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

春风得意

<p><b>我和祖国一起追梦</b></p><p><b>作者 薛振堂</b></p><p> </p><p>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年前进的步伐,河津市电化教育事业也走过了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四十年艰难跋涉,四十年风雨兼程,河津市的电化教育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幼稚到成熟,从传统电教向现代数字教育技术的历史性跨越。在这极为不平凡的四十年间,我市广大电教工作者和教师,在电化教育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无私奉献,辛勤耕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p><p><br></p><p> </p><p>改革开放乘东风 风雨兼程电教路</p><p><br></p><p> </p><p>作为一个在电教战线工作了二十多年的电教人,亲历了我市电教事业蓬勃发展的光辉历程,领略了我市电教事业的丰富内涵,它犹如五光十色的珍珠,闪烁在我市教育事业之中,点缀着我市教育事业的百花园。</p><p>1979年,随着全国电化教育事业的兴起,河津市伴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把电化教育工作列入了教育教学重点工作的议事日程,河津市教育局电化教育馆这个新的股室应运而生,从此,在河津教育的史册上,画下了电化教育这个响当当的教育名词,教育教学改革重头戏——电化教育,在教育这个舞台上拉开了序幕。</p><p>在电化教育开始初期,市电教馆的工作人员不辞辛苦,蹲点学校,具体指导,大力推广,幻灯教学、录音教学开始走进了课堂。</p><p>1986年冬天,一场别具生面的电教教师观摩课在全市开展,在为期3天的时间里,共有12名骨干教师分别利用录音教学、幻灯教学、录音幻灯相结合教学进行了精彩的电化教学示范课,让观摩的教师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p><p>1987年暑假期间,山西省电教馆在阳泉市举办了全省电化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我市派出2名教师参加学习培训,为普及电化教育奠定师资基础。</p><p>1989年,经过十年的艰苦努力,河津市召开电化教育工作会议,一支电化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基本形成。</p><p>1990年,运城行书教育局电化教育馆举办全区初中电化教育赛讲,河津市参赛教师取得了优异成绩。借此东风,全市电教赛讲也开始举办,电化教育教学研究蔚然成风。</p><p>1991年,中央电教馆《电化教育信息》第8期,发表了《河津加强电教理论研究》的报道,高度评价了河津市电化教育工作取得了成绩。</p><p>1991年4月,山西省电化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河津市电化教育工作经验被推广,河津市教育局被省教委授予山西省电化教育先进单位。从此,河津市电化教育事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走出了一条“市里统筹、乡为基础、各方负责、立足教育、服务经济”的发展电教之路。</p><p>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河津市11个乡镇全部建有电教站和闭路电视接收系统,全市80%的学校开展了电化教学、有20%的学校达到了电教设施配备标准。计算机教学,方兴未艾,河津市电化教育事业脚步坚实。</p><p> </p><p><br></p><p>大鹏一日同风起 电化教育艳阳天</p><p><br></p><p> </p><p>1997年,河津的电化教育迎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p><p>4月,一场春雨滋润着古耿大地,绿草茵茵,百花吐艳。山西省电化教育馆馆长李和平、研究室主任韩健梁一行来到了河津,饶有兴趣地考察了河津的电教发展状况。两天的时间里,他们深入河津市实验小学、城北小学、北午芹小学、阳村乡电教站、黄村乡电教站、河津市计算机学校。一堂堂生动的电教课、一张张教师绘制的投影片、一座座高耸林立的五行地面接收铁塔、一柜柜仪器设施、一架架音像教材,让省领导目不暇接,由衷感叹;河津的电教事业,前景光明,形势喜人。</p><p>1997年《山西电教》第2期,从多角度,大视野,大幅度开辟了河津电化教育报道专栏,并专题发表了大型调查报告文章《大鹏一日同风起——河津市发展电化教育事业的调查》,在全省引起关注。</p><p>1997年7月23日,《山西日报》发表了《金桥高架富万家——河津市发展电化教育事业纪实》的新闻报道,把河津的电化教育经验在全省推广。</p><p>1997年10月20日,《山西经济报》发表了《大力发展电教事业,培养跨世纪新人》的专题文章,报道了河津发展电化教育的成绩和经验。</p><p>1998年,运城地区在全区开展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调研活动,【简称35调研】,河津市电教馆撰写的《现代化教育为走向新世纪架金桥》获得一等奖,颁奖大会上的长篇演讲,获得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喝彩和阵阵掌声。</p><p>1999年9月6日,《中国教育报》迎接新世纪“制高点”现代教育技术专题新闻栏目,“新世纪畅想”征文发表河津市作者撰写的《教育步入高速路,边远山区换新颜》的文章,报道河津市将把教育现代化引向老区、边去、山区的宏伟构想。</p><p>1999年,山西省电化教育馆编辑出版大型文集——改革开放20年山西电教优秀文选《跋涉》,河津市6篇论文入编,入编篇数和质量在全省独占头鳌。</p><p>199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河津市教育局编辑出版了《电教兴古耿》一书,书中收录的110篇文章,记录了我市电化教育20年的发展历程,全方位地反映了我市点胶事业的光辉成就,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折射出我市点胶事业的丰富内涵。《电教兴古耿》一书,是河津市教育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的隆重献礼。</p><p><br></p><p> </p><p>教育电视呈荧屏 空中课堂战非典</p><p><br></p><p><br></p><p>2000年9月26日,《运城日报》发表长篇新闻报道《抢占教育制高点——河津市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略记》,报道了河津市把电化教育向现代数字教育推进的快速步伐。</p><p>至此,河津市已经建设计算机教室54个,增加计算机1080台,语音教室10个,多媒体电教室6个,108所学校实现了五机一幕进教室一些学校还配备了较高水准的电子备课间,计算机网络中心,电子阅览室和教学录像编辑系统,在全省农村县市中率先迈入教育技术现代化。</p><p>河津市电教馆一套人马,三项任务,学校电教、设施配套、教育电视台齐头并进,迎着新世纪的曙光阔步前进。</p><p>经过半年多的培训学习、设施调试,1998年元月1日,河津教育电视台开播,正式运营。</p><p>教育电视台注重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做文章,在栏目设置、节目选题、策划编辑、新闻采访、播音制作各个环节上,始终贯穿素质教育这根红线。主要栏目有;教与学、贾老师讲作文、名师访谈、校长风范、每周一校、素质教育巡礼、家教点滴和教育新闻动态等。开播一年后,增设了师训之窗、第二课堂、农科教、开心一刻、动画城、科技博览等栏目,颇受广大师生喜爱。</p><p>与此同时,河津教育电视台,还制作了《97教育回眸》、《师魂》、《黄河岸边一明珠》、《西梁校园新更美》、《一枝红杏出墙来》、《科教兴市扬风帆》等20多部电视专题片,全面展示了河津教育的群体精神风貌,再现了河津市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新气象。其中,电视专题片《师魂》,在全省教育电视专题片展播中,荣获一等奖。</p><p>2003年,一场国难突然降临,非典肆虐,严重影响了教育的正常进行。4月下旬,我市6万多名中小学生停课放假。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对教育部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学任务只进行了一半,何时能够复课?学生咋学习?课程怎完成?</p><p>非典挡不住教育教学的脚步,5月中旬,山西省要求全省举办“空中课堂”,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立即筹备开通工作,市广电中心抽调出一支骨干力量,开通了专门频道。河津市教育局领导、电教馆全部人员立即投入到“空中课堂”的艰苦筹备之中。他们昼夜不停,场地选择、设施搬运安装调试,讲课教师的挑选试讲,凭着顽强的毅力,5月16日“空中课堂”开始运作,5月18日“空中课堂”正式开播,仅仅用了两天半的时间,河津的“空中课堂”就让人们悬着的心放了下来。</p><p>在抗击非典保证教学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各基层学校大力支持、积极配合,热情提供后勤保障,和工作人员一起谱写了“空中课堂”交响曲。广大教师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在“空中课堂”的讲坛上,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汇成了“空中课堂”精彩的荧屏画面,为停课期间的广大学生,送上了一道道丰富的电视教学大餐。</p><p><br></p><p> </p><p>网络纵横接远程 智慧校园新视点</p><p><br></p><p> </p><p>2001年,《山西教育 管理版》第11期发表长篇专题文章《凝望河津──河津市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巡礼》,报道河津电教事业的骄人成绩。</p><p>2003年在战胜非典后,5月下旬,我市出台了《河津市教育局关于普及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通知》,6月初,此项工作全面铺开,行动迅速。到了6月底,全市共投资50余万元,安装计算机86台,多功能教室2个,升级改造多功能教室2个,至此,全市共有计算机1895台,微机室75个,多媒体教室65个,183所中小学校全部实现了“校校通”。</p><p>为了让信息技术走进农村,走进课堂,我市还投资30余万元,建立了河津市教育信息网络中心,成立了河津教育信息网,并与2013年9月1日正式开通,与全市所有实施“校校通”工程的计算机联网,实现了全市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大提速。</p><p>2004年,《山西电教》第2期发表《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农村教育现代化插上腾飞翅膀》的大型调查报告,从农村教育现代化的角度,介绍了河津加快农村教育信息化步伐的经验。</p><p>2005年10月,我市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市9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的24所初中建立了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132所农村小学安装了卫星接收设备,19个教学点装备了教学光盘播放设施。至2005年底,我市全面实施了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总投资达576.9万元。2005年至2010年,河津现代教育进程脚步加快,开始了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p><p>2010年以来,河津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发展迅猛,中高考实现了电子档案、网络监考,中考把计算机应用例如考试范围,计算机教学已经全面普及。</p><p>近年来,河津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按照融合创新、深化应用、服务全局的思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深度应用,推行现代教育“班班通”网络覆盖、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加强智慧教育云平台和数字教育资源建设,我市的现代教育开始走向高端精准发展的快车道。</p><p>壮丽七十年,奋进新时代。我在教育战线整整干了四十年,在河津电教事业上干了二十多年,见证了河津现代教育发展腾飞的辉煌业绩,见证了河津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变化,庆幸自己的青春年华与共和国蓬勃发展、繁荣昌盛的步伐同行。河津的现代教育,以累累硕果向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周年华诞献上一份厚礼。</p><p><br></p><p><b>本文获中国老年杂志社(我和我的祖国)全国有奖征文一等奖</b></p> <p><b>亲历四十年农村教育焕新颜【报告文学】</b></p><p><b>作者&nbsp;&nbsp;薛振堂</b></p><p><br></p><p>我出生在1956年的农村,二十年后的改革开放前夕的1976年,我在本村学校当了一名民办教师,到2016年退休,我在教育战线整整干了四十周年。这四十年,正好是伟大祖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可以这么说,我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唱着《春天的故事》的嘹亮歌声,走过了四十年教育生涯。拥有40年教学生涯的我,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变化,庆幸自己的青春年华与改革开放同行,因此始终不忘自己肩负的职责和使命,努力教书育人。</p><p><br></p><p>梦想当一名人民教师</p><p><br></p><p>1974年元月,我高中毕业,怀着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豪迈壮志,回到了家乡。和同学们比,我的落脚要好得多,因为我进了大队,当了大队的通讯员。</p><p>那时候,风华正茂的我,也和许许多多青年学子一样,有着自己远大理想。虽然那时候我们这些高中毕业的学生还没有资格参加高考,还必须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锻炼两年,才能够由贫下中农推荐上大学、上中专深造。到我还是那么信心十足,朝着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当一名人民教师而不懈努力和奋斗。</p><p>在大队里当通讯员,没有白天,没有黑夜,一天24小时一个人守候在大队部里。一部老式电话,一个三节电池的手电筒,一间办公室,一张单人木床,一天挣8分工,就让我在大队部里扎下了根。那时候通讯设施落后,县里和公社给大队的上传下达,就考那架老式电话,一个小时不收在电话机前,就有可能耽误大事。</p><p>当时处于农业学大寨的高潮时期,农村干部的会议特别多,有时候一个晚上就要连开几个会议。支部会、革委会、大小对全体干部会、民兵连会议、团支部会议、水利会议、妇代会会议、贫协代表会议、治安调节会议等等,等等,会议多了去了。