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护日录一》

李木子

<p>  3月26号,星期四,摄氏22度,风和日暖。</p><p><br></p><p> 早上起来洗涮结束,吃了四弟煮的荷包鸡蛋和糍粑便从四弟所居的金阳小区步行至县人民医院。穿过两个路口后就是“南门桥”,桥面上竟有一矮锉的中年男子手持拇指粗的竹竿垂钓乌黑河水里的鱼,不知他是在钓鱼还是消磨时间,腥臭河水里钓上来的鱼能吃吗?</p><p><br></p><p> 桥面上还有一精瘦的老者倚在栏杆上,叼着长长的旱烟杆,“滋滋”地吸吐着烟雾,时不时挑拨着铜质烟斗里的烟丝,呛人的烟味也未能遮过他的烤红薯摊散发的红薯香味。他的红薯烤得焦黄、松软引人馋涎欲滴。</p><p><br></p><p> 过桥后的下一个路口拐角处,几个长方体铁皮垃圾箱已被污垢遮盖得看不到本色,只是底部还能让人分辩出原本是绿色,放置垃圾箱的地面已是一片黑色的黏乎乎的垢泥,垢泥中还有污黑的水流出。恶心之极!</p><p><br></p><p> 经过几家杂货店和“家家康大药店”及一家牛肉粉馆,右转即是县人民医院。</p><p><br></p><p> 扫码进了县医院大门,紧接着就是一个大斜坡,上到斜坡中部是综合性外科大楼,高九层。经外科大门口再往上是高15层的内科大楼,居医技楼后面。内科楼电梯厅并排三部电梯,两部供病人及病患家属使用,另一部为医生护士及手术专用。</p><p><br></p><p><br></p><p><br></p><p><br></p> <p>第十层病房楼道。</p> <p>  母亲所住CCU重症监护室23床。从农历年2019年除夕夜紧急住院到这次入院已经是第三次住院了,也是母亲91年人生中仅有的因病入院治疗。</p><p><br></p><p> 躺在病床上的母亲已分不清我是老二还是老四,除了我与老四个子高度与身形相似外,可能与老四常在她身边有关,总是一醒过来就唤“老四”。</p><p><br></p><p> 妈丰腴的身躯乌黑的头发已变成了枯廋与灰白,宽阔的额头依然饱满只是布满了老年斑,她的精力与人生都献给了这个家,献给了我们四兄弟。妈老了。</p><p><br></p><p> 妈病了仍然还在操心钱。“这是在哪里?”,“要花好多钱?”,“这个服侍我的姐姐开好多钱?”当哄她您是老人家,治病不要钱,护理您的姐姐是国家派来的。“国家政策好”“我表现又不优秀,国家还派人来服侍我”。妈糊涂了,糊涂中还透着精明。</p><p><br></p><p> 这次住院没有再摆“断把把盐罐”,讲得最多的是“我有三个男孙三个女孙”“我死也值了”,“你们送我百把块钱打麻将嘛”。妈,要是您老人家还能打麻将,还能数钱,我们会天天让您打麻将天天数钱,可是您已经不给我们这个机会了。</p><p><br></p><p> 听着母亲无力的时断时续的呻吟,我心如刀割,母亲遭这劫难痛在我们的心上。</p><p><br></p><p> 好在母亲大小便还有意识,还知道要大小便,护理大姐离开一会,妈要大便,我示意她就排泄在尿不湿里,她却嫌脏硬是等到护理大姐来才肯排泄。我辅帮着护理大姐帮妈处理排泄物,尽管腥臭,但比起母亲哺育我们时的付出这又算什么呢!妈爱干净这点是出了名的,连医院护士与清洁工都说“这个老婆婆爱干净得很”。</p><p><br></p><p> 这个暖昧的天气使人慵懒,在病床边从早上八点坐到现在也有些疲惫,脖子也有些僵直。这是我第一天陪在母亲病榻旁,兄长和弟弟们可不是一天两天三天守护在母亲病榻旁呀!与他们比起来我这点倦又算什么?</p><p><br></p><p> 2020年3月26日16时写于医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