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芽儿拔尖儿向成长,手留余温悟收获——郑州航空港区实验小学(南校区)语文组三月份教研活动总结

郑州航空港区实验小学(南校区)

我们对于成长的渴求,是催促自身拔节生长的动力;我们对于成长的期盼,是鞭策自我反思获得的推手;我们对于成长的追寻,是浸染自己破土而出的土壤。2020年,一个不平凡的一年,我们被无情的病毒隔离在家中;2020年,一个意义非凡的一年,我们“停学不停研”,在港区教研室的关怀和帮助下,在学校的大力的支持下,郑州航空港区实验小学(南校区)语文组积极响应号召,扎实开展线上教研活动,确保每位语文老师学有所得,言有所获。在2020年3月末,当春光正好,当春雨迷蒙,我们请你来听,我们的拔节声! 凡事预则立,不立则废,为了确保所有老师学有规划,教研室提前下发三月份的网络教研任务和主题,刘主任在每次教研之前也会对所有的语文教师提出殷切的期盼。学习是独有的,那么成长也是,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下,我们实验小学的全体语文教师扎实有序地进行了四次网络主题培训,这些培训从教材,到教法,到课堂实践,再到教师本身,全方位地对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了引领,我们也在学习之中,再次打磨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坚定了自己的教育信念!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一周:教材教法培训🌱</p> <p style="text-align: left;">  教师只有充分把握教材,才能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 才能使自己的课堂增加失效。为了整体把握新教材的方向,做到对自己负责,对线上的所有学生负责,2月27日我们进行了本学期第一次语文道法教材教法培训。</p><p style="text-align: left;"> 这次培训我们以年级为单位,在各自的教研组内线上开展,秉持着“学到手,用到手”的目标,老师们认真听讲并及时记录<b>,</b><b></b>遇到疑难之处积极探讨。很多老师也都是第一次接触新教材,我们的语文组的新生力量也自愿花费更多的精力去钻研。</p><p style="text-align: left;"><br></p>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a href="https://www.meipian7.cn/2qznvp1h?share_depth=2&user_id=ohbsluH5yiBaIwJgAq_d4-G3IxmE&sharer_id=ojq1tt6nysMa_XpeaDV8b_p0hF8I&first_share_to=singlemessage&first_share_uid=18788218&v=5.5.2&share_source=groupmessage&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研在“云端”,学在“家”中,我们在“疫”起——郑州航空港区实验小学(南校区)语文、道法教材教法培训</a></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通过这次教材教法培训,我们明确了方向和目标,坚定了继续钻研的信心。老师的状态就是学生保障,学生的学习成果就是老师教学有无定法的影子,我们将将这次培训的精华全盘吸收,在网络教学中教有法,并不断带领着每一位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提高。</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p>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专业的培训过后,就需要我们进行内化,以培训为引领,通过对教材内容和知识点的研讨,更好地把握新教材,做到虽教无定法,但有的放矢。3月5日——3月7日,我们以年级为单位,通过优秀教师的教材教法解读,老师们做到了对整本书的通盘考量:大到我们的教材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小到这一课应该怎么教,课文的重难点是知识点是什么,我们从本班的学情出发,精简课堂,统一步调,努力践行着从教材到生活的转变。</p>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a href="https://www.meipian7.cn/2rw0tzl3?first_share_to=timeline&first_share_uid=18788218&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share_depth=1%3Fshare_user_mpuuid%3D6b821322472977380409af1a0b739dae&user_id=18788218&v=5.5.2"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向下扎根 同伴互助 我们在成长——郑州航空港区实验小学(南校区)语文道法教材教法培训自主学习总结</a></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读懂教材,是立足课堂的第一步;吃透教材,是扎根课堂的基础;钻研教材,是专家型教师的成长必经之路!这两次教材培训, 我们与专家为引领,充分发扬同伴互助精神,使每一位老师虽身在家中,依旧能够接收到教材培训的甘霖。让我们以空中教研为契机,以教材培训为载体,创新课堂,研究学生,吃透教材,更好地整合知识点,让每一个孩子在这个特别的假期中学有所得,真正地受益!<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二周:胸中有丘壑,课堂多实效🌱</p> 如果说我们的教材教法培训走的是“高端”路线,那么吉春亚老师的走的就是“亲民”路线了,她将理论和具体的教学案例相结合,使老师们更加清晰明了地知道:课要怎么上,怎么上才真正地符合新课标。她指出,语文老师的心中要有语文的“核”,年段的“标”,单元的“要”,该课的“例”,要有通盘考量的思想。我们的语文教学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串联的,只有把握好教材和教材,要素与要素之间的联系,才能真正教好语文,教学好学生学语文。 这次培训我们每位老师虽不能在线上齐聚,但在本年级负责人的带领下,我们在家中也享受到了吉老师的动人声线和亲切教导。老师们在听课记录的最后,写下了满满的收获。<div>  何利瑞老师说: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对教材由整体的把握,通读12册教材去了解学段之间,年纪之间,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整个小学阶段语文要素的体现。