而召集会议的就是我这个通讯员,要从村子里一家一户把开会的人员召集到会场,全凭两条腿去跑。有时候一个会议还没有通知完,另一个会议的主持人就找上门来要开紧急会议,可以说,每天从傍晚到晚上12点,就没有自己停闲的时间。而且,每场会议都不能缺席参会人员,到开会的时间了,一点人数还没有到齐,那我就要立马跑着去村里叫人。干通讯员苦是苦了些,但为了好好表现,好在推荐上大学的时候能顺利过关,也就任劳任怨,心情愉快地干好本职工作,让大小队干部们人人满意,个个喜欢。</p><p>1975年夏天,河津县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进村工作。下半年,担任工作队的指导员被上级任命为我们村的党支部书记,我也由通讯员改任为大队的出纳兼保管,当上了一名所谓的村官。</p><p>1976年,上级给我们村里分配了一个上师范学校的名额。听到这个消息,我喜出望外,觉得自己无论从哪个方面都符合上师范学校的资格,绝对能够通过大小队干部和贫下中农代表推荐的关口。经过一番激烈的上下推荐,在第一个回合我以绝对的优势胜出,村里所有的人都一位这个上师范学校的名额绝对属于我了。我也喜出望外,以为我当人民教师的愿望马上就可以实现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由于别人的作弊和使用走后门的手段,最后让我出局,当教师的愿望成了泡影。</p><p><br></p><p>民办教师的十年</p><p><br></p><p>1976年10月,我毅然辞去了大队出纳兼保管的村官,来到本村学校当了一名临时教师,在这个舞台,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来实现自己当一名人民教师的理想。</p><p> 进入学校,校长对我的知识是认可的。但是,因为那时候我岁数还小,怕我管不住学生;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担心我没有敬业精神,因为我是从大队干部下来的,很担心我不守纪律,所以,没有让我担当重任,只让我带了个小学三年级语文兼班主任。</p><p>当时,我也没有挑拣,接了工作就埋头工作,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一丝不苟地进行教学。在业务上虚心向老教师学习,不懂得的向老教师虚心请教。第一学期就把教学成绩赶上去了,到了学年末,教学成绩拿了个全联区第五名,而且班级管理也非常的好,被评为学校模范班主任。</p><p> 1978年,校长就很器重我了,让我带上了小学五年级毕业班语文兼班主任。这年冬天,大队组织全村的贫协代表来学校听课评课。刚好我讲的语文课能结合村里的烈士薛忠信的事迹,我就巧妙地设计了教案,把薛忠信烈士的事迹穿插在教学中,加强了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这堂课,可以说是一堂课改课,同学们配合的非常好,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只是贯穿的非常到位,非常成功。不论是听课的联区和学校领导,还是前来听课评课的十多位贫下中农代表,都对我讲的这堂课予以高度的评价,下课的时候,课堂上响起了一阵难以听到的热烈掌声。从此以后,无论是在村里还是在全联区,都知道我的语文课讲得好,我成了全联区的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和小学语文教研组长。</p><p>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拂在教育界,为了让我们这些失去上大学机会的人们也能够取得大学学历,国家相继开设了电大、广播大学和函授教育。</p><p>1979年,我被调到初中任六年级班主任带语文课。同年,我报考了山西省教育学院中文函授班学习。1980年,我跟班上任七年级初中毕业班班主任,带语文课和地理课。此后,一直到1985年6月,忠信学校初中撤点,我一直担任初中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并担任学校初中语文教研组组长,多次获得学校和联区教学成绩奖和模范教师,在1984年中文函授毕业,取得了大专学历。</p><p> 1985年7月,全市实行教师大聘任和初中布局调整,中心学校初中班撤销。同时,全市要求,所有的公民办教师必须出村任教,否则,撤销民办教师的资格。8月,我被马家堡初中聘任为初中毕业班语文教师、地理教师和班主任,9月1日报到接上了初中第一个毕业班。这一年,可以说是我毕生最艰苦的教学生涯,同时,也是我人生的一个大转折。我们6个人,夜以继日,勤勤恳恳,刻苦努力,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狠抓教学不放松。1986年中考,我们打响了第一炮:马家堡初中中考夺得全县冠军!我所带的语文学科名列全县第8名,地理学科名列全县第1名,一名学生总成绩获取全县第3名。一下子,马家堡初中全县闻名,我和我们这个班子也闻名全县。当年,我的语文学科和地理学科均获得河津县教学成绩优秀奖,教师节的时候,我被评为僧楼联区模范教师称号和河津县模范教师称号。(当时颁发的是奖状镜框,没有保存下来)。这个荣誉一直延续到1990年,在这几年里,每年县教育局教研室在中考前召开的中考研讨会,我都参加,并且多次进行了经验介绍供全县毕业班语文教师交流和参考。</p><p>1986年底,运城地区中小学民办教师转正文件明文规定,任教5年以上,大专文凭,评为县级模范教师的民办教师可以不经过考试直接录取转正,我的条件正好符合文件规定,在1987年2月24日接到运城行政公署教育局的录用通知书,从此,我正式成为一名人民教师!</p><p>1987年2月24日,但我接到原运城行署教育局签发的“录用中小学教师通知书”时,我激动不已我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人民教师,实现了我由来已久的理想。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在民办教师这个岗位上整整奋斗了10年。10年的奋斗,心血换来了硕果,我的理想实现了。</p><p>四十年的教育生涯,我目睹了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的巨大变化,我的脚步也紧跟着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满腔热血地吧我的青春奉献给教育事业。</p><p><br></p><p>教育科研与创新</p><p><br></p><p>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倡导课程共建的文化,需要教师重新认识和确立自己的角色,重视教师的课程参与,改变教师的课堂专业生活方式,通过教师参与课程建设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使之掌握课程开发的技术。</p><p>我认为,教师的专业包括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两个方面。教师既应该是学科知识方面的专家又应该是学科教学方面的专家。优秀的中学教师既需要有扎实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知识,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又需要把握教育的真谛,了解青少年发展的规律,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具备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认真负责的品质。从而发展学生的智慧,发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总之,教师既要做“经师”,又要做“人师”。 </p><p>教学方法是教师教书育人所使用的方法。把学生看作教学的主体,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要求多样化。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要求人们必须“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和“学会创造” 。因此,为了使学生学会“生存”、 “关心”、 “学习”和“创造”之法我们要深挖教材教法,创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p><p>我的教学改革和研究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教学方法、作文教学等几个方面。通过实践——改革——研究——论证——写出论文的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果,撰写、发表、获奖论文达360余篇。</p><p>四十年的教育生涯里,我初三教毕业班就有15个年头,教育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全市前边。我不仅注重教学,我还注重教学研究。我撰写的100多篇教学论文,在《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山西教育报》、《初中生学习指导》、《中国教育报》、《中学语文》、《中学生时代》、《江苏教育》等几十家教育报刊发表,加入了全国农村中学语文教改研究会,写作研究会,被评为《中国教育报》、《山西教育报》优秀通讯员。论文《教研工作怎样才能走出低谷》获全国农村中学语文教改研究会三等奖,论文《在农村中学进行三结合作文教学的尝试》获全国农村中学语文教改研究会二等奖,论文《听课重的观察和思考》获运城地区优秀论文大赛二等奖,论文《塑造新世纪班主任形象》获全国二十一世纪班主任工作论文大赛一等奖,多篇论文入编《农村教育改革经验精选》一书。</p><p>在教学改革方面,我没有受毕业班时间紧、任务重的影响,大胆引入电化教学,把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到教学之中,1990年我被聘为山西省电化教学实验教师,我讲的电教课《孔乙己》获运城地区电教大赛一等奖,撰写的多篇电教论文在中央电教馆《电化教育》及《山西电教》,《中小学电教》、《教育影视》等十几家电教报刊发表,3篇论文入编山西省《跋涉》—改革开放二十年山西电教优秀文选。多次被评为省地市先进电教工作者。</p><p>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品,我在初三年级创办了晨笛中学生文学社,出版有《晨笛》文学报刊,参加了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应邀出席了语文报社在大同举办的首届中学生文学夏令营,在河津市文化工作会议上交流了办社经验,3名学生的作品获得河津市文学大奖;多名学生的作品被《中学生文学》、《山西教育》、《语文报》发表,受到山西省著名作家焦祖尧的好评并题词鼓励。同时,4名学生的作文入编国家级《中学生作文选》书籍。</p><p><br></p><p>(转下篇)</p> <p>创办中学生文学社</p><p><br></p><p>那是1984年的春天,我还是一名民办教师,那年我教初中毕业班,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差得实在让我焦虑。</p><p><br></p><p>一次偶然的读报,让我从《人民日报》的副刊中受到了启发。那个时候,《人民日报》开办了一个散文专栏,叫做“晨光短笛”。这个栏目的散文,在那个时期很吸引人,它发表的文章短小精悍,新颖隽美。我很爱读这个专栏里的文章,还剪贴了一大本。时间过去几十年了,我剪贴的文章早已遗失了,但它给我的启发却还有着美好的留恋——这就是在“晨光短笛”散文专栏的启示下,我创办了我县第一家中学生文学社,而且,文学社的名字就取自“晨光短笛”中的两个字,叫做“晨笛文学社”。</p><p><br></p><p>事情是这样的。当时,《人民日报》的副刊“晨光短笛”中的散文让我非常喜爱,为了加强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经常把这些文章读给同学们听,还结合文章给同学们讲解如何写作。受专栏的启发,我还写了一篇《农家小院飘果香》的散文投寄给《人民日报》的副刊“晨光短笛”专栏,虽然没有发表,但稿件在退回的同时,编辑同志把文章做了修改,并附了一封来信鼓励我写作。这件事在当时在我们学校被传为佳话。</p><p><br></p><p>久而久之,我不禁萌生了一个念头,决定创办一个中学生文学社,以次为阵地,作为学生提高作文水平的平台。在中学生文学社取名的问题上,费了好大的劲,取了很多名都不很满意。还是《人民日报》的副刊“晨光短笛”给了启发,我不禁眼前一亮,琢磨了许久,把文学社就取名为“晨笛文学社”。</p><p><br></p><p> “晨笛文学社”的创办,很受学生的欢迎,很快就创办了社报〈〈晨笛〉〉周报,由当时村党支部书记提写了报头字。〈〈晨笛〉〉周报主要刊登学生的优秀作品和写作指导文章,从编辑到刻印全部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办。半年后,学生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1985年夏天,〈〈语文报〉〉社在大同举办了首届“中学生文学夏令营”,我们的“晨笛文学社”被邀请参加。至此,我们的“晨笛中学生文学社”在河津县名声很大。</p><p><br></p><p>1986年,由于我的工作变动,“晨笛中学生文学社”便落户在马家堡中学。在短短的一年时间,文学社发展很快,社员达到200余名,还接受了西安、天津、安徽、太原、石家庄、北京、河南、甘肃等地的近百名中学生加入。1987年春天“晨笛中学生文学社”参加了河津县“文化工作会议”,并作了经验介绍。1987年夏天“晨笛中学生文学社”加入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1987年至1988年,甘肃〈〈少年文史报〉〉、陕西〈〈当代中学生〉〉杂志、山西〈〈中学生文学〉〉杂志分别报道了“晨笛中学生文学社”的创办经验。1989年元月,〈〈晨笛〉〉社报改版为杂志式月刊,刊头字由时任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书记、著名作家焦祖尧亲笔提写,同时他还为“晨笛中学生文学社”作了题词。〈〈中学生文学〉〉杂志主编赵建功也为“晨笛中学生文学社”作了“让晨笛吹得更响,使每一个人都能听到您的声音”的题词。</p><p><br></p><p>1986年到1989年,“晨笛中学生文学社”办的红红火火,学生在〈中学生文学〉〉杂志、〈〈山西教育报〉〉、〈〈少年文史报〉〉、〈〈语文报〉〉、〈〈初中生学习指导〉〉、〈〈当代中学生〉〉、山西人民广播电台等发表作品达70多篇。还有十多篇作品被录入有影响的中学生优秀作文书籍。有20多人次获得国家、省、市作文大赛大奖。</p><p><br></p><p>回忆起我创办“晨笛中学生文学社”的历程和“晨笛中学生文学社”取得的累累硕果,我非常感谢〈〈人民日报〉〉对我的影响,特别是“晨光短笛”散文专栏,对我感染之深、启发之大、受益匪浅。它使我的梦想成真,使我在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上取得了难以想象的成功。</p><p><br></p><p><br></p><p><br></p><p>领巾情 火炬缘</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 红领巾对于我并不陌生。四十多年前,小学一年级,我戴上了红领巾,成为光荣的少先队员,逐渐懂得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那时,正是二十世纪60年代,少先队活动丰富多彩。我们时常在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打着队旗去爬山、去野营。晚上,在熊熊的篝火旁,我们骄傲地高唱着《中国少先队队歌》和“让我们荡起双桨”,晚风吹来,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胸前,一种自豪感和光荣感油然而生。</p><p><br></p><p><br></p><p><br></p><p>三十年后,我走进了星星火炬的队伍,成了一名新兵。