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疫情的有效控制,近日又传来好消息,援助武汉各个医疗队伍已经陆续撤离武汉,应该说国内疫情防控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br> 这场疫情给社会全方位都带来了巨大影响,没有哪个人能够置身事外,社会大众的心理健康状况也都受到了巨大冲击。人们的心态从最开始的震惊无措、紧张恐惧、否认形势的严峻、抢购物资,到配合政府支持防控疫情。从春节到现在,每个人的神经都牢牢被疫情牵引。随着疫情渐明、心理应激状态过去后,人们的注意力开始转向内心,疫情过后的心理问题会慢慢浮现,罹患心理疾病的人数会逐渐增多,表现为悲观沮丧、焦虑、抑郁,甚至无法面对疫情中的失去等等。<br> <font color="#ed2308"><b> 因此,疫情过后心理健康问题更应该得到重视。</b></font> <h1><b>疫情后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b></h1><b> 睡眠问题:</b>在疫情期间长久压力下的普通大众、一线抗疫人员,或者宅在家里失去了往日生活规律变得孤独、寂寞、无聊的人们,睡眠的节律变得紊乱,很多人会出现失眠(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适、多梦、昼夜节律颠倒、醒后疲乏不振作等。原有睡眠问题的也可能复发、加重。<br><b> 强迫行为:</b>具体表现在强迫性洗手、过度清洁等方面。因为新型冠状病毒通过飞沫、接触、气溶胶传播,疫情期间对洗手、消毒、通风都非常重视,在疫情结束后,仍然可能由于紧张导致这些过度清洁行为持续或强化。<br> <b>紧张、焦虑:</b>疫情虽然得到很好的控制了,但还有对疫情的紧张与焦虑,担心疫情卷土重来,担心仍有疑似患者,变的过度敏感,每日仍提心吊胆;还有是对未来工作、学习的焦虑和压力。经过漫长的居家时期,注意力持续在疫情上而不能很好地转移到工作学习中,原有节奏受到影响,在休假期间积累了过多的工作,或学习内容没有得到及时处理,为了补偿疫情损失可能增加工作时长等。<br> <b> 消极悲观抑郁情绪:</b>疫情过后,有的人看淡了一切,看空了生死。对生活、未来丧失了信心,丧失了对事物的兴趣,情绪变得悲观消极、抑郁、颓废,甚至自暴自弃等。<br>网络、游戏、酒精、药物成瘾行为:为了缓解不良情绪、促进睡眠、打发居家隔离时间,都会带来物质滥用的风险,酒量、烟瘾逐步加深,安眠镇静药量增大,上网时间过长,手机游戏难以中断,这些都提示着成瘾行为。<br> <b>社交退缩:</b>长期宅在家中无法适应外界节奏,或因害怕感染而无法出门复工,回避与人交往。<br> <b> 躯体症状</b>:长期的紧张压力之下,情绪反应可能都会由躯体症状表达,尤其以中老年人居多,比如心慌、胸闷、胃口不好、失眠、恶心、呕吐、头晕、疲乏、周身不适、疼痛等等。<br>精神疾病复发:疫情期间因就医不便导致断药、减药,或是因疫情因素引起精神疾病复发。<br> <b>病耻感</b>:有的人因为自身感染、或被隔离、或因在医院感染病房工作而遭到其他人的歧视,自身在这种无形的压力下会变得自卑、敏感、回避见人等。<br> <b>替代性创伤</b>:长期在高风险、高压之下工作的一线医护人员,因为目睹了许多悲惨、紧急场面,加之身心疲惫,同时也会因为自己无法救治更多的患者而产生无助感,间接导致了各种心理问题。<br> <b>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b>:当高危人群(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人群)长时间被各种负面情绪困扰,疫情之后可能会有表现为创伤性再体验症状,即脑海中反复出现事发时的负面感受,表现为做噩梦、回避社交、情感麻木、易激惹、警觉性增高症状、神经过度敏感等。甚至出现严重的抑郁情绪、自伤自杀行为。<br><b> 大庆市第三医院心理专家彭龙颜主任建议大家:</b><br> 社会和民众自身应重视疫情后的心理健康,应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作、健康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培育新的兴趣爱好,了解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学会自我心理调节的技巧和方法,必要时求助心理援助热线电话:0459-12320,也可到专业的心理卫生机构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