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18年11月25日中午,我们一车四人从云南腾冲银杏村出来,先逛了和顺古镇,然后直奔中缅边境城市瑞丽,第二天再折返腾冲,开始准备穿越丙察察线入藏。</p> <p>丙察察线指丙察然公路东段,连接云南省贡山县丙中洛乡——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察隅县城,全长270公里,路况险陋,沿途食宿补给困难,到处是塌方落石,山体滑坡泥石流是常态,遇到大雪封山只能靠马帮行走,号称最短、最烂、最险、最新的进藏公路。但却保留着最原始自然的美景,是越野自驾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挑战路线。</p> <p>26日下午,到达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这是中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由怒江自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本来当晚准备赶到福贡的,但泸水至丙中洛路段一直都在修路,晚上会交通管制,于是我们返回六库住宿吃饭,心动队长和肥仔的啤酒当然不能少,微醺中带着我们漫步于怒江边,沿着一江两岸,感受异族他乡的夜景和风情。</p> <p>泸水市六库镇是怒江自治州的州政府所在地,一边靠着高黎贡山,一边靠着怒山,中间被怒江贯穿全境。</p> <p>27日清晨,离开六库,沿着怒江溯江北上,这条在修的美丽新公路在云南境内标识是G219,进入西藏景内就叫滇藏新通道了。接下来几天都是伴着怒江走,尽管路面坑坑洼洼,我们坐在车里晃晃悠悠忽上忽下,可路旁的景色却美不胜收,我基本上没空理会这种颠簸,视线都掉进风景中拔不出来了。</p> <p>车在怒山和高黎贡山之间的深谷中行走,峡谷两侧的河谷与山坡上生活着傈僳族、独龙族和怒族等少数民族,曾几何时,这些民族长期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落后生活,靠溜索或竹筏过河与外界联系,生活异常艰苦,不过现在已经一点一点的在改善了。</p> <p>路面尘土飞扬,修路运料车上上下下,我们经常要停车下来查看路况才敢走,肥仔说被这条路搞得完全没有了脾气和风格。</p> <p>距离六库约50公里有一个“老虎跳”景区,因为这个地方江面特别窄,中间还有一块大石头,传说老虎可以从石头上跳过去,所以叫“老虎跳”。咆哮而下的怒江水被这块大石头挡住了,被迫分成两股巨大的水流从两边泄出,卷起巨大的漩涡,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很是壮观。</p> <p>月亮石是怒江最著名的景区之一,远远看到山峰上有一个月型洞口,据说太阳和月亮的光反射到洞孔里时会闪闪发光,有时候透过洞口看到月亮恰似双月争辉,大自然实在太神奇了。</p> <p>怒江峡谷的少数民族大部分都信教,只要有村落的地方基本上都建有教堂,长期以来基督教、天主教和藏传佛教互相并存。在碧罗雪山半山腰上有一座年代久远的老姆登教堂,至今仍有吟诵诗歌的声音余音袅袅,好像一座历史永恒的记忆之城。老姆登对面就是有名的皇冠山。</p> <p>27日晚上住宿贡山县城。贡山是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辖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p> <p>这天晚上我们是夜里12点多才到的贡山,因为路上有一段正在抢修,我们等了好长时间还是要转道。艰难跋涉的车子走在夜幕下的高山峡谷里,只有奔腾不息的怒江,和两边山上的人家透出星星点点的灯光作伴。</p> <p>美丽的贡山县城在怒江大峡谷北段,背山面江。</p> <p>早上起来发现酒店后院里有一棵好大的银杏树,金黄的叶子洒满庭院,实在太美了!心动队长还捡了一包银杏叶带回家了。