一二年级是识字的重要阶段,反思最近的课堂教学,对各种识字方法都进行了尝试,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关于课后题的练习,我认为可以放在课堂教学中来,穿插到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中,注意规范学生课堂交流的语言。</div> 徐盼盼老师说:最让我受益的是阅读教学中的“实”和习作中的提纲要如何提供给学生,片段记忆。反思自己最近一段的空中课堂,我会在无形之中削减了学生说的机会和时间,作文教学也没有让学生真正将思路打开,吉老师的方法让我受益匪浅,我深切地明白:只教给学生我们认为的知识,是永远无法满足我们的学生的。 鲁二苹老师说:吉老师的第一个教学案例让我体会到了课堂教知识与培养语文素养的区别,也让我去反思自己的常规课堂是否做到了抓语文的“核”,年段的“标”,单元的“要”和课文的“例”。我也从中找到了班级学生阅读差的原因,吉老师讲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不准、不全、不结合。她让我明白课堂上的提问评价都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答“准”,“全”,要有理有据,不泛泛而谈。我也会在今后的课堂中去努力践行。 王婷婷老师说:对于语文教学,一定要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要围绕教学目标,抓基础知识的积累,抓词语教学,重点语句教学,教学生方法,学会表达,真正做到课堂有语文味儿。 王欣鑫老师说:吉老师的课让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她的例子和我的课似曾相识,语文课不应该变成知识课,而要让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提升,真正具有语文味儿。对于不同学段的学生,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师要运用不同的方法,对于各种课型:口语交际、习作、复习课等,都要有方法,有策略,而不能只着眼于语文课文的讲授上。 古梦瑶老师说: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是一个整体,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学年与学年之间,学期与学期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我们要全面的了解教材,避免出现片面的教知识这样的情况。开展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了解学生的特点。教拼音不能单纯带拼音去拼音读,学生记不住,要了解字的形、声、字理……我们可以读一读《皮亚杰儿童心理学》,了解儿童的形象感知,了解儿童的模糊记忆和遗忘规律。作文教学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师要恰如其分的运用范例。总之,我们要了解部编版教材,不只是了解自己教的一个年级,也要了解教材与教材之间的联系,有“大语文观”。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三周:语文要素在教学中的“软着陆”🌱</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left;"> 3月17日,何捷老师带着他那惯有的风趣语言和一针见血的教学建议为我们带来了《语文要素在教学中的“软着陆”》。这次的我们可不想错过这样的好机会,于是我们齐聚线上,开启了我们的钉钉直播!</p><p style="text-align: left;"> 一开始,何捷老师就向我们明确了语文要素的含义:语文要素就是学生“学什么”的问题,而学生所学即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关键的学习策略和应有的学习习惯。语文要素不能等同于语文学习,他生发在语文学习之中,语文是他的母体。</p><p style="text-align: left;"> 要想实现语文要素在教学中的“软着陆”,就要做到:明确单元教学目标,核定本课的教学要点,注重教学过程的侧重和学习结果一课一得。他指出,我们之所以不会进行语文要素的教学,是因为我们在“硬教”,单纯地把他当作一项任务去教学;甚至实行了“空教”,学生只学习了知识,而不是学习语文,不会运用和实践。</p> 老师们认真聆听,也不断进行着自我反思。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比学习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表情达意,语用实践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语文学活了。<div>  他说语文教学的设计就是在剥洋葱,老师要有统筹意识,层层深入,不能只看到这节课的表面,而要更多地去挖掘深层次的内容。《鹿腿和鹿角》这篇课文,他通过:明确单元目标、道理揭秘、学生感悟、故事讲述、巩固与辨析和拓展阅读这些步骤,将这节课层层剥开,步步推进,从一个一眼就能看到的答案,丰富成了一节生动扎实的语文课。我们纷纷感叹:真想自己也来上一节寓言故事,真想听何捷老师的这节课!</div> 不能在现场参与,我们也不会忘记落实在笔端,看,老师们的听课记录,我们也在争做最优秀的学习者! 培训结束后,我们梳理思路,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发在群中进行交流碰撞。何捷老师的这次培训,让我们稍显浮躁的心平静了下来,更激励着老师扎实地投入到自己的语文教学中。空中课堂的教学有着其不能忽视的缺陷,作为教师的我们,更不能在这个时候慌了阵脚,成为知识的输出者,而应明确自己的教育职责,将语文要素在课堂中更为多样地表现出来,让学生虽身在家中,也能得到语文素养的提高,也更应处于这样充足的时间里,不断进行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我们南校区的语文老师会不断加油!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四周:教师,过怎样的教育生活🌱</p> 老师,你忙吗?在开展空中教学的第七周,当这样一个问题回荡在我们的耳边时,我们也许都会不由自主地说一声:忙!比平时更忙!<div>  3月25日,贲老师带着这个问题拉开了我们第四次网络教研的学习大幕,在他娓娓道来的讲述中,我们渐渐放下了心头积攒的压力,舒缓了稍显紧绷的情绪,我们打趣地说:贲老师是来给咱们“鸣不平”的呀!可是,当谈话逐渐深入,我们也不禁深思:忙,是常态,但,它能成为我们不作为,不成长的理由吗?</div> <h3>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选择了这份职业,便选择了责任与担当,越是忙碌,越是要让自己停下来去思考。