这就是在1992年我被聘为联合学区的少先队总辅导员,与红领巾结下了最最难忘的情缘。</p><p><br></p><p><br></p><p><br></p><p>少先队工作的前辈李源潮曾经讲过这么一段话:“我们都是把心血献给少先队的人,少先队的队旗是红的,红领巾是红的,少先队队旗上的火炬是红的,我们少先队是一个火红的集体,每个人都有火一般的热情,有火一样的心,一旦走进这个集体,就会燃起一团火,而且这个火不到燃尽就不熄灭。”几年的少先队工作,我切身感受到了这一点。</p><p><br></p><p><br></p><p><br></p><p>说真的,初上任,我的确不熟悉这项工作,但我深深感到,只要有一颗火热的心,一定能干好。从被聘的那天起,我便多次向所辖的16所中小学领导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及时制定出全乡少先队工作计划。积极筹建了各级少先队组织,围绕把学习赖宁、树立良好的校风作为突破口的少先队工作思路,举行了“学赖宁、我为校园争光彩”、“爱校守纪做主人”等主题队会,开展了“手拉手”、“一帮一”、“结对子”、创建“雏鹰中队”多种健康有益的活动。校校建立了“星星火炬”广播站,红领巾活动室,红领巾图书室,全乡少先队工作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三年时间,少先队工作逐渐发展壮大,有7个中队荣获市“雏鹰中队”称号,3个中队荣获地级“雏鹰中队”称号,我也连续三年被评为市级“优秀辅导员”。</p><p><br></p><p><br></p><p><br></p><p>1993年10月,市团委组织我们参加了在北戴河团中央培训基地举办的全国少先队辅导员技能培训,我不仅学到许多工作方法和经验,而且有幸结识了团中央少工委的领导以及《辅导员》杂志社的编辑林子云、刘俊友、李沧海,著名少年儿童工作者缪力,还现场聆听了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的主持人鞠萍的讲课,受益匪浅。从此,我对少先队工作的理论研究有了兴趣,三年时间,在《辅导员》杂志发表文章5篇,获奖3篇。1995年,应邀参加了团中央少工委少先队系列丛书《少先队小百科》、《少先队教育工作月历》、《国旗下的讲话》等3本书的编辑工作。最让我感到高兴的是,在《国旗下的讲话》一书中,竟然入编了我撰写的6篇文章,并全部获奖。当我收到编辑部寄来的样书,获奖证书和稿费时,我激动、我兴奋,辛勤的工作,终于有了丰硕的收获,怎能不让人乐滋滋呢?!</p><p><br></p><p><br></p><p><br></p><p>这就是我与红领巾事业最最难忘的一段经历。现在回味起来,越发感觉到:少先队工作关系到未来,是播种未来的事业,是耕耘希望的田野。我们的老师和辅导员们,重任在肩,让我们共同努力吧!</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新世纪教育的大飞跃</p><p><br></p><p><br></p><p><br></p><p>1996年6月,我被调到河津市教育局电化教育馆工作。1996——1997年,主要负责全市中小学学校电化教育和教学,开展电教课赛讲、成果汇报、理论研究和电教能手评比、点交论文评比等活动。1998年元月,河津教育电视台开播,我被任命为主编。2000年以后,在负责教育电视台的基础上,兼转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普及和计算机教学、课件制作指导; 2003年开始任河津教育网络中心主任,主要抓全市现代新技术和“校校通”、“班班通”。所有的成绩都在以下各环节体现。</p><p><br></p><p><br></p><p><br></p><p>2003年,一场国难突然降临,非典肆虐,4月下旬,我市6万多名中小学生逼迫停课放假。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对教育部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有教育局牵头,多部门抽调精兵强将,5月16日“空中课堂”开始运作,5月18日“空中课堂”正点开播,人们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我有幸参加了“空中课堂”的整个运作工作,并在“空中课堂”开播后,当了课堂教学录制的主编和和制作工作,和教育电视台、河津教育网络中心、河津电视台的同志们,协作战斗,为停课期间的广大学生们送上一道道丰富的电视教学大餐。</p><p><br></p><p><br></p><p><br></p><p>2006年,我从河津市教育局机关又下派到中心校任主管教学工作的中心校副校长,从基层到机关,又从机关到基层,我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就要把这一行工作做得更好,为河津的教育腾飞,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p><p><br></p><p><br></p><p><br></p><p>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也见证了教育的巨大变化,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已成为历史,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始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实验室、微机室等多媒体教学已普及,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逐渐“从无到有,从有到新,从新到精”,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使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各个班都通上了班班通,都有网,都有网络教学,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已经进入了班级。</p><p><br></p><p><br></p><p><br></p><p>改革开放四十年,给我最大的体会是,我们的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们作为改革开放的见证者,改革开放的享受者,我们要听党话,感党恩,忠诚于党,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也不忘我们的初心和使命,要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更多的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们国家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来贡献我们毕生的力量。</p><p><br></p><p><br></p><p><b>(本文发表在(学习强国)[我和我的祖国]全国征文报告文学专栏)</b></p> <p><b>我爱北京天安门【散文】</b></p><p><b>作者 薛振堂</b></p><p><br></p><p> 我爱北京天安门!</p><p>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就会唱《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歌,从那时候起,我就懂得了北京是伟大祖国的首都,天门广场是首都北京的心脏,天安门是伟大祖国的象征,是全国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北京天安门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我对北京天安门产生了无限的景仰之情,热爱之情和向往之情。</p><p>文化大革命期间,毛主席多次在天安门城楼接见全国各地的红卫兵,我们村也有两名农中的青年红卫兵有幸赴北京参加了毛主席接见,我的在太原读铁路技校的大哥也作为学校代表在北京天安门荣幸地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他们回到村里,受到了全村人的羡慕,更让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献给祖国,登上天安门城楼。</p><p>当上教师工作以后,对于学生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经常讲伟大祖国北京天安门的故事,用自己结婚买的收音机,组织学生们收听来自北京的少先队“小喇叭”节目,让农村的孩子们从小树立远大目标,从小热爱我们的伟大祖国,从小就向往首都北京天安门。</p><p>记得,那一年六一儿童节歌咏比赛,我带领孩子们唱的就是《我爱北京天安门》。那质朴的童声歌唱,让人们的思绪飞向北京,飞向天安门。</p><p>1992年,我担任了联合学区少先队总辅导员,怀着一颗火热的心,多次向所辖的16所中小学领导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及时制定出全乡少先队工作计划。积极筹建了各级少先队组织,围绕把学习赖宁、树立良好的校风作为突破口的少先队工作思路,举行了“学赖宁、我为校园争光彩”、“爱校守纪做主人”等主题队会,开展了“手拉手”、“一帮一”、“结对子”、创建“雏鹰中队”多种健康有益的活动。校校建立了“星星火炬”广播站,红领巾活动室,红领巾图书室,全乡少先队工作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1993年10月,市团委组织我们参加了在北戴河团中央培训基地举办的全国少先队辅导员技能培训,我不仅学到许多工作方法和经验,而且有幸结识了团中央少工委的领导以及《辅导员》杂志社的编辑林子云、刘俊友、李沧海,著名少年儿童工作者缪力,还现场聆听了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的主持人鞠萍的讲课,受益匪浅。</p><p>培训结束,我们于10月8日从北戴河返回途径北京。10月8日下午,我第一次站在早已向往的天安门广场,站在了巍峨宏伟的天安门城楼下。此刻,我是多么的激动,心潮澎湃,热泪盈眶,欣喜热狂。这时的天安门广场,还沉浸在国庆的喜庆氛围之中,若大的广场,花团锦簇,人山人海,非常壮观美丽。我们用一架傻瓜照相机,在天安门前留下了这永久记的第一张照片。夜幕降临,天安门城楼红灯绚丽,我们观看了降国旗仪式。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又赶到天安门广场,观看了升旗仪式。</p><p>回到单位,我更加努力搞好少先队工作,三年时间,少先队工作逐渐发展壮大,有7个中队荣获市“雏鹰中队”称号,3个中队荣获地级“雏鹰中队”称号,我也连续三年被评为市级“优秀辅导员”。我在《辅导员》杂志发表文章5篇,获奖3篇。1995年,应邀参加了团中央少工委少先队系列丛书《少先队小百科》、《少先队教育工作月历》、《国旗下的讲话》等3本书的编辑工作。最让我感到高兴的是,在《国旗下的讲话》一书中,竟然入编了我撰写的6篇文章,并全部获奖。其中一篇,就是写我第一次站在天安门城楼下的故事。当我收到编辑部寄来的样书,获奖证书和稿费时,我激动、我兴奋,辛勤的工作,终于有了丰硕的收获,怎能不让人乐滋滋呢?!</p><p>1996年,我被调到河津市教育局电化教育馆工作。1997年1月1日,河津教育电视台开播,我担任了编辑部主任。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陆续用手中的笔,写下了几十篇农村教育改革的纪实文章,相继在报刊发表,有些还拍摄成电视专题片,在教育电视台播出。</p><p>1997年春,我撰写的《胸中装着农民的教育局长》被国务院体改办、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走进新世纪丛书》之《中国世纪行》录用,并被评为一等奖。1997年11月8日,我应邀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云南厅举行的颁奖大会,组委会授予我全国千名改革模范新闻人物采访纪实“一级撰稿人”的光荣称号。颁奖结束后,组委会组织我们登天安门城楼。下午3时,当我站在宏伟的天安门城楼,俯瞰天安门广场时,我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宽广的广场中央,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人流车流,川流不息;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门楼子,雄壮的建筑尽收眼底。此刻,我激动,此刻,我自豪!我爱北京天安门,我登上了天安门!</p><p>1997年——2001年,我被中央党校、国务院体改办改革出版社、中国财经出版社、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走进新世纪丛书》,《中国明星乡镇》,国务院体改办改革出版社、北京亚联经济研究所、企业文化丛书编辑部,《人民日报》“时代潮”特刊编辑部分别聘为特约编委、特约记者、地区工作站负责人。在此期间,我为这些丛书和刊物共撰写了18篇人物通讯,组织了6个彩色报道版面。分别在1997年11月8日、1998年5月11日、1998年10月24日、1999年5月8日、1999年12月12日、2000年12月16日和2001年12月22日,7次来到首都北京,7次登上天安门城楼,7次登上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荣获“一级撰稿人”、“明星作者”、“最佳明星作者”、“十佳明星作者”、“改革模范新闻人物”等光荣称号。</p><p>首都北京,我心中最向往的地方!在你的怀抱里,我茁壮成长!</p><p>我爱北京天安门,站在天门城楼上,我无比荣光!</p><p><br></p><p><br></p><p><b>本文刊登于山东画报编辑部《老照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特刊《我爱北京天安门》,同时刊登本人照片8帧</b></p> <p><b>妻子编草帽的岁月</b></p><p><b>作者 薛振堂</b></p><p> </p><p>春去夏来,天气炎热了,集市上陆陆续续地有少许卖草帽的了。看到这精美的草帽,让我思绪万千,想起了妻子编草帽、卖草帽的艰辛岁月。</p><p>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我结了婚,八十年改革开放代初期,我还是一个民办教师,生产队还没有完全解散,我在学校里教学还挣着工分,每月只有10元钱得补助,家庭生活对对凑凑的过着。虽说生产队卡得松了,但已经生了一个孩子的妻子,仍然每天要参加劳动,管理自己承包的农田。</p><p>为了添补家庭的生活费用,我年轻的妻子和村里其他农村女人一样,千方百计地想做点其他事情来赚点钱。其中,编草帽就是她们最最拿手的赚钱手艺。因为那时候的农村,还是以农为主,以粮为纲,农民一年四季在田野里劳动,头顶上离不了一顶草帽遮挡风雨和烈日的炙烤。</p><p>谷黄麦黄,绣女下床。夏天麦子成熟的时候,是农村最最繁忙的时候,人们忙着收割麦子,龙口夺食,颗粒归仓。这时候,也是女人们编草帽的最佳季节、最忙的时间。妻子一边要下田割麦子,在打麦场上挑拣最好的麦秸秆,一边要编帽辫、订草帽,还要抽时间赶集卖草帽。</p><p>编草帽的工序比较繁杂,需要大量的时间。妻子利用吃饭时间、休息时间、晚上时间,不停闲地劳作着。没有人督促,没有人强迫,她每天都要挤出一定的时间,干自己的事情,有时候为了编完一捆麦秸秆,往往要到深夜12点以后才去睡觉。从打麦场挑拣回来的麦秸秆,还要通过好几道工序:先是截断分类,再是粗细分类,然后根据类别编成宽窄不同的帽辫。编帽辫是辛苦活,麦秸秆要沾湿渗透弄软和,每次根据时间决定编麦秸秆的数量。编好的帽辫还要等干好后再掰调上面的麦秸茬,太黄、太黑的帽辫还要用硫磺把它熏白。</p><p>编好的帽辫也按照宽窄分成各样各种的类别,以便订成不同质量的草帽。那一年收麦前,妻子编好了好大一堆帽辫,她很细心地分好类别,捆成两捆。在一个星期天,我用自行车载着到离我们家10里路远的干涧村去加工草帽。我和妻子一大早就起身,早早来到用机器订帽子的人家里,排了个早队,他们开工后第一个就给我们订。