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良好的习惯养成是幼儿园课程的首要任务,超长的假期里,让孩子有规律的生活,远比学习文化知识更重要。孩子有规律的生活,本质上与疫情无关,但对孩子一生幸福有关。<br></h3> <h3></h3><h3> 疫情期间,孩子在家各种生活习惯被打破,以往孩子被送入幼儿园时,良好的作息规律被居间休息时间无意给搅乱,大闹天空的孩子让许多家长抓心挠肺不知所措。
如何帮助孩子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建立有规律的作息。来看看以下建议:<br></h3><h3></h3> <h3>一、饮食习惯不能乱。</h3> <h3>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吃的不好,想利用假期好好给孩子“补补身体”,想方设法给孩子买好吃的、做好吃的;给孩子吃太多大鱼大肉;进餐时间不规律;还有生怕孩子吃不饱,追着孩子喂的。
不良影响:这样很容易使孩子再上学时不适应幼儿园的进餐时间,吃饭时不爱吃,部分孩子不会独立进餐,严重的还会引起消化不良、腹胀、腹泻、急性胃肠炎等疾病。
老师提醒:家长应该了解幼儿园的食谱,假期中可以给孩子吃一些幼儿园不常做或不好制作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按时进餐,不暴饮暴食,少吃零食和快餐,不喝带汽的饮料和乳品。<br></h3> <h3>二、作息规律不能丢。</h3> <h3></h3><h3>孩子在幼儿园已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假期很多父母觉得该让孩子好好放松一下,带孩子参加晚上聚会、游玩时不按时休息,晚睡晚起,甚至取消午睡,打乱了孩子正常的作息时间。<br></h3><h3><br></h3><h3>不良影响:这样容易使孩子开学时早上因难以起床而哭闹,中午在园不想午休,下午活动没精神,而且充足的睡眠是幼儿生长发育所必须的,睡眠不足会使免疫力下降,幼儿容易生病。
<br></h3><h3>老师提醒:家长要尽量保持和幼儿园一致的作息时间,在晚上不要组织太兴奋刺激的活动,坚持午睡,如果因为旅游打乱了作息时间,那么在开学前两天一定要恢复作息时间,保证幼儿可以充分休息。<br></h3><h3></h3> <h3>三、自理能力不能松。</h3> <h3></h3><h3>有些父母对孩子过分疼爱,一放假就让孩子过起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这次疫情影响,时间比以往假期更长希望父母可以适当放手,还有父母因为孩子动作太慢,不如自己包办来的省事,就剥夺了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
不良影响:孩子再去幼儿园的时候什么都不会了,再次产生入园焦虑情绪,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受到影响。
老师提醒:家长对孩子要舍得放手,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和耐心,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趁着假期,还可以让孩子帮忙做点小家务。<br></h3><h3></h3> <h3>四、吓唬孩子不能做。</h3> <h3></h3><h3>孩子在假期里难免会有任性胡闹的时候,父母一时难以解决,经常会对孩子说“你再哭,明天就把你送到幼儿园!让老师好好管管你!”这样的话吓唬孩子。
不良影响:孩子听了当时可能就不哭了,但是这会让孩子对幼儿园和老师产生畏惧的心理,不愿意再去幼儿园。<br></h3><h3><br></h3><h3>老师提醒:多跟孩子说一些幼儿园和老师的正面话题,孩子会更加喜欢上幼儿园。<br></h3><h3></h3> <h3>五、心理准备不能少。</h3> <h3>疫情影响假期延长,但是假期快结束的时候,父母容易因为舍不得孩子而坐立不安,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过多的不安和忧虑。
不良影响:孩子在假期里过得轻松自在,本来就不愿意再去幼儿园,如果受到父母焦虑情绪的影响,孩子就更不想去幼儿园了。
老师提醒:首先,家长要相信老师,照顾好每一个孩子是老师的天职所在。其次,在孩子快要开学的时候,家长可以提前告诉孩子即将开学,让孩子有个心理准备。最后,可以通过憧憬开学后的有趣事件,来激发孩子入园的兴趣。<br></h3> <h3>六、心疼妥协不能够。</h3> <h3></h3><h3>由于疫情的影响,幼儿园为确保师生生命安全暂时不能开学,但是一旦假期结束,孩子不愿去幼儿园,哭得撕心裂肺,大人心疼孩子,心想可能孩子在家还没待够,不如就迟两天送幼儿园吧。
不良影响:孩子用哭闹“战胜”了父母的坚持,以后孩子如果还不想去幼儿园或者想要什么东西时,会变本加厉的用哭闹来争取父母的妥协。
老师提醒:如果入园的过程断断续续,孩子的入园适应期就会变得更长,因此,家长不能妥协,要坚持送孩子入园。<br></h3><h3></h3> <h3></h3><h3>面对病毒“我们该做什么?”:
学习正确的戴口罩;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科学洗手;
守护自然生态,保护野生动物;
舒缓情绪,对病毒不惧怕,不焦虑紧张等,通过适宜的方式帮助幼儿克服恐惧、害怕的心理,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面对困境学习勇敢应对,并对未来生活产生美好的憧憬。
<br></h3><h3></h3> <h3>营养膳食小提示:<br></h3> <h3>疫情期间
要养成文明好习惯
做个新时代文明人,
一起来学习吧
↓↓↓<br></h3> <h3> 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该让儿童他们自己去做”。</h3><h3>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不仅是幼儿身体健康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幼儿良好个性,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等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h3><h3> 疫情期间,宅在家的宝贝们和爸爸妈妈收获了一段快乐的甜蜜时光,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学会了新本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br></h3> <h3>选择一些适合在室内进行的活动,帮助孩子进行适度的锻炼。<br></h3> <h3>绘画、手工,锻炼孩子的手部精细动作。
<br></h3> <h3>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重要的学习任务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在语言、运动、认知、人际交往等各方面能力的提升。</h3><h3> <br></h3> <h3> 孩子的成长是长期的,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长的陪伴与支持,孩子在家的这段时间,家长要重视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帮助孩子在家中也能够有更丰富充实的假期生活。<br></h3> <h3></h3><h3> 寒冬已过去,春暖花开已在路上。开学可以延期,但是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绝对不能延期。</h3><h3> 生活即教育,我们应该用好这次“疫情教育”,开展出更多的优质教学活动,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宝爸宝妈们,加油💪。<br></h3><h3></h3> <h3> 生活即教育,我们应该用好这次“疫情教育”,开展出更多的优质教学活动,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br></h3> <h3>宝爸宝妈们,为了宝贝的明天,我们一起加油。<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