候供应给蚁群。当食物不足时,其他的蚂蚁只要碰碰蜜罐蚁,蜜罐蚁就可以吐出蜜。蚁群就是这样度过食物缺乏的时候。在某些地区,蜜罐蜜被当地人当成一种美味的食物。</p><p> 蚂蚁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秘密,比如:我们都知道蚂蚁搬家就要下雨,那么蚂蚁为什么能预知天气呢?天气变坏时,空气中水蒸气增加,泥土返潮,蚂蚁能预知空气湿度,当它感觉空气湿度过大时,就知道要下雨了,蚂蚁的家特别潮湿,蚂蚁难以安居。所以遇到快要下雨时蚂蚁就会搬到较高的地方</p> <p>4月2日第六期</p> <p>  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他们时时刻刻都在保卫自己的主人。那么大家知道天热的时候狗为什么会经常将他们的舌头吐出来呢?下面由史烁妍为大家介绍一下,狗为什么会经常吐出舌头。</p> <p>  我们知道狗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体温在正常状态下是恒定的,当热量过多时就要散发热量,而这主要是通过降温的办法来达到的。人和许多动物身体表面都布满了汗腺。(汗腺:哺乳类生物皮肤上的一种附属品,用来分泌汗液。)气温升高使汉业便能从汉腺中分泌出来,热量也随着汗腺的分泌散发到体外体温就可以降低了。但是动物学家发现狗却是一个例外,他的身体表面没有汗腺,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那长长的冒着热气的舌头伸出来时,身体热量的发散就可以较快地进行。然而事实上即使不是夏天,狗的舌头有时也要伸出来。如他在奔跑或打架之后,身体在剧烈运动后发热了,体温升高,这时他也会伸出舌头来散发热量。</p><p> 由此可见,狗之所以会经常伸出舌头来,是因为需要通过舌头来散发热量,毕竟外面要比嘴里的温度要低。那么狗的汗腺是不是长在舌头上,我查的资料也是各不相同 ,这个问题还有待考察。</p> <p>  南方的孩子喜欢雪,北方的孩子喜欢海,我们对大海又了解多少呢?下面由杜欣凝为大家分享为什么大海是蓝色的呢?</p> <p> 海水的颜色主要取决于海水对太阳光的吸收反射和散射。可见光一般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复合而成。七色光波长短不一。从红光到紫光,波长逐渐变短。其中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黄光穿透能力强,最容易被水分子吸收。而波长较短的蓝光紫光穿透能力弱,当遇到纯净的海水时,最容易被散射和反射。由于人眼对蓝光比较敏感,于是人们眺望大海时。眼前的海洋就是蔚蓝色或深蓝色的。</p> <p>4月3日第七期</p> <p>  曾轶冉为大家分享鹦鹉🦜为什么会学人说话</p> <p>  鹦鹉可以模仿很多东西,除了人类的语言之外,其他动物说的话表现的动作,还有一些吹哨子的声音,鹦鹉都会模仿,而且学得惟妙惟肖的,这还是得归功于鹦鹉的发声器很发达。</p><p> 鹦鹉在听到声音的时候会自动支配大脑,让他的发生器产生振动,所以鹦鹉有时候就会发出一些奇怪的声音,而且鹦鹉的嘴巴相比于普通的鸟类来说比较大,舌头也并不是一般两类尖尖的样子,而是圆的,人的舌头也是圆的,这样会比较灵活,虽然鹦鹉会模仿人类的声音,但是它们并不懂这是什么意思,而且鹦鹉模仿人语也只是简单的一句两句,其实鹦鹉跟人类学说话也是经过一段训练的。</p> <p>  温家豪的课外知识好丰富呀,下面他将分享黑洞的奥秘</p> <p>  黑洞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存在于宇宙空间中的一种天体。黑洞的引力极其强大,使得视界内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故而,“黑洞是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从其事件视界逃脱的天体”。1916年,德国天文学家卡尔·史瓦西通过计算得到了爱因斯坦场方程的一个真空解,这个解表明,如果一个静态球对称星体实际半径小于一个定值,其周围会产生奇异的现象,即存在一个界面——“视界”一旦进入这个界面,即使光也无法逃脱。这个定值称作史瓦西半径,这种“不可思议的天体”被美国物理学家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命名为“黑洞”</p><p> 黑洞无法直接观测,但可以借由间接方式得知其存在与质量,并且观测到它对其他事物的影响。借由物体被吸入之前的因黑洞引力带来的加速度导致的摩擦而放出x射线和γ射线的“边缘讯息”,可以获取黑洞存在的讯息。推测出黑洞的存在也可借由间接观测恒星或星际云气团绕行轨迹,还可以取得位置以及质量。</p><p> 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21时,人类首张黑洞照片面世,该黑洞位于室女座一个巨椭圆星系M87的中心,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质量约为太阳的65亿倍。它的核心区域存在一个阴影,周围环绕一个新月状光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被证明在极端条件下仍然成立。</p><p>中文名</p><p>黑洞</p><p>外文名</p><p>Black Hole</p><p>学科</p><p>广义相对论,天体物理学,黑洞热力学</p><p>分类</p><p>史瓦西黑洞,RN黑洞,克尔黑洞,KN黑洞</p><p>边界</p><p>事件视界,无限红移面,动力学视界</p> <p>4月4日第八期</p> <p>  白航瑞为大家讲解海啸是怎样形成的</p> <p>  对比较熟悉的蛇我们又了解多少呢?