两台机子同时开动,妻子很细心地给加工师傅传递着各类帽辫,一顶顶草帽很快加工出来。我把加工好的草帽按粗细分好,让喷字的师傅用红漆给帽檐上喷上五角星和不同的字,并在冒顶的两边打上穿帽系的气眼。赶到中午的时候,我们的帽辫全部加工成了草帽,一共有60多顶。我和妻子舍不得买吃的,赶紧把草帽用两个大单子包起来,装到自行车上往家里赶。</p><p>我们村是个大村子,在那时有固定的集会,卖草帽不需要出村赶会。集会这天,妻子早早做好我们的饭,自己顾不上吃,就扛起草帽去街上占个好位置。夏天的太阳好毒辣,妻子坐在太阳下,一边看住草帽,一边招徕顾客,讨价还价。心想着能很快遇到一个好买主,卖个好价钱。一顶顶好的又白又细密的草帽能卖一块多钱,中等的七八毛,比较粗的草帽才能卖四五毛钱。炎炎烈日下,妻子的脸上汗水直流,骄阳把她的脸烤晒的通红通红。她顾不上晒,觉不得热,一直在烈日下熬到下午两三点,终于把所有的草帽卖完,才点着手中的票子回到家。</p><p>卖完这批草帽,她又开始了下一批编草帽的重复劳动。其实,编织草帽是件很辛苦的活,不仅需要体力需要耐心,有时还会造成身体的伤害。每当妻子编草帽,我们就时常发现妻子的双手被麦秆尖刺破流血,然后用布包裹起来。有时,细小的麦秆尖尖片刺进妻子手指的皮肉中,我们就用一根缝衣针给她挑刺。妻子的手上有一个多年的刺窝,就是编草帽时麦秆尖刺进肉中又没有完全拔清造成的。 但她从没有怨言,从不叫苦,在她心里,只要能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家里挣来贴补一些生活的钱,能让我们过得好一点,她就心满意足了。</p><p>进入新世纪,我们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富强,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城乡日用品市场变得越来越繁荣,老百姓的日子更过得越来越好,我们再也不愁吃不愁穿了。从前我们生活中很多需要用麦秆编织品的地方渐渐用不上了。比如,篮子、床席、门帘这些生活用品,都可用机器加工而成,结实耐用又好看。普通人家需要什么样的日用品都可以买到,麦秆编织的生活用具当然会被淘汰了。 </p><p>妻子告别了编织草帽的日子,重担减轻了很多,更感受到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她也常常跟我们说,党的政策多好,祖国变化真快,我们农村人过的日子就跟城里人一样,家里需要什么就能买到什么,再用不着去编织草帽了,这多省事简单啊。我们永远要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给老百姓造福啊。 </p><p>妻子说的话真是在理。正如歌词说的,“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祖国和人民永远不能分开,国家的富强需要我们去建设,我们获得美好的生活更需要国家的保护。我们每个人不管什么时候都要遵纪守法爱国爱家努力奋斗,跟随伟大的祖国一起迈向更美好的明天。</p><p><br></p><p><br></p><p><b>本文获山西教育科学研究院《学习报》(我和我的祖国)征文三等奖</b></p> <p><b>我的新潮生活</b></p><p><b>作者 薛振堂</b></p><p><br></p><p> 也许很多人觉得“新潮”是个高雅的词,大抵是少男少女们喜欢追求的东西。是“豆蔻年华”,是“歌厅里的轻歌曼舞”,是“穿着时尚的衣服,开着漂亮的豪车”,抑或是在咖啡厅里,一张方桌、一把红椅、一本书、一杯浓香的咖啡的惬意时光。</p><p>但如果你觉得这就是新潮的全部,未免有管中窥豹之嫌。在我看来,新潮包含的东西要广泛得多,也丰富得多。</p><p>社会在发展,生活在变化,退休了,岁数变老了,但是,生活不能变老,要紧紧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让花甲的岁月,过得如诗如画。</p><p>三年前我退休了,回到了故乡的四合院。放松了心情,矫正好心态,真真正正地过上了田园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生活的快乐开心。虽然没有刻意去追求时尚,去追求新潮,可我的一举一动,都紧跟着时代的脉搏,惹得身边的朋友们十分羡慕,赞叹我这就是新潮生活。</p><p>喜欢读书,喜欢用电脑、用手机在网络上看是学习,增长知识,放宽眼界。喜欢的文章和诗词,就把它收藏起来,有了时间,重新打开慢慢品读。喜欢用电子版读报、读杂志,在第一时间读时事新闻,了解国家大事。</p><p>喜欢写作,喜欢在电脑上写文章,把写好的文章发在博客里、微信的朋友群、朋友圈与文友们交流。喜欢用电子信箱投稿,喜欢把报刊电子版上发表的自己的作品,截图下来,发到博客里,发到朋友圈、发到文学群,供大家欣赏,共享这种荣光的喜悦。</p><p>喜欢独自一人在书房里编排自己的著书,下载一个排版文本,把电脑文档里自己的作品按照一定的顺序,分类进行编辑,然后在留白处插上自己喜欢的图片,形成一本自己特有的著作。愿意把它印刷出来的话,就找一个合意的速印网,然后把自己排好电子版书发给他们,过不了一星期,一本自己的著书就散发着油墨香陈列在案头。</p><p>外出采风,开着自己的新能源电动车,速度不快不慢,舒适快捷,奔驰在城乡的马路上,别有一番情趣,惹得同龄人咂舌羡慕,没想到老了老了,你还开个车,真是与时俱进啊。</p><p>出入商场,吃饭购物,不带钱包,兜里不装现金,和那些青年男女们一样,拿出手机,扫个二维码,微信付款,支付宝转账,让收银员怀疑的诧异惊叹:您老也用微信付款?!好新潮啊!</p><p>林语堂在《人生不过如此》中写道,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在我们无聊单调的退休生活中,这份诗意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你在乏味的生活中给自己制造的一份惊喜和快乐。在我看来,这样的生活,就把自己融入了这一日千里的现代化的生活之中了,自然而然地就进入了所谓的时尚和新潮之中,拥有了这份新潮的生活,你所拥有的每一个平凡普通的日子也会散发出光彩。</p><p><br></p><p><b>本文发表于《河津风采》</b></p> <p><b>鞋的故事</b></p><p><b>作者:薛振堂</b></p><p> </p><p>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正处于童年时期,由于家庭的原因,我的衣服都是奶奶张罗做的。春天来了,奶奶早就为我准备好了新的衣服鞋子;冬天来临,棉衣棉鞋奶奶早在秋天就为我做好了。但是很不幸,奶奶在六十年代末得了重病瘫痪了,自己的生活都难以料理,那还顾得上给我做衣服?</p><p>四十多年前的1973年春天,在全国智育回潮的情况下,我初中毕业,考上了高中。父亲和姑母七拼八凑,为我置办好了上学的东西。可当我要去学校报道的时候,却发现,我还是光着脚丫,穿着一双破烂的单鞋。无奈之下,姑母赶紧找了一双表哥穿过的黑棉布做帮、旧布纳成的千层底儿鞋,进行了一番缝补,我就穿着这双鞋子背着铺盖去上高中了。这是我人生中出入正规场合穿的第一双鞋。</p><p>1973年的冬天里,天气格外的寒冷。早上起来上操、上早自习,脚上穿的薄鞋子冷的让我直跺脚。为了穿暖和点,我用上山背柴换来的几毛钱在集市上的旧鞋摊买了一双七八成新的布棉鞋,将就过冬天。一个高中生,穿着这么一双鞋在校园里,免不了引来很多冷眼观看指点。为了不冷,我也顾不上那许多了,昂着头权当什么都不知道。但在正月里,跟随叔父上山扛耱杆行走在一尺多厚的积雪里的几天时间,就把这双棉鞋穿得烂了鞋底鞋帮,赶到开学时,一点也不能穿了,只好穿了一双单鞋顶着春寒上课。</p><p>看到这些,表姐很是心疼我,在第二年入冬前,她早早就给我做了双崭新的棉鞋,让我欢天喜地地度过了一个暖冬。</p><p>1974年夏天,太原铁路机械学校毕业在大同工作的大哥回家探亲,给我买了一双蓝色的球鞋,让我高兴的几天几夜没有合眼。真是高兴呀,在那个时候,一个农村孩子能穿上这样高档的鞋子,可是多么让人羡慕呀。足下生辉,篮球鞋晴雨两用,鞋底软和又耐穿,再好不过了。这算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穿的最好、最时尚的鞋子。</p><p>1974年年底,高中毕业,我回到村里,当了大队的通讯员。那时候通讯条件很差,通讯员的职责主要是给大小队全体干部通知各种会议和传达上级的各种精神。那时候会议多,加上大队里还没有高音喇叭,一切通知都要凭我的两条腿去走向各个家里亲自通知、亲口告诉干部们。有时候,这个事情刚通知完,那件事情就要接着去通知,一天从早到晚,甚至到晚上12点前,都不得闲着,不知道要在村里绕上多少遍。刚到大队的时候,正遇上冬天,寒风刺骨,大雪飘飘,我还得照样穿梭在村里,通知传达着县里、公社、大队的各种信息。</p><p>过冬,我早就有了教训,所以,我早早就积攒了几元钱,从供销社买了双黑色条绒的、厚厚的棉鞋,暖暖地穿在脚上。就在那年腊月的一个早上,大队在学校的一个宽大的教室里召开大小队全体干部会议,传达上级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进行冬季农田水利建设和平田整地、深翻土地总动员。那天格外地寒冷,教室里没有生火,几十个人早早来到教室开会,静静地坐在冰冷的板凳上听报告,一个个冻得全身颤抖。而我却穿着厚厚的棉鞋,双脚感到暖暖的,一直坚持到会议结束。</p><p>改革开放后的日子逐渐好了起来,从进入学校当老师开始,我就和大家一样,再没有因为没有暖鞋而受都冬天的寒冷。记得吧,先是穿条绒棉鞋,再后来兴起了什么翻毛皮鞋,还有运动鞋、旅游鞋等等,农村里的人们也开始穿起了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鞋子了。</p><p>皮鞋在农村的兴起,大约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就得我结婚的时候,还是穿着黑色条绒鞋子。结婚的第二年,我才和妻子每人买了一双黑色皮鞋。看着生活一天天好起来,我们自豪地留下了眼泪。</p><p>1987年,我转为公办教师,收入多了,生活更好了,全家人都穿上了各自喜欢的皮鞋,我们真正是足下生辉了。</p><p>这真是;穿金猴皮鞋,走金光大道;穿优质皮鞋,走康庄大道;穿改革皮鞋,走致富大道;穿振兴皮鞋,走幸福大道!</p><p><br></p><p><br></p><p><b>本文发表于《教师报》</b></p> <p><b>黄河之水沃良田</b></p><p><b>作者 薛振堂</b></p><p> </p><p>依山傍水,碧水蓝天,那是蒸蒸日上的生活气息;丰衣足食,瓜果丰硕,那是引以为傲的小康生活;风调雨顺,五谷飘香,那是繁荣昌盛的美好未来。我们的脚下是黄河水的奔腾,在跨越千年的龙门,拥有最美好的足迹;我们的脚下是黄河水的沧桑,在流逝沧海的遗珠中,黄河给了我们母亲般的爱;我们的脚下是黄河水的无私,在岁月的流逝中,她站在我们身边默默守候着这群黄河水下的子孙。</p><p>汇集千万溪流,黄河水蜿蜒曲折。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仅养育了无数的中华儿女,而且孕育了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滚滚的黄河水,就像母亲的甘甜乳汁,哺育着农田里的万物生长。</p><p>2019年3月26日,中央电视台报道:这两天,是小麦返青春浇的关键时期。在黄河山西省河津段小麦产区,去年冬天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当地选择利用水利工程,引入黄河水,确保小麦及时获得浇灌。在山西河津市郭庄村,目前全村共有1800亩农田,这两天,农民们都在自家的麦田里忙浇地。村民们高兴地说,过去十多亩地用机井浇,需要一天一夜,现在四五个钟头就浇灌完了,省时省力省钱,还耐旱,收入多,用黄河水浇田真好。位于山西省河津市的禹门口一级泵站是山西省洪流网建树“两纵十横”中“第八横”的水源,包围整个运城、临汾两市十县的农作物用水。为满足灌区的浇灌需求,本年2月8日开机上水以来,一级站两台机组和二级站5台机组 24小时满负荷运行,目前灌区河津段已完成灌溉水量360万方,浇灌小麦5.2万多亩。</p><p>看到这条新闻,我是欣喜万分,感慨万千。引黄灌溉,是我们河津人民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的心愿,在今天终于实现了。</p><p>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我市历届领导都非常重视水利建设。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动员全县民兵,在黄河禹门口开山筑坝,治理黄河。七十年代初,就开始建立黄河扬水站,利用黄河水浇灌农田。老108国道那个二级坡北就是原来的二级扬水站,至今我们路过此处,还是那么记忆犹新。</p><p>但是由于当时的经济条件限制,黄河扬水站的扬水量太少了,只能解决附近一些农田的灌溉问题,北坡一带大量的农田还是浇不上黄河水。</p><p>面对这种状况,河津人民没有气馁,一方面继续加快黄河提水工程的建设,一方面从实际出发,想方设法增加水浇农田面积,争取丰产丰收。县上在北山一带成立了三峪水管区,充分利用遮马峪、瓜峪、神峪的丰富水源,科学调配,合理安排,大面积浇灌樊村、僧楼、张吴一带的农田。</p><p>与此同时,60年代初各村、各生产队都各自在山峪水灌溉不到的旱田里用人工打机井,用柴油机抽水浇田;七十年代初,开始用上了电动机抽水。七十年代中,河津县打井队成立,全县各村陆续开始打深井,七十年代末,全县基本普及了深井,农田灌溉有了保证,农业生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p><p>到了上世纪90年的中期,三峪水量大量减少,罐区农田浇田没有了保证。政府又在神峪、瓜峪一带打了多眼深井,动员全市党政机关干部义务参加北水南调引水工程,确保了三峪灌区的大量农田成为饱浇田、丰产田。</p><p>改革开放后,国家把黄河提水工程列入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山西禹门口黄河提水工程属国家大型水利工程、枢纽工程总提水能力每秒66立方米,设计年取水量7.4亿立方米,是我省黄河沿岸提水能力最大的泵站。灌区工程1991年开工建设,截至2017年,已全面进入主干工程扫尾和除险加固、升级改造阶段,建成二级干渠72公里,支渠30条,扬水站8座,河津、稷山和新绛三县市全面受益,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30余万亩。</p><p>2013年9月,大型泵站改扩建工程开工,新建南干一级站,装机2台,装机容量6300千瓦,总流量每秒40立方米,至2016年底完工,具备供水能力。主要任务是向北赵、西范灌区供水并向汾河生态供水。</p><p>禹门口黄河提水工程管理局承担着我们河津市樊村、僧楼、清涧、赵家庄等四个乡镇(街道)的灌溉任务,该局及时掌握灌区引水情况和灌溉动态,依托黄河水源优势,根据灌区墒情,抢抓时机,科学调度,开足马力,全力供水,确保灌区粮食作物丰产丰收。</p><p> 站在宽阔的引黄大渠边,看着流入麦田的汩汩黄河水,目睹农田里那农民的喜气洋洋的笑脸,就好像看到了丰收的滚滚麦浪。高兴啊,都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如今我们浇上黄河水,种地不靠天,河津人民在伟大祖国七十周年华诞的今天,终于圆了利用黄河水浇灌农田,保证丰产丰收的梦想。</p><p> 看着黄河水缓缓流淌,流入良田,绿油油的小麦恣意地吮吸甘甜,周围是那样宁静,我似乎听见了拔节生长的声音,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九曲黄河换新颜,提水浇田写新篇。在岁月的更替中,这场关于水的故事,将在河津千顷良田的广袤大地上继续上演,奏响一曲动人的丰收之歌。</p><p><br></p><p><b>本文发表于《河津风采》</b></p> <p><b>“黄河之声”今犹在</b></p><p><b>作者 薛振堂</b></p><p><br></p><p> </p><p><br></p><p> </p><p> 近日修整屋子,不经意间翻出了一本河津县广播电视局1985年颁发的鲜红的通讯员证,让我欣喜若狂,不禁想起了给河津广播站以及“黄河之声”广播电台写稿子的岁月。</p><p>1974年,我高中毕业后回到村里,当了大队的通讯员,开始给当时河津县文化馆编辑的《河津文化》和河津县广播站写通讯稿子。