忙不应该成为我们不成长和懒惰的理由。正如他所说的:教书是个没完没了的工作,只要你愿意,花的时间和精力再多也不觉得多。</h3><div>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要认清楚自己的本职工作,明白备课比上课更重要,只有课上好了,学生的学习状态才会好,效率才会高,教师才能减少焦虑,刘庚自己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每天的事情很繁杂,教师要有规划,将自己适当地抽离,不必件件有回应,但要时时有落实。最后他指出,教师要追求思行互动,最终达到思行合一。空想只能让我们更焦虑,行动才能使我们的教育生活更有激情,更完整!</div><div> 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给自己设定一个小目标: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老师?</div><h3></h3> 第四周的网络教研无疑是一场饕餮盛宴,我们在找寻到教育的真谛和意义之后,又和吴忠豪教授一起再次走进了新教材。本以为他的讲座也是专业味儿十足,但吴老师那憨态可鞠的笑脸,温文尔雅的语调,一下子就把我们吸引进去了!<div>  他指出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六个特点,让我们明白了:古诗文的教学不能过深,应重在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课本内容减少三分之一的目的不在于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来教语文知识,而是要多增加语文实践活动的时间;要提高整本书阅读的地位,注重学生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在提到阅读能力时,他的一句话让我们不禁沉默:学生不读书要多从老师的身上找原因,老师的阅读也很不理想。是啊!我们时常要求学生多阅读,我们老师有没有真正地起到带头作用呢?</div> 李静老师说:听吴忠豪老师讲统编教材的理念、特点和使用,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反观和思考。对统编教材的编写理念理解不够,会导致我们教学中走入很多误区。一直以来,我们自认为很努力地教着,却偏离了语文学习的核心。我们不能在语文课上单纯地讲知识 ,而要余出大量的时间带领孩子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和阅读,让学生在实践中习得语文本领。另外 ,要重视孩子的出声朗读,在朗读中锻炼学生的语感,这比作文中修改病句更有效。我们需要学习,才能给予学生更高质量的教育;我们需要提高,才能在语文课堂上游刃有余。<div>  曹玲玲老师说:吴教授提到读书习惯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核心。一个人的读书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小时候如果养成读书的习惯,那么他就会爱上阅读。而我们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也要有一定的方法,让学生海量读书,多涉及一些知识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读书内容,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老师自己也应该有一个好的阅读习惯。</div>我们在进行语文课讲解时,要注意老师要少讲,让学生多读。老师要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读书、写作。讲课内容不要贪多,一课一得,讲究知识的一个循序渐进的习得。多注意学生语言经验的习得,让学生多表达。反思自己的语文课,不太重视学生的表达训练表达。 <div>  贾琳琳老师说: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获得了语文教学和备课时处理教材的有效建议,而且清楚的认识到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积极转换自身的思维方式,调整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使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能和学生产生共鸣。语文教材的改革已经实现,我想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语文老师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改革,路漫漫其修远兮,这是一条探索之路,也是我们今后为之不断努力的方向!</div><div> 两场培训,两次精神的高度引领,我们的感受千千万,在交流之中,我们听到了自己成长的声音!</div> <h3>  一个月的网络培训,我们南校区的语文老师坚定地走在成长的路上,在网络教研之余,我们也积极开展着每周的集体教研,我们力求力求通过每次教研,不断改进课堂,解决问题,寻找方法,事实证明,我们做到了,也许做的还不够好,但我们已经开始走出自己的模样了!</h3><h3> 成长不能只是一句口头语,更应该落实在行动上!三月春雨刚过,我们的拔节声便此起彼伏地响起来了,接下来的日子,愿我们不负春光,努力成长!</h3> <h3>  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研,在这个最特殊的2020年,我们将用自己的成长铺就学生成才的道路,我们也将不断提升自己,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让教研之花盛放,让语文教学更有魅力和活力!</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实小核心理念:润心启智</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育人目标:培育有爱的创造者</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校训:学校因我而更美</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校风:善学习 乐进取</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学风:思中学 学中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教风:重启发 善诱导</p>

语文

老师

学生

教材

我们

教学

培训

教研

课堂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