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深院花铺地 淡淡阴天气”不管晴天雨天,华山之声都与你准时相约!</p><p>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尤其是在2020年疫情当下,做一个合格公民、做一个有态度的青年人了解法律知识义不容辞。我院特别邀请到华山教育集团关中学区盛华高新技术学校梁兴社老师对在校中职生进行疫情下法治教育和宣传。</p> <p>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成长。而今,部分青少年法律和纪律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强,青少年违法犯罪已经呈低龄化趋势,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p><p>青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思想认识上渐趋成熟,敏感好奇,富于想象,喜欢模仿,但辨别能力差,以致在追求新奇刺激面前,极易受不良影响而导致违法犯罪。</p> <p>今天的内容主要从以上六个方面展开讲述:</p> <p>1、犯罪离我们有多远</p><p>从世界范围来讲,近几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世界各国均形成了犯罪低龄化的趋势。25岁以下的青少年是犯罪大军的主体。特别是未成年人的犯罪人数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即“十五六岁现象”</p> <p>2、什么是青少年犯罪</p><p>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p> <p>3、青少年怎么走向犯罪?</p><p>不良行为走向犯罪</p><p>1.旷课、夜不归宿、抽烟、喝酒;2.携带管制刀具;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6.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9.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p> <p>4、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和案例</p><p>1突发性</p><p>2随意性</p><p>3团伙犯罪居多</p><p>4 犯罪动机的单一性和犯罪目的的荒诞性 </p><p>5 犯罪心理的报复性和犯罪心态的逆反性</p><p>6连续性</p><p>7 向成人化、智能化、暴力化和低龄化发展</p> <p>5、青少年犯罪伤害了谁</p><p>1. 对被害者及其家人造成危害</p><p>2. 对自己及家人造成危害</p><p>3. 对国家,社会造成了危害</p> <p>6、怎样远离青少年犯罪</p><p>做到十戒:贪 奢 骄 假 黄 毒 赌 惰 散 妒</p> <p>在此,我希望我们每个学生都能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彻底告别不良行为习惯,提高法治意识,远离违法犯罪,做一个文明的大学生,做一个合格公民,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