</p><p>那时人们的文化生活十分匮乏,特别是农村,看不到图书报纸,没有收音机和电视,家家户户的窗头都挂着一个有线广播匣子,由河津县广播站一天三次播送新闻,人们知道的天下大事,都来源于这个广播匣子,听广播成了人们一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唯一的文化生活。</p><p>给广播站写稿,都是些村里发生的新鲜事和消息,一篇稿子,也就百十个字,最长的也只有不到三百字。写稿子容易,投稿子难。那时候交通不便,通讯不便,虽然我在大队里经常与邮递员打交道,但是邮递员也不是每天都来,邮寄稿件很不容易。一篇稿子写好,装在信封里,贴上一张8分钱的邮票,要等邮递员来了才能邮出,最快也要三天才能播出。很多时候因为邮递时间太长了,稿子失去了时效意义,而不能被播出。有时候为了一篇重要的稿子,我就干脆骑着自行车亲自送往离家30多里的县广播站。</p><p>正因为如此,每篇稿子发出后,我都在度日如年地盼望着稿子能够广播出来,天天到广播的时候,静静地等候在广播匣子跟前听节目,看有没有自己的稿子。村里的人们只要听到我写的稿子,就会你传他,他传你,在村里传开,直到传给我。</p><p>一年后,我写的稿子上稿率达到一半以上。当时广播站的编辑是高冠石老师、韩悦管老师,播音员是李秀芳老师,他们经常给我们这些通讯员辅导怎样写稿子,经常面对面地给我们改稿子,让我的写作水平提高的很快。</p><p>广播站用稿有稿费,一篇稿子按质量从两毛钱到一元钱不等,稿费是通过邮局邮寄用稿通知单的形式寄给作者,然后收的多了,就加在一起到广播站领取现金。</p><p>几年后,河津县广播电视局成立,河津县广播站也改为河津人民广播电台,后又改为“黄河之声”广播电台。为了规范通讯员队伍,加强通联工作,便于通讯员采访,1985年4月,河津县广播电视局给通讯员统一颁发了“通讯员证”,我是首批通讯员,通讯员证编号为003号。</p><p>正式成为河津人民广播电台通讯员后,我更加努力学习和写作,多次被评为河津县优秀新闻工作者。期间,在各位编辑的指导下,我开始给报刊和省级广播电台投稿。1985年夏,山西广播电台举办“光荣岗位在脚下”征文,当时正值山西铝厂在我市建设的高潮阶段,我深入铝厂建设工地采访,写了一篇《放马滩上龙门阵》的通讯稿,在山西广播电台青少年园地播出,后又在《山西广播电视报》刊登。1985年8月,此文获得山西广播电台“光荣岗位在脚下”征文二等奖,奖给我五十元奖金和《我爱山西》征文汇编书一本。这在当时,对于一个通讯来说,是一种最荣耀的荣誉。</p><p>如今,河津的广播电视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广播电视节目五彩缤纷,人们的文化生活进入了一个历史性的新时代。我的这本鲜红的通讯员证书,见证了河津广播电视发展的飞跃进程,也见证了共和国七十年辉煌的成就。</p><p>捧起这本鲜红的通讯员证书,我热泪盈眶,此刻,我的耳畔,犹如“黄河之声”广播电台再次响起,正在播送着自己写的“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文章……</p><p><br></p><p><b>本文发表于《河津风采》</b></p> <p><b>麦囤(散文)</b></p><p><b>作者 薛振堂</b></p><p> </p><p>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眼下,正是人们冒着骄阳忙着收割麦子的时节。收割,打晒,然后储藏起来。农村家家户户有用白铁皮制作的麦囤,田地多的人家要有好几个。</p><p>在我家,至今存放着三个这样的旧物,它的身上虽然已经蒙尘许久,但那些逝去的岁月的影像却仍然鲜活在我的记忆,成为陪伴我走过人生风雨的护佑。因为它们,我的饥馑的少年不再苍白,我的单调的青年不再褪色,我的孤独的而立年华时代不再晦涩。</p><p>打我出生以后,学会观察周围的物事时,我第一眼瞥见的就是这个高高的圆乎乎的物什。它在我刚刚睁开的双眼中是那样的高大。满脸皱皱巴巴,黑乎乎地站在堂屋的泥墙根,仿佛是一个传说中的黑脸大汉,板着面孔表情严肃俨然是个凶神恶煞。所以,我记得当时我面对粮囤的时候,心里是恐慌和异样的感觉。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为什么长时间地停留在堂屋中。那时候农家屋里的麦囤非常简单,就是一个很长的芦苇编的席子,把它放在房子里的地上,围成一个圆圈,根据粮食的多少,随意调整麦囤的大小即可。麦囤一般放在房子的旮旯处,一是少占地方,二是为了安全,三是便于储藏和保存麦子不变质、发霉、生虫和腐烂。但是,尽管这么一个小小的粮食囤子,就因为那时候家里的麦子很少很少,几乎就没有用过,以至于它的全身沾满了灰尘。</p><p>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初,我家分了4亩多地。当年,父亲带着我们精耕细作,科学种田。父亲更是昼夜不停地在自家的责任田里像一头老黄牛一样,勤勤恳恳地侍候这那些宝贝的庄稼。</p><p>1981年夏天,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丰收年,我家种的四亩麦子,竟然打了将近三千斤。</p><p>丰收的喜悦,让多年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麦子的父亲发了愁。家里没有一个像样的粮食囤子装这么多的麦子呀。父亲噙着旱烟袋,喜悦的脸上,思忖着如何储藏这么多的麦子。瞅瞅那个破席子老囤子,哪能容得下这丰收的硕果呀。</p><p>不仅仅我家,村里邻居们家家户户今年的小麦都丰收了,那满院子里,旮里旮旯,到处堆放着晒干的一袋袋金黄的小麦,都发愁如何把这么的多小麦保管好。</p><p>这时候就有一些铁皮工匠想到了用白铁皮做麦囤子的妙方。他们用白铁皮围成圆圈,加上底和盖,一般来说,一个这样麦囤子,高大约1米左右,直径大约2尺多,一个白铁皮囤子能放1000斤小麦。这种麦囤子,轻便,有底有盖,小麦放进去,不怕泛潮,不怕生虫子。铁皮盖盖在囤子上,严密无缝,老鼠虫子都钻不进去。所以,铁皮麦囤一上市,就受到了农民的青睐,各家各户争相购买,一个家户最少要有两个,人口多,麦田多的人家要买好几个呢。</p><p>这囤子一上市,父亲脸上的发愁的皱纹平展了,他马上和我一起去市场买了三个囤子回来,把打下的新麦子装了进去。望着满满三囤子的小麦,全家人都高兴地合不拢嘴,父亲马上到市场割了几斤猪肉,全家齐动手,包饺子,吃饺子,喜庆丰年。</p><p>前几年,随着国家对农村、农业的高度重视,出台了一些惠农政策。我们这里,政府也以很优惠的价格,给农民们供应了大量的高质量的铁皮粮食囤子,我家也购买了一个,加上原来的三个,基本上够用了。</p><p>这些年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不再在自己家里储存粮食,小麦打下晒干后,就直接送给了加工小麦的面粉厂,面粉厂把小麦折成面粉,记在个人的账户上,随用随取,十分方便。于是,麦囤子就闲置了下来。尽管如此,人们对麦囤的感情还是那样的深厚,因为它是改革开放,发家致富的见证,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年来,伟大祖国一日千里繁荣发展的见证,很多人家都还恋恋不舍地保存着麦囤子。也许,他们认为,总有一天,这些粮食囤子,还会发挥它的作用呢。</p> <p><b>定格磨面岁月</b></p><p><b>作者:薛振堂</b></p><p> </p><p>在伟大祖国成立七十周年的今天,一家一户的磨面已经成了遥远的记忆,就像老照片一样定格在了那一历史时段。现在的绝大多数孩子都没有亲历过磨面的场景,更不用说知道石磨、粉碎机和钢磨为何物了。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不用去追寻面粉的前世今生,有些孩子还以为这种天天不离餐桌的食品就出自超市、店铺,跟买一瓶矿泉水没有什么区别。</p><p>回首往事,我的少年时代却没有这么安逸,推石磨的辛苦我亲身体验了,用粉碎机、钢磨磨面的快捷、高效我也见证了。再后来,不用自己磨面,直接买成品面粉和面条、馍馍的便利我也享受了。从用石磨手工磨面到机器自动化磨面,再到随处可买面粉和成品,既解放了劳动力,减轻了身体的劳累,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因此,可以说,磨面岁月也是社会发展的一道清晰印痕。</p><p>小的时候,在我家门口的东边空地上有两盘石磨,那是邻居安的。这两盘石磨,一年四季,从早到晚,总不停闲。</p><p>五十年代末,是人民公社化时期,一到推磨时,就得提前挂号,向生产队要牲口,先是向队长申请,让后去马号跟饲养员排队。很小的我,只知道牲口戴着“捂眼儿”在磨道里没完没了地转圈儿,石磨嗡嗡响着,娘手里的箩“咯噔咯噔”来回箩着面,挺好玩,一点儿不知替大人为难。其实,用牲口推磨也不是都太听话,赶上头老实、干活快的,还顺当。有时赶上头老的、弱的,那就惨了。牲口三步一停、两步一站,真急煞人。每逢此时,如果是星期天不上学,我就跟在牲口后头,吆喝着点儿,让牲口能走快一点儿,但不能打。大人们说,牲口吃不好,怪可怜的,凑合着推吧。</p><p>六十年代初,正是“三年困难时期”,人都饿得皮包骨头,牲口就更惨了,饿得东倒西歪,哪还干得了活?没办法,只有人抱着磨棍推磨。要是光磨粮食粒还好说,可哪有那么多的粮食呀,磨一点粮食,里面要掺好多树皮、玉米棒芯、糠皮、红薯片儿等,这些东西不容易磨碎,推起磨来很费劲。我有时帮着娘推磨,用不大功夫就转得头头晕晕,眼前发黑,但还得推呀。</p><p>记得在1969年,党的“九大”召开了,县里举行隆重的庆祝大会,我参加了“朵朵葵花向太阳”方块队。那时交通工具就是生产队里的胶皮大车,要往县城赶,需要头一天晚上走。那天下午正赶上我家里没面了,我和娘推了整整一下午磨,赶天黑才推完。急急忙忙换上毛衣跑到大队,连夜坐胶轮车在天明到达县城参加了庆祝游行。</p><p>到了七十年代,大队在村东龙王庙安装了3台电动钢磨。这钢磨可神啦,电闸一合,功夫不大,粮食就变成了面粉。由此,电磨替代了老祖宗留下的与世代穷苦人相伴的老石磨。大人们高兴,孩子们也乐,庄稼人再也不用为推磨犯愁了。</p><p>这些年来,生活更是越来越方便,超市和面铺有大袋面粉,也有小袋面粉。现在,家乡的人们不仅不出村就可以用麦子换面,也可以买现成的面食:一到街上,蒸馍、饼子、面条、猫耳朵、米线,可多啦。吃方便面、挂面已不是什么稀罕事了,过上了与城里人没多大差别的舒心日子。当年手握磨杠一圈一圈地旋转着石磨时,真没想到社会发展是如此的日新月异。</p> <p><b>乘坐高铁去北京【散文】</b></p><p><b>作者 薛振堂</b></p><p> </p><p> 很高兴,很幸福,很开心,很快乐,我乘坐上高铁去北京了。</p><p> 从我的家乡山西省河津市通过高速到达侯马高铁站半个小时,从侯马坐高铁到北京5小时20分钟,总共用时不到六个小时。高雅,优美,整洁快捷,稳当,舒服,方便,这种感觉,太好了,太美了。</p><p>第一次乘坐高铁,第一次乘坐高铁去北京的滋味到现在令我回味。乘坐高铁的感觉就是快,太快,看到车厢内显示牌上显示的每小时300多公里数,跳跃的数字令我兴奋。九十年代20多个小时的车程,到现在的不到5个多小时的路程,从普通铁路、快速铁路到高速铁路,是多么大的质的飞跃,令我感慨万千,时代飞速发展,“高铁是中国最好的旅游出行方式。”</p><p>我第一次坐火车是1987年去太原参加《山西教育报》通联会和优秀通讯员颁奖会议。那一次,我一大早先从家里坐一个多小时三轮车到河津汽车站,再从河津坐三个小时的公共汽车到侯马,从侯马火车站买了一张站票,在火车上站了八个多小时,到晚上12点多才到达太原站。</p><p>第二次坐火车是1993年去北戴河团中央培训基地参加少先队辅导员培训,头一天早上五点从家里坐公共汽车到河津汽车站,再转乘河津到运城的客车,下午4点从运城火车站坐普快火车近20个小时,在第二天下午两点到达北京,又换乘汽车在晚上12点多到达北戴河,总用时42小时之多。</p><p>1998年,河津有了火车站,从河津站坐普快火车去北京,虽然时间缩小了,也要用时17个时之多。当然,从河津坐火车去北京,和十多年前从侯马坐火车、从运城坐火车去北京,省时多了,方便多了。这是因为,社会在发展,祖国在发展,伟大的祖国,时时刻刻在发生着巨变。</p><p>如今,我坐着高铁去北京,总用时不到6个小时,这就意味着高铁的建设,让住在祖国大地任何角落的人们,不再像以前一样出游、办事、团聚是非常艰难的事情,而是人与人、地方与地方的空间距离更加近了。中国高铁让中华大地成为了幸福的同心圆,给我们带来了中国版的神奇,在新时代上演新的速度与激情。中国高铁这个网越织越密,让中国变小,让天涯也咫尺。人们在这个网中乐此不疲,不断提高幸福指数,收获新的喜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中国高铁将承担起这一神圣使命,让人们等着幸福来敲门。</p><p>乘坐高铁去北京,不仅是兴奋和幸福,而且感觉到的是祖国强大了,中国人的智慧是无穷的,感觉到大国工匠带给我们国家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带给普通老百姓出行的便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说在华夏大地,高铁成为新时代下人们小康路上的幸福快车,让更多偏远山区、交通不发达地区的贫困地区民众受益。</p><p>乘坐高铁去北京,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无疑是世界上最奋进、最具活力的国家,在这里里每天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真令人惊叹!的的确确,中国高铁正在为广大百姓提供着实实在在的便利,它不仅代表着现今世界上最先进的铁路技术,更是从一个侧面预示着东方雄狮的最终崛起!</p><p>祖国发展一日千里,作为一名炎黄子孙,生活在伟大祖国的怀抱,享受着快乐幸福的生活,我骄傲!</p> <p><b>电话逸事</b></p><p><b>作者 薛振堂</b></p><p> </p><p>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在发展、中国在腾飞,而通讯事业就是其中最好的例证。 </p><p>从开始的“带口信”、 “传纸条”、手摇电话、BP机,再到砖头一样的“大哥大”,小灵通,现如今的智能手机可以说是轻便又时尚,而且功能强大。</p><p>提起电话,我经历了许多趣闻逸事。</p><p><br></p><p>七十年代初,我上高中时,学校没有电话,通讯极为不便。有一次,县教育局通知校长在柴家中学开会。但在那天,学校有了重大事情,校长不能去开会,便让我和另外一个同学骑上自行车去请假。我们吃过早饭起身,行小路,过汾河,紧走慢赶,赶到柴家中学时就快中午12点了,教育局的会议就快结束了,好在还赶上了请假。 1974年,我高中毕业回村当了大队通讯员,整个村里就大队一部电话,上级的一切指示都经过它传达,村民有急事要打电话也指望它。那时的电话不是电脑自动控制,是由人工一级一级接转。公社里有交换台,几名接线员日夜轮流值班。作为通讯员,我日夜守着电话机,生怕误事。记得1976年9月毛泽东主席逝世和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的重大消息,都是通过电话在半夜里下达的。那时侯,党中央的重要决定和通知必须连夜传达,要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那年冬天,大队要买一台扩大,我们跑了好多地方都没有买到。在临汾给负责干部打电话商量,光排队就等了两个多小时。挨上了,打了十多分钟才接通大队,等叫来干部,又是半个多小时过去了。 记得我干民办教师那会儿,联区通知一个会议可不容易,头一天就得分片写好通知纸条,一个学校一个学校转,十多所学校得用一天通知。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我在市教育局工作。偌大的一个教育局也就一部电话,通讯室里天天排长队等打电话。那时,手机开始流行,但价钱昂贵,安装一部电话也得好几千元。记得有一次我有急事需到城里去办,不料患了感冒,眼看时间到了,还躺在床上不能动弹。无奈之下,叫来医生打了一针,才勉强起床,租了辆车急急忙忙往市区赶。</p><p>2019年,《河津风采》的前身《河津报》为了扩大报纸容量和新闻报道的途径,在全市各机关单位聘请了10名特约记者,我是其中之一。为了方便特约接着采访联系,也为了方便通联工作,报社给每位特约记者配备了一部BP传呼机,这在当时算是最具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了。</p><p>2000年,我购买了第一部诺基亚手机。12月24日,我在出席北京人民大会堂大型系列丛书《中国世纪坛》出版发行暨表彰大会后,与同志们去等八达岭长城。