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在这春意朦胧、和风细雨的季节,我有幸聆听了树人研究院的群文阅读课,受益颇丰。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1. 什么是“群文阅读”?</font></h3> “群文”是指为了一定的阅读目的聚合一起的一组文章。<b>“群文阅读”是指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br><br></b><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2. 为什么重视群文阅读?</font></h3> <p> 2019年8月份,统编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明确提出:“<b>在新教材中,单篇教学和“群文教学”并存</b>。”在他主持编写的教材中,每一篇课文后面都附加若干篇同类或者相关的作品,让学生自己去读。</p><p><br></p><p> 实际上,温教授明确提出提倡用的“1+x”教学方法,并非新东西。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北京名师霍懋征就开始进行“一篇带多篇”的教学实验,一学期里让孩子学了95篇课文。霍老师的阅读量三倍于教科书,教学效果非常好。韩兴娥老师坚持“课内海量阅读”教学14年,让她成为齐鲁名师,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p><p><br></p><p> 由此可见,统编语文教材的使用和群文阅读的推进之间不仅不矛盾,还会互补、相撑、共同促进。</p><p><br></p><p> 长期阅读结构化的文本,除了可以横向提升阅读量、丰富学生认知以外,还能纵向深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帮助学生从零散中建立整合,从混乱中建立有序,从而大幅提升学生的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p><p> </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3. “1”和x的关系</font></h3> <p><b> 群文阅读不等于阅读群文。</b>“1+x”的“1”,是指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x”是附加的同类或者相关的作品。<b>“1+x”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加以排列组合的阅读整体。</b></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4. 群文阅读的核心秘密是什么?</font></h3> 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首先需要针对单篇文本进行细致化解读。部编版一二年级语文教材没有设置主题单元页,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对组文间求同比异、结构化处理的基础上确定议题。<b>保证文本异质性结构化是群文阅读的核心秘密。</b>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5. 如何实现文本的结构化?</font></h3> <b>“1+x”模式并不只是追求阅读数量多,多文本组合的合理性也是它的本质追求。</b>如何实现文本的结构化,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进行选文组合。<div><b><br></b></div><div><b>1. 围绕人文主题;</b><div><b>2. 围绕文章的题材</b></div><div><b>3. 围绕文章的表现手法;</b></div><div><b>4. 围绕相同题材来组织选文;</b></div><div><b>5. 围绕文章的作者来选文。</b></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6. 群文阅读教学思维策略</font></h3> <p> 有这样一种思维误区——“1+x”的功能主要是指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事实上,如果单单是增加积累,阅读会成为一种负担。</p><p><br></p><p> 我认为“1+x”阅读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思维训练,不是一味追求阅读数量之多广,次数之繁密,也不是单纯追求形式的多样化。<b>“聚焦思维、学会思考”才是阅读最本质的追求。</b></p><p><br></p><p> 实施有效的思维策略是提高“1+x”群文阅读实效的有力保证。</p><p><br></p><p> 树人研究院的专家和研究院们研发的《群文阅读》读本中有“阅读单”这一栏目,里面就涉及了<b>“辨识与提取”、“比较与融合”、“评价与反思”和“应用与创新”</b>这4个思维策略。阅读单的设计能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路径,提升思维品质,也方便了解学生对议题文本掌握程度,思维层面的发展状态。</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7. 怎样设计群文阅读教学?</font></h3> 在经过链接文本,勾连议题后,我们就可以开始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了。成都市人民北路小学祝蕾老师在《亲亲我的家人》这一议题中,建议依照以下四个板块开展,分别是:<div><b>1.</b> <b>链接激趣,引出议题;<br></b></div><div><b>2. 共读比对,聚焦议题;<br></b></div><div><b>3. 实践讨论,达成共识;<br></b></div><div><b>4. 拓展延伸,形成能力。</b><br></div> 最后,反观我的课堂,碎片化的问题太多,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占比过重,结构化阅读开展不够......这些都是我亟须转变和努力的方向。<div><div><br></div><div>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注重对文本的解读,逐渐建构起思维策略意识,以期通过群文阅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br></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