</p> <p>随着车子的移动,碧罗雪山在对面的山顶上若隐若现。</p> <p>最珍贵的是这几个视频,我不舍得裁剪也不舍得换掉原音,原汁原味看起来才有感觉。</p> <p>看到我后面的村子了吗?那真是个油画一般的地方啊!可因为时间问题,我们没能走进村子里游玩,甚是遗憾。以后要是能有时间专门来丙中洛玩上几天,走遍这里的山山水水,村村落落,那该有多好。</p> <p>怒江第一湾。怒江流到丙中洛日丹村附近,被一堵悬崖绝壁阻隔,流向由北向南改为东向西,流出300米后又被丹拉大山阻挡,再次掉头由西向东急转,形成一个半圆形大湾,称为”怒江第一湾”。</p> <p>在怒江第一湾中心有个扎那桶村,岛上阡陌田园,绿树瓦屋,桃花满岛,每年三四月份桃花盛开,恰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世外仙境,故称“桃花岛”。</p> <p>坐落于十座神山脚下的丙中洛镇,四面环山,一面向江,景色优美,古朴神秘,被称为真正的香格里拉,人神共居的人间仙境,世外桃源。</p> <p>丙中洛到察瓦龙90公里,这条路是历史悠久、古风浓郁的茶马古道,既是滇藏古驿道,也是如今察瓦龙沟通外界唯一常年通行无阻的道路。路况虽然又险又烂,但空谷传音,蹄印斑驳,古意盎然,别有一番味道。</p> <p>我后面是一江之隔的丙中洛雾里村,村如其名,是一座落在云雾山水间的原始村落。</p> <p>丙中洛平均海拔1700米,是三山三江核心区。三山指黎贡山、怒山、云岭,三江指怒江、澜沧江、金沙江。</p> <p>进入西藏林芝了,这个木材检查站也是防疫检查站,我们带的一些腊肠等肉类干货都被没收了,最直接的受害人应该是无肉不欢的肥仔。</p> <p>滇藏线路新通道路牌。滇藏线是云南昆明通往西藏拉萨的通道,这条新通道比旧通道减少了约300公里路程。</p> <p>那恰诺大峡谷</p> <p>路面前方突然出现一块突出的巨大山崖,惊心动魄的悬在路面上,恰像一个大大的老虎嘴巴,故名”老虎嘴”。你说头上有这么大一块没有任何防护的巨无霸山崖,公路下面就是滔滔怒江,经过时实在是有点心惊胆跳。不过这个如此经典的嘴巴去年已经崩塌掉一大半,以后再走这条路路线应该就没有“老虎嘴”了。</p> <p>不过既然是丙察察线上最著名的招牌菜,那我们冒险也要装个逼,看我把“老虎嘴”托起来了,厉害吧!</p> <p>这就是传说中美丽又危险致命的“大流沙”,又称飞沙坡,滚石坡,石瀑,是丙察察线上最为著名的死亡路段。我们悬着一颗心以最快的速度穿过去了。</p> <p>过了大流沙,很快就要到察瓦龙镇了。察瓦龙藏语是”炎热的峡谷”,到处分布着干旱气候的代表植物仙人掌。镇子很小,只有一条街道和为数不多的旅馆饭店。</p> <p>察瓦龙位于西藏察隅县东南部梅里雪山脚下,四面环山,是丙察察公路的中点和重要交通转接点,是察贡公路、察察公路、察左公路的交汇点,地理位置非常重要。</p> <p>我们下午四点到达察瓦龙,因为去察隅要走上一天,今晚必须住在这里。安顿下来后酒店老板指点我们去附近的一个寺庙游玩,寺庙在山上,路过干热河谷包围的绿洲,不亚于沙漠里的绿洲。听说往里面再走几个小时就是有名的甲应村,坐落于梅里雪山脚下,可惜我们时间不允许,又留下一个遗憾。</p> <p>寺庙里的师傅说,看见对面那边白色的就是梅里雪山了。</p> <p>第二天一早备好干粮出发,200公里的路程不算长,却要用很长时间和耐心来走。</p> <p>走在这条路上,你会遇到奔腾怒吼的怒江水,也会遇到平静如镜的涓涓溪流。</p> <p>这里属怒江南段,丙中洛秋那桶,我们还抓住了一点秋色的尾巴,如果早一个月来到,这里应该还是秋色无边,色彩斑斓吧。</p> <p>路越来越下显示出西藏的特点,山上全是石头,路沿怒江蜿蜒而上,在山与山之间蜿蜒缠绕着,犹如一条细线。</p> <p>离开察瓦龙不久就到了怒江大桥,怒江大桥是六库地区唯一连接东西两岸的交通命脉,位置非常重要。这是我国唯一不准拍照的桥,桥头上长年有警卫人员守着,可是我们来到这里却没看见警卫室里有人,应该是现在开放可以拍了吧,我们忐忑着忍不住还是拍了几张。</p> <p>远远望过去,架在两山之间的怒江大桥犹如一道天堑。