当我登上长城之巅,沉浸在还与之中时,我的手机响起一阵清脆的铃声,我赶紧接电话,原来是我一个在北戴河当兵的学生打电话祝贺我获得 全国十佳明星作者的殊荣。刚接完他的电话,又收到十多条同事、朋友和同学祝贺的短信。此时此刻,站在长城之巅的我,格外激动,拥有一部手机是多么的幸福啊。</p><p>但是,那时候的手机费用特别的贵,一个月的光固定座机费就是五十元,节约着用,一部手机一个月100元还打不了多少电话。于是,在我们河津市又有了节省话费的“小灵通”应运而生,当时拥有小灵通,也成为时尚。为了方便人们打电话,就在这时候磁卡电话也应运而生。街道路旁、宾馆酒店、学校机关,都装上了磁卡电话,人们只要买一张磁卡,便可以随时随地打电话。</p><p><br></p><p>后来农村里也开始普及电话,我家里也安装了电话,大块头手机也换成了小巧玲珑翻盖手机;再后来,我家购买了电脑,我也用上了电子邮箱、QQ和外界进行通讯联系;再再后来,我就用上了智能手机,可以语音通话、视频通话了。 进入新世纪,电讯事业发展迅猛。电话、手机基本普及,通讯交流,快捷方便。不仅如此,电脑已经在农家落户,邮箱通讯、QQ通讯已经普遍流行;可视电话业已进入市场,视频通讯、远距离面对面说话将再不是神话,很快进入了我们的生活。</p><p>如今,智能手机已经普及,不但可以语音聊天,视频通话,而且出门不用带钱包,带一部智能手机,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用微信、支付宝收付款,快捷方便,让生活更具现代气息。</p><p>一部小小的电话,传播的不仅仅是意味深长的乡音,还有亲友之间的无限牵挂,让更多情感拉得更近。</p><p>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科技发展突飞猛进, 相信未来,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p> <p><b>我家夏日乘凉工具的演变</b></p><p><b>作者 薛振堂</b></p><p> </p><p>炎炎夏日,烈日当空,酷暑袭人。如今的农村,今非昔比了,家家户户都有了空调,供电也有了保障,再也不怕烈日炙烤,再也不怕夏夜难熬了。</p><p>在过去,一把扇子在手,摇来凉风,赶走焦热,这就是农村的最好的乘凉工具了。扇子的种类样式很多,但是在农村,过去的人们,最喜欢用圆扇子。它的特点是,面积硕大,摇晃起来风就大,能给人们带来丝丝的凉意。</p><p>在我小的时候,也就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的人们夏天驱热的主要工具就是扇子。特别是那种圆圆的粽叶扇,我们这里的人们称作蒲扇。晚上人们出来乘凉,一手拿个小板凳,一手拿个大棕叶扇,大家围坐在村头的老槐树下,一边聊天,一边摇着扇子,享受着田园生活。由此,农村人还打趣地流传着一首打油诗∶扇子有风,那在手中,有人来借,待到秋冬。</p><p>粽叶可能是南方农村用途最为广泛的一样东西,粽叶一般在农村当做绳子使用。粽叶不仅非常长而且柔韧性也很强,夏天的时候还可以用粽叶来制作扇子。这种扇子,扇起来不仅不费力风也比较大。正因为如此,当时的供销社一到夏天就大量从南方调运棕扇,以满足人们的需求。</p><p>我们北方农村没有棕树,除了购买棕扇,自己还动手,就地取材,制作麦秸扇子和玉米皮扇子。这两种扇子都是正圆形,大小可随意。麦秸扇子也分两种,一种是把麦秸编成辫,然后把辫卷成圆圈,安上手柄,就成了扇子。一种就是很简单的麦秸扇,用上好的麦秸分成几等分,然后用线安圆弧形穿起来,就是一把扇子。</p><p>我们家那时候经济来源有限,买不起蒲扇。每到夏日,奶奶就早早地用麦秸秆子编上几把样式不同的扇子供我们全家用。记得那时候夏天天气非常热,尤其是吃中午饭,我家的屋子小、院子小,热得不能在家里吃饭,我们就只好端着饭碗在门口的巷子里吃饭。我们小孩子穿着裤衩、光着上半身,把饭碗放在石阶上,右手拿着筷子吃饭,左手摇着奶奶编的麦秸扇子,那情形,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很有意思的。</p><p>记得是结婚的头一年,暑假里,我要去河津中学参加教师培训。妻子怕我受热,精心为我做了一把麦秸扇。</p><p>家里有现成的麦秆,妻子选取那种长短均匀的上好麦秆,用开水烫后再晒干,然后编织成两厘米宽的长条,再将这种长条一边缝一边螺旋状绕成一个圆。做成后,两边用竹片夹住固定好,一把麦秸扇的雏形算是完成了。妻子手巧,还在圆心的地方用红绸子缝上一个五角星,煞是好看。我带着这把精美的麦秸扇子,参加完半个月的培训,整个培训过程,妻子的麦秸扇子都是不离身的,既因为要扇风,又因为它带给了我足够多的骄傲。至今三十多年过去了,儿女们已经长大成人,我们全家也从老宅搬进了新房。而那把藏在箱底的金黄灿烂的麦秸扇竟一直在我的记性里,且依旧那么鲜亮夺目。</p><p>那一年夏天,我还是民办教师的时候,学校发了一把薄竹片编的扇子。堂哥看见了,就把扇子拿去,用广告颜料,在扇子上精心画了一幅荷花图。这算是我第一次看到的扇面画,拿到学校里,同事们争相欣赏,个个赞叹不已。</p><p>进入八十年代,电扇开始陆续走向农村。但我一个普通的教师,那时候的工资也就四五十元,一台落地电扇大约200元左右,以我的工资收入,还是买不起电扇。那时候,二哥的经济收入好一些,我就试着给他提起电扇的事情。二哥知道我的意思,什么也没有说,带上二百元,和我一起骑着自行车到县城里给我买了一台蝙蝠牌落地摇头电扇。就是这一台电扇,我家一直使用了三十多年。</p><p>进入新世纪初期,我的工资有了大幅度增长,就渴望给家里安装一个空调。但是,一问价格,就不敢购买了。那年夏天,一个学生家里从山西铝厂购买了一台二手壁挂空调,价格不到一千元,我也让他给我联系买了一台,从那时起,家里算是在夏天用上了空调。</p><p>二手货毕竟是别人用过的,寿命不会太长。四五年后,也就是2003年左右吧,这台壁挂式空调就怎么也不制冷了。好在我这时候的经济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多了起来。旧空调不能用了,我就在夏天到来之际,买了一台双菱牌立式空调,价格不贵,质量不错,一直用到现在。</p><p>前年以来,觉得整个夏天都用空调太浪费电,我就又买了两台微型水冷送风机。天气不太炎热的时候,就用水冷送风机;天气非常炎热时,再开空调,这样一来,既不怕空调的冷气影响身体,又节省了用电,一举几得,夏天的生活过得更是惬意。</p><p>伟大祖国一日千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农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年人们想象中“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的”神话般的生活早已实现,如今的现代化、高科技生活用品也如数走进了农家。夏日乘凉工具在我家的演变,不过是冰山一角。在庆祝伟大祖国诞辰七十周年的今天,更先进、更高科技、更具世界一流的家用乘凉、取暖产品也应运而生,走进千家万户。我们的农村建设的更加美丽,我们农民的生活更加幸福。</p> <p><b>半方木料与新四合院</b></p><p><b>作者 薛振堂</b></p><p> </p><p>1974年年底,我高中毕业后回到了我的故乡,在大队当了通讯员,一年后当了大队的保管员兼出纳。</p><p>1977年春天,我参加教育工作,在本村学校担任民办教师。1978年冬天,我结了婚。</p><p>当时我结婚的婚房狭小的简直不可言状,在当时的农村,也算是最最差的了。我的婚房是一间西房,宽6尺,长不足一丈,总面积大约6平方米。房间的北边是土炕,大约4平米,再加上一个土灶,房间剩余的面积,仅有一平方米多了,家里来上两三个朋友,都没有立足之地了,更谈不上放家具之类的东西了。结婚时唯一的一件大家具衣柜,只好把南边的有一平米面积的阁楼占进来,在西房的南山间开了个小门,把一柜子放进去。</p><p>也许那时候的人们对生活很知足吧,就是这样狭小的婚房,妻子竟然没有嫌弃,没有过高的要求,只是在结婚后,和我制定了奋斗目标:好好干,一定要盖一座新的大北房。</p><p>从此,我有了一个新的家庭,我们有了心中的梦想,日日夜夜地努力工作,想着怎样把梦想变为现实。</p><p>尽管理想如此远大,但我们也知道,仅凭每个月只有8元的补助,要盖新房,那要到何年何月啊!尽管这样,我们也没有气馁,心中的目标照样是那么明确,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必须干出成绩,早日转为公办教师,赚钱盖新房。</p><p>1985年暑假,河津县初中布局全面调正,我们村的初中被撤点,我被马家堡初中聘任为初三毕业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就在这一年里,我们初中毕业班的老师们共同奋斗,齐心协力,一心扑在教学上。</p><p>1986年中考,我所带的初三班中考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达中专、师范类学校线的就有8人。我所带的语文学科在全县前10名,地理学科是全县第一名,有一名学生总成绩在全县前三名。当年教师节,我获得了乡、县模范教师称号。为了表彰奖励县级以上模范教师,河津县人民政府,拿出一定数量的当时最紧俏的木料指标,每个模范教师奖励半方评价木料。这种奖励,在当年最为实用,对于我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p><p>我带着这半方木料指标,叫了几个人,来到当年的河津县木材公司,挑拣了整整一上午,总共买到松木檩条3根、大梁2根、阁楼檩条一根,还有盖房用的全部帘檐木料,这么多的东西,才花了不到200元。</p><p>木料拉回家里,第二年开春,由父亲着手盖房,这期间,我连一天假都没有请,一直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当年秋收前,一座崭新的三间大北房平地而起,秋收后,我们高兴地搬进新家。</p><p>也就在1986年,我取得了山西省教育学院中文函授专科毕业证。1986年底,运城地区中小学民办教师转正文件明文规定,任教5年以上,大专文凭,评为县级模范教师的民办教师可以不经过考试直接录取转正,我的条件正好符合文件规定,在1987年2月24日接到运城行政公署教育局的录用通知书,从此,我正式成为一名人民教师!10年的奋斗,心血换来了硕果,我的理想实现了——新房改好了,我也成为公办教师了,双喜进门,全家人喜气洋洋。</p><p>这以后,我更加努力工作,更加勤奋上进。2006年,我被调入河津市教育局电教馆。2007年,我家又盖了西平房、南平房和二层大门楼,一座农村新型的四合院全部落成,一座幸福家园拔地而起,一个幸福家庭随着伟大祖国前进的脚步,展现在美丽的农村。</p><p>半方木料让我彻底改变了居住条件,实现了我与妻子多年盖新房的夙愿;努力工作,让我转为公办教师。祖国在前进,祖国在发展,祖国在巨变,家乡在巨变,我们生活的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泥泞的巷道硬化了,门前狭窄的土公路也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新的四合院里,鸟语花香,欢声笑语,我的家,和伟大祖国千家万户一样,沉浸在幸福的小康生活之中。</p> <p><b>一张录用通知书</b></p><p><b>作者 薛振堂</b></p><p> </p><p> </p><p>在我的书柜里珍藏着一张发黄了“录用中小学教师通知书”,是1987年2月24日原运城行署教育局签发的,从这个通知书的下发之日起,我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人民教师,实现了我由来已久的理想。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在民办教师这个岗位上整整奋斗了10年。</p><p>1974年,我高中毕业后,回到大队当上了大队的通讯员。1975年,河津县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进村工作。下半年,担任工作队的指导员被上级任命为我们村的党支部书记,我也由通讯员改任为大队的出纳兼保管。</p><p>1976年6月,上级给我们村分了一个上师范的社来社去的指标。根据我当时的条件,各方面都符合要求,而且在第一轮群众推荐过程中,我的票数遥遥领先。但是,在最后的关键时刻,因为我家没有任何社会背景,所以,还是被他人通过特殊手段赢取了上师范的资格。</p><p>这个事情对我打击很大,也充分认识到必须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于是,在1976年10月,我毅然辞去了大队出纳兼保管的村官,去本村学校干起了临时教师。5年后转为正是民办教师。</p><p>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拂在教育界,为了让我们这些失去上大学机会的人们也能够取得大学学历,国家相继开设了电大、广播大学和函授教育。</p><p>1979年,我报考了山西省教育学院中文函授班学习。1980年,我跟班上任七年级初中毕业班班主任,带语文课和地理课。此后,一直到1985年6月,忠信学校初中撤点,我一直担任初中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并担任学校初中语文教研组组长,多次获得学校和联区教学成绩奖和模范教师,在1984年中文函授毕业,取得了大专学历。</p><p>1985年,全县初中布局调正,我被马家堡初中聘任为初三毕业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p><p>1986年中考,我所带的初三班中考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达中专、师范类学校线的就有8人。我所带的语文学科在全县前10名,地理学科是全县第一名,有一名学生总成绩在全县前三名。当年教师节,我获得乡、县模范教师称号。1986年,我也取得了山西省教育学院中文函授专科毕业证。1986年底,运城地区中小学民办教师转正文件明文规定,任教5年以上,大专文凭,评为县级模范教师的民办教师可以不经过考试直接录取转正,我的条件正好符合文件规定,在1987年2月24日接到运城行政公署教育局的录用通知书,从此,我正式成为一名人民教师!10年的奋斗,心血换来了硕果,我的理想实现了。</p><p>从改革开放前夕的1976年,我在本村学校当了一名民办教师,到2016年退休,我在教育战线整整干了四十周年。这四十年,正好是伟大祖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可以这么说,我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唱着《春天的故事》的嘹亮歌声,走过了四十年教育生涯。拥有40年教学生涯的我,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变化,庆幸自己的青春年华与改革开放同行,因此始终不忘自己肩负的职责和使命,努力教书育人。</p> <p><b>高速直通大山里</b></p><p><b>作者 薛振堂</b></p><p> </p><p>山西省河津市僧楼镇忠信村,位于吕梁山下。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自古以来,都有很多家庭与处于大山深处的乡宁县、吉县的山村人家结亲。近几十年里,结亲的青年也越来越多。</p><p>山里有了亲戚,是一件好事。结了亲,就要走动,逢年过节,少不了全家出动走亲戚。</p><p>但在改革开放前,去大山里的小山村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上山没有一条正经的道路,不是爬山坡,就是翻山梁,在山沟里行走,就是最好的了。夏天怕暴雨,怕山洪;冬天怕大雪封山,怕西北风狂刮。往往,几十里的山路,要走上一天,才能够到达。山里的亲戚过红白喜事,最少得误工三天。而山下的亲戚家里有红白喜事,也很难通知山里的亲戚。</p><p>遇上上山娶亲,更是一件最头痛的事情。改革开放前,根本谈不到开着汽车娶亲,除了娶亲的新郎、新娘骑头骡马,其余的人全部是步行上山。加上山里的风俗特殊,新娘要下午才能出阁,太阳下了山才能出村,这样一来,娶亲的队伍往往到半夜才能娶到家。</p><p>改革开放后,国家重新修建了通往山里的209国道,情况有了好转。但是,因为山村人家大多都不住在公路沿线,通过公路去山里走亲戚,不但路途变远了,而且还要绕过更多的山沟和山梁。我们想到里的刘先生,提起春节去岳父家走亲戚,就非常地发愁,非常地害怕。