就由李翰臻为我们讲讲吧</p> <p>  李舒雅为大家分享: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p> <p>  下面郭子煜分享太阳为什么会发光</p> <p>  大多数人可能知道太阳本质上是一个核聚变反应堆,消耗氢来释放热量和阳光,而阳光维持了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如果没有那让粒子“穿墙而过”的奇异量子性质,太阳根本不会发光。</p><p> 太阳(或者说宇宙中的所有恒星)之所以能够放射如此大量的能量,是因为氢原子的原子核(也就是带有一个单位正电荷的质子)能够聚变,并以我们称为阳光的电磁辐射释放能量。两个氢原子核要想聚变,就需要靠得非常近,但两者靠得越近,相互间的排斥力就越大,因为它们各携带一个正电荷,而同种电荷互相排斥。</p><p> 事实上,如果要让两个质子靠近到足以聚变,那么两个质子必须要有能力穿越一堵亚原子尺度的“砖墙”:一个明显不可穿透的能量壁垒。</p><p> 从本质上讲,是它们的波粒二象性使它们能够完成隧穿。正如海浪可以绕过物体(比如沙滩上的卵石)传播一样,波也可以绕过物体传播(比如声波可以穿透墙壁,让你听到邻居家的电视声)。当然,作为声波的介质,空气并没有真正地穿透墙壁:空气中的振动,也就是声音,使你和邻居共用的墙壁发生振动,而此振动又推动你房间中的空气,将相同的声波传入你的耳中。但原子核却不一样,如果你能像原子核一样行动,那么有时候,你真的能够像幽灵一般直接穿过坚实的壁垒。</p><p> 太阳内部的氢原子核所做的正是如此:它能让自己传播出来,像幽灵一样穿透能量壁垒,使自己与墙另一边的伙伴靠得足够近来完成聚变反应。因此,当你下一次在沙滩上晒太阳时,不妨看看拍打着沙滩的海浪,想一想量子粒子像幽灵一样波动,这种波动不仅能够让你享受温暖的阳光,也使得我们星球上所有的生命成为可能。</p> <p>  苏依瑾为大家分享大熊🐻座和小熊座</p> <p>  大家好,我是人类发展史旅行号的舰长--杨淇源。</p><p> 今天--请大家跟着我去参观人类在地球上这些年的发展历程……</p> <p>  人类进化起源于森林古猿,从灵长类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经历了猿人类、原始人类、智人类、现代人类四个阶段。</p><p> 因现今考古学的发展,史前文明被逐步否定,考古学已经有大部分进化中的古人猿化石。配合现今生物学的发现,发现了遗传基因[1]DNA是进化的,证实了类中性进化论的真实性。</p><p> 地球是太阳系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在生命与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一个新物种的诞生往往意味着另外一个现有物种的灭亡,而我们人类是如何诞生的呢?这就要从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说起了……</p><p> 本次航行结束,请大家系好安全带,回到我们的母亲一一地球</p> <p>  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史怡琛,我为大家分享的科普知识——为什么彗星会有长长的尾巴?</p> <p>  寂静而深邃的星空中,繁星点点,忽然闯进一位长得很怪异的生客,只见它头部尖尖,而尾部散开,好像一把扫帚,这就是彗星。我们看到彗星总是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它的尾巴是怎么形成的。彗星的主体是彗核,彗星的质量大多集中于彗核。当彗核靠近太阳时,就会受太阳热的烘烤,从而被太阳热蒸发出气体及尘埃。这些气体及尘埃全包在彗核的外面形成彗发。当它进一步靠近太阳时,因为太阳光的热量以及压力增大,会把彗发中的气体以及尘埃推向后方,从而形成一条形状像扫帚一样的尾巴——彗尾。彗星越靠近太阳,彗尾就会越长,通常有5000万~2亿千米,最长的可以达到35亿千米。</p> <p>4月8日第九期</p> <p>  边子超为大家分享航天梦</p> <p>  下面苏琪喆为我们分享“神州八号”飞船</p> <p>4月9日第十期</p> <p>  大家好,欢迎来到航天博物馆,我是讲解员白晋薇,今天我将要带大家上一节关于航天的课。</p> <p>中华民族是一个勇于追梦的民族,在古代万户成为飞天第一人,1969年月球背面环形山被命名为万户山。 在2020年中国的航天技术将更加精进一步,在航天空间站上将做出成就。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一下空间站内部结构。</p><p>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见证一下中国航天梦的实现历程,常娥奔月,九天揽月已不再是传说。</p><p> 今天的这节航天课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我们的航天探索脚步将不会停下,让我们继续去追梦,下次再见!</p> <p>宗梦阳</p>

恐龙

黑洞

分享

蚂蚁

大家

我们

兔子

巴基

鲸鱼

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