</p> <p>怒江峡谷一侧是百米高的悬崖下咆哮的怒江水,另一侧是犹如仙境般云雾缭绕的悬崖峭壁,一路不乏惊心动魄与心惊胆战,路况之复杂,道路之艰险,加上风景美不胜收,真不愧是骨灰级的自驾路线。</p> <p>离开怒江大桥,路就离开怒江了,开始不断往上爬升。路很陡,一个山坡一个回头弯,坡很陡很长,以前看书上写的什么山路十八弯,那简直就不值一提。</p> <p>经过一片原始森林,群山莽莽,往上爬,已经可以看见山顶上乏着的雪光。</p> <p>爬到半山腰路上开始出现积雪,也能望见对面的雪山了,停下来玩一下。肥仔是第一次看见雪,兴奋得不得了,像个小孩一样哇哇叫着,玩得不亦乐乎。</p> <p>穿过森林后就走进了冰雪世界,画风一转,再也不见路上长着植物,好像一下子就换了一个世界。</p> <p>满是积雪的路面很滑,车子走得小心翼翼,但风景绝美。以至于常常会因为惊叹大自然的美,而忘了旅途的艰辛和险恶。</p> <p>这些山体的颜色很让人惊奇,或是乌黑,或是赤、红、黄,加上纯白的雪,几种颜色交相辉映,五彩斑斓,跟张掖的丹霞地貌竟有异曲同工之妙。</p> <p>飞车略影,很多照片都是在车上随手拍的。翻越海拔4498米的昌拉垭口我们</p><p>没有停车,这是第一个垭口。</p> <p>从昌拉垭口下来很快就到了美丽的目若村。这村子是滇藏新通道上的主要驿站,坐落在雪山下,以牧场为主,周围群山、小河、草场、木屋构成一幅幅优美的乡村油画。</p> <p>美丽的目若村大牧场,肥仔兴奋地在草地上翻滚,还时不时去招惹人家的牦牛。</p> <p>沿着蜿蜒曲折的冰雪路面继续爬升,车在雪山中穿行,蓝天白云下的雪山美得让人睁不开眼。如果说丙中洛至察瓦龙路段以险恶奇峻著称,察瓦龙至察隅段则集秀丽大美于一身。</p> <p>肥仔拍这两个视频是逆光的,他坐的那边对着太阳。不过他在语言中透露出来的兴奋和自豪却感染了每个人,每看一次都会忍俊不禁,感动莫名。</p> <p>翻过第二座雪山,越过海拔4636米的雄珠拉垭口。</p> <p>回头看看下面的路,心里会有怎样的感慨。可惜在雪山上逆光照的相片总是黑白一片。</p> <p>永远记得这个地方,这时候天气变得阴阴沉沉好像要下雨,路面上结冰很滑,车子直打滑,我们决定下来推车。在推车的时候我看见旁边山体上有滑坡的迹象,有些石头在往下滚,吓得我连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幸亏还是及时推上去了。</p> <p>看看这些弯弯曲曲迂回曲折的冰雪路,真的很佩服我们心动队长和肥仔两个人的开车技术。</p> <p>每次听见肥仔兴奋不已的声音我就忍不住笑……</p> <p>上到雪山上面天气又好得不得了,蓝天白云仿佛就在我们头顶上飘。终于爬上了海拔4706米的益秀拉垭口,这是最后一个雪山口了,从这下去就快到察隅县城了。</p> <p>在冰天雪地中刨出来的路</p> <p>从1900到5000海拔高度,从干热河谷到热带森林再到皑皑雪山,连续翻越了齐马拉山,金拉山和折拉山三座海拔超过4500米的雪山,这之间的经历和风景让人叹为观止。</p> <p>傍晚时分到达察禹这个边境县城。这是一个神秘的小城,与印度及缅甸接壤,位于西藏东南部,多年来纷争不断的边境线”麦克马洪线”就在这里,还有中国56个民族之外还未识定的民族”僜人”也住在这里。</p> <p>到了察隅县城,这条丙察察线就算穿越成功了。县城海拔2300米左右,在雪山上的高反症状一下来就缓解了。</p> <p>第二天早上,上街吃了一碗超好吃的察隅招牌牛肉面,然后开车兜了一圈县城,又开始上路,继续我们的旅程。</p> <p>走进318国道,路上 处处是风景,到处都是免费的景点,在西藏感觉最不缺的就是美景。</p> <p>每次在雪地上都忍不住打几个滚</p> <p>然乌湖,318国道川藏线上的一颗明珠。位于昌都八宿县然乌乡,是由山体滑坡或泥石流堵塞河道形成的堰塞湖,海拔3850米,面积22平方公里。</p> <p>然乌湖以静和蓝远近闻名,湖边有大片茵茵草甸,后面有原始森林和皑皑雪峰,一年四季景色变幻不定,听说湖水颜色也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色彩丰富,如诗如画。