虽然家里早就有了一辆面包车,可是去岳父家却怎么也用不上。</p><p>五年前,运吉〈运城到吉县)高速公路开始在北面山梁上修建,晚上山坡上灯火通明,机声隆隆。这下可喜坏了这些山里与亲戚的农民们。他们时不时地骑着摩托车、开着面包车,到半山腰的工地上去观看,回来便笑逐颜开地把这修路的喜讯传给村里的乡亲们。</p><p>三年前,运吉高速公路胜利竣工通车了,村东不到5华里的地方便是河津的北出口,盼了多年,高速公路终于修到了家门口。通过河津这个高速出口,向西北可以通向乡宁、吉县,越过黄河进入陕西境内;向北可以直通太原、大同、北京以及东北地区;向南可以直达运城、三门峡,通向南方各地;向西可以直达西安。对于中心村的人们来说吧,上山走亲戚,比走20公里的河津市还要方便,汽车驶入河津北出口,20分钟可以到达乡宁县交口镇,30分钟可以到达乡宁县城,一个多小时可以到达吉县县城,一个半小时可以到达著名的黄河壶口瀑布景区。</p><p>我们前面说的刘先生李先生,他带着家人去乡宁县交口镇的一个小山村里的岳父家走亲戚,经河津北出口上高速不到30分钟便可到达,真是太方便,太快捷了。</p><p>这个出口,带动意义最大的是河津市北坡一带的人们的出行。人们驾车在这里下道后,5公里左右便可来到僧楼镇。而曾经被“边缘化”的僧楼镇,正在迈入了高速时代。</p><p>运吉高速河津北出口的建成通车,打通了僧楼镇对外主通道,从根本上破解了长期制约僧楼镇发展的交通瓶颈。”该镇将抢抓交通条件改善带来的发展机遇,以产业兴旺为中心,开发利用自身独特资源,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全力打造“特色美丽乡镇”。该乡镇企业生产的水泥、焦炭、钢材、化工等特种建材,物流运输量较大。以前没有高速,运输成本很高,大型器械设备甚至根本运不进来,对企业发展制约很大。现在高速修到了家门口,对企业增加项目、扩大生产都带来了便利。</p><p>这真是;祖国巨变七十年,高速网络通大山。发展驶入快车道,财源滚滚艳阳天。</p> <p><b>参编《升国旗仪式讲话》</b></p><p><b>作者 薛振堂</b></p><p> </p><p>1949年,有一面绘着五颗金色星星的红旗,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庄严宣告,在中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也在亿万炎黄子孙的心里,升起来了……</p><p>从那时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天空上,就自豪地飘扬着随着太阳升起的五星红旗。多少人的眼睛注视着她冉冉升起,又有多少人的心灵随着她的升起而激动不已。</p><p>上下五千年,中国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追求者自由、和平的远大理想。勤劳勇敢的炎黄子孙,发明了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多少仁人志士为了祖国的富强繁荣献出自己的全部智慧,又有多少烈士为了祖国的独立解放抛头颅、洒热血!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给古老的中国大地带来了新的勃勃生机。五星红旗凝聚着人民英雄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挚爱,是亿万人民的亿万双手,共同把五星红旗圣上祖国的蓝天。</p><p>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高举五星红旗走过了风风雨雨,战胜了困难挫折,人民共和国日益发展壮大,五星红旗更加灿烂夺目。她与日月同辉,照耀着中华大地,照耀着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也照耀着生活在天涯海角的炎黄子孙。</p><p>为了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团中央少工委在1993年9月,发出开展升国旗仪式讲话征文活动,《升国旗仪式讲话》一书的编辑工作正式启动。</p><p>当年,我担任着乡联合学区的总辅导员,负责11所小学、6所初中的少先队工作。9月中旬,我接到了团中央少工委和《辅导员》杂志编辑部的邀请我参加《升国旗仪式讲话》一书的编辑和撰写部分文章的邀请函。为了编好这本极具教育意义的书,1993年10月,我又应邀参加了在北戴河团中央少工委培训基地举办的培训和研讨会。</p><p>北戴河会议结束我回到单位,就积极搜集资料,开始了《升国旗仪式讲话》一书的有关文章的撰写。该书的文章撰写,要求形式活泼、朗朗上口,叙事生动,文章体裁可以是散文、诗歌,也可以是朗诵词。文章内容要结合名人、节日、历史事件、英雄事迹等等,要突出知识性、教育性和实用性。</p><p>我根据要求,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撰写了《怕死不当共产党》、《宁死不屈的工人领袖》、《中国革命之号角,人民解放之鼙鼓》、《人民英雄纪念碑》、《周恩来在“五四”运动中》、《我国第一位飞机制造者》等不同类型的6篇文章,经过反复修改后,寄给了北京编辑部。期间,编辑部主编李大同、李玉红等老师还多次用信件【当时唯一的交流就是用信件】和我交流编辑工作,征求编辑意见,书信往来不断。</p><p>《升国旗仪式讲话》一书的前期征稿工作用了4个月时间,收到稿件7000余篇。编辑部的同志们经过精心筛选,精选出140篇佳作入编。我撰写的6篇文章,被全部选入,并被评为一等奖。</p><p>1996年8月,散发着墨香的《升国旗仪式讲话》一书隆重出版,发行到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与读者见面,被授予全国少工委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指定用书,广大少先队员通过升国旗讲话,丰富了知识,收到了爱国主义教育。</p> <p><b>从“通讯员”到 “乡土作家”</b></p><p><b>作者 薛振堂</b></p><p> </p><p>其实,写这个题目还是套用了二十年前一篇征文的题目《从“通讯员”到 电视编辑》。那是1999年参加的中共运城市委宣传部、运城市教委、运城教科局和运城教科报社联合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祖国在我心中”征文,这篇文章荣获成人组三等奖。</p><p>二十年过去了,我们又迎来共和国70周年华诞。在这二十年的时间里,我手中的笔始终在耕耘不息,赞美伟大祖国繁荣昌盛,歌颂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成果。</p><p>从1974年高中毕业回村当了大队的通讯员,再从1976年到本村学校当了民办教师,到2016年退休,我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唱着《春天的故事》的嘹亮歌声,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巨大变化,庆幸自己的青春年华与祖国同行,在共和国的旗帜下成长。</p><p>从初中到高中,我就喜欢写作,得到了多认语文老师的赏识,也在村里小有名气。当了大队通讯员,就开始写诗、写通讯报道,成为河津县广播站的通讯员,村里的好人好事,经常在广播里播出,让村里的干群们刮目相看。1975年元月5日,我写的赞颂村里冬季农田基本建设的诗歌《新年驾着东风到》,在当时的《运城地区报》副刊发表,更是轰动了全村。</p><p>1976年10月,我当了本村学校的民办教师,从那时起,我的写作开始了漫长的征程。我利用业余时间关注社会发展,教育改革,撰写新闻和通讯报道,一开始是在河津人民广播站、河津人民广播电台投稿,逐渐发展到在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山西日报》、《山西教育报》、《中国少年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省级报刊发表作品。我一边教学,一边创作。写农村生活,写农村教育,写农村学生,我的作品也陆续在山西省广播电台、山西教育报、《中学生文学》等报刊发表。 而立之年一过,仿佛人都有一个顿悟的机会。这机会或许在某一天的某一件事中,或许是日常生活的一瞬,或许象作家、艺术家们所说的灵感冲动的那一刻……1998年1月1日,就在这天,河津市教育电视台开播,我幸运地走上了电视台编辑的岗位。</p><p>从通讯员到教师,从教师到电视编辑,我扑下身子,一次次去采访,利用采访得到的素材,写新闻、写通讯、写散文、写诗歌、写童话……一件件作品在上百家国家、省、市报刊和广播电台发表,也成了多家报刊的通讯员和特约记者。</p><p>《放马滩上龙门阵》1984年4月山西广播电台青少年园地播出,《大鹏一日同风起》1997年4月在《山西电教》杂志发表、《现代化教育 架世纪金桥》1998年相继在《山西日报》、《运城日报》发表,并获1998年运城教委“35”调研一等奖。《教育步入高速路 边远山区换新颜》1999年9月6日《中国教育报》“新世纪畅想曲”专栏发表,等等。</p><p>取得了成绩,也获得了诸多奖励,1985年获河津县模范新闻工作者、1987年获河津县模范通讯员、1987年获《山西教育报》优秀通讯员、1992年获《山西电教》杂志优秀通讯员、1998年、1999年、2000年连续三年获《运城教科报》通讯报道优秀个人、通讯工作先进个人、优秀特约记者称号,2002年被聘为《中国教育报》文化周刊通讯员,2016年获山西教育科学研究院《学习报》优秀通讯员。</p><p>先后获得《中国教育报》、团中央少工委《辅导员》杂志、《中国电化教育》杂志、《山西教育报》、《山西教育》杂志、山西教育科学研究所《学习报》、《山西电教》杂志、《运城教科报》等十多家教育报刊优秀通讯员、模范通讯员。</p><p>1997年——2001年,我被中央党校、国务院体改办改革出版社、中国财经出版社、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走进新世纪丛书》,《中国明星乡镇》,国务院体改办改革出版社、北京亚联经济研究所、企业文化丛书编辑部,《人民日报》“时代潮”特刊编辑部分别聘为特约编委、特约记者、地区工作站负责人。在此期间,我为这些丛书和刊物撰写了18篇人物通讯,6个彩色报道版面,7次登上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荣获“一级撰稿人”、“明星作者”、“最佳明星作者”、“十佳明星作者”、“改革模范新闻人物”等称号。</p><p>1997年以来,我陆续加入了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中国散文诗协会、山西省散文学会,地市作家协会。已成为多家文学刊物的签约作家,每年发表诗歌、诗词、散文等各种文学作品都在200多篇(首),虽然算不上什么作家,但在我们这个小城市里还是小有名气的。四十多年来,我的写作之路始终与伟大祖国的改革开放的脚步,与故乡的巨大变化紧紧相随,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形式的具有乡土风味的文学作品,短篇小说《澡堂管理员老赵》、小小说《开路虎的年轻人》、《刘大嫂摘花椒》、《二窝开回来小轿车》、《最美清洁工》,散文系列《午芹风物》、《古镇老街》、《家在河津》、《亲情》、《乡韵》、《小院风光》、《故乡人物》等以及《农民袁民志出版楹联专著》、《农民薛高院的雕版人生》、《薛义龙---农村文艺轻骑兵》、《农民薛义全的乡土文化梦》、《畅月珍===理发师圆了作家梦》等,很受广大读者欢迎和喜爱,被读者亲切地称为乡土作家,金牌诗人。 2016年6月河津电视台‘百姓频道’、运城电视台‘第一时间有啥谝啥’专栏均以《乡土作家薛振堂 执着创作40载》专题播出我从通讯员到乡土作家的心路历程。</p><p><br></p><p>2018 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我积极参与各种纪念和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的撰写,撰写文章40余篇。其中,《中国老年》杂志1篇、黄河新闻网发表3篇、凤凰网发表1篇、《门前的路》被《山西日报》作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专栏开篇头版发表,《河津新耿大街旧貌换新颜》被《黄河新闻网》首篇发表,《农村科技报》发表1篇、《中国楹联报》发表1篇、《中华楹联报》发表1篇《山西晚报》发表1篇、《发展导报》发表1篇、《三晋教育》发表1篇、《黄河晨报》发表1篇、《河津风采》发表1篇。还向《人民日报》、《人民网》、《山西老年》和《三晋都市报》投稿多篇。这些文章,充分讴歌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伟大祖国的巨大变化。这些,都是我向共和国70岁生日的献礼。</p> <p><b>文学圆梦改革潮【散文】</b></p><p><b>作者 薛振堂</b></p><p> </p><p>改革开放四十年,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每个人都是这个时代的见证者,也是这个时代的创造者。</p><p>四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社会发展,生活幸福,我也圆了我的文学梦……</p><p>在学生时期的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写作文起,我的心里就满满地装着这个文学梦想。我努力学习写作,在老师的指导下,每次作文都是优秀,到了初中,我的作文多次被老师贴堂,多次被推荐到全校展览。</p><p>上世纪1973年的春天,我背着铺盖上了高中,开学伊始,第一篇作文我就以《校园春来早》的优美散文引得了老师和的注目。这片短散文,不仅登在学校的黑板报上,还上了当时的《中学生作为选》,在当时的校园里成为热门新闻。此后,我加入了校报《战地黄花》的编辑工作,为我的文学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p>高中毕业后,我回到村里当了大队的通讯员,虽然成天忙得焦头烂额,但还是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仍然坚持笔耕不辍。1975年12月25日,新年即将来临。下午,我从农田水利建设工地上送报回来,那火热的劳动场面感染了我,我伏案疾书,写下了一首诗歌《新年驾着东风到》。1976年1月5日,当时的《运城城地区报》副刊发表了这首诗歌。这是我的处女作,也是我文学创作之路的开端。</p><p>改革开放初,我当上了民办教师,一边教学,一边创作。1980年,为了打好自己的文学基础,我参加了山西省教育学院中文函授学习,学而不知足,我像久旱的禾苗喜逢雨露,更像饥饿的人扑向面包,近乎贪婪地吸吮着知识的乳浆。每到学期考试,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友聚集一堂时,我的心陡生一种“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的神圣感。</p><p>八十年代中期,我参加了山西省教育学院中文函授学习,取得了大专文凭,并转正成为公办教师。我的作品也陆续在山西省广播电台、《中国教育报报》、《中国电化教育》杂志、《山西教育报》、《中学生文学》等报刊发表。 而立之年一过,仿佛人都有一个顿悟的机会。这机会或许在某一天的某一件事中,或许是日常生活的一瞬,或许象作家、艺术家们所说的灵感冲动的那一刻……1998年1月1日,就在这天,河津市教育电视台开播,我幸运地走上了电视台编辑的岗位。</p><p>从通讯员到教师,从教师到电视编辑,我面临的不仅是机遇,更是严峻的考验。采访、编辑,对我尚是空白,我只有“笨鸟先飞”,从零开始。从机关到学校,从农村到山区,我扑下身子,一次次去采访,一次比一次成熟……工作之余,我利用采访得到的素材,写新闻、写通讯、写散文、写诗歌、写童话……1997年以来,我先后7次赴京参加文学创作颁奖大会,陆续加入了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中国散文诗协会、山西省散文学会,地市作家协会。已成为多家文学刊物的签约作家,每年发表诗歌、诗词、散文等各种文学作品都在200多篇(首),虽然算不上什么作家,但在我们这个小城市里还是小有名气的。</p><p>四十年来,我的写作之路始终与伟大祖国的改革开放的脚步仅仅相随,创作了大量的时代鲜明的作品。