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平均每人每年读45本书左右。而这只是合格标准。<br><br>有家长可能会说,这么多书,少读几本没有关系,但是,在近几年的教育改革后,我们很明显能看到对阅读的要求直接反应在教材和考试上了。2019年北京市高考题和很多省份的题目中出现了大量的课外阅读书籍,比如北京的高考就涉及到了:红岩、老人与海、平凡的世界、红楼梦、呐喊等等,这些都是6、7年级推荐的必读书。 小升初的入学考试,也考到了曾国藩家训、颜氏家训和傅雷家书等。 原来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现在我们更多听到的是“得语文者得天下。”不仅各种考试与阅读有密切的关系,教材也发生了变化。<br><br>从5年前我们国家教材改版,13种地方性教材统一改成部编版教材,语文教材最大的变化是增加了“快乐读书吧”,推荐了很多经典书籍给各年级的学生,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课外阅读已经被全方位的重视起来了。 而阅读的提高绝对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一二年级不读诸如“小猪稀里呼噜”“吹牛大王历险记”这种字大行稀又有拼音的书籍,三四年级不去积累诸如“神秘岛”“狼王梦”等这样国内外的经典著作,到五六年级,让孩子们去读40多万字的“红岩”100万字的“平凡的世界”四大名著等等必读书,孩子们是很难读懂的,更别说通过这些难懂的书而爱上阅读了。所以说培养阅读的能力和习惯的最佳时间就是“现在”。<br><br>而阅读不仅对成绩有很大影响,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更是至关重要!在这个知识飞速更新的年代,唯有终身学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阅读就是实现终身学习的最关键的方法。 阅读力就是学习力,直接影响到所有学科的学习,学习数学、学习历史、地理,学习科学,无一不是以良好的阅读能力为基础。<br><br>那阅读能力到底都包括什么呢?<br><br>第一是认读能力,包括了识字量和认读速度。第二就是理解能力,对词句、文章结构表现形式、作者观点的理解。第三是鉴赏能力,第四是评价的能力,第五是灵活运用和表达的能力,第六是阅读的技能,包括朗读、默读、速读的能力,也包括专注力。小学阶段家长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而阅读是对专注力最好的培养。 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不仅会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想像力,让他们在书中发现更广阔的世界,更可以帮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孩子们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br> <p>合作咨询鲍秀菊老师1771078019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