可惜现在是冬季,景色还是有点强差人意。</p> <p>到了八宿县城,多拉神山对面,我们决定把劳苦功高的车子洗干净,颠簸了这么多天的土路,车子已经看不出它本来的颜色了,以后的路应该会好走一些,该让它光鲜一点了。</p> <p>洗完车时间还早,就没必要在八宿住了,出了县城不久就是著名的怒江七十二拐。从海拔3100米的怒江峡谷盘旋而上,兜兜转转一直爬上海拔4658米的业拉山,再盘旋下降至4100米海拔的邦达镇。爬高海拔1500米,盘山公路12公里,高峰深壑,路况险恶。</p> <p>这段路是肥仔开车,我和影子一直在点数,根本不止七十二个拐,不知是不是点错了。车子往上的时候,我望着窗外,在一边陡峭的山坡上蜿蜒着一条从山底到山顶的公路,来来回回蜿蜒曲折了上百条拐,山顶苍苍茫茫,山底下怒江咆哮,要是遇上会车或下大雨,那真是险象横生不敢想象啊!幸好我们一直没遇到有大货车会车。</p> <p>是到业拉山垭口,天已经黑透了,心动和影子是走过这里的,我和肥仔是第一次走,虽然很黑还是下来看了看,然后摸黑赶往邦达镇住宿。</p> <p>引用一下百度百科对七十二拐的描述:作为川藏南线必经之路,对许多骑手或车手来说,正是因为它的险,才更有挑战价值,每年从这路过的行人无不对这条路充满感叹。当汽车和骑行者行驶在这条天路上时,只剩下满怀剑气和荡气回肠。</p> <p>八宿县邦达镇,海拔4100米。虽然我走过不少高海拔的地方,但还是第一次在超过4000米海拔的地方睡觉,虽没有什么高反症状,却也是睡得不好。因为今天路程远,所以天没亮大家就起来吃早餐赶路了。</p><p>邦达镇是214国道和318国道的交汇点,川藏南线和北线交汇点,我们继续走318国道,直到芒康县才转走214去德钦。</p> <p>中午,例排野外干粮路餐。这一路走来就没正儿八经的吃过午饭,要么是到点了没饭店, 要么是有饭店了又没到点,都是在路上或车上吃点早上准备的干粮,我记得心动队长有一天总共吃了八个鸡蛋。</p> <p>318国道这一段笔直的公路,毫无疑问是最美天路。天很蓝,路很静,只能听到风吹过的声响,远处有几只牦牛在漫步,偶尔有一辆汽车呼啸着开过来,当你把视线远移,目送汽车消失在路的尽头时,会有一种缥缈的感觉,就像那辆车飞上了遥远的天边一样……</p> <p>在西藏,蓝天白云,雪山,还有各种各种奇形怪状一毛不长的石头山,都是必然的风景。</p> <p>经过左贡县城,这是一个有历史的佛城,我们就在车上浏览了一下县城,不作停留。</p> <p>过了左贡县城,又兜兜转转进入了山里,最后爬上海拔将近4000米的觉巴山</p> <p>下到觉巴山脚下吃饭,饭店旁边居然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子。村里到处种满黄柳和各种花草,木屋柴门旧,牛羊满村走。淳朴的村民惊奇的看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还满脸笑容,下面那条比黄河水还黄的河就是澜沧江。</p> <p>芒康县拉乌山,其实是一片海拔四千多米的大草原。</p> <p>进入海拔3950米的芒康县城,开车走在芒康县城的街道上,这像是一个新建成的小县城,房子街道什么都是新的,街上挂满红旗,红彤彤的好喜庆也很干净。</p><p>芒康县地处川、滇、藏三省区交汇处,南面与云南德钦接壤。318国道和214国道曾在邦达交汇,之后我们沿着318走到芒康,两条国道再度交汇,出了芒康县城,我们就要走214国道往云南德钦县了,下一个目标梅里雪山就在德钦境内。</p> <p>经过海拔4448米的红拉山垭口</p> <p>总是习惯拍一下后面刚走过的路,望着山巅上那条细线,有点不相信我们是刚从那里走下来的。</p> <p>当晚我们赶到德钦县一个叫白沙的小镇住,这个小镇离梅里雪山不远。接下来的2月2日就开始到梅里雪山了,在梅里雪山那篇美篇已经接上了。</p> <p>图片拍摄:心动、影子、青苹果、肥仔</p><p>文字编辑:青苹果</p><p>配乐演唱:青苹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