</p><p>突出反映改革开放中的模范人物事迹。1997年——2001年,我被中央党校、国务院体改办改革出版社、中国财经出版社、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走进新世纪丛书》,《中国明星乡镇》,国务院体改办改革出版社、北京亚联经济研究所、企业文化丛书编辑部,《人民日报》“时代潮”特刊编辑部分别聘为特约编委、特约记者、地区工作站负责人。在此期间,我为这些丛书和刊物撰写了18篇人物通讯,组织了6个彩色报道版面,7次登上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荣获“一级撰稿人”、“明星作者”、“最佳明星作者”、“十佳明星作者”、“改革模范新闻人物”等称号。</p><p>撰写教育教学改革经验论文和报道。四十年改革开放,四海年教育生涯,我始终紧随改革开放的步伐,用手中的笔,反映教育教育的新经验,新创举,在课堂教学、作文教学、幼儿教育、家庭教育、电化教学、班主任工作和少先队工作等方面,撰写了大量的经验论文和新闻报道,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中国电化教学》杂志、团中央少工委《辅导员》杂志、《山西日报》、《山西教育》杂志、《家教指南》杂志等全国各种报刊。被聘为全国农村语文教学研究会研究院、山西省电化教学试验教师、运城市教育学会理事。参与编写团中央少工委《国旗下的讲话》、《少先队工作月历》、山西省电教馆改革开放二十年山西省优秀电教论文集《跋涉》等书。主编或参与编辑河津市教育局《成教壮龙门》、《电教兴古耿》、《辉煌的五年》等书。获奖论文、文学作品百余篇。</p><p>用文学作品反映改革开放农村的巨大变化。四十年来,我立足农村,植根乡土,用手中的笔,创作出了几百篇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形式的具有乡土风味的文学作品,短篇小说《澡堂管理员老赵》、小小说《开路虎的年轻人》、《刘大嫂摘花椒》、《二窝开回来小轿车》、《最美清洁工》,散文系列《午芹风物》、《古镇老街》、《家在河津》、《亲情》、《乡韵》、《小院风光》、《故乡人物》等以及《农民袁民志出版楹联专著》、《农民薛高院的雕版人生》、《薛义龙---农村文艺轻骑兵》等,很受广大读者欢迎和喜爱。</p><p>积极参与河津地方市志文化文学研究。近年来多次亲赴河津北山,研究历史人物、河津历史上的文学家、教育家文中子王通白牛溪隐居设教的历史渊源和具体地方。撰写了《吕梁山傍通峪白牛溪文中子王通设教处考证》、《傍通峪白牛溪文中子王通设教及其地理演变》等8篇研究文章,河津市志文化研究会专门聘请我主讲了文中子王通设教地研讨会,聘请我为河津市志文化研究会特邀研究员。</p><p>讴歌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巨大变化。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我积极参与各种纪念和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的撰写,目前已撰写文章20余篇。其中,黄河新闻网发表3篇、凤凰网发表1篇、《门前的路》被《山西日报》作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专栏开篇头版发表,《河津新耿大街旧貌换新颜》被《黄河新闻网》首篇发表,《农村科技报》发表1篇、《中国楹联报》发表1篇、《中华楹联报》发表1篇《山西晚报》发表1篇、《发展导报》发表1篇、《三晋教育》发表1篇、《黄河晨报》发表1篇、《河津风采》发表1篇。还向《人民日报》、《人民网》、《中国老年》杂志、《山西老年》和《三晋都市报》投稿多篇。</p><p>40多年来,我坚持利用闲暇时间搞文学创作,先后有一千多篇文章发表于国家级、省级报刊杂志,出版个人专著15部,被读者亲切地称为乡土作家,金牌诗人。 2016年6月河津电视台‘百姓频道’、运城电视台‘第一时间有啥谝啥’专栏均以《乡土作家薛振堂 执着创作40载》专题播出我的文学圆梦心路历程。</p><p><br></p><p>我就这样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里一路走来,做着自己微笑的文学梦梦,微笑着拼搏了几十年。作为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这些是我为伟大祖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和伟大的中国梦的献礼!我愿把这微笑的梦献给朋友们,让我们共同分享这充满希冀,追求和收获喜悦的欢愉……。</p> <p><b>“小银行”土产收购站</b></p><p><b>作者 薛振堂</b></p><p>  </p><p>大街上的土产收购站,诞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p><p>我们村是一个有着几百年历史古镇,一条老街,勾起了我的许多难以忘怀的记忆。</p><p>上世纪人民公社化时期,老街上设立了供销分社,各种服务型门类齐全,有固定的集市贸易,在方圆几百里都是有名的繁华村子。</p><p>大街中心的东岳庙当时是我们的学校,学校的对门就是土产收购站,它在我们的童年和小学生时期生活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p><p>土产收购站有详细的收购价目表,我们去卖东西一目了然。那时候经济匮乏,我们上学虽然不掏学费,但是学习用品总是要买的,这些全靠我们“自力更生”,父母亲是没有多余的钱管这些的。</p><p>所以,我们从小就和土产收购站打起了交道。每天放学后,就去村外的渠里沟里捡一些废铜烂铁,或者一些骨头、烂鞋、布片等等,无论多少,你只要拿到土产收购站,交给工作人员一过秤,立马就会变成现钱,或三、五分,或一、两毛,买铅笔,买本子,买纸张,一切都解决了。</p><p>星期天或节假日,我们就去田野里、山沟里挖药材。什么远志、枸杞、柴胡、肿手花根、蒲公英,还有白蒿〔学名茵陈〕等等,见什么就挖什么,回到家里进行分类和晾晒,等干好了,一并拿到土产收购站,能买个五、六元、或七、八元钱,这样一来,开学后的课本钱就解决了。</p><p>等我们大一些了,就跟着大人们上山砍栈子、砍耱齿、耱杆、耱挡头、杀荆条,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加工成盖房子用的木栈条、编成筐子、篓子、笆片、荆条耱,这些土产收购站全收。一百斤栈子2.5元,筐子和篓子一个5毛钱,一个大笆片1元钱。我们上一次山带回来的成果大约在六、七毛到1元钱左右。耱齿、耱杆、耱挡头,当天卖给专业编耱的,一根耱齿1分钱、一副耱挡头5毛钱,一根耱杆2毛钱。尽管卖的钱不多,但见效快,只要你勤快,愿意干,什么书本钱、笔墨钱,都不是问题,干得好,身上还不缺少零花钱。所以,我们就把土产收购站当做我们的小银行,缺钱了,去田野里拾破烂、挖药材,上山砍栈子、杀荆条,当天就能变现款。</p><p>改革开放后,土产收购站就更加红火起来。记得那时候好像他们与外贸签订了出口协议,把村里人们用麦秆、玉米皮编织成的草帽、扇子、坐墩、提篮、茶杯垫、手提袋、手提包收购回来,分类交给外贸出口,为农民提供了发家致富的新途径。</p><p>如今,古镇老街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都过上了小康生活。而对于不知何时而悄悄消失的土产收购站,还是那么留恋,那么怀念。</p> <p><b>丰县长山村扶贫【小小说】</b></p><p><b>作者 薛振堂</b></p><p> </p><p>这天下午,玉石沟村接到乡领导的通知,说明天县里的丰县长要来这个小山村扶贫,要村里做好准备。通知还说,丰县长要与村民们座谈,一定要选一些会说话的人参加,一定不要出问题。</p><p>末了,乡领导还特意吩咐,丰县长最喜欢抽烟,一定一定要准备几包能拿得出手的香烟来招待。</p><p>玉石沟村远离县城,是居住在深山沟里的一个小自然村,全村零零散散的土窑洞,分散在整条沟里,二十多户人家有八十多口人。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劳动传统,至今还是一个比较贫困的村庄。</p><p>乡领导的通知,一下子难住了小山村的干部,其他事情都好做,就是这能拿得出的香烟实在是太难办了。山里人穷,习惯了抽土旱烟,那里去找那能拿得出手的好香烟呀?</p><p>难归难,村干部还是想办法弄到了两包芙蓉王,准备接待丰县长的到来。</p><p>第二天上午,村干部就早早地把通知好的人集中在村委会的土窑洞前,等待丰县长的来临。可是,从早上一直等到中午十一点,还是不见丰县长的踪影。</p><p>说起这丰县长,原来也是土生土长的山里人,在他的心中,深深地爱恋着这片山乡沃土。一大早他坐车从县城出发,行到玉石沟口,就让司机把车子开回去作其他事情了,他一个人步行向玉石沟村走去。</p><p>丰县长没有直接进村,而是沿着玉石沟进行了一番实地考察,他翻过沟梁,时而弯下腰捧一掬清水喝下去,时而捧一掬田地里的黑土嗅一嗅,时而在山梁上远望,时而在深沟里抚摸着树木,察看山上山沟里的地形和泉水,不时地点点头露出微笑,又不时地叹叹气紧锁眉头进行思考。</p><p>丰县长在山沟里转了两个多小时,直到快12点的时候,才出现在玉石沟村村委会的窑洞前。</p><p>与村民们寒暄了几句,丰县长就招呼大家席地坐在要动迁的土院子里开始座谈。村干部倒了一杯开水,连同早就准备好的芙蓉王香烟一起放在丰县长面前。</p><p>丰县长瞧了瞧那两包芙蓉王,没有去抽。而是笑着向身边一位老大爷要了一撮土旱烟,一张卷烟的纸片,熟练地卷了一根,香香地抽了起来。</p><p>丰县长让大家畅所欲言地发言,有什么就说什么。一开始大家还很拘束,看到丰县长和蔼可亲就和山里人一样,就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主题都是玉石沟村没有发展前途,没有资源,没有公路,山货没有办法运出去销售等等。</p><p>等大家说完了,丰县长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他首先指着那两包芙蓉王说,大家这么贫穷,还能买得起这么好的烟抽呀,这分明是给我准备的,让我搞特殊,我是来扶贫的,不是来享受的,我市土生土长的山里娃,抽着咱们的土旱烟亲切。</p><p>他这一说,把大家都逗乐得欢笑起来。</p><p>丰县长接着说,我是来扶贫的,但是,我不是拿着公家的钱扶贫,我市和大家一起,像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拿公家的钱,只能解决一时,不能富裕一辈子,要想脱贫,就必须走出一条永久支付的道路,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幸福生活,实现小康。</p><p>丰县长说,咱这玉石沟名副其实是黄金遍地呀,你们看看,后沟里可以圈养土鸡,这土鸡肉、土鸡蛋现在在城里可吃香里,能卖好价钱;沟里的一块块田畦子可以发展果木,咱山里的水果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天然佳品,很受城里人们喜爱;山梁上的梯田土质不错,可以种植药材,种植土豆,种植各种谷类、豆类这些农作物,五谷杂粮,也是城里人的缺物;沟口那片畦子,能够浇灌上沟里的水,那就可以种植蔬菜呀,天然的绿色蔬菜,到城里可是销售快的很呢。还有,咱们那些闲置的土窑洞,可以简单地修一修,也可以养羊、养牛,还可以利用起来发展菌类植物,种植蘑菇、香菇,还可以培植人参、灵芝等等,这些都是咱山里人的拿手好戏呀。</p><p>丰县长这一席话,让大家脑窍顿开,一下子欢喜地看到了希望。</p><p>丰县长接着说,大家可能会说,没有资金,无法生产,没有公路,物品运不出山外。我给大家指条明路,资金大家可以多想办法,也可以去银行办理政府扶贫小额贷款来解决;也可以组织成立合作社,与城里的相关单位签订销售合同,通过大家的努力,困难一定会得到解决的。至于公路嘛。我刚才在沟里考察了一下,只要我们大家发扬红旗渠精神,组织村民自己动手修路,县里的公路局再配合一下,修一条通往山外的公路用不了一年的时间。</p><p>太阳快要落山,座谈会正开得热火朝天。这天晚上,丰县长没有回县城。他就住在玉石沟村的农家土窑洞里,吃着农家饭,与这些山里的乡村们打开心扉,聊了一夜……</p> <p><b>我为祖国写首歌</b></p><p><b>作者 薛振堂</b></p><p> </p><p> </p><p>当我</p><p>在晋南这个繁华的小城写下你的名字</p><p>当我</p><p>在黄河岸边思念着你的温情</p><p>当我</p><p>在飘扬的国旗下向你致敬</p><p>我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p><p>我已不知如何向你诉说</p><p>因为我的血与肉,我一切的一切</p><p>早就与你一脉相连</p><p>任谁 也不能分割</p><p> </p><p> </p><p> </p><p>想你时满含热泪</p><p>唤你时声声无言</p><p>是的,我是如此痴恋着你</p><p>像春风痴恋着绿杨</p><p>像细雨洒过苍茫</p><p>纵使有再多的人问我</p><p>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回答</p><p>我爱你,我的祖国</p><p>没有儿女情长,没有风花雪月</p><p>只有一个赤子的心声</p><p>因为他爱,爱这可爱的祖国</p><p> </p><p> </p><p> </p><p>爱你壮美无垠</p><p>是那八百里衡越的山川</p><p>是蜿蜒巍峨的万里长城</p><p>爱你温婉多情</p><p>是那油纸伞掩映着江南荷花妖娆</p><p>也是那莽莽苍苍的草原和牛羊</p><p>爱你大河奔腾</p><p>是那黄河九曲</p><p>浊流宛转的奔流之美</p><p>是那长江浩荡</p><p>哺育着两岸儿女的恩泽之情</p><p>是的,我爱你我的祖国</p><p> </p><p> </p><p> </p><p>拨散岁月的云雾</p><p>回望你千年的路</p><p>那灿烂悠远的文明如此美丽</p><p>那秦砖汉瓦的宫殿令人敬畏</p><p>古老的长城</p><p>像巨龙横卧,蜿蜒在群山之巅</p><p>守护在这片土地</p><p>几千年了</p><p>一代又一代儿女</p><p>为此自豪,为此骄傲</p><p> </p><p> </p><p> </p><p>五千年沧海桑田</p><p>任岁月悠悠</p><p>任狂风暴雨</p><p>可你依然用坚实的脊梁撑起东方</p><p>纵使岁月多波澜</p><p>因为你的名字,叫中国</p><p>不论你是贫瘠还是富饶</p><p>我都爱你</p><p>爱你的生生不息</p><p> </p><p> </p><p> </p><p>如今 伟大的祖国</p><p>正朝着两个百年复兴梦想</p><p>高速 跨越 前进</p><p>啊,祖国母亲</p><p>您用乳汁哺育着儿女</p><p>为儿女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p><p>您的儿女——人民</p><p>为保卫和建设祖国</p><p>会用生命捍卫您的强大</p><p> </p><p>我骄傲,我的祖国</p><p>我骄傲你疆域辽阔</p><p>我骄傲你祥和宁静</p><p>我骄傲想你就会觉得温暖</p><p>我骄傲提笔写你</p><p>就是一段传奇</p><p>一首盛世的安康之歌</p><p><br></p><p><b>本文发表于《龙门》杂志</b></p> <p><b>微型诗一组</b></p><p><b>作者 薛振堂</b></p><p> </p><p><b>《圆梦复兴》</b></p><p>两个百年漫漫复兴路</p><p>党领航程 擎旗高歌</p><p>圆梦华夏飞腾</p><p> </p><p><b>《国盛民丰》</b></p><p>五千载厚韵传承</p><p>看神州 夏天幻彩</p><p>国盛民丰</p><p> </p><p><b>《爱你 中国》</b></p><p>盛世辉煌画卷</p><p>景象繁荣 中国 </p><p>爱你倾注一腔热血</p><p> </p><p><b>《踏上征程》</b></p><p>跨越腾飞七十载</p><p>求复兴 圆梦想</p><p>携手上征程</p><p> </p><p> 《屹立东方》</p><p>巍然屹立世界东方</p><p>揽月游星</p><p>名震寰宇富强兴旺</p><p> </p><p>《金秋喜庆》</p><p>蛟龙腾飞</p><p>大中华崛起展繁荣锦绣风貌</p><p>金秋十月红旗猎猎庆华辰</p><p> </p><p>《赤子之心》</p><p> 滚滚黄河 巍巍长城</p><p>前进中的祖国啊</p><p>赤子永远热热爱你</p>